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加強武陵區「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管理運營工作
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區在郊區城市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如何管理和運營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其主要問題有二:一是「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所有權虛化問題日益突出。同時,由於監管手段相對滯後,管理體制不完善,大量集體資產大多數村民不但得不到收益,甚至連知情權也未完全落實。特別是「失地」農民在市場大潮中不知所措,創收渠道不暢,集體經濟發展路子不廣,急需壯大和發展村級經濟,增強村級經濟「造血功能」,維護社會一方穩定。二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大量「城中村」現象,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極大的矛盾和隱患,無形中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不利於城市健康有序發展。因此,借鑒外地經驗,不管是成立集體經濟股份有限公司,還是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許多地方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村改居」社區集體經濟改製作為改革突破口,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從他們的創造性實踐中,給我們的主要啟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村改居」社區集體經濟管理運營,確權是前提。確權就是明晰產權主體,讓村民充分意識到他們是土地的主人,是資產的所有人。一些地方都以確權為基礎,「村改居」社區集體經濟體制改革才能得以順利推進。其改革體現了一個清楚的經濟邏輯,那就是從「確權」走向全面的「還權賦能」,由他們的創造性實踐可得,推進「村改居」社區集體經濟體制改革,必須要把農村包括土地和房屋在內各類資產的普遍確權、登記和頒證作為基礎和前提工作。若不通過確權明晰集體資產的主體,明晰集體資產的合法化地位,集體資產的資本化就無從談起。 2、加強「村改居」社區集體經濟管理運營,定人是關鍵。所謂定人主要針對資產折股、股份量化兩項工作而言,簡言之就是確定原有的村民哪些人享有股份配置的資格和權利。針對這一引發爭議最多的工作,一個通行的原則都是先統一界定一個起止日期,再就是充分發揮民主,實行陽光操作,做到享受對象、股權配置方案人人皆知,既不多登一人,也不漏登一人。針對一些特殊人群也制定了相應的規定,讓村民心服口服。 3、加強「村改居」社區集體經濟管理運營,權益是保障。洛陽西工區、銅陵郊區在推進集體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都特別注重堅持和尊重農村居民的主體地位,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讓農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務作為體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使原來的農村土地權益、財產權益不丟失,又通過股權關系連接了集體農民享有的利益關系,為農民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經濟收入,從而推動了改革的順利開展。 從實際出發,我區考慮開展「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管理運營工作的初衷源於目前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城中村」現象,盡管這些「城中村」或者「城郊村」許多已實行了「村改居」,但在行政體制和城市管理方面存在兩大深層次問題,一是由社區這一並不具備行政和經濟管理職能的組織接管原行政村的全部權利,包括土地在內的農村集體資產,這已不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二是由於考慮這些「城中村」、「城郊村」原住民的集體經濟利益,對其轄區范圍及人口沒有作任何調整,帶來的後果有兩個:①這些社區與真正的城市社區相比都過小,無形中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成本。②由於歷史原因這些社區與城市社區的邊界犬牙交錯,沒有形成規范的道路邊界,給城市的各項管理工作帶來極大不便。同時,我們在集體經濟管理運營中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重管理輕經營現象普遍,絕大多數地方還未實現農村集體資產從「管好」到「用好」的轉變,致使一些農村集體資產處於「沉睡」狀態。二是長期在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下,形成了城市偏向政策體系,用管理城市的政策管理農村,阻礙了「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管理運營改革。三是運營效率不高,經濟較好的「村改居」社區以物業出租經濟為主,經濟較弱的「村改居」社區以耕地投包為主,運營主體主業實力小,後勁不足。同時,集體物業中很大部分由於法律手續不完備,集體資產運營潛藏較大風險。這些問題直接阻礙了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影響「村改居」社區經濟社會的繁榮穩定。綜上所述,我區應在條件成熟的部分「村改居」社區中盡快予以配套改革。借鑒外地成熟的改革做法和經驗,積極探索和開展我區的「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具體建議如下: 1、強化組織領導,統一「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管理運營改革的思路。「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管理運營改革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是事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我們要借鑒外地的經驗和做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建立能夠充分調動國土規劃、住房建設、財政、農業、稅務等部門力量的有效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體制性、政策性問題,共同做好服務、指導,形成合力推進的局面。 2、探索改革方式,有序推進「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管理運營工作。按照「先行試點、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原則,可先選擇已無土地,又給城市管理帶來嚴重影響的典型社區作為試點,如護城鄉「村改居」社區張家台,通過建立健全「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民主監督、科學管理、市場運作」的現代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運營體制,一方面為「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管理運營探索出一條新路子,同時又在保障原住民的根本利益前提下,為下一步城市社區和「村改居」社區的相互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3、實施重點突破,扎實推進「兩確權」工作。「兩確權」一是明確物權,二是明確人權。「兩確權」是開展和探索「村改居」社區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和前提。在參考外地做法的同時,結合我區實際,全區應在依法辦事、民主獎懲的前提下,拿出一個統一的「兩確權」方案,確定我區的改制模式和股東資格,實行「一人一股」的股權配置制度和「兩不增、兩不減」(生不增、死不減,進不增、出不減)的股權靜態管理方法,充分保護「村改居」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和經濟組織成員的可持續增收。 4、加強監督管理,保障改制工作和諧有序進行。完善各項規章,切實加強社區經濟組織運行管理,重點強化社區經濟組織資產財務管理,著力搞好社區經濟組織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大力加強社區經濟組織會計隊伍建設,進一步明確股東對集體資產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實現「資源變資本、村民變股東、村莊變社區、農民變市民」的目標。(武陵區民政局 詹曉紅)
