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結合國情鄉情談談你家鄉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村民的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長
衣食住行水平明顯提高
但環境明顯惡化
『貳』 看待自己家鄉的經濟發展詳細說明
其實我感覺現在自己家鄉的經濟並不是特別的好,因為沒有什麼經濟型的支柱產業。
『叄』 通過實地調查、訪談自己的了解我們家鄉所發生的變化 可以從交通環境、生活環境、經濟發展等方面來闡述。
我家的變化
1994年正月初十,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我出生啦。陽光明媚,和風輕拂,在爸爸媽媽愛的海洋里,我快樂地成長著。現在,我已經是一個讀四年級的九歲女孩了。
常聽大人們說「這個世界變化真大」這句話,其實,我家的變化那才是真正的大呢。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學校里的老師。在我的記憶里,我家最初居住的地方,是學校里的一棟兩層樓房。這棟樓房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屋頂的紅瓦就像我們幼兒園小朋友站的路隊,歪歪斜斜。有的地方還缺了一塊,用黑色的瓦塞著,讓人看了特別不舒服;牆壁是砌得整整齊齊的紅磚,從遠處看,好像是許多方盒子疊在一起,可是走到它的面前,那些紅磚都像腐爛了似的,用手一摸,就會掉下一層紅色的灰土。爸爸告訴我說,這房子的歷史長著呢,有二十多年了,現在它像一位老爺爺一樣老了。
我們住在一樓,房子很小。家裡的東西就像不聽話的小朋友一樣,總是擠在一塊,讓人覺得亂糟糟的。每天,媽媽一煮飯就讓我出去,要不然,油煙會讓人受不了。到了春天,地板上會冒出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可讓人討厭啦。我的布娃娃白白的臉上都長滿了小小的麻子。媽媽說,那是霉斑,全是小水珠使的壞。從那時起,我就恨透了我們居住的房子。
有一天,爸爸拉著我的手,指著一群忙忙碌碌的建築工人說:「我們就要有新房子羅!」我聽了,心裡特別高興。高興地叫起來:「我的布娃娃有新房子羅!」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就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
這棟四層樓的新樓房可漂亮啦!雄偉、高大、美麗、漂亮......什麼好的詞都可以用在她的身上。
我的家是三室兩廳。牆壁刷得雪白雪白,地面鋪的是瓷磚,又光滑又干凈,我每天都可以光著腳丫在上面開心地玩了。房子里的東西擺得整整齊齊,再也不擠了。我把我的布娃娃放在鋁合金陽台上,讓她天天曬太陽。媽媽再也不嘮叨油煙嗆人了,煮飯的時候,我就在客廳里玩,要不就看動畫片。
在春天,媽媽再也不用為小水珠發愁啦;夏天呢,我們全家都睡在地板上,電風扇一吹,一覺睡到大天光;秋天的時候,我們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接到家裡來,一起過「神仙」日子;冬天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打開空調,窗外雪花飄飄,屋內暖意濃濃。
今年的一天,我放學回家,打開門,看見客廳里擺著一台金光閃閃的大電腦。我不禁高興地叫了起來。不久,我就跟著爸爸學會了上網,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和爸爸上網看故事、看動畫......
一次,爸爸問我,世界上什麼變化最大。我想也沒有想,就說:「我家的變化最大!」爸爸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那你說說,我家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爸爸看我想了很久也沒有回答上來,就說:「其實,這都是***的功勞!」我聽了,大聲喊了起來:「***真好!***真好!」爸爸看著歡樂的我也大聲說:
「中國***真偉大!」
我家的變化
1995年至2002年,我家的變化可大了。在我記憶中:搬家前,房子的面積是57平方米,家裡只有一張普普通通的大床、一台14英寸的小電視。睡覺時,3個人擠在一張床上,但也沒有多少錢再買一張,況且,也沒地方放;一家三口在一張小圓桌上吃飯,太小了,這個放不開腿,那個伸不開胳膊;看電視的時候,我們三個看的頻道不同,不知聽誰的,哎,真沒辦法,有時候頻道還不清楚,還是沒辦法。這台電視機只有30個台; 媽媽上班騎自行車,回家後說累,我看著人家還有摩托車,很眼饞;媽媽洗衣服很不方便,有時搓的手都通紅,但又不能不洗,媽媽的手,常常凍裂。爸爸媽媽平均每月的工資不足一千元錢。
搬家後,家庭的生活條件變的富裕起來:房子面積將近100平方米了。多了一張大床,睡覺寬敞了;多了一張餐桌,吃飯不擠了。而且,能座六七個人呢;看電視的時候,也不用吵了,電視也更清楚了。如果人多也可以打開小屏幕,讓別人看別的。原來由14英寸變成了29英寸,原來有30個頻道變成了100個頻道;我們家又有新摩托車,回家後很輕松;夏天熱,有空調了,風速想多快就多快,想多慢就多慢。空調不僅製冷,還能制熱;洗衣機,是全自動的,可以替媽媽洗衣服,讓媽媽騰出更多的時間干別的事情。爸爸媽媽每年的收入是五年前的三倍。
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辛勤工作,希望明年的生活會更加美好,我國的經濟發展的更快,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肆』 給我一篇關於家鄉經濟發展的小論文
我們周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就像是魚和水那樣,密不可分,誰也離不開誰。
因為個別市民不注意衛生,給美麗的珠海添上了不和諧的「污點」。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我們的周圍環境進行了調查。
白色污染,可怕!
