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廣西民族區域自治經濟發展

廣西民族區域自治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15 11:44:06

『壹』 廣西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義

在廣西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符合我國國情,又是由廣西的區情決定的。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是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這一特點對我國的民族

『貳』 廣西為什麼要實行自治制,自治區和別的省有什麼不同對自身有什麼好處

這是國家民族政策的體現。壯族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廣西實內行民族區域自治能夠更好地容實現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安定,邊疆穩定。
不同在於國家扶持的力度較大,支持較多,最明顯的不同就是自治區政府首長叫「主席」,一定是壯族,好處可以看《民族區域自治法》。

『叄』 民族區域自治是錯的 少數民族早就被漢人同化了 廣西是壯族自治區 壯文 根本沒人在用

「民族區域自治是錯的」這句話是錯誤的,因為支撐這句話的依回據——「少數民族答早就被漢人同化了……」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狀文根本沒人在用」——都是片面的。其實在多民族雜居的地方,漢族人佔多數地區有可能少數民族被同化,而在少數民族佔多數的地區漢人也會被少數民族同化,因為人們都習慣於適應於多數人的生活。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狀文根本沒人在用」是沒有到壯族人民積聚的地方,那裡開設著狀語學校,用的是狀語教材,老師講課,同學師生交流都用狀語,應該不能說「沒人在用」。

『肆』 中國有哪幾個民族自治區

在我國現有: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內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容個自治區。

行政設置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自治區相當於省級行政單位,自治州是介於自治區與自治縣之間的民族區域,自治縣相當於縣級行政單位。

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則上是依據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決定的。自治區與省同級,自治州與地級市同級,自治縣與縣同級。

(4)廣西民族區域自治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特點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機關都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都必須服從中央統一領導。

二是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不只是單純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是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的結合。

『伍』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包括哪些

內蒙古,新疆,西藏,寧夏,廣西

『陸』 我國5個省級民族自治區

中國五個自治區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以保障少數民族權益的基本規范,推動民族地區各方面事業發展的制度保障,多元一體的新型國家結構形式的制度標桿。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根據中國的歷史發展、文化特點、民族關系和民族分布等具體情況作出的制度安排。

(6)廣西民族區域自治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國家統一和民族進步:

1、歷史傳統與現實條件的有機結合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繼承了數千年來幾十個民族統一在一個國家之內的多元一體傳統,汲取了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延續了近代以來各民族對中華民族身份的認同,符合少數民族人口眾多、分布廣泛的現實條件,是尊重歷史、合乎國情、順應民心的正確選擇。

2、統一與自治的有機結合

世界上的國家結構形式一般分為單一制和復合制兩種。我國是採用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大國,實行的是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下的民族區域自治。這一制度是統一與自治的有機結合,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

3、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有機結合

我國56個民族在全國各地交錯居住,一個自治地方內往往共同生活著數個甚至數十個民族,民族特點和區域特點相互交融。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立在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它既不是單純的民族自治,也不是單純的區域自治,而是二者的有機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民族區域自治的中國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國家統一和民族進步

『柒』 我國最後一個建立的省級民族區域自治區是

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1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成立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10月1日成立)、廣西容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成立)和西藏自治區(1965年9月9日成立)

『捌』 中國的五個自治區,成立的時間分別是

1、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總面積約6.64萬平方千米。

2、內蒙古自治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23日,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舉行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來自內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達斡爾、鄂溫克、漢、滿、回、朝鮮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會議。會議通過決議,成立了內蒙古自治政府,包含了察哈爾省、興安省以及寧夏省、熱河省、黑龍江省和綏遠省的部分地區,選舉烏蘭夫為自治政府主席。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10月1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日,新疆有14個地、州、市,90個縣(市),其中34個為邊境縣(市)。

4、西藏自治區。1965年7月24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向國務院提出了《關於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區的請示報告》;8月23日,周總理親自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58次會議,討論了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請示報告,同意於1965年9月1日召開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區,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了相應的議案。

5、1958年3月5日,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省一級的「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欽州、廉州再度劃入廣西。同年10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8)廣西民族區域自治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自治區是一種行政區劃分類型,在中國相當於省一級的行政單位,相比普通省份,其地方政府在內部事務方面,會擁有比其他同等級行政區來得高的自主空間。在我國現有: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個自治區。

『玖』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省級行政區()A.新疆、貴州B.青海、西藏C.內蒙古、甘肅D.廣西、寧

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機關,其中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省級行政區有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故選:D.

閱讀全文

與廣西民族區域自治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