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09年經濟發展

09年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16 00:56:27

『壹』 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在國際金融危機風浪中,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組合拳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回中國共產黨代表中答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等等。
(2)有利於提高廣大群眾生活質量,拉動消費需求,刺激經濟增長;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等等。

『貳』 2009年我國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是什麼

答題要點

一、2009年我國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是什麼?(25分)
要點:1.保增長是首要任務。(5分)
2.擴內需為根本途徑。(5分)
3.調結構是主改方向。(5分)
4.促改革釋放發展潛力。(5分)
5.惠民生是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分)

二、談談你對西藏的歷史和未來的看法。(25分)
要點:1.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5分)
2.1959年3月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旨在分裂祖國、維護封建農奴制、反對民主政革的武裝叛亂。(5分)
3.50年來西藏實行了民主改革,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農奴翻身做了主人,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分)
4.當前國際反華勢力和達賴集團勾結起來不斷抹黑中國。我們應清楚「西藏問題」不是人權問題,宗教問題或者民族問題,而是一個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一個關系中華民族核心利益的問題,無論打著什麼旗號,妄圖以「西藏問題」侵犯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都是不可能得逞的。(10分)

三、簡述當前開展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意義。(10分)
1.從國內發展看:
(1)貫徹十六報告的精神。
(2)解決當前發展中面臨的長期積累的問題(4分)
2.從國際發展來看:
(1)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活躍在國際舞台上。
(2)用一種新的發展觀念統籌我們的外交政策(4分)
3.從黨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緊迫任務看:
(1)解決黨能不能掌權的問題
(2)解決能不能發展經濟的問題
(3)是能不能贏得民心的問題(2分)

四、就本學期學習的國際形勢問題談談你的體會。(20分)
1.通過對大國關系的學習,進一步體會到當今我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看點。(10分)
2.目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如何應對是各國政府的頭等大事,處理好各大國關系對全球經濟發展關系重大。(10分)

五、你是如何看待我國周邊關系的?(20分)
要點:1.周邊關系的穩定對我國的安全非常重要(5分)
2.目前周邊關系良好基本穩定(5分)
3.還有不穩定因素的存在可舉1-2個例子說明(10分)

『叄』 佛山市南海區2009年經濟發展情況

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世界經濟遭遇了空前的沖擊,不同的區域與政府經受了嚴峻考驗。這一年,我們戰略堅定,目標不改,創新不斷,遇到困難不怕硬,遇到機會不放過,上下齊心,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環境的治理與再造、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區域的提升與增值,實現了產業、環境與城市的共進共贏,經濟與社會發展又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預計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92億元,增長14.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75億元,增長14.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5.8億元,增長12.6%。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287.4億元,增長2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19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2326元,增長10.5%。二氧化硫削減1.2萬噸,化學需氧量削減4775噸,全面完成減排任務。

一、產業轉型看到了朝陽

在金融海嘯沖擊下,我們的經濟發展經受了考驗,把握了機遇,產業轉型加快、提升穩健,後勁增強。
1.傳統產業在整治改造中獲得提升。全年關停紡織、有色金屬、陶瓷等重污染企業50家,有限的環境資源向優質企業傾斜。「西樵紡織」在「三統一」基地中重獲新生,產值、稅收、投資逆勢增長,歷年少見。「大瀝有色金屬」在整治關閉190間小熔鑄企業後,產值增長3.7%。保留提升的10家陶瓷企業全部實現清潔生產,產值、稅收佔了該行業的80%,二氧化硫排放量僅為原來的3%。
2.新興產業在發展中鞏固壯大。經過幾年的培育,新興產業的經濟社會效益不斷提升。汽配、電子信息兩行業產值均超百億元,稅收總額接近10億元,推動全區工業總產值增長14.4%。廣東新光源產業化基地順利建設,中顯科技、美國旭明等高技術企業落戶,促進平板顯示、綠色照明產業迅速發展。我區相繼與中科院、中山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多所科研院校合作,共建中試基地、研發中心等產業平台,產業發展後勁充足。全年新增12家農業龍頭企業,農業逐步走上優質化、產業化道路。
3.都市型產業在培育中迅速成長。在全球金融業形勢不佳、投資布局放緩的情況下,金融區招商、建設逆勢飄紅,成功引進了香港匯豐等4家銀行,國信證券等2家證券公司,新加坡億勝投資等2個風險投資項目。PICC項目成功封頂,AIA項目順利建設。富士通中國大陸首個數據中心、法國凱捷等一批頂尖服務外包項目落戶,使業態更加完善。廣東都市型產業基地聚集成勢,吸引30多億元優質資本、200多家科技企業進駐。都市型產業這一新興產業形態,為產業與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傳統民企在扶持中得到發展,在轉型中實現飛躍。「雄鷹計劃」取得實效。財政提供8000萬元信用擔保基金,為民企撬動了10倍融資,有效緩解了民企的資金壓力。全年企業技改投入超45億元,佔全省近7%,位居全省同級之首。3家民企成功上市,新增2個中國馳名商標,發明專利授權量首超百件。一批民企果斷轉型,發展模式不斷創新與進步。(摘自南海區2009年度政府工作報告(2010-02-08 12:21:4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05c530100hvu8.html

『肆』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摘自今年政府報考 絕對正確完整

一、經濟增速下滑得到較快扭轉,國民經濟率先實現回升向好。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2008年第四季度國民經濟增速出現了陡然下滑,由第三季度增長9.0%下滑到增長6.8%,2009年第一季度仍在延續下滑的趨勢,經濟增速下滑到6.2%。隨著擴內需、保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2009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7.9%,比一季度加快1.7個百分點;三季度增長9.1%,比二季度快1.2個百分點;四季度增長10.7%,比三季度快1.6個百分點,全年經濟增長8.7%,比預期8.0%的目標快0.7個百分點,國民經濟不僅較快扭轉了下滑的趨勢,而且還呈現出逐步加快的勢頭,全年實現了好於預期的結果。

