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日本地鐵經濟發展

日本地鐵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14 10:56:51

A. 北京,上海,東京,大阪的地鐵發展情況如何

毫無疑來問,東京的自地鐵網最發達,票價也尚可。 東京地鐵線路:G 銀座線 澀谷站~淺草站 M 丸之內線 荻窪站~池袋站 m 支線 方南町站~中野坂上站 H 日比谷線 中目黑站~北千住站 T 東西線 中野站~西船橋站 C 千代田線 代代木上原站~綾瀨站 綾瀨站~北綾瀨站 Y 有樂町線 和光市站~新木場站 Z 半藏門線 澀谷站~押上站 N 南北線 目黑站~赤羽岩淵站 F 副都心線 和光市站~澀谷站
上海地鐵總共11條線。
北京地鐵也很發達的,有1、2、4、5、8、10、13、15、八通線、機場線、大興線、房山線、亦庄線、昌平線。
相對來說,大阪比不上這些城市的。

B. 為什麼日本的地上鐵路反而比地鐵要發達很多

你好:
關於你的問題有一下幾點(純手打)

因為其基本格局是汽車社會到來之前奠定的。

那時鐵路是陸上交通毫無懸念的霸主,客運貨運領域都是。競爭對手是馬車什麼的,簡直可以說是秒成渣——想高速、大量、長距離?除了鐵路,不存在的。

所以陸地上既沒有鐵路又不沿江、沿海的地方很難發展工業,即使是在城市邊緣,大部分地方依然會是純粹的大農村,鐵路想修過去幾乎沒有任何障礙,征地成本也非常低。所以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可以大幹快上了:

工業化。

工業化帶來城市化,城市化又促進工業化。在這種相互促進之下,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人口也越來越多,鐵路客運需求與貨運需求與日俱增,成為了大力發展鐵路的理由。

綜上:土地成本低、修建障礙小、需求大、運輸效率高,最初又多是同時服務客貨運,為什麼要修在地下呢?

然而東京地鐵依然可以算是非常發達,不過即使第一條線路銀座線90年前就開通了,地鐵的大規模建設還是戰後的事。而且地鐵主要是解決市內交通的問題(也就是很難再修建地面鐵路並且寸土寸金的地方),並不需要延伸到很遠的郊區,目前的規模也已經基本夠用了。

實際上不只是東京,倫敦、紐約、巴黎的地上鐵路里程也比地鐵要長得多。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地鐵經濟的發展模式

地鐵商業經濟是依託地鐵整合沿線站點的土地資源、商鋪資源、廣告資源、通訊及視訊資源、房地產資源等形成的多元化商業模式。通過對地鐵附屬資源合理有效地開發, 不僅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而且可彌補建設資金不足, 填補運營虧損, 促進地鐵良性發展。同時, 地鐵商業經濟通過藉助地鐵自身的核心樞紐功能及各種優勢, 聯合周邊商業形成商業輻射區, 由點及面, 帶動沿線商業發展。
國際經典地鐵經濟發展模式
日本實行地鐵周邊土地與地鐵商業多元化開發為主的商業發展模式, 形成以鐵道事業為主, 以房地產開發及租賃業、百貨店等流通服務業、公共汽車業、出租汽車業等為輔的經營模式。通過鐵路與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方式, 以鐵路帶動土地開(69 《 經濟縱橫》 2010年第2期)發, 以土地開發擴大鐵路客運的客源。日本阪急電鐵公司成立了多元化經營產業集團, 除鐵路事業外, 涉足的產業有地面公共交通、房地產、商業、旅館、旅遊業、文化設施、游樂設施等。新加坡實行地鐵周邊土地分階段開發的商業發展模式。在地鐵站口的周圍先圈起大片綠地作為預留地, 綠地外圍則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和購物中心及公交換乘站等。土地作為資產, 隨著對土地需求的不斷擴大, 其價格呈上升趨勢, 因此, 投資於土地, 能獲得儲蓄和增值的功效。[ 2 ] 待新市鎮形成一定規模、土地價值上升後, 通過招標拍賣方式逐步交由私人發展商開發, 吸引高密度投資, 使新市鎮中心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中國香港實行土地開發和地鐵商業綜合開發的商業發展模式。香港約有45%的人口住在距離地鐵站僅500米范圍內。香港新界78% 的就業崗位集中在8個位於地鐵車站附近的就業中心內。香港地鐵高效率的列車服務, 使地鐵站上蓋物業吸引更多乘客。地鐵每日運載230萬名乘客, 地鐵公司管理的商場每日吸引16萬名顧客。同時, 土地收益是香港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地鐵公司就上蓋物業與地產商合作, 建造費用和風險由地產商承擔, 而地鐵公司一般可分享五成利潤。此外, 地鐵公司其他收入來源包括商場租金、廣告和物業管理等。
上海、南京地鐵商業經濟發展模式
隨著城市地鐵的建成,地鐵站口已成為經濟發展強有力的黃金地帶。藉助地鐵客源優勢,地鐵商場將與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相互扶持,促進周邊地區地產、物業、商業發展,帶動地區消費,形成新的商業氛圍。 上海、南京等地主要依託地鐵站口,利用地鐵帶來的人流量,形成特色鮮明的地鐵站口經濟商圈。上海徐家匯站口主要是集購、娛、賞、食、游為一體的綜合消費商業布局,其中,百貨商廈、餐飲業、娛樂文化已成為商業中心的主力業態。強化高尚消費和高質量服務功能,推進徐家匯商圈的商業業態調整,大力培育徐家匯商業區高端商品和個性化消費市場,凸顯徐家匯商圈商品和服務的.. 高集聚、高檔次和高品位,充分展現城市商業地形象。南京新街口則依託特色街區,通過地鐵站口與特色街區相連接,以地鐵帶來的巨大人流量推動街區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地鐵周邊商業發展。街區經濟是指在市(區)行政區劃的地域范圍內,以城區為基礎,以街道為中心, 以市(區) 的政府調控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 在街道及周邊臨近地帶聚集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特色的產品經營區域或服務業經營區域,並由此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城區經濟發展模式。

