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什麼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

什麼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

發布時間:2021-01-17 18:40:38

1. 什麼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鍵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權式的中心環節.要按照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抓緊落實支持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政府采購、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自主創新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不斷提高開放條件下的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廣泛應用高科技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努力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產業,全面提高產業技術水平.
一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二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是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是要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五是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
六是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七是要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八是要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2.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體現了什麼樣的發展觀其基本內涵是什麼

又好又快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在經濟工作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所謂「好」,就是要保持發展的穩定性,使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防止出現大起大落;就是要增強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堅持「五個統籌」,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防止「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就是要提高發展的效益性,低投入、高產出,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防止增長代價過大;就是要實現發展的持續性,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防止發展不能永續;就是要保障發展的普惠性,堅持以人為本,使發展成果由廣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大,出現兩極分化。
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好」與「快」的有機統一。「好」與「快」互為條件,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和對立起來。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為前提,堅持「好」字當頭,好中求快,把握發展的節奏和步伐,使較快的增長速度長期保持下去。同時,「快」也是「好」的必要條件。較快增長本身就是較好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保持較快增長,才能抓住機遇,不斷增強經濟實力,更好地解決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我們要把握好經濟發展中「好」與「快」的辯證關系,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需要實現以下目標:一是總量平衡。要保持總供求基本平衡,防止通貨膨脹,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二是結構優化。要促進需求結構趨於協調,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差距。三是資源節約。要狠抓節能降耗,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是生態良好。要控制並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保護和治理城鄉環境,促進生態修復和建設。五是民生改善。要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基礎上,要提 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

3. 分析如何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對經濟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雖然只是「好」與「快」兩個字順序的變化,但含義十分深刻。它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反映了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的升華,使我們對新階段發展規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導發展的方針更加符合實際,破解發展難題的途徑更加明確。從「快」字當頭到「好」字當頭,經歷了一個實踐深化、認識提高的歷史過程。改革開放後,我們實施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帶領人民艱苦奮斗,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經濟總量大幅躍升,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困擾我們多年的短缺局面已不復存在,社會商品實現了供求平衡或略有富餘。進入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如何以更好的質量、更多的品種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通過自主創新,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產品開拓市場,成為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資源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製約,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與社會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趨於突出。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統籌兼顧,正確處理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二,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豐富的內涵。總結歷史經驗,針對現實問題,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總量平衡。要保持總供求基本平衡,防止通貨膨脹,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二是結構優化。要促進需求結構趨於協調,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差距。三是資源節約。要狠抓節能降耗,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是生態良好。要控制並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保護和治理城鄉環境,促進生態修復和建設。五是民生改善。要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基礎上,要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黨的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兩番。」這個目標,在充分考慮經濟總量增長的前提條件下,把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改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體現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

第三,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好」與「快」的有機統一。「好」與「快」互為條件,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和對立起來。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為前提,堅持「好」字當頭,好中求快,把握發展的節奏和步伐,使較快的增長速度長期保持下去。如果單純追求快速增長,忽視質量、效益、結構和發展的可持續性,就有可能出現盲目追求高指標,攀比高速度,導致經濟大起大落,結果欲速不達。因此,只有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實現長期持續的快速增長。同時,「快」也是「好」的必要條件。較快增長本身就是較好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保持較快增長,才能抓住機遇,不斷增強經濟實力,更好地解決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我們要把握好經濟發展中「好」與「快」的辯證關系,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四,當前強調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2003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一輪上升期,經濟增長速度連續4年達到或超過10%,2007年上半年同比又增長11.5%,城鎮就業增加較多,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同時,投資增長快、貨幣投放多、外貿順差大的問題尚未解決,物價水平上升,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任務繁重。還應看到,經濟結構調整仍然滯後,投資和消費比例關系還不合理,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壓力明顯加大。因此,當前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必須強調經濟發展好中求快,努力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第五,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時機成熟,條件具備。經過多年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條件和能力明顯改善。一是綜合國力大大增強。隨著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開始顯現,產業結構在調整中優化升級。通過推進新農村建設、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等,「五個統籌」逐步落實,這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二是體制條件基本具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並不斷完善,企業活力日益增強,市場體系逐步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完善,這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三是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擴大經濟發展的迴旋餘地。四是我國發展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勞動力資源豐富,居民儲蓄率高,能源交通等基礎條件不斷改善,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完全可能的。最重要的是,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逐步成為廣大幹部群眾的自覺行動。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抓緊完善政策體系,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環境,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轉變發展方式和深化體制改革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抓好這兩個重點方面,也就抓住了全部經濟工作的牛鼻子。我們要按照《報告》的要求,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切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取得重大進展。

4. 為什麼說我國富有活力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保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規章是保證工作開展的基礎,富有活力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向標,更是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保障

5. 為了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中央出台哪些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被譽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的重要講話,我們需要深刻把握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歷史脈絡,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努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新進展,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事物的發展變化總是在對比中顯現的,事物的主流總是從不同方位審視中認清的。新時期以來,我國經濟生活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的變化。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9.67%,經濟總量突破20萬億元,躍升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現代化建設順利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前兩步,人民生活由溫飽到總體上實現小康,正向全面小康邁進;經濟體制沖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樊籬,建立並不斷完善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供求關系告別了長期的短缺經濟,實現了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歷史性轉變;對外開放使我們走出國門,邁向世界,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外貿總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世界第27位上升到第3位,國際影響力不斷上升;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村改革使農業的基礎地位得到鞏固和加強,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長效機製得到建立健全,農民持續增收,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堅實有力。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壯麗前景。從百姓的餐桌到穿著,從家中的陳設到存摺,從農業稅的取消到養老、醫療

等社會保障制度的確立,變化可謂日新月異。1978年到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175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87元。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個人。這是一個變革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是老百姓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

同任何事物發展的規律一樣,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中也必然出現新的矛盾新的問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我們黨通觀全局應對挑戰提出來的重要方針,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我們應當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充分認識影響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充分認識長期積累的體制機制性矛盾,充分認識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改革和建設各項工作,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確保國民經濟沿著又好又快發展的方向前進。

我們取得的成就是偉大的,鼓舞人心的。更為可貴的是,通過改革開放,我們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把市場經濟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沿著這條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6. 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目標的關鍵是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7. 怎樣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2、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要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
6、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7、要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
8、要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8. 如何理解"保證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呵呵.反正我多分你一個也無妨!!!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按照《報告》的部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

經濟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既相聯系又有區別,從「增長」到「發展」兩個字的調整,體現了我們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理論認識的深化。一般來說,經濟增長方式是指通過要素結構變化包括生產要素數量增加和質量改善來實現經濟增長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產要素投入、追求產品數量擴張的增長方式,稱為粗放型增長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強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長方式,稱為集約型增長方式。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更加豐富,既涵蓋要素結構的變化,又包括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的變化,也包括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狀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既要求從粗放型增長轉變為集約型增長,又要求從通常的經濟增長轉變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中央歷來十分重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問題。黨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經濟工作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黨的十三大提出,要從粗放經營為主逐步轉上集約經營為主的軌道。黨的十四大提出,努力提高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所佔的含量,促進整個經濟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行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性轉變。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在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們對增長與發展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統籌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以及調整需求結構等方面,進行了新的實踐。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反映了客觀規律,順應了時代要求,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

9. 什麼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

社會穩定是重要前提和保證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