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突發洪水可以作為經濟法律事件么
經濟法律事件包括自然事件跟社會事件 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能夠引起經濟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終止的事實。如戰爭爆發可能是當事人無法預料的,可以認定為不可抗力事件而免除債務人的責任與義務。
㈡ 發生洪水災害對經濟方面有那些影響
1.直接的影響例如毀壞房屋和沖走作物.
2.間接的經濟影響使人們失去工作以外,洪水還版對窮權人產生了其它相關後果:
1)災害最嚴重的後果見於靠工薪生活的勞動家庭,特別是農業勞動者;
2)洪水嚴重影響了窮人的生活,因為他們在受災期間沒有什麼財產可供支出需要,更難恢復到災前水平;
3)因為洪水而失去掙錢機會的窮人洪災後依賴於借貸(主要向放貸者借)來支付基本生活所需;
4)靠借貸度日的窮人數量確實在不斷減少,表明災害的影響在緩慢消失;
5)靠買糧滿足食物之需的窮人,其糧食安全狀況在洪災後變差,因為難以購買食物(缺少可支配收入和糧價上漲)而不是市場上缺糧(特別是大米);
6)洪災後健康狀況(疾病發生和營養不良情況)惡化。
回復:
索蕾 你好.那麼你認為在資本市場(股市期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那些行業在這當中會受益呢?
_______樓主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索蕾的能力范圍了.抱歉啦.
㈢ 洪災的發生所反映出經濟模式存在什麼問題
以我國1998年發生百年一遇的長江特大洪水災害為例進行說明:
1、導致1998年長江版洪水泛濫成災的主要權原因
(1)根本原因
長江上游亂砍濫伐森林,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劇下降,造成大量泥沙淤積河道;中游屯湖造田、亂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積急劇減少。
(2)直接原因
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罕見的大范圍暴雨,但這也與全球問世氣體排放量增加而導致的溫度升高、氣候異常密切相關。
2、洪災的發生反映出經濟發展模式存在問題
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沒有考慮生態成本,經濟的發展以巨大的生態環境破壞作為代價。
3、發展生態工程改善生態環境
(1)理論基礎
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多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術手段
通過系統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
(3)操作過程
對已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和重建,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改進,並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4)最終目的
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㈣ 九八年洪水對全國的經濟影響
——厄爾尼諾事件來(即赤道東太自平洋附近水溫異常升高現象)。1997年5月,發生了本世紀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當年年底達到盛期,到1998年6月基本結束。統計資料分析表明,每次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的第二年,我國夏季多出現南北兩條多雨帶,一條位於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另一條位於北方地區。這次異常偏強的厄爾尼諾事件,是造成1998年我國夏季長江流域多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松花江上游的嫩江流域,6月上旬至下旬出現持續性降雨過程,部分地區降了暴雨。7月上旬降雨仍然偏多,下旬又出現持續性強降雨過程。8月上中旬再次出現強降雨過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大暴雨,局部地區半個月的雨量接近常年全年的雨量。嫩江流域6~8月面平均降雨量577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5毫米,偏多79.2%。松花江幹流地區6~8月面平均降雨量492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03毫米,偏多26.5%。由於1998年氣候異常,汛期降雨量明顯偏多,造成了長江、松花江等流域的大洪水。
