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煙台經濟發展

煙台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5 14:04:01

1. 濟南和煙台哪個經濟發展的更好一些

煙台。05年煙台的經濟增長率沿海第一。還有煙台開發區發展特別快,像大宇造船投資15億美元建廠,台灣富士康集團計劃到09年在煙台的工廠招人達到9萬,還有上海通用雪弗蘭煙台分廠,lg電子在煙台開發區都早已經落戶了。

2. 煙台的經濟發展得怎麼樣

中華工商時報訊(記者路敦海)近年來,山東省煙台市經濟發展速度快、亮點多。2004年該市GDP增長速度在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由上年的第七位躍升到第一位,並一舉獲得了「最佳中國魅力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但在濟南出席山東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的煙台市市長周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卻顯示出非常強烈的緊迫感,話題始終是「突破煙台」。

與青島、大連等城市一同打開對外開放之門的煙台,在上個世紀末一度曾陷入了「發展困局」,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漸漸落後於與其毗鄰的青島和隔海相望的大連。僅以港口為例,曾經與煙台港不相上下的青島、大連兩大港口已經紛紛跨入億噸大港的行列,而煙台港吞吐量去年剛剛達到3000萬噸。近幾年,煙台雖然通過加大結構調整和對外開放力度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經濟發展與煙台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不相匹配,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服務業明顯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山東省委、省政府為推動煙台的發展,於2002年提出了「三個明顯、兩個高於、一個跨越」的要求,去年初又適時提出了「東部突破煙台」的戰略構想,對煙台經濟快速發展寄予厚望。

周齊市長說,煙台經濟要真正突破,在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和山東省統籌發展的大盤子中做出更大的貢獻,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以基礎設施、產業為主的支撐體系,圍繞一「外」一「民」全力實施突破,膨脹發展區域經濟,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煙台經濟全面突破。

煙台要想突破,就要以大工程、大項目為重點,構築堅實可靠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這是周齊強調的第一個重點。他認為,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和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為煙台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重要機遇,煙台要以此為契機,掀起一輪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潮。要堅持港口、鐵路、公路、機場建設全面推進,使煙台市海陸空交通條件適應當前跨越發展的需要。

煙台要突破,必須要有強大的產業作為支撐體系。談到這個觀點,周齊市長如數家珍,對煙台製造業進行盤點:煙台機械製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黃金四大支柱產業,去年完成銷售收入1400億元,今年要突破2000億元,並力爭邁上更高的台階。另外,還要重點搞好汽車、手機、計算機、生物制葯等10個產業集群的發展。汽車產業目前在煙台已擁有通用東岳、北方賓士重卡等15家整車生產企業,轎車發動機、變速箱、車用空調器、子午胎等300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已經進入集群化的快車道;以富士康為龍頭的電腦產業高點啟動,發展勢頭良好,包括東芝、日立、三井等世界500強在內的一些配套企業,已經或正在達成合作意向,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手機產業目前也呈現出以浪潮、LG、特薄泰克和VK等整機企業為龍頭,一批配套企業跟進的良好勢頭。

周齊又以非常肯定的口氣對記者說,煙台要實現突破,必須選准對外開放和民營經濟兩個突破口。他說,目前,煙台市對外開放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下一步要集中研究如何通過加大產業和專業招商力度,提高開放的層次和水平。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抓住四大支柱產業和骨幹企業,卓有成效地開展產業招商和專業招商,瞄準世界500強和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千方百計再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尤其要引進一批過億美元甚至過十億美元的大項目。

周齊市長說,煙台要蓬勃發展縣域經濟,營造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這也是煙台需要盡快突破的。要通過煙台開發區帶動12個國家級和省級經濟園區,使之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板塊。煙台開發區近幾年來主要經濟指標大都保持了40%以上的增幅,進入了一個跨越發展的新時期。下一步要更好地發揮「率先突破

