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空港經濟開發區
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原名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於1994年1月經市政府批准成立,總體規劃6.6平方公里,首期開發4.2平方公里,現已全部出讓。
無可比擬的發展優勢:
1、城市規劃重點,功能定位高端
兩區地處北京市「兩軸兩帶多中心」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是北京市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之一的臨空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2、緊鄰機場,交通便利
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區與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A區緊鄰101國道,距離首都國際機場西跑道僅1000米,驅車5分鍾即可抵達機場卸貨平台或候機樓,驅車110分鍾到達天津港;驅車15分鍾進入市區,連通各環線大動脈。
3、毗鄰新國展,依託航空港
亞洲最大的國際展覽中心——中國新國際會展中心正在興建,建成後將擁有16個現代化展館及17萬平米的現代化配套設施。
首都機場東擴後,其三大運營指標將躋身世界機場10強,緊鄰空港口岸的優勢將更為明顯。
4、環境宜人,氛圍宜居
周邊各類中高級院校和國際學校眾多,高素質勞動力資源豐富;園區南側沿溫榆河畔坐落著十餘個大型高檔別墅區和多個普通住宅區;周邊建有多所醫療機構;園區附近的潮白河畔由兩個高爾夫球場、鄉村賽馬場、四季滑雪場、綠色度假村等組成大型休閑娛樂區。
優良的品質保障
圍繞服務,開發區成立至今培育了空港股份、空港物業、天源建築、天恆地產四大集團,2006年實現服務收入6億元。空港股份作為北京市惟一的園區類上市公司,投資興建35萬平方米企業園項目,為入區企業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除硬環境外,開發區秉承「今天事、今天辦」的服務宗旨和「個性化、過程化、產業化」的服務理念,按照 辦事「態度最熱情、程序最簡便、效率最快捷、質量最高、成本最低」的五最標准為投資者提供誠信、高效、細致、完美的服務。
重點的發展產業
總部經濟:目前已有總部型企業9家,力爭到2010年企業總部達到15家。
高新技術產業:包括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醫葯、微電子產業等。
臨空產業:包括航空總部、倉儲物流、航空培訓和航空食品等。
現代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專業咨詢、專業代理以及為會展配套服務的項目。
文化創意產業:重點吸引研發中心、影視動漫、網路科技、工業設計等項目。 形成具有空港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輝煌的引資成就
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40家中外客商入駐,投資總額達430億元人民幣,項目平均投資額達1.26億元人民幣。其中,排名世界500強的企業21家,國際跨國公司68家,如歐洲的空中客車、瑞典的愛立信,荷蘭的飛利浦,德國的辛克、海德漢、羅森伯格,日本的索尼、松下、SMC,韓國的LG、韓美,美國的聯合技術、惠爾浦、寶潔公司等。
有容乃大,合力則強!這里已成為全國同類開發區中投資最密集,產出比例最高的區域。2007年,空港經濟開發區實現總產值460億元,總收入635億元,出口供貨額350億元,上繳稅金32億元。13年來,開發區累計實現總收入2630億元,稅金103億元。現已出讓的土地平均每公頃投入9592萬元,每公頃實現產出2.1億元,實現出口供貨額1.2億元,實現稅金1072萬元。
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基礎上,空港經濟開發區牢牢貫徹科學發展觀,沿著「生態型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前進,全力打造「改革開放的窗口,與國際接軌的典範及國內一流的開發區!」
② 有人知道空港經濟區是啥概念啊嗎
天津空港經濟區類屬濱海新區 是濱海新區離市區最近的功能區 銜接市區和濱海核心專區及北屬京 是濱海新區發展最快 功能最齊全 區域定位高端產業 高端服務業 區內包括空客A320 中行直升機 航天院 中科院 大唐 中興 東軟 愛國者等巨型產業 包括有8 9個商品住宅和限價房 配套有鄰里中心 國際醫院 中小學校(天津一中和天津河東實驗小學)及天保商務園 SM等10多個巨型商業廣場 星際酒店林立 是天津市政府 濱海新區政府大力扶持的區域 政策優惠集開發區和保稅區一體 區內及附近公交路線工有7 8條並有2號及Z2地鐵入區 區內規劃有軌電車
③ 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
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所位於的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國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是一座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個充滿了東方神韻與現代風採的國際大都市。
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完善。城市交通、電力、通訊、能源設施完備,是全國鐵路和航空的樞紐。被稱為中國「矽谷」的中關村科技園以及其它名列全國前茅的科技園、工業園為投資者和各路英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設施。16400多平方公里的遼闊地域,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處於中國經濟發展較快並且最具發展潛力的環渤海城市群的中心,具有獨特的市場優勢。高端的電子科技產品和良好的商品信譽對全國具有強大的輻射和示範作用。
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是智力資源聚集地,具有極其豐富的科研資源。周邊有馳名國內外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為代表的高等學校共80餘所,在京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佔全部院士總數的二分之一,北京市的專利數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北京歷史上曾經被稱為薊、幽州、燕京、大都、北平、順天府等,是我國歷史上作為國都時間最長的城市之一。從地理位置上看,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北緣,西北依靠太行山、燕山山脈,東南面向華北平原和濱海低地,東望浩瀚的渤海和黃海,這種聯結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樞紐性區位,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和保證了北京作為一個經濟中心的地位在今天仍然得以延續。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有京津地帶這樣優越的城市發展平台。
