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烏克蘭為什麼會淪為歐洲最窮的國家
「顏色革命」前夕的烏克蘭,經濟以5%速度恢復增長,而革命5年後的2009年,經濟萎縮了15%,貨幣貶值一半,國家債務纏身,甚至面臨破產。曾是蘇聯時代最富裕的共和國,到2009年其人均收入不及俄羅斯的三分之一。
烏克蘭的經濟陷入了「橙色陷阱」,自從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便迅速衰退,當地人的生活很是艱難。而烏克蘭的經濟改革從一開始就是錯的,改革的最初幾年,由於推行激進的貨幣主義改革方針,機械模仿俄羅斯的「休克療法」,使烏克蘭的經濟急轉直下,通貨膨脹創下了世界紀錄,生產下滑幅度為前蘇聯各共和國之首。
到1994年的時候,烏克蘭的GDP比蘇聯解體前縮水了三分之二,多數國民陷入貧困。一直到上世紀末,在大多數獨聯體國家的經濟開始復甦時,烏克蘭的經濟下滑仍未停止。
而前幾年,烏經濟形勢剛有起色,但是政府高層嚴重的腐敗行為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橙色革命」領導人打著民主、自由、富強的旗號,喚起了民眾的憧憬,將民眾捲入「革命」的洪流。但「革命」勝利後,政府並未變得透明和開放,經濟、社會狀況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大不如前。
1992年完全獨立後,在東歐各國也算是「中產階級」。只因為近年沒有處理好國內分裂主義的危機,被普京出兵侵吞了克里米亞,更強力介入烏克蘭東部的軍事叛亂,直接威脅到烏克蘭國家和民族生存。連綿不斷的內外交困,令烏克蘭居民收入水平直線下跌到傳統貧困戶阿爾巴尼亞之下。
前蘇聯有很多的軍工企業,重工業,高科技工業部署在烏克蘭,但烏克蘭沒有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優勢,反而選擇了革命,放棄近在眼前的俄羅斯,去抱美國人的大腿,遠水不解近渴,更何況,美國的大腿又是那麼好抱的,結果烏克蘭被美國人忽悠的, 作為全球第三大核武庫,烏克蘭果斷揮刀自宮,以極小的回報,結束了自己核國家地位。
即使這樣,烏克蘭要是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地緣優勢,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也可以過的不錯,但是,烏克蘭為了向美國靠攏,於是掀起了「去共」浪潮,跟蘇聯紅軍有關的地名,街名,全部改,跟紅軍有關的紀念碑全部拆除,「民主小將」甚至在街頭毆打參加過二戰的七八十歲老紅軍。
為了討好美國,把俄羅斯徹底得罪了,那俄羅斯自然也不會客氣,直接把克里米亞半島收回,再把烏克蘭東部地區劃為自己的緩沖區,使得本來工業聚集的烏克蘭東部地區成為了可怕的戰場,烏克蘭再也無葯可救了,自己把自己變成了世界最窮國家之一。
顏色革命後,烏克蘭腐敗橫行,僅一個450人的議會,就有400人是百萬富翁。尤先科忙於清算歷史,緊抓「大飢荒」、烏克蘭起義軍等歷史問題,搞國內政治斗爭,並跟美國一道,搞危險的加入「北約「游戲,而把加快加入歐盟進程的准備工作,如政府透明性、控制預算等問題束之高閣。
俄羅斯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它不想看到在自己眼皮底下冒出新的軍事對抗陣營,但俄羅斯並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甚至它自己也期盼能融入歐洲統一大市場里。
現在,隨著奧巴馬政府把重心轉移到國內,美俄就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也達成協議,北約目前不可能接納烏克蘭,尤先科的議題就少了一項。同樣,季莫申科和亞努科維奇也發現,彼此的分歧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代表烏克蘭東部勢力的亞努科維奇也贊成烏克蘭加入歐盟。
