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通貨膨脹的利弊
通貨膨脹是資產階級或統治階級加強對基層勞動人民剝削和掠奪的重要手段。通貨膨脹首先給工人和農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它使得物價不斷上漲,貨幣購買力不斷下降。
由此引起工人實際工資急劇下降,生活日益貧困。而農民等小生產者則因為物價上漲過程中,工農業產品「剪刀差」的擴大。
不得不以高價購買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生活資料,低價出賣自己的農產品和手工產品,因而更加貧困。
通貨膨脹也嚴重影響一般公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的生活,因為他們的薪金也不能按物價上漲的程度而相應增長。但是,通貨膨脹卻給壟斷資產階級帶來極大利益。
他們不僅會通過政府訂貨和價格補貼等,把資產階級國家用濫發紙幣從勞動人民那裡掠奪來的大部分收入轉入自己的腰包。
而且可以利用實際工資下降,或者用貶了值的貨幣償還債務,以及利用物價飛漲乘機進行囤積居奇等等,獲得巨額的利潤。
(1)利率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勝過價格擴展閱讀:
與通縮的區別
1、含義和本質不同: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是指在經濟相對萎縮時期,物價總水平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持續小於社會總供給。
2、表現不同:通貨膨脹最直接的表現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通貨緊縮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
企業利潤率降低,生產投資減少,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經濟增長乏力等現象。主要表現為物價低迷,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價格下跌。
3、成因不同:通貨膨脹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貨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通貨緊縮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長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形成買方市場及出口困難。
4、危害性不同:通貨膨脹直接使紙幣貶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沒有變化,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不過在一定時期內,適度的通貨膨脹又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通貨緊縮導致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生活有好處。
但從長遠看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費心理,導致惡性的價格競爭,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
5.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是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同時要採取控制貨幣供應量,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等措施。
治理通貨緊縮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經濟增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的消費政策,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
與通縮的聯系
1、二者都是由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與發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2、二者都會使價格信號失真,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都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⑵ 個人所得稅的調整對國家重經濟和個人生活有什麼影響
個人所得稅的調整對國家重經濟和個人生活有如下影響:
一、改善收入分配結構
在個人所得稅新政策中,通過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有效減少了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人數,使國家稅收收入減少。此外,中低階段需要繳納的稅款較少,能夠減輕這部分人們的負擔,有利於促進其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改善。
二、縮小地域差異
由於我國個人所得稅新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針對的各個地區具有一致性,但由於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導致針對不同地區同樣的個稅起征點給當地居民帶來的個稅負擔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專項附加扣除標准方面進行了相應調整,以此來縮小地域差異,有利於為區域間的均衡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擴大消費需求,推動經濟發展
當前我國總體消費需求中,居民消費能力較低,導致整體消費需求上升緩慢。因此通過調整個稅起征點,以此來增加民眾的實際收入,將更多的資金用於消費,從而拉動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
(2)利率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勝過價格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一、子女教育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繼續教育
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三、大病醫療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四、住房貸款利息
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五、住房租金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1、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
