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石油影響經濟的原因

石油影響經濟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1-01-14 17:05:13

1. 石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開採石油是非常昂貴的,也可能對環境帶來破壞。海上探油和開采會打擾海洋環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壞環境最大。油輪事故後泄漏的原油或提煉過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島、西班牙和許多其它地區脆弱的海岸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

石油燃燒時向大氣層釋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每能量單位石油釋放的二氧化碳低於煤,但是高於天然氣。但是作為交通用燃料要減少焚油導致的二氧化碳的釋放尤其棘手。一般只有大的發電廠才能夠裝配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單個車輛無法裝配這樣的裝置。

雖然現在也有可再生能源作為選擇,但是可再生能源能夠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導致的環境破壞還不肯定和有爭議。陽光、風、地熱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無法取代石油作為高能量密度的運輸能源。

要取代石油這些可再生能源必須轉換為電(以蓄電池的形式)或者氫(通過燃料電池或內燃)來驅動運輸工具。

另一個方案是使用生物質能產生的液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來驅動運輸工具,但是目前的技術還無法讓生質燃料夠環保。總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為主要運輸能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1)石油影響經濟的原因擴展閱讀:

在過去數十年中開採石油以及其副作用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導致了巨大的問題。在有些地區土著居民被驅逐,在分配石油帶來的財富上也可能有些地區造成巨大的沖突。

外部的干涉和對沖突某一方的支持則導致更多的暴力。比如在阿爾及利亞平均每周就有約500次暴力沖突。

目前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最重要的原料。絕大多數運輸工具使用石油及其衍生品驅動,此外石油還被用來發電,它也是化學工業重要的原材料。諸多國家有戰備儲油制度。

2. 世界石油形勢對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

能源問題是關繫到各國經濟命脈的重大問題。石油和天然氣是世界上投入最高、利潤內也最豐厚的一個產業,從這個角容度說,圍繞石油天然氣開展的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爭奪和斗爭從未停止過,且愈演愈烈。世界石油形勢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政治經濟形勢。
從歷史上每一次世界石油市場的波動中,都可以看到在政治經濟大國影響下的針對石油的爭奪與反爭奪、控制與反控制的斗爭。
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並不安寧。「9·11事件」、伊拉克戰爭和恐怖襲擊活動猖獗,引發了產油地區和一些國家的局勢動盪,導致世界原油產量銳減,石油運輸通道亦時時處於恐怖襲擊的陰影之中。同時,全球石油需求量卻在持續增長,加之國際投機資本興風作浪,更引發了石油市場的恐慌和緊張態勢。國際能源市場的變化和油價的漲落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並且正在不同程度地沖擊著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格局。中東、中亞、非洲和拉美等重要產油地區已成為各國政府、跨國財團、大石油公司激烈爭奪、較量的場所。世界石油消費大國,如美、歐、俄、日等,以及一些新興國家都不同程度地捲入了這場紛爭之中。

3. 西亞石油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西亞石油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影響世界經濟未定性。

位於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在阿拉伯、紅海、地中海、黑海、和裏海之間,聯系歐亞非三洲,是海陸空重要的交通樞紐,西亞石油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石油減產的話自然發達國家的石油自然就不夠用了,肯定會影響經濟的效率。自然使得世界經濟下滑。石油廠量過剩的話,燃油價格降低,使得世界經濟效率提高。

(3)石油影響經濟的原因擴展閱讀:

西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世界石油寶庫」的稱號。西亞的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佔到世界石油總產量的近1/3,出口量佔到世界出口總量的一半左右。西亞所產石油90%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到美國、西歐和日本。

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重要的產油國。靠出口石油,一些國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海底及兩河流域為世界著名大油田,以波斯灣為中心是一巨大石油帶;大高加索山脈下、黑海附近以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為主要開采。西亞石油儲量大、埋藏淺、油質好、易開采。

石油的形成與其地質構造密切相關,波斯灣地區及兩河流域地質構造方面屬於新褶皺山系的邊緣拗陷地帶,儲油構造良好;

同時,長期溫暖的海洋環境,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條件,海洋生物遺體沉入海底後,成為生成石油的有機物質來源,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作用,逐漸變成了石油。其他礦藏有鉻、銅、銻、錳、鐵和磷灰石等。



4. 石油勘探的經濟意義與重要性何在最關鍵的經濟因素是什麼

經濟規律抄控制著每個油氣田的襲生命,因此,油氣田的開發計劃運行與經濟分析的整體結構。必須與該油氣田生命周期的預測及當時涉及的經濟大環境進行對比。當勘探的費用僅佔到工程支出額的一小部分時,在一個油氣田開發的早期階段,油氣的產量往往就會達到最高峰。然而,若在一個接近成熟的油田,由於產量的下降和維持產量的費用增加等原因,每開采出一桶額外的石油,費用就會增加。在一個油田開發的最後20年中,由於投入的連續追加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可以利用新技術從該油田采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這樣,開發作業就會發生重大變化。在一些實例中,這種情況可以導致需要投入比原來預測更多的開發工作,人們尤其需要注意油田的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性和環境保護工作。人們對勘探與開發的投入可以源源不斷地找到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人們已將油氣勘探引入更深的領域,採用更佳的勘探工具,在地球的一些極端地域展開勘探,在這些方面投入的資金和專業技能使石油工業找到並開發更多的新資源。然而,石油科技人員必須通過對已有的和正在趨於成熟的生產區域實施提高採收率作業,才能獲得更多的石油。