二、糧食連續6年實現增產,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糧食連續6年增產,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全年糧食產量53082萬噸,比上年增產211萬噸,不僅實現了連續6年的增產,而且也創下了歷史新高。棉花雖然出現減產,但產量仍達640萬噸。油料產量3100萬噸,增長5.0%。肉類產量7642萬噸,增長5.0%;其中豬肉產量4889萬噸,增長5.8%。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繼續增長。2009年彩色電視機9898.8萬台,比上年增長9.6%,其中液晶電視機6765.3萬台,增長85.2%;家用電冰箱5930.5萬台,增長24.7%;汽車1379.5萬輛,增長48.2%;移動通信手持機61924.5萬台,增長10.7%;微型計算機設備18215.1萬台,增長33.3%;大中型拖拉機37.1萬台,增長30.6%;發電量37146.5億千瓦小時,增長6.3%;粗鋼56803.3萬噸,增長12.9%;十種有色金屬2650.1萬噸,增長5.2%。

服務業供給支撐能力明顯提高。全年新建鐵路投產里程5557公里;新建公路121013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4391公里;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1318萬噸;新增數字蜂窩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27580萬戶。

三、投資和消費實現快速增長,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回升的關鍵。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846億元,比上年增長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3.3%,為1981年以來增長最快的。

消費需求保持較快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3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實際增長16.9%,為1986年以來增長最快的。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以及與生活改善有關的消費品銷售均呈現快速增長。

內需是經濟較快回升的關鍵。初步測算,投資對經濟增長拉動8.0個百分點,貢獻率為92.3%;消費拉動4.6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2.5個百分點;凈出口負拉動3.9個百分點,負貢獻44.8%。

四、進出口總額由下降轉為增長,出口躍居世界第一位。進出口總額由下降轉為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2207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三季度下降16.5%,四季度增長9.2%。從月度看,前10個月均為下降,11月份同比增長9.8%,12月份增長32.7%。

出口躍居世界第一位。盡管2009年我國出口額下降16.0%,實現12017億美元,但德國的降幅更大,出口實現8032億歐元,相當於11213億美元,這說明2009年我國出口額已超過德國,出口躍居世界第一位。

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由降轉升。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90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6%,但自8月份開始實現連續5個月正增長,其中12月份出現了大幅增長,當月增長103.1%。

五、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實現大幅增長,經濟運行效益明顯提高。財政收入由下降轉為大幅增長。全年全國財政收入68477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全國財政收入一季度同比下降8.3%,二季度就扭轉了下降趨勢,實現了增長2.6%,三季度增長24.1%。

企業實現利潤由大幅下降轉為增長。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5891億元,同比增長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個百分點。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年初還是大幅度下降並一直延續到三季度,1-2月份下降37.3%,1-5月份下降22.9%,1-8月份下降10.6%。

六、產業、城鄉和區域結構出現積極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009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10.6%,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下降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2.6%,上升0.8個百分點。

城市化水平繼續提高。2009年末,我國城鎮人口6218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19萬人,城市化率為46.6%,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中西部地區生產和投資快速增長。從工業生產看,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1%,快於全國1.1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增長15.5%,快於全國4.5個百分點。從城鎮投資看,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23.9%;中部地區增長36.0%;西部地區增長35.0%。

七、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5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2%,其中基礎研究經費272億元。全年成功發射衛星6次。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研製成功;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受控撞月。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1.1萬人,比上年增加6.5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640萬人,增加32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74萬人,增加62萬人。全國普通高中招生830萬人,減少7萬人。

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3%;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2%。出版各類報紙437億份,各類期刊31億冊,圖書70億冊(張)。

年末全國共有衛生機構28.9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0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6萬個,婦幼保健院(所、站)3013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1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43個,診所及其他19.3萬個。

全年運動健兒在30個項目中共獲得142個世界冠軍,11人3隊22次創22項世界紀錄。在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上,共有7人9次創超5項世界紀錄;12人3隊21次創16項亞洲紀錄;29人5隊52次創39項全國紀錄。

八、就業人員和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城鄉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就業人員增加好於預期。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9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15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1120萬人,增加910萬人,新增加110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比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增加393元,比上年增長8.2%,剔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長8.8%,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1.0%,比上年下降2.7個百分點;城鎮為36.5%,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4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40061萬人,增加8239萬人。2716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順利啟動。

『伍』 09年中國經濟形勢會怎樣

http://www.china.com.cn/llsy/2008-10/21/content_16645253.htm

一、2008年經濟形勢的基本特點

(一)經濟持續升溫的態勢已經扭轉,開始步入下行通道

2008年宏觀調控政策的累積成效開始明顯顯現,再加上外部經濟環境的改變,出口和投資增幅開始趨降或趨穩,受需求約束,經濟增長率開始高位回調。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可比價格),7月份由6月份的16%降低到14.7%,8月份進一步降低到12.8%。股市、房市交互推動,持續快速升溫的情況也得到根本改變。這些情況表明,經濟持續升溫的態勢已經扭轉,開始進入下行通道。

(二)價格漲幅持續攀高的態勢也出現新的變化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回歸「5」的時代。8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9%漲幅比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這是自2007年7月份以來,CPI同比漲幅首次回落到5%以內。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再創12年新高,8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0.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5.3%。

隨著國內秋糧豐收在望,有效供給得以增加,新漲價因素逐漸消失,在翹尾因素進一步減弱的情況下,CPI將進一步回落。雖然PPI漲幅較高,但由於不能充分傳導,所以不會大幅度推高CPI。預計12月份CPI可能降至3%以內,全年有望控制在6%左右。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需求下降,再加上美元不斷走強,投機原油期貨的需求減少,原油價格不斷降低,資源性產品價格將走穩走低,這對穩定PPI的走勢比較有利,與此聯系,國內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也將逐步回落,PPI漲幅將掉頭向下。

(三)美國金融問題發展引發世界經濟走弱的可能性加大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問題持續發展,對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對美國實體經濟和世界經濟的不利影響逐漸顯露。繼「兩房」問題之後,雷曼兄弟公司又申請破產,美林證券被收購,美國五大投資銀行或申請破產,或改行。這些情況表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引發的金融問題還在發展中,其對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的影響還在發展中。金融衍生產品曾經起到分散風險,擴大流動性,擴大房地產等方面需求的作用,而金融衍生產品的問題,也會集中引爆風險,緊縮流動性,緊縮房地產等方面需求。前者對美國經濟繁榮曾經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後者則會導致美國經濟走向蕭條。目前這一問題還在發展之中,美國政府、美聯儲、國際銀行組織紛紛採取措施控制這一問題的發展,但大量增加財政支出,會引起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導致美元進一步走弱,有可能引發美國長期雙赤字所潛伏的經濟危機。

二、2009年經濟形勢展望

2009年的經濟走勢很大程度取決於政策的調整情況。從三大需求分析,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一)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升級潛伏減慢可能

