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三五規劃綱要設置了多少個主要指標
2016年3月5日披露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25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分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四類。 其中13個為約束性指標,主要集中在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10個資源環境類指標全部為約束性指標。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應保持在18.65億畝,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此外,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也有「硬約束」,例如二氧化硫排放減少15%。 約束性指標一般具有「體現政府職責,帶有政府向人民承諾的性質」。 在民生福祉方面,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等也都被列入約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4個經濟發展類指標全部為預期性指標,例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 在上個五年規劃中,經濟發展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 另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發展指標上突出了「創新驅動」,並以此取代了「十二五」規劃中「科技教育」的分類設置。其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互聯網普及率都是首次出現的發展主要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創新驅動類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還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以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研究課題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遴選公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行業協會、國際組織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機構或組織均可提出申請,課題內容重點圍繞關系「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申請單位選題時,可參考國家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刊載的《「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目錄》,也可圍繞《目錄》確定的重點領域和方向,自行確定研究題目。
申請單位可登錄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網站,從《「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專欄》中下載課題申請書及相關材料,並於5月5日前通過郵寄或電子郵件方式按要求提交申請。
「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目錄
「十三五」國際環境變化及對我國發展的影響
「十三五」經濟轉型升級動力機制和制度環境研究
「十三五」創新驅動的戰略重點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研究
「十三五」推進教育現代化與人才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研究
「十三五」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和戰略舉措研究
「十三五」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研究
「十三五」工業結構升級與布局優化研究
「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戰略與糧食安全戰略研究
「十三五」信息經濟發展研究
「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
「十三五」服務業發展重點和機制研究
「十三五」住房保障體系與房地產健康發展研究
「十三五」我國區域發展重點和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研究
「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及制度研究
「十三五」環境治理重點及模式創新研究
「十三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發展研究
「十三五」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研究
「十三五」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研究
「十三五」健康保障發展問題研究
「十三五」完善扶貧脫貧機制研究
「十三五」國有企業改革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研究
「十三五」公共服務重點和財政保障機制研究
「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和風險防範研究
「十三五」對外開放戰略及開放新格局研究
「十三五」我國企業「走出去」發展戰略研究
「十三五」良好開局夯實基礎
㈢ 十三五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抄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㈣ 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有哪些
「十三五」規劃要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重大部署緊密銜接,與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制度趨於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㈤ 十三五規劃綱要什麼時候發布
估計在2016年。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2014年04月17日召開全國「十三五」規劃編制工回作電視電話會議,宣答布啟動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他要求規劃編制必須強化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科學設定規劃目標指標,積極推進市縣規劃體制改革,堅持開放民主編制規劃,使「十三五」規劃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加符合發展規律,更加反映人民意願。
中國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十三五」時期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勝利實現,確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
㈥ 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基本原則
一、堅持創新引領。創新是會計改革與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會計行業必須不斷推進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和理論創新,更新發展理念,消除體制障礙,破解工作難題,為會計改革與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二、堅持強化法治。法治是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可靠保障。
會計行業必須按照科學民主立法要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會計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把會計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依法推進會計改革與發展,形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良好氛圍。
三、堅持服務發展。突出服務理念是會計工作的必然要求。
會計行業必須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化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財政中心工作服務,為市場主體和廣大會計人員服務,在服務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服務效能。
四、堅持文化傳承。繼承和弘揚會計傳統文化是推進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內在要求。
會計行業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認同與尊崇中國會計行業的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正確處理好繼承與發展、借鑒與創新、趨同與互動的關系,切實提高中國會計行業競爭軟實力。
五、堅持開放合作。對外開放與合作是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會計行業必須樹立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理念,以維護國家利益、促進會計行業發展為出發點,堅持企業會計准則國際趨同戰略,積極參與國際會計組織治理改革,推進會計服務市場有序開放,深化會計國際交流與合作,在開放合作中不斷提高我國會計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6)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擴展閱讀:
財政部關於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財會〔2016〕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財務司,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財務局、武警部隊後勤部財務局,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財政「十三五」規劃》的有關要求,
在認真總結全國會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深入分析「十三五」時期會計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基礎上,我部制定了《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各級財政部門和中央有關主管部門,要深刻認識發布實施《規劃綱要》的重大意義,組織學習和大力宣傳《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任務措施,交流典型經驗、做法和成效,為進一步加強會計管理、全面深化會計改革營造良好氛圍和創造有利條件。
要加強《規劃綱要》實施的組織保障,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抓緊制定《規劃綱要》的實施方案,積極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
要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對《規劃綱要》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和督促檢查,針對實施過程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規劃綱要》的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各地區、各部門在實施《規劃綱要》中制定的實施方案及實施進展情況,請及時報我部會計司。
㈦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什麼時間出台
3月份人大來會通過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源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綱要《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