5. 石油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總體來說,20世紀是廉價的石油時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撐了人類工業的大發展,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價的石油在20世紀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幾次石油危機使世界為之震撼。20世紀世界石油工業的興起和蓬勃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給我們更多的是迷茫,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蘊藏多少油氣資源,只是憑借我們現有的手段來發現我們能發現的油氣資源,盡量提高採收率,產出更多的油氣來。石油工業發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21世紀的世界石油工業充滿了希望,但隨著人類對油氣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及油氣資源的不斷減少,決定了油氣資源這種不可再生能源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有人預測21世紀石油時代即將終結,因為人類已經通過各種手段從地下開采了一個多世紀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油氣的產出急劇加大,油氣消費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氣需求還在以比較快的速度增加著,以這種趨勢持續發展下去,人類將會在21世紀用完地下的油氣資源,石油時代將要在21世紀終結。而21世紀油氣對人類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得依靠油氣資源來維持發展。這里我們憑借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認識,對21世紀的世界石油工業做一些初步展望。

6. 宏觀經濟是怎樣影響石油的

宏觀經濟影響著所有的金融市場,尤其是作為一種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能源。由於歷史上美國憑借自身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原油的定價權一直在美國掌握之中且以美元定價,雖然後來阿拉伯等原油生產國組成OPEC石油組織對美國的掌控發起了挑戰,但是作為世界上無可媲美的軍事和經濟大國,美國的經濟形勢一直對原油市場的走勢形成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08年以來,歐元區諸多國家深受債務問題的困擾,經過近年來持續不斷的去杠桿和結構化調整,歐元區經濟已經走出衰退,迎向復甦,作為除美國之外的第二大經濟體,歐元區的經濟形勢同樣影響著原油市場格局。中國作為21世紀崛起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直原油的重要需求國,且一直保持快速增長,中國經濟形勢的變化也對原油市場走勢有比較大的影響。我們從原油歷史趨勢來看,是個長達一個世紀的大牛市,而這一個世紀以來,盡管世界形勢千變萬化,但是世界經濟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無論是傳統資本主義國家還是作為後起之秀的新興市場國家,盡管曾經深受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的侵害,但是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是確定的,原油價格的歷史大牛市就是一部世界經濟發展史。樓主如果感興趣,可以去西都石油直播間看看,裡面有非常專`業人員進行解盤。

7. 石油價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油價上漲也將對我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

油價上漲的影響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指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每上漲10美元/桶並持續一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就會減少0.5個百分點,其中發展中國家減少0.75個百分點。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直接影響表現為外匯支出增加、凈出口減少,進而降低GDP增長率,並拉動物價上漲。間接影響主要表現為產品出口面臨著下降的潛在危險:一是以石油為主要燃料、原料的產品,因生產成本上升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從而使出口面臨下降的潛在危險。二是出口對象國因油價上漲使國際收支出現困難,進而降低其進口能力。

國際油價上漲也將對我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主要表現為:

高油價促使人們在可替代能源中進行選擇,由於消費剛性作用,潔凈煤、天然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供選擇的品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但能源結構的跳躍式發展勢必增加能源供應系統成本。

由於石油價格處於高水平,石油消費者必然採取措施節約和替代石油,對促進提高能源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具有積極作用。

高油價促使世界各國進一步增強對石油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因此我國石油公司「走出去」的競爭環境將更加激烈,經營風險增加,成本上升。

高油價使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大大增加了儲備成本。油價每上漲10美元/桶,儲備油采購支出就可能增加上億美元,目前40多美元/桶的油價顯然遠遠高於一般的價格預期,為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帶來了一定困難。

多管齊下積極應對

面對國際油價上漲,我們應採取多方面措施積極應對:

一、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大力開發、推廣石油替代能源,降低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程度。

二、加強國內石油勘探開發,增加國內石油供應,減少對國際石油的依賴程度。

三、多元化進口石油,降低由於地區局勢造成的油價波動。

四、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力爭掌握更多的國際油氣資源,提高抵禦高油價風險能力。

五、多方式進口石油,兼顧現貨貿易和期貨貿易,穩定進口石油價格。

六、建立國內石油期貨市場,參與國際石油期貨交易,提高在國際石油定價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七、加快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和石油安全應急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商業儲備,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八、加快石油工業體制改革,逐步建設石油市場體系,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市場機制。

8. 石油形勢對政治經濟有何影響

現在的石油就是在作為一種戰略物資來說的話,這個時候已經就是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的地位。因為現在的它是工業的血液,而且的話也是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物資,同時的話也是保障國家經濟命脈和政治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
它直接關繫到一個國家的安全,關繫到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各國經濟的血脈和命脈。世界石油格局發展不斷變革趨勢,對世界經濟政治的各個方面都將會產生重要影響,並可能引起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調整與急劇變革。作為全球性的戰略物資,自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全球的石油開采量已經超過同期發現量,未來世界石油的供求將更加緊張。石油的需求增長將超過預期。

9. 石油與經濟的關系

石油作為一種能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任何產品最終到了消費者手中之前都會經過運輸!如果石油價格上升,無疑,產品價格就會上升!實際上,石油的作用遠不止此,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在這個社會中扮演的較色在很長時間內還無法替代!當今社會中的任何產品的生產幾乎都離不開石油及其眾多的產品(如汽油、柴油、潤滑油、合成纖維…………),由此可見石油對經濟的影響!關於貨幣政策,請參考一下資料: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42663.html?wtp=tt

閱讀全文

與石油影響經濟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