受股市走弱影響,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速減緩;隨著企業困難增加和勞動工資成本的提高,就業增長預計也將受到一定影響,並進而影響居民收入增長。經濟趨冷的苗頭,可能會從多方面影響到居民的消費信心,改變居民的消費預期。考慮到目前買房需求的變化,油價提高和用車條件的變化對家庭買車需求的影響等,應該注意未來消費需求增長放緩、消費結構升級步伐放緩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旦發生,其影響鏈條很長,會從終端需求逐步向上游產業傳遞,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比較長時間的調整。

(二)房地產投資和企業投資潛伏減慢的可能

2008年中國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和環比漲幅均呈現持續回落態勢,深圳等部分特大城市房價,出現了明顯下降。這一變化引起了普遍的看跌預期,導致住房銷售量減少。從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看,預計這一態勢會進一步發展。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必須加以控制,但也要注意大漲之後出現大落的可能。如果僅僅由市場進行調節,預計未來住房市場將繼續低迷,加上貸款緊縮因素,估計會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因現金流斷裂而陷入困境,房地產業有可能進入周期性調整。由於房地產建設周期比較長,一般在5年左右,因此調整一旦開始,預計會持續較長時間。這一情況必然會影響到房地產投資增長。

受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工資成本提高,融資困難和融資成本提高,節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較為明顯。另一方面,隨著總需求增幅放緩,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提高產品銷售價格轉移成本上升壓力的空間有限。2008年家電產品、轎車產品等醞釀的提價活動最後都沒有實現,相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價格水平還有所下降。綜合這兩方面情況,企業的經營困難比較突出。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9.4%,增幅較上年同期降低了近10個百分點。企業利潤減少,經營困難加大,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能力,進而影響到企業投資的增長。

近年來的投資調控,重點控制政府主導的行政性投資,投資增長更多的依靠市場引導的投資。房地產和企業投資是市場引導投資的主體,其中房地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五分之一強,企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也較大。這些投資增幅下降,預計對全部投資增長將產生明顯影響,因此,2009年投資增長有可能明顯下降。

(三)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可能繼續降低

受金融問題的影響,美國實體經濟在2009年可能顯現走弱態勢,就業與收入增長的問題將進一步發展,美國市場需求將進一步疲弱。受美國金融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影響,預計歐盟和日本經濟也會呈現走弱態勢,而且可能先於美國。受此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也將進一步疲弱。受財政赤字擴大的影響,美元可能繼續走弱。這些都會對中國出口形成不利影響。經過2008年各類因素變化的洗禮,中國出口企業開始調整升級,並取得一定效果,但出口企業面對的困難仍然很多,如果國際市場需求進一步收縮,人民幣繼續升值,預計對出口仍將形成較大制約。綜合這些情況,預計2009年出口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減慢。特別在美國經濟出現較大問題並帶動世界經濟進入衰退過程時,預計出口增長下降的幅度將比較大。

綜合對三項需求變化的分析,如果放任自流,由市場自發調節經濟發展態勢,則2009年中國經濟可能表現為繼續下調的趨勢,若外部經濟環境發生大的變化,與國內諸因素組合,則可能導致經濟增長出現較大幅度回調。

三、要充分估計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

綜合分析各種主要影響因素和國際經驗,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經濟已經並將繼續呈現二戰後一些國家曾經出現的那種「趕超型」發展,經濟持續保持較高增長,三次產業產值結構、就業結構、城市化率、居民消費結構和水平等將加快趨近發達國家的特點。從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進程分析,自2001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消費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共同推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雙加速的階段,預計將持續較長時間。2003年以後,中國經濟已經連續5年快速增長,2008年,在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累積作用和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下,經濟出現了高位回調的變化,這一變化對於將這一輪經濟較快增長更長時間的保持下去,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支持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仍然存在,包括資金、勞動力、技術等要素保障水平較高,國內消費投資市場繼續拓展的空間仍然很大,我們已經積累了較為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只要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和調節的時機,就能夠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在世界經濟走低的背景下繼續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總體態勢,並對世界經濟形成積極拉動。

首先,國內消費市場拓展空間巨大。中國是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比較,居民生活水平比較低下,改善生存狀態的要求比較普遍。在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支持下,預計在汽車、住房等方面的需求會持續擴大。與巨大的人口規模、巨大的城鄉之間轉移的人口規模聯系,可以認為中國未來消費市場拓展的空間十分廣闊。

其次,國內投資增長潛力巨大。就業壓力和改善現狀的迫切願望,形成了高漲的投資熱情;房地產、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產業規模擴大、產業內部聯系深化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等變化,為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巨大的國民總儲蓄和國外投資,為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在這些因素支持下,國內投資增長潛力巨大。

第三,國內資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十分迫切,必然推動住房需求不斷擴大;需求必然拉動住房建設、城市建設不斷擴大,因此,房地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房地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股票市場方面,隨著國民總儲蓄的不斷增加,尋求投資的資金數量不斷增加,規模巨大;隨著工業化、城市化持續快速推進,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資產質量會不斷改善;隨著股市的自身調整和基本制度規則的完善,監管的完善,股市投資活動的規范性將不斷增強,風險趨降;隨著股份制改革的推進,體制機制完善會支持股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因此,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發展前景都十分廣闊,中國的資產市場還是十分年輕的、成長性非常高的市場。

第四,政府的宏觀調控經驗不斷積累,宏觀調控在穩定經濟運行,防止大起大落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一輪經濟較快增長動力十分強勁,但並未出現經濟全面過熱,相反,出現了持續5年的較高增長。這表現了宏觀調控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加突出。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是主動調控的結果。針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宏觀調控政策及時作出反應,包括調整貸款額度,下調貸款利率和部分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降低高新技術企業和微利小企業的所得稅率,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貼息和擔保;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徵收辦法等。這些對於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改善股市投資環境都有積極作用。

『陸』 09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2009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分析和調控對策建議