④ 我知道天津的空港經濟區,目前發展的很好,昆明也有空港經濟區,在哪個位置了
天津的空港區發展的好啥呀好,連北京上海的空港經濟區都不行,昆明的估計也沒啥戲
⑤ 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區概況
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原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成立於1994年,2000年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工業區。根據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公告,2006年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區和順義區高麗營金馬工業區合並為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整合後規劃面積877.52公頃,以電子、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制葯為主要產業。開發區的四至為:東至天柱東路,南至天竺大街,西至京密公路,北至天緯五街。開發區與首都機場相鄰,A、B兩區分別位於101國道京密公路兩側,工業區距市中心區15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僅1公里。
1994年1月,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總體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該區位於首都機場高速公路西側1000米,101國道---京承公路貫穿工業區南北,將工業區分為A、B兩個區域。工業區距北京市區三元橋15公里,距北京市商務中心區17公里,距天津塘沽港150公里。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來自美國、瑞典、德國、荷蘭、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餘家中外企業入駐,投資總額達360億元人民幣,項目平均投資達1.2億元人民幣。其中排名世界500強的企業達20家,跨國公司64家,有空中客車、LG、索尼、松下、聯邦快遞、寶潔公司等,全年實現總產值373億元,實現總收入512億元,實現出口供貨額279億元。空港工業區依託機場發展與航空相關的產業,依託北京電子城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產業結構以高新技術為主,合作對象以跨國公司為主投資規模以大型化為主。
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於1994年1月經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位於首都機場西側1公里,總體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是首都臨空經濟高端產業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立18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空港開發區始終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依託首都國際機場,歷經「起步、壯大、提高、跨越」四個發展階段,實現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高端發展、帶動發展。現已出讓的土地平均每公頃投入1.58億元,實現產出3.08億元,實現出口供貨額9848萬元,實現稅金2206萬元,單位土地產出在全國同類開發區中名列前茅。
園區已吸引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家企業入區發展,投資總額達540億元,項目平均投資額1.2億元,其中跨國公司90家,世界500強企業有21家在開發區設立了36個項目。空港開發區形成了航空物流產業,吸引了如國航股份、中航油、中航材公司等60餘家中外知名航空物流企業;電子信息產業吸引了如北京索愛普天移動通信、羅森伯格亞太電子、北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電子信息企業40餘家;文化創意產業吸引了如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長城華冠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具備文化創意產業特徵企業60餘家;現代服務業吸引了如華夏基金、華歐航空培訓及支援中心、華普航空發動機等服務性企業50餘家。
空港開發區培育壯大了空港股份(股票代碼:600463)和空港物業兩大企業集團,建立了從土地開發到物業管理的一條龍、全產業鏈式的集團化經營體系,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自有企業總資產達30億元,年利潤超過1億元。
同時,空港開發區充分發揮品牌輻射帶動作用,分別與趙全營鎮合作開發空港C區;與木林鎮合作共建「木林高端製造業基地」;與龍灣屯鎮合作開發了「龍翔產業園」,為地區經濟社會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2012年,開發區完成稅收62.4億元, 實現工業總產值392億元,實現總收入870億元,出口供貨額278.5億元。
⑥ 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的未來發展
開發區的「十二五」規劃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我們將「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思迴路初步定為:在區答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深刻領會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和順義區「打造臨空經濟區、建設世界空港城」的發展定位,圍繞「一個引領,兩個突破,三個提升,四個轉變」思路開展工作。
一個引領:堅持以空港品牌為引領;
兩個突破:突破經濟增長方式,突破擴區發展模式;
三個提升:提升品牌影響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升區域帶動力;
四個轉變:推動園區從外延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資源依賴向科技依託轉變,從建工業開發區向建區域化新城轉變。