3. 煙台的經濟社會

2012-2015年煙台市生產總值情況 2012-2015年煙台市生產總值情況年份生產總值(單位:億元)同比增長名次2012年 5281.3810.3%列全國第21,位居省內第二位,僅次於青島。煙台經濟實力居全國地級市前五位。2013年 5613.8710.2%2014年 6002.089.1%2015年6446.088.4%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次前移至第20位。2012年-2015年煙台市經濟結構變化情況 經濟結構/年份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第一
產業 增加值377.31億元420.99億元441.27億元440.85億元增加值同比增長4.6%3.9%3.9%4.3%增加值比重7.2%7.5%7.4第二
產業 增加值2985.09億元3075.12億元3212.35億元3323.46億元增加值同比增長10.2%10.8%8.8%7.9%增加值比重56.5%54.8%53.5第三
產業 增加值1918.98億元2117.76億元2348.46億元2681.77億元增加值同比增長11.6%10.4%10.4%9.8%增加值比重36.3%37.7%39.141.6%人均生產總值75672元
增長10.2% 80358元
增長10.1% 85795元
增長8.9% 備註: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縮寫為增加值比重財政收支
2012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7.36億元,比上年增加54.17億元,增長17.9%。其中稅收收入262.83億元,增長14.5%。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76.87億元,全年完成國地稅收入748.80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國稅收入(含海關代征)完成464.54億元,地稅收入完成284.26億元,分別增長4.5%和29.1%。
2014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90.2億元,增長12.1%,高於全省1.9個百分點。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46.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4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0.85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323.46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2681.77億元,增長9.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1:53.0:39.9調整為6.8:51.6:41.6。
發展前景
「十二五」時期煙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建設現代化國際性港口城市為目標,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社會建設整體性推進、體制改革實質性突破、開放水平全方位提升,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努力建設藍色經濟強市、創新活力城市、特色文化名城、和諧幸福家園。 城市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全年累計完成建築面積審批36467平方米,市區建成區控規覆蓋率達到95%。
城市管理
中心區實現數字化城市管理五區連接,覆蓋城區面積130平方公里。市區新增供熱並網面積238萬平方米,供熱普及率達到71.4%,燃氣普及率達到99.3%。新增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的村(居)1778個,市區垃圾清運、處理及時率保持在98%以上。市區公交線路73條,公交車輛1742台,營運線路1854公里。
住房建設
2010年,煙台市新開工經濟適用住房6280套、46.4萬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項目1213套、6.7萬平方米,籌集公共租賃住房420套。全年供應經濟適用住房5594套,廉租住房811套。煙台市房屋施工面積3921.7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691.3萬平方米。 2014年,全力推進藍黃「兩區」建設,加快構建「一極領先、多極崛起」的發展格局,全市在建藍色經濟重點項目總投資達到8000多億元。東部海洋經濟新區實現領先發展,110多個基礎設施和公益類項目快速推進,海洋經濟發展中心全面完工,煙台海洋產權交易中心經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成為國內首家省級海洋產權交易平台。
海德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10個過億元產業項目啟動建設,未來5年將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0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投入2000億元以上。西部增長極萊州已建和在建過億元項目達到71個、總投資894億元;南部增長極中的海陽亞沙新城和萊陽南海新區;北部增長極龍口人工島群主體完工,招遠濱海科技產業園開工建設過億元項目30個、總投資270多億元,蓬萊西海岸文化新區入駐項目16個、總投資近300億元;長島連島大橋建成通車、蓬長實現跨海供水,旅遊門票收入首次突破億元。 煙台有91個鎮、6個鄉、53個街道辦事處,585個居民委員會、6199個村民委員會、6864個自然村。
農業生產: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377.31億元,增長4.6%。其中,農業增加值186.94億元,增長4.6%;林業增加值8.10億元,增長9.3%;牧業增加值62.81億元,增長6.8%;漁業增加值107.71億元,增長2.9%;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1.75億元,增長6.0%。
農業產業化:年主營業務收入過500萬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00家,其中過億元龍頭企業110家,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55家。2010年,全市農業百強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54.9億元,增長18.9%,實現納稅額26.2億元,增長15.1%。龍頭企業帶動市內外農戶300萬戶,建設基地650萬畝。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40家。
農業標准化:全市農業標准化生產基地達到450萬畝。新認證「三品」188個,總量達到578個。繼萊陽等5市區後,牟平、萊州、招遠等3市區新增為國家級綠色農業示範區,煙台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農業示範地區。
新農村建設2011年,全市6423個村通電和電話,6422個村通汽車,自來水受益村5969個;新開工林區危舊房改造項目6個、240戶、改造面積1.47萬平方米。
2014年,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全市4038個村完成登記頒證,占應確權總村數的72%。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組建了108個鄉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流轉土地62.7萬畝,涉及農戶17.9萬戶。截止2014年12月,全市合作社發展到8112家,入社率達到51%,居全省第二位。
2015年糧食生產實現「十三連豐」,「海上糧倉」建設持續推進,農產品出口佔到全國的二十分之一,其中水產品佔十分之一。

4. 煙台和濟南,哪個更發達

濟南更發達。

經山東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19年煙台市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據為7653.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增速與全省持平。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50.42億元,比上年增長2.6%。

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85.48億元,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0%,高於全省3.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917.55億元,增長7.1%。

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1:42.8:50.1調整為7.2:41.6:51.2,第一產業比重提高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回落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

2019年,濟南地區生產總值9443.37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06億元,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3265.22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5835.09億元,增長7.0%。

三次產業構成為3.6:34.6:61.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6416元,增長5.7%,按年均匯率折算為15430美元。


(4)煙台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濟南市要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適應的現代泉城。

濟南成功舉辦亞洲杯、全運會、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中國藝術節等多項國際和國家級盛會,2015年舉辦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2016年4月舉辦中國綠公司年會,12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9年1月進入「亞洲城市50強」,躋身「全球二線城市」。

2020年濟南被世界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二線城市。 2020年9月2日,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5. 山東煙台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在近些年的發展浪潮之中,涌現出了許多的黑馬城市,而山東省在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作為我國的旅遊大省,山東省地理位置優越,當地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深受遊客們的喜愛。