2、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六、贍養老人:
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1、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⑶ 零利率,運用經濟生活說明原因意義
零利率,表明整個國家經濟運行態勢,不容樂觀,一般處於經濟低靡時期,國家採用專擴張屬性貨幣政策,以刺激投資與消費,促進經濟復甦。
有利於經濟復甦增長,擴大投資,刺激消費,從而增加就業,緩解通貨緊縮,失業率高企的局面。
⑷ 簡答 利率在經濟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利率其實質是貨幣的轉讓價格。利率有利於促進資金信用的發展,可以促進資金融通,金融市場的形成,更好地配置資源,發展生產。
⑸ 利率在現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急)
以上講的是加息對我們的經濟生活的影響,而未說到利率存在本身對我們所起的作用。
利率:是指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金額的比率,其全稱為利息率。
作用:一,利率與消費儲蓄 1,一般而言,提高利率有限制消費,鼓勵儲蓄的作用。2,若收入很低,則儲蓄的利率彈性很小。3,強制儲蓄下,儲蓄的利率彈性很小。二,利率與投資。1,對預算有效約束下的投資者而言,利率上升,投資下降。若預算約束無效,投資利率彈性會降低,甚至無彈性。2,利率變化對勞動密集型或資本籌集型的廠商的影響是不同的。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彈性相對較小,因為工資具有剛性,不大會隨利率變化而變化,相對彈性較小。三,利率與通貨膨脹 1,在一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社會,經濟過熱時,利率上升,抑制投資過度控制總需求防止通貨膨脹發生,經濟蕭條時,降低利率,鼓勵投資,刺激消費,防止過度緊縮。四,利率與金融機構。 利率變動後金融機構的資產會在企業貸款和政府債券間轉移,使得央行利用利率作用調控宏觀經濟成為可行和有效。五,利率與對外經濟活動。1,利率對進口,出口的影響,利率較高時,可能形成外貿逆差。2,利率對資本輸出輸入的影響。在高利率誘惑下,可以暫時緩解國際收支緊張狀況,高利率也有負面影響。
⑹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分散風險的方法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某些人為因素或非經濟因素限制利率作用的發揮,主要有:
(專1)利率管制,即國家制定各屬種利率,規定各金融機構必須遵守和執行。它有可能因制定的利率水平不當或調整不及時,限制利率作用的發揮;
(2)授信限量,包括授信配給制和授信條件。它可能導致信貸資金的供求矛盾進一步激化,利率體系的結構和層次扭曲,阻礙利率機制正常發揮作用;
(3)經濟開放程度,取決於資金流動度與市場分割。經濟開放程度低會使整個利率體系失去有機聯系和彈性,利率作用的發揮就有很大局限性;
(4)利率彈性。某一經濟變數的彈性高,對利率變動的反應就靈敏,因此利率變動對經濟變數的影響就大,作用就能充分發揮出來。
⑺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教學設計怎麼寫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中常見計算題例析教案
一、關於商品價值量的計算問題
例:如果以前1部手機=2個mp4符合等價交換原則,現在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一倍,生產mp4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那麼,一部手機可以換 mp4。
A、4個 B、6個 C、8個 D、10個
解析: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所以,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一倍,即手機的價值量增加一倍,那麼,在生產mp4所用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等式應是:1部手機=4個MP4。而實際生產MP4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即MP4的價值量減少一半,那麼,此時的等式應是:1部手機=8個MP4。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應為C。
領悟:分環節各個擊破。先算出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時會換多少個以前的MP4,再算出生產MP4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時它的價值量怎麼變化,從而與以前進行換算。
練習題一:假定生產一個瓷碗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2小時,生產一匹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10小時。現有甲、乙、丙三家生產該種布的企業,他們生產一匹布的時間分別是5小時、10小時、15小時。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甲、乙、丙三家企業在30小時里生產的布能分別換到 、 、 個瓷碗。 (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二、關於紙幣發行量的計算問題
例:如果某國在一年裡全社會用現金支付的待售商品總量為40億件,平均價格水平為150元/件,在這一年裡每1元貨幣平均流通6次。那麼,該國在這一年裡紙幣發行量應為 億元;如果該國政府當年由於多發行紙幣而使商品價格上漲了25%,那麼當年該國實際發行了 億元紙幣。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解析:紙幣發行有自身規律,要以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來確定。根據流通中實際所需貨幣量的計算公式:流通中實際所需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待售商品數量×商品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可知,這一年該國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40億×150元)/6=1000(億元)。而這一年實際由於該國政府多發行紙幣使商品價格上漲了25%,那麼,這一年該國實際發行的紙幣應為:1000+1000×25%=1250(億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領悟:紙幣本身不是商品,沒有價值,不能貯藏。所以,無論發行多少紙幣,它的總體購買力都只能與實際所需的金屬貨幣量一致。