內容摘要:2008年我國經濟經受了國內外諸多不利因素的沖擊,通過精心有效的宏觀調控,基本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格局,預計GDP增長10%左右,CPI上漲6.3%左右。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我國經濟面臨著周期性調整和結構性調整雙重壓力,預計2009年GDP增長9%左右,CPI上漲4%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16%,貿易順差2350億美元,同比減少約9%。建議宏觀調控將「保增長、促轉型」作為基本取向,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一、2008年中國經濟在發展中調整
2008年,次貸危機對世界經濟的沖擊超出預期,國內出現突如其來的重特大自然災害。面對國內外一系列不利因素,黨中央、國務院沉著應對、果斷決策,適時調整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重點和力度,在嚴峻的國際國內環境中保持了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
1.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無論是年初確定的「雙防」方針還是年中調整的「一保一控」方針,我國始終將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2008年宏觀調控主要目標之一,採取綜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貨膨脹。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加強,使夏糧連續第五年增產,秋糧豐收在望,肉禽蛋等生產穩定發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已經從2月份最高時的23.3%回落到8月份的10.3%,其中豬肉價格從2月份上漲63.4%回落到8月份上漲1.0%。食品價格過快上漲勢頭的扭轉成為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9%,漲幅比2月份高點8.7%回落了3.8個百分點,年內有望繼續小幅走低,預計200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6.3%,物價過快上漲的趨勢初步得到扭轉。
2.及時調整調控政策取向促進三大需求積極變化
在國內外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連續減速,經營困難的企業和行業不斷增多,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將「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的政策取向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新目標,及時出台了多項微調措施,促進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現積極變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更加強勁,1-8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9%,增幅同比加快6.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8%,增幅同比加快1.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基本保持穩定增長,前8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4920億元,同比增長27.4%,增幅同比加快0.7個百分點。在出口退稅率提高和匯率升值放緩等多項政策利好刺激下,7、8月份當月貿易順差同比增長3.8%和14.9%。總需求的積極變化有利於穩定經濟走勢,初步預計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10%左右。
3.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
在宏觀調控政策引力和市場壓力的共同作用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兩高一資」產品和糧食出口受到政策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比重上升。從工業生產看,高能耗產品產量增速明顯放緩,1-8月,生鐵、粗鋼、鋼材、十種有色金屬和水泥產量分別增長6.5%、8.3%、10.1%、13.3%和7.4%,增幅同比下降9.8個、9.4個、10.8個、11個和7.6個百分點。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產量同比增幅由去年10.2%提高到今年的31.6%;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同比增幅由去年的5.2%提高到今年的50.3%。工業結構的改善有利於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預計今年節能減排完成情況好於去年。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也出現許多新矛盾和新問題。價格上漲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企業成本上升和外需明顯收縮使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證券市場股指調整幅度過大和成交低迷,房地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不到位,煤電油氣運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資本跨境流動使我國貨幣流動性過剩壓力不減,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又十分緊張;制約農民持續增收的不利因素較多,服務業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在周期性和結構性調整雙重壓力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下圖顯示,2008年二季度以來,反映經濟未來運行趨勢的先行指數下降勢頭明顯,表明經濟趨勢性下滑的風險在增大。
對2008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預測詳見附表1。