2月7日,將成為顏色革命昔日同盟與「受害者」之間的對決。有關當年顏色革命爆發時掛在嘴邊的「民主」、「透明」及「公正」,已經很難在競選口號中找到了。1月17日的初選,打散了民族主義者的選票,暫時落後的季莫申科還有聚攏民族主義者選票的機會,但即使季莫申科在第二輪勝出,也只不過是極端民族主義的反革命勝利。
Ⅱ 分析烏克蘭亂局對世界政治的影響
美國受益。
俄歐爭斗相互消耗,這符合美國利益,俄歐資本外逃也基本都被美國收入囊中,而美國與俄羅斯經貿來往不多,美國不會有任何損失。由於歐洲對待俄羅斯的態度不一,使歐盟一體化進程遭到破壞,這會讓歐洲喪失與美國抗衡的能力,這也符合美國打壓歐元的的金融霸權利益。
歐洲吃虧:
歐洲不敢真正跟俄羅斯翻臉,因為歐洲四分之一的能源依賴俄羅斯,而且在軍事上,歐洲對俄羅斯不具備絕對優勢,況且歐洲的軍力還是分散獨立的,不能統一指揮。還有,歐洲各國在俄利益不同,所以對俄態度不統一,使歐盟一體化和歐元經濟雙雙受到重創。
俄羅斯吃虧:背水一戰
如果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將無處安放,面臨解散,這會決定性地削弱俄羅斯的歐洲戰略地位,所以必須拿下克里米亞。
烏克蘭東部地區,俄羅斯絕不會去佔領,也不會坐視不管。因為烏克蘭已經倒向西方,烏克蘭東部的亂局就成了俄羅斯釘進烏克蘭身體里的一根釘子,只要烏克蘭不老實,俄羅斯就對這個釘子砸上幾錘。
但是制裁會讓俄羅斯經濟發展停滯甚至萎縮。
中國受益:
中俄之間是被美國逼到了同一戰線上抱團取暖,但是中國之間卻是各懷鬼胎,俄羅斯是能源生產大國,中國是能源消耗大國,但是俄羅斯對中國的能源需求、軍事技術需求提出了訛詐條件,就是必須給俄羅斯投資。
中國不希望俄羅斯重新強大起來,所以不願意給俄羅斯投資。中國買俄羅斯武器,主要目的是仿製,因此俄羅斯不肯賣su35和s400給中國。
烏克蘭危機,俄羅斯空前孤立,中國趁火打劫,於是su35賣給了中國,天然氣管道也鋪了過來。其實中國這也是外交訛詐的結果。
中國不希望俄羅斯強大起來,但是也絕不能讓這只巨熊倒下去,因為,,一旦俄羅斯解體,美國就會集中精力對付中國,因此中國必須讓這只熊半死不活地存在下去,作為抗衡美國的力量。
最終結果:
俄歐之間相互消耗而導致發展乏力。
美國得到大量外逃資產而經濟復甦。
中國得到了俄羅斯的能源和有限的軍事技術。
問題:
美國似乎是最大贏家,但是他也造成了巨大潛在危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必然從夾縫中脫身而出,給軍事和經濟都帶來了發展機會,這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
Ⅲ 烏克蘭在內戰後,現在以什麼產業發展為主
烏克蘭的工業曾經非常強大,但是在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的經濟和工業都開始了一蹶不振。而且在烏克蘭關於克里米亞問題發生內戰之後,烏克蘭的經濟和工業出現了更多的問題。現在的烏克蘭的產業發展的比較困難。首先就是烏克蘭目前主要依靠的仍然是農業進行發展,畢竟烏克蘭的面積在歐洲地區排行第二,而且土地肥沃。其次就是烏克蘭依靠國內的航空航天公司,通過賣火箭發動機和衛星相關的設備養家糊口,畢竟蘇聯時期烏克蘭的航空航天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最後就是軍火貿易了,雖然烏克蘭的武器裝備和俄羅斯的武器裝備相比有差距,但是價格更加便宜。
最後就是軍火貿易了,雖然烏克蘭的武器裝備和俄羅斯的武器裝備相比有差距,但是價格更加便宜。雖然經常被人們稱之為猴版裝備,但是有總比沒有強。更何況像非洲的那種作戰環境,烏克蘭生產的猴版坦克還是足夠勝任的。
Ⅳ 如果烏克蘭經濟不受俄羅斯影響 歐洲經濟將會怎麼樣
即使沒有烏克蘭因素,歐洲經濟也照樣不行。前幾個月我去了歐洲4國,義大利、法國的經濟很不景氣,甚至可以說很糟,所以,即使完全不存在烏克蘭問題,歐洲經濟的主體除德國外,依舊低迷。
Ⅳ 烏克蘭危機的經濟影響
自2013年11月國內動盪後,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Hryvnia)已貶值10%,對美元匯率大幅跳水,跌至歷史低點。1格里夫納約合0.123美元。