② 社區集體經濟支出有那些明目
農村集體經濟亦稱「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我國憲法第八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版組織實權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村中的生產、供銷、信用、消費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農村集體經濟是指主要生產資料歸農村社區成員共同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共同享有勞動果實的經濟組織形式。
③ 請教一下,社區集體經濟管理中心是做什麼的有沒有從業者或者了解的
可以參考下社區工作者考試內容的書籍來准備一下。
④ 具有集體經濟職能的城市社區是否按照農村定位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原則:1、是否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2、是否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長期生產、生活;3、是否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注意:上述三個標准並非並列關系,也非選擇關系,要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判斷和分析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方式1、原始取得:出生時,父母一方或雙方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2、加入取得:原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基於一定法律關系嗣後取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①婚姻②收養③政策性遷移。因國防建設或其他政策因素,通過移民進入本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生產生活並依法登記為所在地常住戶口的人也應取得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確定的特殊情況:1、不具有農村經濟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但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此類人員雖然喪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但因為其還是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故應保留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集體包括以下三類:①學習人員,具體指考入大中專院校將戶口遷入所在學校,所在學校以集體戶口的形式統一管理,應當注意,所在學校之所以要求將戶口遷入學校集體戶口僅僅是出於行政管理的需要,並不表示其取得學校所在地的常住戶口,學生仍然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保留其成員資格對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有積極意義;②服兵役人員。《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和國務院、中央軍委《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法》規定,農村入伍的義務兵和初級士官,復員後會農村,政府不負責安排工作和解決城市戶口,所以該類人員仍需要以承包的土地為為基本生活來源,保留該類人員成員資格對維護國家安全、鞏固國防有重大意義。③兩勞服刑人員。其雖因違法犯罪行為喪失人身自由甚至於政治權利,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並不因此喪失。該類人員雖然遷出所在地常住戶口,但遷入戶口所在地並不負擔其回歸社會後的基本生活保障,保留其成員資格,對她們積極接受改造以及避免回歸社會因生活所迫再次陷入犯罪深淵,真正實現改造目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但並不代表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以回鄉退養人員為代表。該類人員雖然將戶口遷入農村也在該地生產、生活,但其享有退休人員的工資和各項福利待遇,具有基本生活保障來源,該類人員不宜認定為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四、「農嫁女」人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實踐中,該類問題最為復雜。出於經濟利益的驅動,相對富裕的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嫁入相對貧窮的集體經濟組織時,雖已在嫁入地生產生活但並不將戶口遷入。但其既然脫離原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生產生活,就表明其與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已不存在較為固定的集體生產生活狀態,認定其具有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將導致單一戶口標准帶來的富裕集體經濟組織人口的畸形膨脹,加大該區域內人口於資源的「負壓差」;另外,從集體經濟組織的自然共同屬性出發,因迎娶進入本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生活所增加的人口自古就被認為本集體經濟組織人口數量增長的重要途徑之一,以實際生產生活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認定其成員資格,也符合歷史形成的自然習慣。
⑤ 社區居委會如何創業發展集體經濟
您好,實戰派教練(藍玉老師)可以為您指導經驗,你網路他就可以。
⑥ 城鄉結合部農村土地流轉和集體經濟轉制對農村社區建設有何影響
研究城鄉抄結合部新農村建設中的土地問題,而農村的土地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承包地的流轉,二是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三是宅基地的整合。在尊重農民意願、保障農民利益的基礎上,促進承包地的自由流轉。土地流轉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本文主要採取在農民自由加入和退出的基礎上採取新型合作化經營,通過多個合作社之間的競爭性經營,提高經營效率。而集體建設用地應省去政府征地環節直接入市,所得收入有村級政府和市級政府按合理比例劃分。通過宅基地整合,有效利用宅基地。
⑦ 社區集體經濟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范圍集體性質,例如村裡的企業
⑧ 怎樣圍繞脫貧攻堅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城市社區治理等方面
根據地區的統一安排,統一調度,上下團結一致做好地區的工作。
⑨ 所在村(社區)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是怎樣開展的,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主的雙層經營體制極大地促進了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