二、充分估計2009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嚴峻性
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對我國形成較大的周期性調整壓力,我國企業還面臨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市場需求結構變化和節能減排等政策性導向所形成的結構性調整壓力,2009年國內外經濟環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確定因素增多。
1.次貸危機的惡化使世界經濟復甦艱難
次貸危機繼續向縱深發展,正在嚴重破壞國際金融體系的運行秩序。這場金融危機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和什麼時候充滿不確定性。次貸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繼續擴散,由於發達國家金融領域普遍出現信用和信心危機,企業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縮水,商業銀行普遍的惜貸行為使工商業實體經濟活動失去金融支持。美國、歐盟和日本三大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黯淡,經濟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國經濟周期同步性將放大次貸危機對全世界實體經濟的拖累。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資產價格大調整嚴重打擊經濟信心,使世界經濟的復甦可能進一步推遲。世界經濟復甦缺乏新的增長點,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和貿易增長率將低於2008年。今年8月份以來,全球經濟降溫使國際油價跌幅超過30%,帶動其它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同程度的下降,近期各國通貨膨脹率紛紛呈現見頂回落跡象,預計2009年隨著世界經濟進一步降溫,通貨膨脹壓力較2008年減弱。
2.國際經濟低迷將進一步收縮我國外部需求
2008年,美國經濟陷入次貸危機後的低迷狀態,美元對人民幣大幅貶值,我國對美國出口增速大幅放緩,1-8月份僅增長10.6%。但由於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相對穩定,1-8月份對歐盟出口仍然增長26.3%。次貸危機負面影響已經從美國向歐洲、日本和新興國家傳導,歐盟和日本二季度經濟負增長;同時,8月份以後美元匯率反彈使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升值加快,2009年我國對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出口可能全面放緩,外貿順差規模進一步縮小,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下拉影響可能比2008年更加嚴重,使我國2009年產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
3.房地產開發投資降溫,帶動相關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減速
1-8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9.1%,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1.4%。但房地產成交量大幅萎縮,房價調整跡象明顯,房地產開發商資金鏈緊張,市場可能由「量跌價滯」進一步發展為「量價齊跌」,初步預計,在2008年高基數的台階上,200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下滑到10%以下,房地產投資增量從6800元減少為3200億元,這將導致固定資產投資明顯減速。由於房地產是產業鏈較長的支柱產業,也是這一輪經濟擴張的龍頭產業,它的周期性調整將拖累一連串列業景氣度下降,鋼鐵、建材等相關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可能隨之減速。地方政府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土地出讓金收入,今年以來各地土地出讓金收入增幅明顯下降將影響明年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
4.城鄉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保持消費需求快速增長難度加大
2008年支撐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費的快速增長。但農民進一步增收面臨許多制約因素,股市和房市調整使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縮水,扣除物價因素後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幅比前幾年下降。「奧運景氣」消失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可能逐步放緩。汽車、住房兩大消費熱點開始降溫。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0.8%,增幅下降37.2個百分點。上半年汽車銷量增幅回落11.4個百分點,8月份全國汽車銷售環比下降5.53%,同比下降6.34%。房地產和汽車兩大消費熱點退潮後在短期內很難由其它消費熱點替代,200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都可能低於2008年。
5.成本上升與產能過剩「兩碰頭」,企業效益不容樂觀
2008年不得已對成品油、電力、公用事業等價格實行行政管制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大,經濟運行正常秩序受到較大影響。8月份火力發電僅增長1.8%,從供給方面約束了工業生產正常增長,如不及時解決這一突出矛盾,工業急劇減速將會威脅到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2009年我國能源資源等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勢在必行,但在產能過剩背景下企業將面臨成本上升而銷售價格難以提高的重壓,企業效益將大幅滑坡,財政收入形勢嚴峻。
三、2009年不同政策和環境組合下的經濟增長情景預測
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宏觀調控必須採取靈活有效的應對之策。我們將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分為輕微衰退、低速增長和輕微復甦三種情境,相對應地設計了三種不同力度的宏觀調控政策組合,模擬預測了三種可能情景下的中國經濟走勢(見附表2)。
1.中方案:平穩增長情景(GDP增長9%左右)
美國、歐洲、日本三大經濟體低速增長但沒有陷入衰退,國際石油、糧食價格雖有波動但年均價水平比2008年有所下降,國內外沒有比雷曼破產、汶川地震更強烈的突發事件發生;宏觀調控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為首要政策目標,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並根據實際運行變化,圍繞「保增長、促轉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發行長期建設國債2000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6%-17%,保證對普通住宅、經濟適用房等房地產項目的正常貸款。
在上述條件下,經初步測算,預計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9%左右。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速小幅回落到3%左右。第二產業受出口和投資減速影響較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的15%減速為13.5%,第二產業增速也由2008年的11.1%減速為10.2%。受金融、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等服務業減速影響,預計第三產業增速比2008年低0.5個百分點。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從2008年27%驟然下降到10%左右,多數製造業投資降溫;雖然有積極財政政策和災後重建等加速因素支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仍然回落7.5個百分點,預計名義增長率達到19%,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幅預計達到16%左右,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世界貿易增長放緩使我國進出口同時減速,預計全年出口和進口分別將增長14.5%和19.5%,增幅同比下降6.5個和7.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約2369億美元,同比減少9%左右。理順資源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成為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預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由4%上升4.3%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考慮國內外不利因素增多,國內宏觀調控明確「保增長、促轉型」的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作出重大調整,給社會強烈的政策預期引導,防止了經濟景氣連續慣性下滑,為緩解產能過剩壓力、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提供較為寬松的景氣環境。從現在掌握的信息資源分析,2009年出現這一情景的概率預計達到60%左右。
2、高方案:快速增長情景(GDP增長9.5%以上)
美國、歐盟和日本經濟在2009年出現復甦,世界經濟實際情況好於預期,國際石油價格水平低於2008年,國內外沒有影響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同時,宏觀調控政策以「保增長」為首要目標,實行「雙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中央財政發行建設國債3000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8%左右,向在建和新開工投資項目(包括房地產)提供充足的貸款。
在上述條件下,雖然房地產投資增速由2008年的27%下降到15%左右,但新開工的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和災後重建投資規模較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然較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達到24.5%。由於就業和收入狀況較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達到18%。國際經濟形勢好於預期使出口增長17.5%,國內保持高增長使資源性產品的進口需求保持旺盛,進口增幅也達22.5%,對外貿易順差達到2447億美元左右,同比減少6%。初步預計經濟增長率將保持9.5%以上的速度,但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也繼續保持在5%左右,理順資源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成為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4%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國際經濟表現好於預期和宏觀調控全面擴張政策的力量重合,較好維持了經濟景氣,繼續保持就業擴大的局面,但可能進一步加劇能源、環境壓力,可能使控制通貨膨脹的成效前功盡棄,不利於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出現這一情景的概率預計在20%左右。
3、低方案:大幅下滑情景(GDP增長8.5%以下)
如果我國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同時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輕微衰退;國內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到5%以下,投資新開工項目明顯減少,雖有災後重建等政策性投資支撐,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14.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4%,也比上年下降8個百分點;由於國內景氣下滑,進口增幅下降,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11.5%和16.5%,貿易順差2291億美元,同比減少12%。經濟增長率可能下滑到8.5%以下。由於經濟景氣明顯回落,物價上漲壓力減弱,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由4%上升4.5%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國際環境劇烈變化與國內政策變化的緊縮效果疊加,使經濟降溫過快,就業壓力更加突出,金融壞帳快速浮出水面。我們認為,我國宏觀調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必然會根據經濟運行變化適時調整政策力度,這一情景發生的概率僅為20%左右。
四、對2009年宏觀調控的對策建議
我國仍然處於工業化、城市化雙加速的發展戰略機遇期,國內儲蓄率較高,外匯儲備充裕,基礎設施投資空間充分,國內消費市場潛力較大,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有力激發國內各方面發展積極性,因此,我國經濟具有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活力和潛力,通過適時有效的調控,我國經濟定能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對2009年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建議是:
1.以「保增長、促轉型」為宏觀調控的基本取向
當前,價格上漲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但從國內農產品價格走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次貸危機後國際貨幣流動性變化趨勢和美元匯率走勢等因素看,我國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有了更加有利的國內外環境,控物價的政策效果2009年將進一步顯現。與此同時,次貸危機對世界各國實體經濟的破壞作用不斷加劇,國內一些地區和行業增長速度回落過快,經濟過快下滑的風險在逐步增大。建議2009年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作為宏觀調控首要政策目標。之所以要將「保增長」和「促轉型」並列為首要政策目標,是因為我國當前經濟運行中總量矛盾和結構矛盾同樣突出,解決當前經濟困難不僅需要總量政策的適度放鬆,更重要的是只有通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才能重構中國經濟增長新活力,重獲中國經濟新的國際競爭力。將「保增長」和「促轉型」並列為首要政策目標有利於進一步統一全黨全國應對復雜形勢的思想和行動,將各級政府和企業的發展積極性更好地引導到落實科學發展觀上來,防止為保增長重走粗放型發展老路。
2.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多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
建議2009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同於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時所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這次不僅要擴大政府建設投資,由政府配置資源來集中力量辦大事,更要強調通過市場配置資源來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通過減稅費降低企業成本和居民負擔,增強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積極性。加大對結構轉型的財政支持力度,在全國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以促進企業設備裝備更新;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對公益性科研機構和公益性行業科研的支持力度,支持國內重大裝備製造業振興和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開展企業創新風險投資試點,為企業技術創新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建議2009年中央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擴大到2000億元,重點用於災後重建、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節能減排和結構升級等產業發展項目、支持「三農」項目等,採用銀行配套貸款、吸收民間資金入股等辦法,擴大國債投資帶動作用。
3.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2009年我國貨幣流動性局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既可能因為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使國內金融機構對國內經濟形勢和企業盈利前景預期轉壞,普遍出現「惜貸」現象,同時國際「熱錢」大量撤出,造成我國信貸市場、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交易量大幅萎縮,突然由流動性過剩轉變為流動性不足,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嚴重短缺;也可能因為中國經濟表現明顯好於其他國家從而國際「熱錢」繼續大量流入我國,延續我國這幾年一直存在的貨幣被動投放局面,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面對不確定性,實行緊縮或擴張的貨幣政策都不適宜,因此建議2009年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當局要根據貨幣流動性變化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控制在16%-17%,取消信貸額度管理,重點加強信貸結構引導,在重視中小企業貸款的同時,引導資金向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環保和國債項目配套傾斜,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在促轉型中的獨特作用。
4.加大政府對保障性住房投資,穩定房地產市場
前幾年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超出了城鎮居民的承受能力,出現調整實屬必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要以改善供給結構和滿足自住需求為導向,既要促進房價的理性回歸,也要防範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導致市場過度調整。改善供給結構,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普通住宅的土地供應,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宅供給,大中型城市要擴大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投資,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金融機構應對在施房地產投資項目進行風險評估,保證對普通住宅和經濟適用房等房地產項目的正常貸款,穩定房地產投資規模,保證在施房地產投資項目正常施工和竣工,防止因資金鏈斷裂而出現大面積「爛尾樓」現象。要允許房地產上市公司和其它優質房地產公司通過企業債券市場籌集資金,鼓勵房地產行業的兼並重組。前期出台的住宅交易環節稅反而增加了購房人負擔,應當及時取消。適當降低居民首套自住房貸款利率,取消對「第二套住房」特別貸款限制政策,吸引居民在房價回落到合理水平時踴躍入市。
5.完善消費政策,進一步挖掘消費增長潛力
要深化全黨對擴大消費重要性的認識,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必然在13億人民的消費需求,經濟結構轉型最重要的方面是需求結構從主要依靠外需轉向主要依靠城鄉居民消費升級。要從宏觀收入分配環節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建議降低居民儲蓄存款利息個人所得稅稅率為零,提高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准到3000元,增加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減輕低收入者稅負。實行積極就業政策,擴大城鄉就業,落實好《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關政策,根據物價水平變動提高各地最低工資標准。加大對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和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完善消費稅制度,引導居民合理消費。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體育等服務性消費,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6.完善外貿政策,幫助外向型企業渡過難關
建議穩定人民幣匯率,減弱人民幣升值預期,消除次貸危機對我國出口的匯率傳導機制,避免匯率成為美國轉嫁危機的政策工具。次貸危機惡化後,發達國家未來的貿易壁壘會更多,貿易保護措施會更加頻繁使用,中外貿易摩擦也會進一步增加。為此,中國政府和企業應有預見性地做好應對措施,務實、有效化解中外貿易可能出現的糾紛。如有必要,還可聯合其他相關國家,在WTO框架下聯合抵制發達國家可能出現的通過貿易保護向國際社會轉嫁危機的做法。可細化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不同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含量,對紡織輕工行業的鼓勵類產品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重點支持自主品牌產品與高技術附加值產品出口,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性國際營銷網路和售後服務體系;要對中小型外貿企業在資金、技術上予以一定支持,幫助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渡過難關。繼續嚴格控制糧食、化肥、鋼材、煤炭和焦炭等「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努力擴大重要資源、先進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
7.抓住有利時機,理順資源能源價格
當前,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逐步減輕,國際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全面回落,為我國理順資源能源價格、改革資源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提供了有利時機。要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下決心適時推出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加快電價改革步伐,促進合理電價機制的形成。主要採用經濟手段解決當前電煤、成品油、供熱等由價格引發的供需矛盾,做好電力、煤炭、成品油、供熱等供給保障工作,從供給面保障生產生活正常秩序。要進一步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抑制不合理需求。改革資源稅費制度,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附表1: 2008年中國經濟主要指標預測(億元,%)
指標 2007年實際 2008年1-8月 2008年預測
絕對數 增長 絕對數 增長 絕對數 增長
GDP 249530 11.9 130619 10.4 297767 10
一產 28095 3.7 11800 3.5 33967 3.6
二產 121381 13.4 67419 11.3 146054 11.1
三產 100054 12.6 51400 10.5 117746 10.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18.5 15.7 15.0
輕工業 16.3 13.3 12.8
重工業 19.6 16.8 16.0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137239 24.8 68402 26.3 173607 26.5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117414 25.8 84920 27.4 149703 27.5
房地產投資 25280 30.2 18430 29.1 32106 27.0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89210 16.8 68439.2 21.9 108658 21.8
出口(億美元) 12180 25.7 9377 22.4 14738 21.0
進口(億美元) 9558 20.8 7857 30.0 12139 27.0
外貿順差(億美元) 2622 50.0 1520 -6.2 2599 -0.9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4.8 4.8 107.3 7.3 106.3 6.3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103.1 3.1 108.2 8.2 108.6 8.6
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 104.4 4.4 112.2 12.2 112.5 12.5