紙張的發明使到人類的發明迅速地發展。但是現實生活中,一張張潔白無暇的紙張讓人類的周圍環境遭到了極大的污染。
浪費紙張:在我們班級里和學校的垃圾池裡,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紙張在垃圾池裡。黃的、白的、綠的……眼花繚亂。一張張色彩艷麗的作業紙揉成一團。
紙張回收:我在調查中,發現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塊。「混」,原來這就是紙張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們把垃圾分開來,分門別類進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對自然環境就會大大減少,並且我們生活環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紙杯:現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視
的問題出現了。一次性用品浪費資源,又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應該怎樣選擇呢?市民為了貪圖方便,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一次性紙杯。人們說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為一次性紙杯的產生,使到我們周圍的環境受到了極度的破壞。市民們使用了一次性紙杯,就隨地亂扔,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
水污染,健康當心!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地球的什麼生物都會無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魚在游」再也不見了,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也許你會說,不是有桶裝飲用水嗎?但喝桶裝水不是解決水污染的最好辦法,喝桶裝水一樣要用到水資源。而且喝桶裝飲用水對人們的身體不是很健康。
前山河:我曾經到前山河進行調查,發現前山河的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河水混濁,水面上漂浮著許多塑料垃圾,並且時不時會傳來一陣難聞的味道。原來在昌盛大橋下,居住著許多「三無」人員。他們的行為給前山河留下了很大的創傷。白天,他們吃喝拉撒,隨地大小便……任由他們這樣持久的持續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會被他們給糟蹋。如今,雖然前山河得到了整理,但前山河泥沙含量多,再加上水土流失,河水還是渾濁的。我還痛心地看到前山河的旁邊還有一座座工業廢料堆成小山。
所以,我們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的飲用水不是總會覺得有一股鹹味嗎?這是珠海的咸潮。
在調查中,我深受啟發: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我們組織了環保小分隊,開展環保在行動的活動,爭做環保小衛士。
因為對泉洲不是很清楚,你只能看著慢慢修改了..
『伍』 求論文1000字以上關於家鄉的經濟發展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30年改革發展的成就。
改革開放30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國推行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較早地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成為全國市場化程度最高、市場體系最完備的地區;依託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和要素重組的歷史機遇,率先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成為我國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帶動廣東省由落後的農業大省轉變為我國位列第一的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先後超過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香港和台灣,奠定了建立世界製造業基地的雄厚基礎,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人口和經濟要素高度聚集,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礎設施比較完備,形成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又具嶺南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成為我國三大城鎮密集地區之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迅速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更高的歷史起點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雄辯地證明,發展是硬道理,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二)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尤其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蔓延和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受到嚴重沖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與尚未解決的結構性矛盾交織在一起,外需急劇減少與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交織在一起,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與較高的國際市場依存度交織在一起,經濟運行困難加大,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進一步顯現。主要是:產業層次總體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貿易結構不夠合理,創新能力不足,整體競爭力不強;土地開發強度過高,能源資源保障能力較弱,環境污染問題比較突出,資源環境約束凸顯,傳統發展模式難以持續;城鄉和區域發展仍不平衡,生產力布局不盡合理,空間利用效率不高;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人力資源開發水平、公共服務水平和文化軟實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行政管理體制、社會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務仍然繁重,改革攻堅難度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區也面臨著重大機遇:國際產業向亞太地區轉移的趨勢不會改變,亞洲區域經濟合作與交流方興未艾,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加快;我國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粵港澳三地經濟加快融合,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後勁;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發展,珠江三角洲地區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這些都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快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
(三)重要意義。
在新形勢下,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快改革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著力解決突出問題,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既是該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當前保持經濟增長的迫切要求和實現科學發展的戰略需要。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改革發展,有利於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有利於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抵禦國際風險的能力,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有利於輻射和帶動環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的經濟發展,促進形成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有利於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保持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建立實現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探索新路徑、提供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