Ⅵ 烏克蘭離開俄羅斯後,為何成了歐洲最窮的國家,原因值得反思
烏克蘭離開俄羅斯之所以成為歐洲最窮的國家,就是烏克蘭的政權利益處於一種爭奪的狀態,這些政權只顧自己撈金,完全不顧烏克蘭民眾的生活,也不把烏克蘭的最優勢產業農業放在首位了,烏克蘭離開俄羅斯也失去了最大的市場產品,沒有地方賣。
烏克蘭昔日的繁華已經不在,有的只是貧窮和滿目蒼夷,而烏克蘭的民眾也是紛紛逃離烏克蘭,讓人唏噓不已。
Ⅶ 如果烏克蘭成功加入北約,將會對歐州局勢帶來什麼影響
如果烏克蘭加入了北約那麼,會給俄羅斯帶來緊張,也會使得俄羅斯和西版歐國家造成權一定的影響,因為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麼俄羅斯背面直接就面向給了西歐,所以如果烏克蘭想要加入北歐,俄羅斯肯定是第一個反對的。
國際社會與聯合國成員就會不斷尋求調解方案、不斷召開緊急會議,觸合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達成和解,找出解決烏克蘭局勢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找不到一個解決的方法,就像現在的伊朗和美國這樣的話, 那麼烏克蘭最後可能就會面臨普京的制裁。
Ⅷ 現在在普京帶領下的俄羅斯能突破西方的經濟制裁嗎還有在俄格戰爭和烏克蘭內戰的時候俄羅斯的經濟越來越差
俄羅斯是資源大國,西方離不開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所以制裁基本上都是口頭的,大多專原因是美國的挑唆屬。俄格戰爭、烏克蘭內戰對俄羅斯來說屬於「亮肌肉」。西方國家也只是口頭上的,喬治亞和烏克蘭也是在西方國家的忽悠下同俄羅斯撕破臉的,這倆國家才是真正的出力不討好。
Ⅸ 烏克蘭危機對歐洲國際格局的影響
1,烏克蘭危機加大了烏俄之間的惡劣關系,對於東歐政局穩定有著難以忽視的威脅。
2,深層次的看,這代表了冷戰之後,原來對立的兩大團體暗中爭斗逐步明顯化。對烏克蘭來說,這表明了蘇聯獨立前西方陣營所做出的努力日漸消弱;對俄羅斯來說,蘇聯之後的疲軟已經逐步消除,它開始了對原來實力范圍的收復。
3,站在西方的角度上看,設立於東歐、中歐的緩沖地帶已經受到了俄羅斯的威脅。續喬治亞內戰之後,俄羅斯完成了試探,也似乎做好了西進的准備。但是天然氣神馬的,我覺得並不能成為俄羅斯遏制西方依靠。歐盟要發出和美國不同的聲音,這才是俄羅斯大膽的來源。
4,俄羅斯會需要國際盟友的,那麼中國會被公認為很好的選擇。但是正因為這種公認,會給中俄帶來機會:美國會加大對西太平洋勢力圈的監控,從而分散了對東歐的精力;而中國可以保持沉默,並且加快和歐盟的溝通,扮演一種貌似調停者的角色,從歐盟那裡交換利益。
5,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這四組勢力通過烏克蘭危機試探著要從新劃分勢力范圍或者謀取利益。但是攻守的主角是歐盟和俄羅斯,利益最受威脅的是美國,中國是其中渾水摸魚的一方,如果處理得當,會促使歐盟脫離美國的控制,俄羅斯被制裁,美國加大對中東的控制並在巴爾干組建新的防線但是失去中歐和西歐,中國成功擠入歐洲政局並奪得影響地位。
Ⅹ 烏克蘭內戰最大收益者是誰
實際上受益者有美國和中國兩家,相比較而言,中國的戰略意義更大
對美國內而言,他實際容上有3個戰略目標
1、消弱歐洲,不能讓歐洲變成鐵板一塊,否則歐洲就可能威脅美國的世界帝國地位,看看之前美國打壓歐元等一系列行為就清楚了
2、繼續壓制和消弱俄羅斯
3、防止中國的崛起
這次烏克蘭內戰,世紀美國完成了1、2目標,歐洲現在左右為難,接納烏克蘭,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包袱,而且要和俄羅斯正面沖突,老歐洲的弱點再一次暴露,只能求助美國
對俄羅斯而言,被老美的打壓石油價格弄得苦不堪言
中國暫時沒有直接沖擊
再看中國,中國的戰略目標有2個
1、穩住俄羅斯,不讓他倒向西方,盡量稱為中國的擋箭牌,同時也不能讓他強大起來
2、緩解和美國的沖突,不能馬上動手
烏克蘭危機之前,普京實際上還是傾西方的,屢屢示好西方
現在好了,中國的目的全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