練習題二:某國待售商品20億件,平均每件商品價格150元,若當年該國多發行了250億元紙幣,導致商品價格上漲25%,則當年該國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應是 億元,該年每1元貨幣平均流通 次,下列答案正確的是 ( )
A、1000 6 B、1200 3 C、1000 3 D、1200 6
三、關於股票價格的計算問題
例:王某購買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發行的每股面額為10元的股票1000股,預期每年可得5%的股息,而當年的銀行存款利率為4%。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那麼,一年後王某所持股票的總價格為 ( )。
A、10000元 B、12000元 C、12500元 D、15000元
解析:股票價格的高低,一般取決於兩個基本因素:預期股息和銀行利息率。股票價格與預期股息成正比,與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分式表示,就是: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息率。按照上述公式,該股票每股的價格為:10×5%/4%=12.5(元),那麼,王某購買的1000股股票總價格應為:12.5×1000=12500(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領悟:既可先算出預期股息(股票面額×預期股息率),再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也可先用預期股息率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再去乘以股票總面額。
練習題三: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預期股息率為3%,當其他條件不變,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從2.5%降為2%時,他的股票會 。 ( )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貶值25000元 D、貶值20000元
四、關於企業經濟效益的計算問題
例:下列情況說明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是:
①某企業佔用資金100萬元,獲利40萬元;今年擴大資金上升到150萬元,獲利為60萬元②某企業的投資規模縮小1/2,利潤總量減小1/3③某企業佔用的資金比以前減小20%,利潤總量沒有變化④某企業規模擴大了10倍,利潤也增加了10倍。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於把握企業經濟效益與企業利潤之間的關系。企業的經濟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而企業利潤用公式表示則是:利潤=生產總值-生產成本。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生產成本+利潤)/生產成本=1+利潤/生產成本。可見,企業經濟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潤是否增長,而要看利潤與生產成本之間的比值。如果利潤增長的幅度超過生產成本的增長幅度,則說明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了;反之,則說明企業經濟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增長幅度一致,則說明企業的經濟效益不變。據此分析:①項中利潤與生產成本的增長幅度均為50%,所以經濟效益不變;②項中企業規模和利潤都減少了,但後者的幅度沒有前者大,這說明經濟效益提高了;③項中投入減少,但利潤總量沒有變化,這也是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具體表現;④項中企業的經濟效益不變。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領悟:有時應該把復雜數字抽象為簡明語言,有時應該把抽象難懂的語言具體成直觀的數字。比如選項④,將規模和利潤都乘以10,分式的值並沒有改變,從而說明其經濟效益沒變。
練習題四:某銀行某年共發放貸款5000萬元人民幣,平均年利率是13%,在這一年中,共吸收存款4000萬元,平均年利率9%,在這一年中銀行共支付職工工資、獎金等40萬元,其他開支130萬元。這一年銀行利潤是 萬元。 ( )
A、360 B、120 C、170 D、80
五、關於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的計算問題
例:某國物質生產部門一年內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為5000億元,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工資為1000億元,上繳國家的稅金為400億元,企業利潤為150億元,那麼該國在當年創造的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分別是 。
A、 6550億元 1550億元 B、5000億元 1550億元
C、550億元 550億元 D、5550億元 1500億元
解析:社會總產值是社會總產品的貨幣表現。用公式表示為:社會總產值=C+V+M。公式中,C表示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V表示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等,M表示國民收入中支付給職工工資後的利潤余額。由此可知,題中C為5000億元,V為1000億元,M為(400+150)億元。因此,該國在當年創造的社會總產值=C+V+M=5000+1000+(400+150)=6550(億元)。而國民收入則是從社會總產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後,餘下的那部分凈產品,用貨幣表現就是凈產值。用公式表示為:國民收入=(C+V+M)-C=V+M,它表示勞動者新創造的價值。因此,該國在當年創造的國民收入=V+M=1000+(400+150)=1550(億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領悟:關鍵是弄清國民收入的外延。社會總產值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餘下的凈產值都屬於國民收入,包括上繳的利稅。
練習題五:某國某年的社會總產值為3000億美元,當年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為1500億美元,發放工資500億美元,全國總人口為500萬人,則該國當年的人均國民收入為 ( )
A、20000美元 B、40000美元 C、30000美元 D、10000美元
六、關於增值稅的計算問題
例:一般增值稅稅率為17%。某廠購進一批蠶絲(假定這些蠶絲的生產者是第一個生產環節),支付貨款850元,增值稅款144.5元。10天後加工成綢緞以1500元賣給某商場。請問,該商場應為此支付_元增值稅款?
