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蘇省五大重點經濟發展帶分別在哪
南通 如皋 海門 啟動 通州
Ⅱ 近十年江蘇經濟發展情況
我來談談一點看法:蘇北原來就是底子窮,好多人都不願意去。主要還是領導層不行,不團結。內比如連容雲港,市長換的像走馬燈似的,干一年半載,搞點所謂的政績,鍍鍍金,馬上調走高就。其實就是把連雲港當跳板。你說,這樣能搞好嗎?再者,江蘇各級領導人都把重點放在蘇南,根本不關心蘇北,大力支持蘇南,蘇北就像沒娘的孩子,沒人管,你說能搞好嗎?
Ⅲ 江蘇省的經濟是靠什麼拉動的
轉變工業經濟增長方式,是江蘇社會經濟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迫切要求。進入新世紀回,江蘇工答業在改革開放、結構調整、規模經濟、科技進步等因素推進下,經濟增長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向轉變,但投入高、消耗多、污染重、創新不足等問題仍比較突出。 樹立科學發展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制止項目重復建設、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進一步轉變江蘇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
Ⅳ 比較下浙江與江蘇的經濟發展特點和勢頭
浙江富 江蘇就GDP高點 錢都被台灣人賺走了
浙江民資豐厚 還投資到全國甚至全世界
Ⅳ 江蘇經濟好的原因有哪些請幫忙分析,謝謝
再一個相關制度好了,人才就多了,經濟就好了 .3)教育方面;正所謂「中國的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經濟模式;蘇南模式的優越性以上是本人愚見!如有
Ⅵ 江蘇經濟的經濟特點
(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13年,江蘇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6.1∶49.2∶44.7。
2014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5.6∶47.7∶46.7。
(二)高新技術產業較快發展。2013年,江蘇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過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8.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2014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9.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發展水平穩步提升。2013年,江蘇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6596.0億元,比上年增長9.8%;佔GDP比重為45.0%,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
2014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0396.5億元,比上年增長9.3%;佔GDP比重達46.7%,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
(四)非公有制經濟總量提升、佔比提高。2013年,江蘇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9756.7億元,比上年增長10.4%;佔GDP比重達67.2%,其中私營個體經濟比重為42.3%,分別比上年提高0.5個和0.6個百分點。年末全省工商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達145.1萬戶,比上年增長10.5%,注冊資本47568.1億元,增長12.4%;個體戶379.4萬戶。
2014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43869.5億元,比上年增長9.2%;佔GDP比重達67.4%,其中私營個體經濟佔GDP比重為42.8%,分別比上年提高0.3個和0.5個百分點。年末全省工商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達157.4萬戶,當年新增27.8萬戶,注冊資本55825.1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個體戶371.1萬戶,當年新增63.4萬戶。
(五)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2013年,江蘇城鎮化率為64.1%,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2014年,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年末城鎮化率為65.2%,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2013年,江蘇蘇中、蘇北大部分指標增幅繼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對全省經濟總量的貢獻率達44.2%,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順利完成沿海開發五年推進計劃第一階段任務,沿海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299.8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8.5%。
2014年,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蘇南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創新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蘇中、蘇北大部分指標增幅繼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總量對全省的貢獻率達44.6%,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沿海開發順利推進,沿海地區實現生產總值1145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8.5%。
Ⅶ 你能簡單分析一下江蘇省的經濟發展狀況嗎
江蘇省是全國第二經濟大省,僅次於廣東省。江蘇省的經濟基本分為兩部分,以長江為界,江北經濟發展較為落後,江南經濟發展較為發達。
Ⅷ 為什麼江蘇經濟這么發達主要是靠什麼富起來的好像工業比較發達
首先是紡織服裝業也就是輕工業,然後是工業,農業,服務業
1 江蘇經濟在省級單位內裡面一般都容是三甲之列,省級行政單位只有廣東在江蘇之前。
2. 「江浙滬」其實就是根據經濟實力而來的。從清朝開始中國的稅收重心就是在江浙兩地(民國初年租界以外的閘北和南市(華界)屬江蘇省)。浙江經濟特點是民營經濟較為強悍,而江蘇則在接受外資(特別是新加坡、台灣兩地)方面處於優勢地位。蘇錫常常亦是江蘇的經濟命脈,蘇錫兩地的IT業對於國內的IT產業產生著重要的地位!
3 蘇州與無錫每天的稅收收入都在億元之上,可以說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4 江蘇的蘇州被譽為是改革開放外商投資之典範城市,市內亦有中國新加坡工業園區和國家高新區。江蘇的蘇州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內地唯一能在本市之內就能打通電子計算機上下產業鏈的城市!電子計算機內的所有部件都可以在該市內找到。同時也是台商投資密集城市之一。
Ⅸ 江蘇省的主要產業是什麼
糧食業。
2018年,糧食播種面積547.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5.1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7萬公頃,減少0.4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6.3萬公頃,減少0.5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42.5萬公頃,增加1.7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660.3萬噸,比上年增產49.5萬噸,增長1.4%。
其中,夏糧1326.4萬噸,下降0.7%;秋糧2333.9萬噸,增長2.6%。糧食畝產445.6公斤,比上年增加10.1公斤,增長2.3%。
(9)江蘇經濟發展模式擴展閱讀
2018年,江蘇造林面積4.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27.6%。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21.9萬噸,比上年下降4.0%;禽蛋產量178萬噸,下降3.0%;牛奶總產量50萬噸,增長2.1%。
水產品總產量493.4萬噸(不含遠洋捕撈),下降2.1%,其中,淡水產品354.0萬噸、海水產品139.3萬噸,分別下降1.1%、4.6%。
2018年,全省高效設施農業面積佔比達19.6%,高標准農田佔比達61%,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4%,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8%。
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418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8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5.3萬公頃;新增設施農業面積3.4萬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504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