註:GDP、三次產業增加值、全社會投資為上半年數據,貨幣、工業增加值、零售額為1-8月份數據。GDP、工業增加值為可比價格的實際增長率,其它為名義增長率。

附表2: 2009年三種經濟增長情境預測
指標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絕對數 增長 絕對數 增長 絕對數 增長
GDP 335593 8.5 339006 9.0 345147 9.5
一產 36490 2.8 36736 3.0 38144 3.2
二產 75 9.6 167407 10.2 171395 10.8
三產 133728 9.4 134863 9.9 135608 10.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10.5 13.5 14.2
輕工業 9.7 11.0 12.6
重工業 13.1 14.0 15.0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198780 14.5 206593 19.0 216141 24.5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172907 15.5 179643 20.0 187877 25.5
房地產投資 33711 5.0 35316 10.0 36921 15.0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123870 14.0 126043 16.0 128216 18.0
出口 16433 11.5 16875 14.5 17317 17.5
進口 14142 16.5 14506 19.5 14870 22.5
外貿順差(億美元) 2291 -11.9 2369 -8.9 2447 -5.9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3.0 3.0 104.0 4.0 105.0 5.0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102.0 2.0 103.5 3.5 105.5 5.5
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 103.5 3.5 105.5 5.5 107.5 7.5

註:GDP、工業增加值的增速為可比價格的實際增長率,其它為名義增長率。

『柒』 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在嚴重的困難面前,我們必須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

AD

『捌』 1998年到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分幾個階段各階段都採取的什麼措施請高手解答!