而這其中要數濟南、青島這些城市的發展最為突出,這兩座老牌經濟發達城市,也一直占據著當地前兩名的寶座,不過要知道,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城市,而青島又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能有這樣的成績,在很多人看來都是無可厚非的。

當然,當地人非常的熱情好客,如果有遊客到達煙台市,當地人會熱心的分享海邊旅行的一些知識和周邊一些好玩的景區,因此,到煙台旅行,一定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對於這座默默無聞的“黑馬”城市,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6. 煙台哪裡發展的最好

關於一個地區的發展,需要經過衡量各方面的因素之後,才能夠最終確定。因為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都有讓人喜歡的一面,同樣也有不好的色彩。但是綜合考慮過後,還是芝罘區更勝一籌!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愛的那片土地,以上所述也只不過是我的個人見解。東邊的高新區也在不斷發展,再往東面的牟平區也是過著平淡的生活,更適合人們安穩居住。西面的開發區有著眾多的工業區,工業園林,眾多的外來人口更考驗政府的治理能力。只希望煙台發展的越來越好,人們安居樂業!

7. 煙台經濟怎麼樣

煙台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山東而言,應該說僅次於青島,煙台又處於環渤海藍色經濟區,是山東省重點發展對象,在有些方面比如汽車行業在山東省都是首屈一指的!

8. 煙台會不會超越青島成為山東第一大城市為什麼

煙台不會超越青島成為山東第一大經濟強市。在改革開放之前,煙台的經濟體量高於青島,後來威海單獨設市,大大削弱了煙台的經濟實力,加上青島電子工業、高速列車製造業、海工製造業、航運物流業、高科技研發業的快速崛起,使得煙台失去了發展機遇,不可能再度超越青島。

9. 煙台在山東地位如何

煙台市位於我國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地處山東半島東部,位於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轄6區7個縣級市和長島縣。依山傍海,氣候宜人,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海岸線曲長702.5千米,海島曲長206.62千米,人口692萬,有少數民族47個。煙台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環渤海經濟圈內以及東北亞地區的國際性港城、商城、旅遊城,中國經濟20強城市,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強市。

改革開放以來,煙台市社會經濟各方面都取得了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經濟實力與效益顯著增強,社會結構趨向合理,人口素質和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城市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環境質量較高。從煙台的綜合實力看,經濟發展全國第九,山東第二,市區面積大,全國第13,全市人均收入26803元,煙台是自主創業及個體從業人員最多的地區之一,煙台的發展處於名列前茅。1994年,由中國城市評價中心評出的「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煙台名列15位。1996年,煙台市在全國大中城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排名中列第17位,1997年全市下屬縣城升級為市。有7個縣市區分別跨入全省和全國「經濟強縣」行列。

經濟實力
2011年,煙台國內生產總值列全國第20位,省內第二位。煙台經濟實力居全國地級市前五位。2011年,煙台被中國社科院評為未來10年最具潛力城市之一。
產業結構
在2011年的經濟發展中,結構性指標不斷優化,發展後勁明顯增強。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兩稅收入和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都有不同程度提升。三次產業比由2010年的7.7:58.9:33.4調整為7.3:57.8:34.9。
財政收支
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03.2億元,增長27.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萬億元,增長22%,利稅、利潤分別達到1150億元和910億元,均增長25%以上。 城鄉建設

10. 煙台經濟情況簡介

目前,已形成以輕紡、機械、建材、電子、冶金、醫葯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全市鄉以上工業企業2700多家,主要產品2000多種。張裕葡萄酒、三環鎖是煙台的傳統產品。近年來,錦綸、白卡紙、電子網目板等技術水平較高的項目相繼投產。
城市重點工程建設投融資33.7億元,形成了濱海中路、迎賓路等一批新的城市景觀,煙棲高速、煙台港三期、零點立交、黃務立交、青年南路、500熱力網三期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相繼投入使用,藍煙鐵路復線、大萊龍鐵路和206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煙大鐵路輪渡、煙德鐵路、萊山污水處理廠等項目正式啟動。
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34.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3.6%(比上年,下同)。人均GDP達到49012元(按現價匯率折算為7171美元),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75.55億元,增長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090.97億元,增長13.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67.67億元,增長16.5%。三次產業結構為8.02:60.89:31.09 。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005.73億元,增長17.5%。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53.79億元,增長24.1%。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23.44億元,增長23.4%。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50.31億美元,增長46.3%。
全年利用外資新簽合同251個,下降37.4%;注冊外資16.71億美元,增長7.2%;實際到帳外資10.58億美元,增長12%。
全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381.16萬人次,增長17.3%,其中國際遊客35.21萬人,增長14.6%。旅遊總收入228.46億元,增長22.6%,其中旅遊外匯收入2.67億美元,增長16.4%。
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6.17億元,增長18%。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0元,增長15.4%。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935元,增長13.7%。

與煙台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