A、110.5 B、1610.5 C、255 D、175.5
解析:增值稅的計稅方法是:企業商品銷售額×稅率- 上一環節已納稅金。故該商場為此應納增值稅款為:1500元×17%-144.5=110.5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領悟:增值稅要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所以會扣除前面環節已繳納的增值稅款。
練習題六:若某制衣公司以2000元從該商場購得「例六」中的那批綢緞,請問該公司應為此支付多少增值稅款? ( )
A、229.5元 B、85元 C、195.5元 D、340元
七、關於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問題
例:如果某工程師的月工資為5800元,則他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X)
匯率(%)
1
X≤500元
5
2
500元<X≤2000元
10
3
2000元<X≤5000元
15
A、210元 B、505元 C、480元 D、750元
解析:個人所得稅是指國家對個人所得額徵收的一種稅。它對個人工資、薪金的繳納是月收入扣除1600元後的余額。因此,本題的具體計算為:首先確定該工程師的應稅額:5800-1600=4200元;其次明確各段稅率500×5%+1500×10%+2200×15%=505(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領悟:關鍵是弄清分段後每一段的應稅收入額。例如1600元至2100元總收入段的應稅額為500元,而不是2100元。不足部分,以實際數值計算,如總收入只有1900元,則應稅額僅為1900元-1600元=300元。
練習題七: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農民工收入也逐年上升。在成都某大型建築工地當焊工的民工老許2006年11月繳納個人所得稅218.5元,請算出他該月的個人收入是多少元? ( )
A、2290 B、3890 C、4370 D、1818.5
八、關於存款利息的計算問題
例:某居民將3萬元人民幣存入銀行,存期一年,年利率為2.70%,到期扣除利息稅(稅率為20%)後,該居民可得到的利息為 。
A、306元 B、810元 C、360元 D、648元
解析:根據公式:稅後利息=本金×利率×(1-20%)=3000×2.70%×(1-20%)=648(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領悟:一定要明白,利息稅是指利息收入的20%,而不是本金的20%。
練習題八:2005年11月24日,財政部發布公告,決定發行2005年記帳式(十三期)國債。本期國債期限7年,年利率為3.01%,利息按年支付,2012年11月25日償還本金並支付完所有利息。如果某人購買此7年期國債10000元整,利息每年支付一次,那麼2012年11月25日到期,7年間本金與利息合計總額應為 ( )
A、13010元 B、12107元 C、17000元 D、10301元
九、關於外匯匯率的計算問題
例: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經國務院批准,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就升值2%,即1美元=8.11元人民幣。據此可以計算出升值前100元人民幣大約兌換 元美元。
A、 10 B、 8 C、 12 D、 14
解析: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升值前1美元能換的人民幣為:8.11元×﹙1+2%﹚=8.2722元。則100元人民幣能換的美元為:100÷8.2722≌12.1美元。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領悟:務必分清是本幣匯率(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多少外國貨幣),還是外幣匯率(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多少本國貨幣)。二者本質一樣,但計算中的數值卻不同,容易因為粗心而弄錯。
練習題九:小張曾在網上看中了標價為5歐元的一件小飾品,那時的匯率為1歐元=10元人民幣。一個月後,歐元升值了5%。此時,用人民幣購買這件飾品,小張要比一個月前 ( )
A、多支付人民幣0.5元 B、少支付人民幣0.5元
C、少支付人民幣2.5元 D、多支付人民幣2.5元
⑻ 請分析央行調整利率的原因利率對國民經濟有什麼作用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與結構回,改革利率管理體制,答使利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杠桿。