『壹』 巢湖經濟開發區的房價
巢湖經濟開發區的房價成交均價為3215.48元/㎡
巢湖市地處皖中,瀕臨長江,懷抱巢湖,毗鄰長三角。是沿海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的承東啟西地帶,是國家中部崛起、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的前沿,區位優勢明顯。
巢湖經濟開發區1995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5年12月,市委、政府將與開發區接壤的含山縣清溪鎮10平方公里土地作為開發區新區。2006年6月,市委、市政府將居巢區半湯街道辦事處成建制委託開發區管委會管理。現總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控制區面積58平方公里,其中,半湯大道兩側一期10平方公里已建成7平方公里,花山工業區10平方公里已開始建設。
目前開發區已初步形成五大主導產業,即機械與汽摩配、紡織服裝、電子電器、生物醫葯、新型建材等產業。已有杭州娃哈哈集團、浙江001集團、上海海虹集團、安徽國風集團、法國菲特爾、台灣維爾、韓國希安琦等中外120多家企業在我區投資興業。
巢湖經濟開發區作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具有以下明顯的優勢:
一是便捷的交通。巢湖經濟開發區位於巢湖市東郊,距市商業中心2公里,緊鄰市行政中心和聞名遐邇的半湯溫泉療養休閑度假區。開發區距省會合肥僅40分鍾車程,距皖江開放城市蕪湖也只有40分鍾車程。距合肥駱崗機場60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也僅130公里。淮南鐵路復線橫亘南北二區之間,合巢蕪高速、滬蓉高速和正在建設中的合銅黃高速以及通江達海的裕溪河水道形成了開發區便捷的對外交通網路。
二是較低的投資和企業運行成本。巢湖不僅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而且大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較高,相對於沿海地區而言,用工的成本不高,全市普通工人月工資在500元左右,大中專畢業生月工資600—800元。用地指標相對比較寬裕,國家加大土地宏觀調控後,巢湖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存量土地優先保證工業發展用地,且價格相對較低。標准化廠房一般每平方米4-6元/月,項目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大的價格可適當下調。對投資額大、具有牽動性的大項目,土地價格仍然執行最優惠政策。同時,巢湖又是一個建材主產區,是建築勞務輸出市,在巢湖投資,建設的成本也比較低。鋼結構標准廠房平均每平方米380-480元。
三是高標準的基礎建設。開發區南區2平方公里已建成,半湯大道兩側一期10平方公里已建成7平方公里, 10平方公里的花山工業區已開始建設。北區的道路管網框架已基本拉開,綠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程也逐步完善。10多萬平方米的標准廠房已投入使用。目前開發區每日供電能力達到4270KVA,供水能力28000噸/日,可提供燃氣12萬立方米,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2萬門。
『貳』 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三瓜公社
三瓜公社是以「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為設計理念,以「互聯網+三農」為實施路徑,積極探索一、二、三產融合的休閑農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新模式。
『叄』 巢湖經濟開發區的服務優勢
一是實行封閉式管理。企業圍牆內的事情企業自己辦,圍牆外的事專情一律由開發區辦。
二是實行屬全程一站式服務。實行24小時保姆式服務。企業涉及各政府部門的事務,全部由開發區全程代為辦理。對落戶項目,開發區組織專門人員,在登記注冊、環評、生產許可證、相關報建手續、供電、供水、供天然氣等方面提供全程協辦服務。
三是全面推進「立即辦」工作。
『肆』 巢湖經濟開發區的園區概況
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原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8月,1995年8月被安徽省政專府批准屬為省級開發區,管轄面積達58平方公里,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了半湯區、花山新區和溫泉旅遊度假區。半湯區主要發展房地產、商貿、物流等三產服務業;花山新區主要發展工業;溫泉旅遊度假區,主要利用溫泉資源發展休閑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開發區位於合蕪馬的「幾何中心」,是合肥經濟圈和皖江示範區的核心區域,交通便捷,物流低廉,區位優越。
『伍』 巢湖經濟開發區的經濟發展
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稅收收入、進出口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3.3%、71.3%、44.2%、46.8%、64.4%和41.1%;預計2011年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稅收收入、進出口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同比增長34.8%、29.3%、33.3%、40%、30.4%和35.7%。經濟運行呈現出速度加快、結構優化、後勁增強的良好態勢。
『陸』 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的合肥市食品產業發展情況
1、發展概況