努力在「十二五」階段將空港開發區建設成為「後開發區時代」轉型升級的示範區,臨空經濟輻射融合發展的核心區,加快所在地城市化進程和產業化發展的帶動區,為臨空經濟區和首都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⑦ 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的發展規劃
按照北京市「兩軸、兩帶、多中心」城市發展戰略要求編制完成的《順義新城規劃》,確定了「一港、兩河、三區、四鎮」的城市空間布局,將首都臨空經濟區確定為順義新城發展的核心樞紐,進一步提升了臨空經濟的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十一五」期間,首都臨空經濟區重點建設項目共87個,投資總額1203億元。
北京臨空經濟功能區已初步形成了以首都機場為核心,以天竺出口加工區、空港工業區、林河工業區、國門商務區、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汽車生產基地等六大功能組團和以天竺、後沙峪、仁和等六個重點鎮為依託,以航空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會展業為代表的臨空產業集群,集聚了松下、索愛、LG、JVC、TNT、空中客車、積水創格、日本郵船、日本住友等30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和550餘家中外企業,區域商務需求升級指日可待。
此外,已經正式落戶臨空經濟帶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將成為北京展覽展會行業最重要最集中的舉辦地點,也將成為區域及會展行業的新地標,發揮強大的引擎優勢。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共有16個單體、單層、無柱的專業化展廳,總規劃用地155.5公頃,地上總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龐大、功能最完善的國際化、綜合性、現代化展覽中心之一,在亞洲乃至世界也處於一流水平。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一期)於2008年3月28日在北京開館。一期工程共建成8個展館,配套設施有綜合樓、動力中心、倉儲項目等,展廳地上使用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平均每個展廳面積1.25萬平方米。新國展的進駐,必將直接帶動區域的商務氛圍,區域的商務價值也將因此而得到市場的追捧。新國展所具備的地標作用,將為入駐的企業帶來整合形象、綜合宣傳的附加價值,並通過產業聚集及產業鏈配合為整個行業發展及行業優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⑧ 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的歷史沿革
原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區位於順義區天竺和後沙峪鎮。
北京市市政府1994年第12次市長辦公會議批准設立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和吉祥工業區。
1997年2月,順義區政府批准2個工業區合並,統稱北京天竺空港工業區。
2000年12月,列為北京市級工業區(京政函[2000]171號)。
原順義區高麗營金馬工業區位於順義區高麗營鎮,由金馬工業區和紡織園兩部分組成。
金馬工業區由順義縣人民政府1993年10月批准設立(順政復字[1993]234號文件),規劃面積182公頃。
2002年4月,順義區政府同意金馬工業區增加規劃面積至246.67公頃(順政復[2002]18號)。
紡織園由順義區政府於2002年7月批准設立(順政復字[2002]6號),規劃面積188.12公頃。
2003年11月,順義區政府將紡織園區並入金馬工業區(順政發[2003]41號),新的金馬工業區規劃面積為370.12公頃。
2005年2月,北京市規委批准《金馬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市規發[2005]159號)。
2006年,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41號),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區和順義區高麗營金馬工業區合並為北京天竺空港經濟開發區。
⑨ 昆明機場即將建成,北京、上海的空港經濟區發展繁華,不知道昆明的空港經濟區將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如果說從總體規劃來說,昆明新機場的定位是全國第四大國際機場,將是回以後東南亞地區的門戶機場,答東南亞轉機的必經地,前景還是挺樂觀的,昆明新國際機場是國家「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是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是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和連接歐亞的國家門戶樞紐機場。
經濟區是以航空物流業、航機維修業及製造業、臨空加工產業、高新輕製造業、生物科技及現代農業、創意及教育培訓、生態型旅遊休閑業、商貿會展及綜合服務業八大重點產業於一體的綜合性臨空產業發展空間,同時要為未來不可預見臨空型產業的入駐預留相應的空間。
總體來說,規劃是挺不錯的,待機場建成後,肯定會給周邊產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雖然目前來說周邊環境還是一個大工地,但是前景還是樂觀的……
上述描述的,部分來自昆明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
⑩ 一般來說,空港經濟區是怎樣的發展規劃
空港經濟是依託機場優勢以及機場對周邊地區產生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影響,促使資本、技術、人力等生產要素在機場周邊集聚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國際經驗表明,一個航空項目發展10年後給當地帶來的效益是:產出比為180,技術轉移比為116,就業帶動比為112。美國孟菲斯機場、法國戴高樂機場、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都是全球化時代發展空港經濟、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範例。連印度班加羅爾機場,近年出口的計算機軟體產值也都在50億美元以上。機場的獨特優勢也使其周邊地區成為吸引跨國公司落戶的強磁場。德國慕尼黑機場附近31%的公司表示,機場是讓他們作出投資區域選擇的最重要因素;愛爾蘭頂級公司中的93%都選擇都柏林機場作為商務旅行的出發地。務業,這兩種產業鏈的雙輪驅動,將成為固定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