一、1997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1997年以來,在「穩中求進」、總量適度從緊以及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的宏

觀政策背景下,我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運行態勢。國民經濟發展實現

了經濟高增長、物價低漲幅的宏觀調控預期目標。

1.經濟發展保持穩定增長,社會供給有較大增加。隨著社會需求的穩步增

長,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預計下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將略快於上半年,全

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9.7%左右,增幅與上年相當,基本體現了年初中央確

定的穩中求進的經濟方針。

分產業看,預計全年糧食產量將與1996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這在一定

程度上會影響農業產值的增長。但是由於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非種植業的

農業產業發展較快,因此1997年農業生產仍可望保持平穩增長,預計農業增加

值增幅在4.2%左右,比去年增幅低一些。工業生產今年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1~9月全國鄉及鄉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8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展望

全年工業生產形勢,隨著企業經濟效益的好轉,產銷率的穩步提高以及投資回

升,加上後面幾個月資金環境較為寬松,預計工業生產增幅穩中有升,但是由

於目前我國經濟整體上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市場競爭激烈,大的消

費熱點難以出現,而且出口增速也會逐步減緩,8月份工業銷售產值中出口交貨

值增長13.6%,比1~8月份累計低1.7個百分點,已顯示出這種態勢。因此全年

工業增加值增長保持平穩態勢,不會出現大起大落,預計增幅在12.4%左右。建

築業1997年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估計增幅在8.3%左右。預計第二產業增長12%

左右。第三產業上半年在金融保險業和信息產業較快增長的拉動下,增幅較上

年同期高。下半年,各地大力開展再就業工程,下崗職工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將

會更多地參與商業和服務業,因而第三產業的發展將會繼續保持上半年的勢頭,

全年增幅在9%左右。

2.社會需求保持適度增長,凈出口需求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增強。1997年1-8

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8%,與去年同期增幅相比有較大下降。由於市

場環境的變化,一些企業的投資積極性因為投資方向選擇不準與過去相比有所

下降,外商直接投資增幅不會很高,因此199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不會太高,

估計在16%以下。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7213億元,同比增長了

13.6%,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12%。後幾個月我國的消費品市場將繼續延續

不溫不火的狀態,預計全年實際增幅在12%左右,受物價因素影響,名義增幅比

上年有較大下降,大致在14.1%左右。今年1-8月份,我國外貿出口1123.7億美

元,增長24.1%,進口868.9億美元,增長1.5%,貿易順差255億美元。前8個月

進出口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與去年的基數有很大關系。後幾個月,隨著結構

調整步伐加快以及投資需求的逐步回升,加上10月1日起大幅調低進出口商品關

稅,預計進口增幅會穩步提高,估計全年增幅在7%左右。出口增幅則呈穩步下

行態勢,估計全年出口增幅在17%左右。貿易進出口順差達283億美元左右,比

去年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凈出口需求成為拉動今年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3.物價漲幅低位徘徊,預計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物價漲幅可控制在2%以內,

居民消費物價漲幅控制在4%左右。從目前情況看,後幾個月物價形勢比較樂觀,

出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原因一是市場供求平衡;二是1996年物價

翹尾因素減弱;三是居民消費心理平穩,沒有形成對物價上漲的心理預期;四

是糧食生產連續幾年獲得大豐收,對物價穩定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4.財政收支狀況良好,金融形勢比較平穩。1-8月份,財政收入增長27.3%,

財政支出增長19.2%,財政收支節餘392億元。財政收入之所以能夠有較高幅度

的增長,主要一是由於印花稅的增幅較高;二是個人所得稅的增長較為可觀。

隨著企業經濟效益的逐步好轉,今年財政收入的增長將在去年高於GDP的增速之

後,繼續保持高增長的勢頭,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繼續提高。預計全年財政支

出增長15%左右。

從目前情況看,金融形勢也基本正常。初步估計全年M0增幅在14.8%左右,

貨幣發行在1300億元左右。隨著嚴格股市資金准入,企業定活存款比例會發生

一定變化,初步預計全年M1增長18.5%左右。由於下半年國債發行量將少於上半

年,這將有利於居民儲蓄的回升,預計年底居民儲蓄存款同比增幅在20%左右,

從而帶動M2增幅有所回升,全年預計達到19.2%左右。

二、1998年我國經濟增長面臨的環境和影響因素

1.國際環境:1997年,世界經濟增長加快,全球GDP增長率將由96年的2.9%

上升為3.1%。1998年,世界經濟增長仍將溫和上升,據LINK中心1997年秋季預

測,1998年全球GDP增長率將由1997年的3.1%上升為3.2%。其中,美國經濟增長

穩中略降,但歐盟和日本經濟增長加快,分別由1997年預計增長2.4%和1.2%上

升為2.6%和1.7%,東南亞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預計1998年增長6.7%。與此

同時,全球貿易額增長保持穩定,預計1998年增長7.6%。世界經濟增長的加快,

將為我國經濟增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國內環境:首先,作為具有極其深遠意義的黨的十五大的召開,對我國

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作出了跨世紀的戰略部署,對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98

