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沂市經濟開發區簡介
臨沂經濟開發區是是201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轄三個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150平方公里。位於臨沂市城區東南部。從區位上看,臨沂經濟開發區處於南北經濟的結合部,坐落在北京至上海中間地帶,扼交通要部,形成了海、陸、空三通的立體格局。
臨沂經濟開發區有著科學的規劃,完善的功能分區。臨沂經濟開發區以205國道為界,西部形成三個居住社區、一個綜合公建中心區。
綜合公建中心區用地由行政辦公、商業、金融貿易、科研教育、會展、文化娛樂、醫療衛生七大類構成;
東部自北向南形成三個工業區:
一類工業區以食品加工工業、電子產業、信息產業和物流產業等為主;
二類工業區以精細化工、生物制葯、傳統產業為主;
三類工業區以化工、機械、建材產業為主。
2. 臨沂經濟開發區屬於河東區管轄嗎
由臨沂市政府直接管轄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於2003年6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啟動建設;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是201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於2003年6月啟動建設,目前規劃控制面積223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18個村居,26萬人口。位於臨沂市城區東南部。
從區位上看,臨沂經濟開發區處於南北經濟的結合部,坐落在北京至上海中間地帶,扼交通要部,形成了海、陸、空三通的立體格局。
2014年,成功邁入482家國家級產業園區百強。今年以來,開發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和實施「八大戰略」、打好「六場硬仗」要求,圍繞打造全市「三引一促」主戰場,提出「實施五大戰略、打造五大亮點、推動五區跨越」工作思路。
(2)臨沂經濟開發區公告擴展閱讀:
「產業立區、項目興區」戰略,建設創新創業高地。產業是科學發展的「壓艙石」,項目是跨越趕超的「總抓手」。
堅持以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確立智能製造、醫葯健康、新興產業三大主導產業,2018年分別完成產值或業務收入578億元、127億元、5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1%、30.3%、20.3%。2019年一季度,分別完成產值或業務收入112億元、66.5億元、78億元。
其中,省外項目11個,佔比73.33%;實體項目7個,佔比46.67%;過50億元項目2個,分別是投資50億元的半固態與固態鋰電池項目和投資80億元中經(臨沂)生命健康城項目。新開工過5000萬元項目14個,完成投資5.3億元,增長16.7%。
3. 臨沂經濟開發區包括哪些地方
芝麻墩、梅埠、重溝原來河東區的三個鄉鎮劃出的。
4. 臨沂經濟開發區的區內企業
山東機客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銀光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艾麗奧動漫有限公司
山東成功軟體信息公司
梅開置業
臨工金利機械集團
華夏重工
山重建機
聯邦物流
寶達無縫鋼管
賽洋化肥
旭洋機械
翔宇健康制葯
山東臨工
立晨物流
柏麗雅
魯信物流
國人西服
永豐紙業等等
5. 臨沂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於2003年6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啟動建設;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版201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權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於2003年6月啟動建設,目前規劃控制面積223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18個村居,26萬人口。位於臨沂市城區東南部。從區位上看,臨沂經濟開發區處於南北經濟的結合部,坐落在北京至上海中間地帶,扼交通要部,形成了海、陸、空三通的立體格局。2014年,成功邁入482家國家級產業園區百強。今年以來,開發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和實施「八大戰略」、打好「六場硬仗」要求,圍繞打造全市「三引一促」主戰場,提出「實施五大戰略、打造五大亮點、推動五區跨越」工作思路。即:實施黨建先行、依法治區、招大引強、提質增效、民生為本「五大戰略」,打造高端裝備、醫葯食品、電子信息、金融保險、總部經濟「五大亮點」,在更高起點上推動「五區建設」新跨越,努力在全市發展中「走在前列」。1—10月份,完成業務總收入1400億元,增長26.2%;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億元,總量全市第三。
6. 山東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郵政編號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個新成立十年的行政區劃,由原河東區所轄芝麻墩內鎮、梅埠鎮、重容溝鎮組成,郵政編碼仍沿用原臨沂市河東區所轄時期以上三鄉鎮郵編,暨 :芝麻墩276023、梅埠276024、重溝276027(現重溝已更名為朝陽街道),開發區管委會所在地為現芝麻墩街道辦事處轄區。故可籠統寫為276023,若地址具體可三選其一。望採納。
7. 臨沂經濟開發區的城市介紹
臨沂市建政距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在這片土地上先後存在過諸侯國,並建有大的城邑,當時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先進地區。秦朝統一,實行郡縣制,全國劃分36郡,臨沂屬琅琊郡,漢代設琅琊郡(國)臨沂縣,其治所皆在臨沂。宋朝設沂州,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州為府。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25年於臨沂置琅琊道。1936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區,1938年分屬第三行政區和第十五行政區。
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濱海和沂蒙山的抗日根據地。全國第一個省級人民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誕生在這里。在抗日戰爭期間,這里相繼成立過3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人民政權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對行政區劃進行調整。1950年撤銷魯中南行政區,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1953年1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日照、莒縣等13個縣市。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同年12月2日,國務院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1992年1月,莒縣劃歸日照市。2014年1月,下轄縣蒼山縣改名為蘭陵縣。
山脈