「十一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大力實施「工業立市」、「縣域突破」戰略,我市食品與農副產品加工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成為我市工業經濟的支柱行業、工業反哺農業的主渠道。2010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廣義的11個行業大類)實現總產值490.86億元,增加值161.01億元,同比增長24.9%,其中食品與農副產品加工業(狹義的4個行業大類),實現總產值295.42億元,增加值102.95億元。
2、發展成就
(1)產業門類齊全
全市已形成了以伊利乳業、蒙牛現代牧業、黑牛食品等為龍頭的乳業產業;以豐樂、隆平高科、荃銀等為龍頭的種子產業;以華泰、真心等為龍頭的堅果炒貨產業;以金潤米業、安徽燕之坊、豐大集團為龍頭的糧食加工產業;以頂綠、徽之皇、同泰、金綠等公司為龍頭的蔬菜水果加工產業;以新希望、通威、大北農、華仁等企業為依託的飼料加工產業;以和誠、雨潤、溫氏、森淼等為龍頭的畜禽加工產業。
(2)龍頭企業不斷壯大
截至2010年底,我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突破500家,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2005年的83家發展到305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1家、省級龍頭企業35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龍頭企業55家、超5億元15家、超10億元7家。特別是「十一五」以來,通過招商引資,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統一、正大、麥德龍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和威集團、雨潤集團、黑牛集團、伊利乳業、溫氏、新希望等一批大型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後落戶我市,提升了我市農業產業化整體水平。
(3)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通過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我市已注冊農產品品牌1200多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個、中國名牌4個、省著名商標36個,省名牌產品17個。目前市級以上龍頭企業中,近50家企業設立了技術研發機構。有100多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ISO14000、HACCP、QS體系認證。通過有機食品認證15個,綠色食品認證104個,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62個。此外,通過發展產業專用技術裝備,涌現出美亞光電、皖儀科技等一批研發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掌握了部分專用設備的高端核心技術。
(4)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實力、有品位、有魅力」的農業產業集中園區。肥東縣食品工業園、長豐縣雙鳳工業區農產品加工園和蜀山區種業集中區建設初具規模。全市農產品標准化、規模化基地建設取得進展,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等方式建立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建成農業標准化生產基地75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7個,基地面積達到300多萬畝,基本形成了優勢農產品塊狀和帶狀基地生產格局。
3、發展目標
——產業規模大幅增長。到2015年,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粗加工)達到70%;培育壯大糧油、畜禽、食品、煙草、蔬果、生物育種等九大優勢主導產業,形成糧油、畜禽、食品3個超200億和煙草等超百億產業集群。
——龍頭企業快速壯大。培育年產值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2-3家,超50億元企業3-5家,超10億元企業20家,億元以上企業100戶,推動3-5個龍頭企業上市。
——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力爭龍頭企業的加工裝備和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糧食、畜禽產品加工裝備和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0%以上;爭創中國馳名商標3個以上,省級以上名牌(省著名商標)突破100個;培育開發一批省級以上新產品。力爭在休閑食品、畜禽加工業形成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產業集聚效益顯著。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入園率達70%以上,年產值超10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集中區達到3-4個,農產品加工產值超100億元的縣、區達到5個。
——產品質量安全可靠。質量安全控制和監管體系基本建立,加快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龍頭企業食品安全實現全程質量控制。
『柒』 合肥巢湖經濟開發區
老兄,你可能搞錯了.要麼是合肥市經濟開發區或者合肥市高新開發區;要麼是「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合肥是安徽省的省會,是和巢湖並行的地級市之一。因而我估計您說的是「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你說的是合肥市濱湖新區。因為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一大半面積在巢湖市,一小半面積在合肥市。合肥在臨近巢湖湖邊的地方,搞了一個大型住宅新區,名叫「濱湖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