D. 日本的地鐵情況

我可以回答第一個:
柯南裡面出現的東都環狀線,是以實際生活中的JR(Japan Railway)東回日本的山手答線為原型的。這個屬於既有鐵路,走的是通勤電車。它就相當於杭甬鐵路或者北侖支線一樣的,都是鐵路。這種形式在中國大陸是沒有的,香港和台灣有。

E. 日本的地鐵安靜,英國的地鐵破舊,中國地鐵用什麼來形容

地鐵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出行,也緩解了地面的交通壓力,也符合節能環保的理念,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地鐵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標志之一,地鐵的建設不僅是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一種體現,更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潛力的標志,現如今在我國,不僅是一些一線發達城市建設地鐵,在我國的一些二三線城市中也在陸續加入修建地鐵的行列當中,而我國“基建狂魔”這個稱號放眼整個世界也是當仁不讓。


相較於很多國家乘坐地鐵時需要攜帶一堆零錢來看,我國日常出門只需要帶著一部手機就夠了,買票進站非常方便,根本不用排長隊購票,而費用直接在手機中就結算了。

其實對於該日本遊客對於三個國家地鐵做出的評價,非常的到位,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對此,你怎麼看呢?

F. 日本軌道交通相當發達嗎

是的。相當發達。而且日本的新干線早在60年代就很普及了。。當年(70年代)鄧小平總理內來日本訪問時就容很贊揚日本的新干線(中國叫高鐵)中國的高鐵的起步比起日本來要晚的多。好的地方要向人家學習。不要像下面這位罵大街!

G. 日本地鐵給日本帶來哪些好處,多說點,12點就要交作業

1 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2 快捷的地鐵限制了汽車的數量
3 限制交通工具的尾氣污染
4 改善了地面環境
5 出行方便快捷
6 不用考慮堵車等延時類問題
7 環保
8 速度、時間、效率等明顯提高

H. 為什麼日本地鐵那麼多

日本地鐵多的理由,如下:
1. 日本的大城市,是高度商業化的版地方,高度商業化就需要高效權的交通樞紐來支持。
2. 公共交通,可以緩解私家車帶來的交通堵塞,同時也環保。
3. 日本的地鐵,也不是一日半日建立起來的。日本的地鐵起步得比較早,我們看到的只是結果罷了。

4. 日本的核工業發達。 日本的地鐵電車的動力,基本上是「電力」驅動的。
日本的核電的發達,也是日本電動交通設施發達的原因之一。

I. 日本的地鐵如何坐最經濟

如果你生活在中國,你會很不能接受日本地鐵的票價。確實很貴,也沒有所謂「最經濟」的方法。日本的地鐵都是通過公里數來算的價錢,但是日本地鐵很發達,盡量選擇最近的道路也許就是所謂「最經濟」的方法了吧!

閱讀全文

與日本地鐵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