年國企改革步伐將加快,同時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非公有

制經濟,也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其次,直接融資步伐加快, 企業資金環境會得

到一定改善。同時,由於直接融資比重加大, 銀行貸款的壓力相應減輕,這將

為銀行選擇貸款方向、項目創造條件,從而提高資金配置效率。第三,在資產

重組步伐加快, 股份制比重提高的情況下資金進一步向效益較高的企業、項目

集聚,這樣由於資源配置優化,可使同等要素產生更大的作用。第四,香港回

歸後,使內地與香港的合作機會增多,會有更多的華人資本進入內地參與經濟

建設。第五,前幾年對經濟發展形成瓶頸制約的一些因素已基本化解。經過了

「八五」時期的建設,發電能力和交通、通訊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估計1998年

這些方面對經濟發展不會形成約束。第六,近兩年農業生產形勢很好, 為1998

年創造了一個較好的發展背景。

3.影響因素:第一,物價壓力較小,即使投資規模適當擴大,也不會使物

價大幅攀升,從而為投資需求增長讓出較大空間。第二,到1997年8月底,我國

外匯儲備已達1300億美元,再增加外匯儲備已無必要,這樣可以利用一定的外

匯儲備,進口一些技術檔次高的先進設備,以更快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品結

構升級換代。第三,物價漲幅保持較低水平,為利用利率這一經濟杠桿進行經

濟調節創造了條件。1998年物價漲幅雖有一定回升,但回升有限,這樣,在適

當時機可對利率水平和結構進行微調,減少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利息負擔,

刺激經濟的發展,使企業與銀行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第四,國家決定從1997

年10月1日起降低進出口商品關稅稅率,降稅幅度為26%。關稅的大幅下調必將

吸引更多的符合我國產業政策導向的外商投資,加大外資和技術引進力度,從

而促進經濟發展。

當然,1998年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制約因素:主要一是就業壓力依然很

大,這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質量形成一定的約束。目前,我國的經

濟增長已由過去主要追求「量」轉變為主要追求「質」,經濟增長的內涵發生

了很大變化。但由於下崗職工、就業人員的增加對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安

定均有很大影響,因而在經濟發展中我們不能不同時要兼顧經濟增長質量和數

量。二是連續幾年的貿易順差,匯率升值,為98年繼續擴大出口增加了難度,

同時由於東南亞各國貨幣的貶值,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

力。因此貿易順差增幅會大幅下降,從而外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三是新

的消費熱點仍處於扶植、培育階段,消費需求增長平穩。四是企業經營水平不

高、效率低下的矛盾仍難以根本扭轉。

三、1998年國民經濟發展趨勢預測

1.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由於前幾年抑制經濟增長的兩個主要障礙----通貨膨脹壓力和基礎產業瓶

頸都已得到較為明顯的緩解,同時隨著十五大的召開,股份制改革將進一步推

進,非國有經濟發展也將會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其經濟增幅有望進一步提高,

預計在中央總量適度從緊、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穩中求進的政策方針下,1998

年經濟增長仍將保持較高增幅,預計GDP實際增長10%左右。其中,第一產業隨

著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高價值產品所佔比重的加大,以糧食生產為平年考

慮,預計1998年第一產業增幅將比1997年有所提高,增幅大致在4.3%左右。第

三產業隨著城鎮再就業工程的進一步推進,個體商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加上各

級政府對第三產業的愈加重視,估計1998年第三產業增幅會繼續提高,預計增

幅在9.3%左右。工業生產在買方市場的大背景下,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預計增

幅在12.5%左右,建築業受房地產市物影響,增幅不可能太高,預計增長8.5%左

右。

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略有提高

90年代以來,固定資產投資一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需求力量。鑒於目

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開工率不足,因而呼籲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的聲音很

是強烈,同時由於體制性因素,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也一直比較強烈。為保證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有必要也有可能保持較高的增幅,但是

因為作為投資主要主體的企業,其投資意願與以前相比已發生了較大變化,因

此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也不會太高,初步估計增幅在17.5%左右,投資結構有望進

一步好轉。

3.消費平穩增長

據對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和武漢五大城市消費者調查的結果,1997年

居民消費無熱點顯示,而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難有表現。同時由於近年消

費行為已幾乎完全市場化,政府並無直接刺激的手段,因此在居民收入穩定增

長,消費心理日趨成熟的情況下。199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實際增幅與1997

年相比基本持平,受物價因素影響,名義增幅高於1997年。

4.進口增長加快,出口增長減慢

1994年以來,我國貿易進出口已連續4年出現盈餘,且數額越來越大,因而

貿易摩擦增多,國際壓力增大。另外,由於1997年10月1日起我國大幅下調進出

口關稅,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進口增長,在1997年增幅相對較低的情況下,1998

年進口增幅會有所反彈,估計比1997年增長13%左右,而對出口而言,由於1998

年國內投資增長有所加快,內需擴大,這會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需求的大幅增

長,同時由於人民幣幣值連年堅挺,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我國商品出口競爭

力有所減弱,在1997年出口增幅較高的基數作用下,估計1998年出口增幅比1997

年有所回落,預計增幅在10%左右。貿易順差達到267億美元,絕對數額不小,

但與1997年相比,凈出口增幅大幅下降,從而1998年凈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減

弱。

5.物價略有反彈

分析影響物價上漲的各方面因素,我們認為1998年物價漲幅仍將保持在一

個較低的水平上。原因有如下幾點:一是1997年物價漲幅低,對1998年幾乎沒

有什麼翹尾影響;二是生產資料價格和農產品價格水平處於相當低的水平,成

本上升的壓力小;三是進口關稅大幅下調,進口成本也會下降;四是市場供求

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社會供求關系平衡;五是從貨幣因素來看,1997年M2

的增幅與前幾年相比有不小的下降,從經驗數據看,M2對物價上漲的影響往往

滯後一年,因而1998年物價上漲動力減弱。如果考慮到國家有關部門和各地方

政府部門可能利用近年物價漲幅較低這一較好時機出台部分調價措施,預計98

年社會商品零售物價上漲3.3%左右,居民消費物價上漲5.6%左右。

6.財政金融繼續平穩運行

近兩年,由於加強工商稅收征管工作,改進個人所得稅的徵收辦法以及提

高印花稅率等措施,促使稅基明顯擴大,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已開始回升。98

年隨著財稅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財稅徵收將更加規范化,以前一些「費」

可能納入財政收入范疇,加上企業經濟效益預期看好,進口增幅較高,從而財

政收入增幅將可能繼續高於GDP現價增幅,所佔比重繼續小幅上升,初步預計98

年財政收入增長16.6%。由於1998年將加快企業兼並破產步伐,因而財政支出壓

力較大,要完成財政赤字控制目標需下大力氣,努力增收節支。

作為對宏觀經濟有直接影響的貨幣政策,預期1998年仍將是適度從緊,但

貸款結構會發生較大變化。一些績優企業資金環境寬松,而一些負債率高、償

債能力差的企業將不得不面臨資金緊缺的局面。從各項金融指標看,1998年現

金投放規模依然較大,原因在於1998年股市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會吸引一部分

資金,同時利率會繼續保持在較低水平,使得居民持現意願增強。此外是商業

信用不佳,企業間交易出現了許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象。預計M0增長13%

左右.M1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將呈平穩增長態勢,預計年底余額同比增長18.8%

左右,基本上在「九五」計劃貨幣控制目標范圍之內。M2隨著居民儲蓄的穩定

增長,預計增幅在20%左右,控制在「九五」計劃23%的目標之內。

『玖』 2009年我國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是什麼

bjtu

『拾』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改革開放31年。改革開放31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驚人跨越,中國GDP增長

(來1)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源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等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2)①是中國共產黨英明領導,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結果。②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③堅持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④堅持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⑤堅持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⑥堅持了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⑦全國人民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團結一致,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

閱讀全文

與09年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