1993年5月和7月,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當時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攀高,兩次提高了存、貸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兩次提高了貸款利率,這些調整有效控制了通貨膨脹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針對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已取得顯著成效,市場物價明顯回落的情況,央行又適時四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在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基礎上,對減輕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利息負擔,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對個人生活而言,如果你銀行的存款+利息 小於市場實際購買力,就說明通貨膨脹較嚴重(物價漲幅比較大比如07年的食品價格 豬肉等)政府就需要調整銀行利率,抑制物價過快上漲。而08年底遭遇國際金融危機市場低迷 ,失業率上升,企業開工不足,市場購買力下降,居民收入減少,政府就需要減低利率,擴大貸款規模,刺激經濟復甦。也就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⑼ 利率變動對經濟有哪些重要影響
利率作為資金的使用價格,在市場經濟運行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率變動會影響著政府的政策決定,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著居民的資產投資選擇行為,進而對經濟運行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利率變動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宏觀經濟學認為,居民的收入可以分為儲蓄和消費兩個部分。
儲蓄代表著社會資金的供給量,消費則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兩者對宏觀經濟發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且都會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
當利率上升時,利息收入會提高,居民就會提高儲蓄,降低消費;當利率下降時,利息收入會降低,居民就會增加消費,導致儲蓄降低。
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儲蓄和消費是此消彼長的。
可見,利率變動會影響全社會的儲蓄水平,也會影響全社會的消費水平。
(二)利率變動對資金供求的影響利率表示借貸資本的使用價格,利率決定著債務人的利息成本,也影響著債權人的利息收入。
當利率提高時,對資金盈餘者而言,利息收入提高,他們更願意將手中的資金讓渡出去。
而對資金需求者而言,利息成本增加,他們的借款需求就會受到一定的制約。
相反,當利率下降時,資金需求量就會大幅增加,而資金供給量卻會大幅縮水。
因此,利率變動對資金盈餘者的讓渡行為和資金需求者的借貸投資行為均有重要的影響。
(三)利率變動對投資資本的影響利率變動會引起投資規模的變化。
當利率上升時,銀行儲蓄會有利可圖,資金就會向銀行儲蓄轉移,社會總儲蓄增加,導致社會總投資規模下降;當利率下降時,投資的收益就會更有吸引力,資金就會由社會總儲蓄流向社會總投資,社會總儲蓄增加,社會總投資規模下降。
利率的變動會引起投資結構的調整。
不同的分類標准都會形成不同的利率結構,利率結構的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投資結構的變動。
比如:如果長期利率太高,就會抑制期限較長的投資,短期的投資需求就會增加,利率的期限結構影響了投資的結構;比如:政府對某些行業實行優惠利率政策,投資資金就會流向這些行業,利率的行業結構影響了投資的結構。
(四)利率變動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利率的變動會引起社會信貸總規模的變化,社會信貸總規模又決定著貨幣供應總量。
當利率提高時,信貸成本增加,信貸總規模下降,貨幣供應量就會減少,貨幣購買力增強,物價水平會有所下降。
當利率降低時,信貸成本降低,信貸總規模上升,貨幣供應量就會增加,貨幣購買力減弱,物價水平會有所上升。
中央銀行可以利用利率杠桿,調整信貸規模和貨幣供應量,以實現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
(五)利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當一國出現持續的大量的國際收支逆差或順差,都可以稱為國際收支嚴重不平衡,會對一國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
嚴重逆差會讓一國貨幣持續對外貶值,即一國對外國商品、勞務和技術的實際購買力減弱,進而影響到國內經濟的發展。
嚴重順差會讓一國貨幣持續對外升值,最終會導致本國貨幣面臨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也會給本國帶來巨大的外交壓力。
變動利率是一個有效的手段,特別是對由於資本項目造成的國際收支不平衡,更會起到顯著的效果。
當發生嚴重逆差時,可將本國的短期利率調高,以吸引國外的短期資本流入本國市場,減少或消除逆差。
當發生嚴重順差時,可將本國的利率調低,以限制國外的資本流入本國金融市場,逐步減少或消除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