境內山脈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較大山頭800餘座,一般海拔200米至500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0餘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餘座。蒙山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古為宗教文化名山。沂山海拔1032米,古稱東鎮,位居五鎮之首,山巒清秀,風景幽奇。馬鬐山、羽山、天寶山、文峰山、甲子山、銀雀山、馬陵山、蒙陰山、蒼山、艾山等都以各自的雄奇、勝跡、史事、人物、傳說、物產等特點聞名遐邇。境內有不少由流水侵蝕造成的桌狀山,當地稱為「崮」,素稱沂蒙七十二崮,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犢崮、南北岱崮、龍須崮、了陽崮、摩雲崮、蘇家崮、石崇崮、紀王崮、柱子崮等。 改革開放以來,臨沂市經濟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平均每年以13%的速度迅速膨脹。2002年全市實現GDP80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9.65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值增加335.34億元,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247.14億元,增長15.9%;三類產業比例為17:47.8:35.2。
農業方面,種植機構進一步優化。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522萬畝,其中糧食1051萬畝,經濟作物471萬畝,茶桑果園面積328萬畝,糧經比為565:43.5。
畜牧業
畜牧業生產,全年豬出欄478.7萬頭,牛出欄29.5萬頭,羊出欄244.3萬頭,家禽出欄8609.3萬只。工業經濟呈加速增長趨勢,目前已形成了輕工、紡織、食品、機械、電子、化工、建材、煤炭、醫葯、黃金、陶瓷、新材料為主,具有一定規模、技術水平、市場優勢,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其中,花崗岩石板材、水泥、建築陶瓷、石膏制口、工程機械、植保機械、摩托車、針服製品、棉紡、食品飲料、旅遊鞋、日用陶瓷、復合肥、精細化工等產品,已成為暢銷全國內外的名優產品。工程機械在國內市場佔有一定份額,植保機械主要出口歐美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復合肥年生產能力300萬噸,已成為全國的復合肥生產基地。200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26家,總資產500多億元;全部工業總產值1008.2億元,工業增加值285.5億元,增長14.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31.27%,同比提高9.98個百分點。全市骨幹企業群體壯大,有77家工業企業實現利稅過千萬元,有7家企業實現利稅過億元。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商貿流通業務發達是臨沂經濟最大的亮點,素稱江北第一商城。規模效益位居全國第三位的臨沂批發城(年成交額400億元)是山東及全國的經濟亮點。通過市場帶動,全市發展各類專業村1500多個,專業鎮80多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近800家,直接受益的農民達300多萬。目前全市共有民營企業1.27萬家,以臨沂批發城為龍頭形成各類市場999處,個體工商戶24.12萬戶,從業人員62.56萬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599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6.08億元,實現利稅23.81億元;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2%。
8. 山東臨沂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即臨沂臨港區,2010年10月22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地處山東省東南部,東依新興港城日照市、距嵐山港最近處僅4公里,西靠臨沂商城,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接壤,處於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核心位置,是魯南蘇北沿海港口的重要腹地。
具體如下:
1、簡介
開發區距嵐山港不足10公里,日照港50公里,連雲港80公里,青島港150公里;距離日照機場20公里,臨沂機場50公里,連雲港機場70公里,青島流亭機場200公里;兗石鐵路、坪嵐鐵路、嵐濟公路(一級公路)、北疏港路(一級公路)和棗嵐高速、鐵路專用線、魯南高鐵貫穿其中,西鄰膠新鐵路,周邊有同三、日蘭、京滬等高速公路,距同三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基礎建設
該區從2012年至今,已完成社區建設360萬平方米,有3萬多戶農村居民搬遷入住新型社區,過上了城市人的生活。期間,共平穩拆除房屋20萬多間,遷移墳墓9500餘座,節余土地指標3200畝。今年還要完成10個社區建設任務,實現6800戶群眾入住新樓,年底全區城鎮化率將達到56.7%。在社區建設中,臨港區為讓群眾能夠安居、樂居,按照"現代、便捷、舒適、高質"的要求,配套完善了水、電、氣、暖、廣播電視等公共基礎設施;一座座精美的社區樓,不僅裝點出新城的靚麗風采,還成為承載百姓幸福安康夢的美麗家園。按照"村民自願、村委自主、片區指導、統一規劃、管委融資、整村搬遷、先建後征"的社區建設模式,把建設的主導權完全交給群眾,社區選址、樓房設計、分配等環節均由群眾自己決定。先建樓再拆舊,避免了群眾遭受躲遷之累。另外,我區征地拆遷補償標准也遠遠高於本市其他地方的標准。拆遷還建中多出來的土地收益完全返還給村民。同時,對搬遷群眾及時進行就近就地安置就業,完善城區及社區配套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提高了群眾主動搬遷住社區的積極性。
3、歷史文化
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現存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鬼穀子廟、孫臏著書修身之處孫臏洞。明代,坪上鎮大鐵牛廟村孫鏜受嘉慶帝御批,是抗倭民族英雄。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羅榮桓、肖華、谷牧等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
9. 山東臨沂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山東臨沂市經濟開發區屬於臨沂市河東區。
臨沂經濟開發區位於版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權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 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轄三個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150平方公里。從區位上看,臨沂經濟開發區處於臨沂市河東區,是南北經濟的結合部,扼交通要部,形成了海陸空三通的立體格局。·
(9)臨沂經濟開發區公告擴展閱讀:
臨沂經濟開發區有著科學的規劃,完善的功能分區。臨沂經濟開發區以205國道為界,西部形成三個居住社區、一個綜合公建中心區。綜合公建中心區用地由行政辦公、商業、金融貿易、科研教育、會展、文化娛樂、醫療衛生七大類構成。
東部自北向南形成三個工業區:一類工業區以食品加工工業、電子產業、信息產業和物流產業等為主;二類工業區以精細化工、生物制葯、傳統產業為主;三類工業區以化工、機械、建材產業為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臨沂市經濟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