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東省的經濟為什麼能發展得這么快呢
因為廣東省的人口比較多,而且有很多科技公司都在廣東。
⑵ 為什麼江蘇GDP始終沒有超越廣東排第二不過我感覺廣東區域不平衡,不知道江蘇的情況
因為國家只知道對江蘇吸血。江蘇經濟好,但沒有政策,完全是靠自己發展。像廣東背靠香港,又有深圳、珠海等一批特區,而江蘇什麼也沒有,除了南京都是普通地級市,而普通地級市交的稅、就特別多。
你看就像無錫市,gdp、人均gdp都比寧波、廈門這樣的城市高很多,可財政收入卻不如,特別少,因為廈門寧波這樣的城市是計劃單列市,稅收、財政收入可以自留的部分非常多,而無錫交給國家的稅就特別多。像深圳那樣的特區可以自留的就更多了。
雖然有的計劃單列市、特區還比不上江蘇一個地級市,但有錢了就可以搞城市建設,把環境弄好,所以你看江蘇很多地級市城市環境都不怎麼樣,哪怕是蘇州也到處馬路坑坑窪窪、破房子一大堆。去蘇南農村看看好了,都說蘇南農村富裕,其實就是8、90年代的樣子,普遍臟亂差。
江蘇很多城市都被稅收拖垮了,譬如常州市,8、90年代發展的特別好,結果來了一個書記,為了高升,把上交的稅又翻了一番,導致常州經濟徹底熄火。目前蘇州、無錫的經濟也已經出現了不少問題。
稅收上交比例高是一方面,江蘇還要財政轉移給其他落後省,美其名曰先富帶動後富。也就是江蘇老百姓辛辛苦苦賺的錢、交的稅,不能給江蘇自己造橋鋪路、造福社會,還要無條件貢獻出去。
像江蘇目前哪怕是蘇南,還有不是城市連鐵路都沒通上,鐵路公路運輸方面長期只有滬寧之間的通道,也就是說長期只為上海做貢獻,江蘇這么富裕的地方,連過江大橋都沒有幾座,無錫、蘇州要造過江鐵路,被上海鐵路局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蘇州想造民用機場,也被上海否定,只給批一個通用機場。
除了經濟交通、教育等方面。江蘇有不少高等學校,但江蘇高校對本省學子取高分,對外省學習則放鬆,眾人皆知,尤其是教育部直屬大學尤為如此,江蘇的孩子考入高中和大學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只好去上職校技校,國家的意思就是很明白了,你們江蘇人不要想著出人頭地,老老實實打打工、開開小廠給國家做貢獻稅收就行了。這對自古就是文化之地的江蘇來說,實在就是諷刺。
所以江蘇永遠不會成為第一大省,因為國家只視江蘇為奶牛,來壓榨你,更不會來給你好的政策,直到榨不動為止。
⑶ 同樣作為經濟強省,為何廣東遠遠不如江蘇那麼發展均衡
要說到經濟強省,廣東和江蘇肯定是其中之一的,在這兩個省份中,兩個省份都是沿海省份,廣東的經濟實力還要比江蘇的強一些,但是要說發展均衡,廣東就遠不如江蘇。
要看一個省份的發展均衡性,要看這座城市的具體情況,在廣東很多地方的人口都湧向了兩座一線城市,所以其它城市的發展相對比較緩慢一些,再加上交通不太便宜,這樣一比較,實力就有些懸殊了。
⑷ 廣東省各區域經濟發展存在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目前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情況較好。其中珠三角區域包括:包棚圓察括廣東省內的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東莞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門市、惠腔察州市鏈茄、肇慶市九大行政區劃市。
另一方面,廣東省山區及東西兩翼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主要包括:韶關、河源、梅州、清遠、肇慶、雲浮、汕頭、汕尾、揭陽、潮州、陽江、湛江和茂名13市。
⑸ 廣東省內的地區發展為什麼不平衡,大致是怎樣分布狀況
政策傾向,已經地理環境吧!珠三角富得流油,粵西地區窮得要命。
⑹ 廣東經濟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區域發展差距過大,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的土地和人口分布約佔全省的80%和70%,
BC |
⑺ 廣東經濟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確實 我覺得浙江那邊還行
⑻ 廣東省的發展嚴重不平衡,貧富分化嚴重,粵北、粵東、粵西直接被忽視,這在中國沿海地區應該很少見的吧
也不是說直接被忽略,一開始廣東肯定是希望和諧發展的,只是後來受到很多條件制回約。
經濟發展需要一個比較好的答地理和政策環境,即優良的區位條件,具備這種條件的地方確實不多,所以一定程度上會出現這種發展不平衡。
但不僅僅是廣東,福建沿海與內陸地區有差別。
浙江東部、錢塘江附近與中部地區也有差別。
江蘇南部與北部有差別。
(我們可以根據夜景圖佐證)
具體的信息可以參看這個網友的回答:http://www.hu.com/question/20308553#answer-1422937
回答摘自知乎網友:Harvey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