㈤ 南方的洪災又來了,多年來洪災給中國帶來多少損失
華南經歷了自汛期以來最強的降雨,許多地方發生了洪水。根據中國應急管理部15日發布的數據,中國南方24個省(區、市)的洪水已經造成852.1萬人受到災害影響。
中國西北、西南、江漢、黃淮、江淮等地將出現新一輪暴雨,上述大部分地區將有暴雨,部分地區將有暴雨。受降雨影響長江、淮河流域暴雨區的部分中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部分河流可能出現過度預警洪水。
今年以來,洪水已造成廣東廣西、湖南江西、貴州重慶等24個省(區、市)852萬人受災,49.5萬人得到安置,18.7萬人需要緊急生活救助;7300多所房屋倒塌,138,000所不同程度地受損。農作物受災面積622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06.7億元。
㈥ 防洪效益的經濟效益
分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用減免洪災經濟損失的定量指標表示。 是指 可減免洪水泛濫淹沒地區在淹沒期間的經濟損失。
主要是避免:①城鎮工業、企業、公共設施等的固定資產和物資的損失;
②農田、林地、牧場和其他用地的生產及其設施的損失;
③鐵路、公路、電力、油田、水利等經濟設施損毀或不能正常運行的損失;
④城鄉居民住房倒塌和財產的損失;
⑤工業、運輸業、商業等停產、停業或不能正常生產、 運營、 經營的損失;
⑥防汛、搶險、救災等費用;
⑦其他損失和費用。 是指 可減免淹沒地區在淹沒期以後及淹沒區以外在經濟上受到的影響。
主要是減免:①淹沒地區各業恢復生產和運營期間的經濟損失;
②各類經濟設施修復期間不能正常運營的經濟損失;
③修復各地生產用地的經濟損失;
④有關地區受淹沒區停產、停業、停運造成的經濟損失等。
舉例 一場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往往會造成毀滅性災害,需經較長時間才可恢復,因此,有時間接效益是不可忽視的。
洪災損失與洪水的大小、特性及洪泛區的情況有關,具有隨機性和隨社會經濟狀況而變的特點。為合理估算洪災損失,一般通過調查和類似地區的資料,分析洪災經濟損失與洪水大小、淹沒水深、歷時等因素的關系,然後根據歷年洪水資料,參照上述關系,分別估算各年有、無防洪工程設施的洪災損失,其差值即為防洪經濟效益。由於洪災損失的隨機性,各年差別很大,為分析評價防洪措施的合理性,現一般用可減免的多年平均洪災損失表示防洪措施的平均效益。其計算方法常見的有兩種。①系列法:選擇有代表性,包括大、中、小洪水的系列,估算各年有、無防洪措施的洪災損失,各年兩者差值的均值即為可減免的多年平均洪災損失;②頻率加權法:繪制有、無防洪措施的洪災損失頻率曲線,根據兩曲線間的面積或兩者差值與代表的頻率進行頻率加權計算可減免的多年平均洪災損失。
㈦ 洪水治了這么多年,經濟損失為什麼反而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人類在世界上誕生的世界也只不過僅僅幾萬年時間而已,也正是這幾萬年時間,人類從猿猴慢慢逐漸發展成現在的智慧生物,可想而知人類的一個發展前景是非常的廣闊。但也正是人類的發展改變了現如今地球上面的很多自然環境,就拿現在十分常見和經常在討論的話題,全球氣候變暖。而同時人類還影響著另外一個自然災害,就是洪水。洪水治了那麼多年,為何經濟損失越來越大,這其中原因有以下幾點。
最後一點就是人類佔領河道,為了就是滿足人類日常生活的一些建築需要。同時加上在河流上游地區,每年會帶來豐富的泥沙,這會讓河流的淺度和深度在下降。加上中國是季風氣候,在每年的夏季會往往帶來豐富的降水,而且全年的降水也集中在這一特定時期。所以說每次洪水的爆發都會淹沒河道,給人們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
㈧ 南方水災會帶來什麼影響,在經濟方面以後會怎麼樣,大神們幫幫忙
僅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幫助 南方洪災對經濟和政策走勢影響有限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消息,截至6月18日,全國共有20個省份發生洪澇災害,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2464千公頃,成災1217千公頃,受災人口4300萬人,因災死亡176人,失蹤52人,倒塌房屋18.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70億元。 中金公司: 我們認為截至目前洪災對於經濟和政策走勢影響有限,但對通脹帶來一定壓力:中國歷年夏天均出現洪澇災害,本次洪災到目前為止的經濟損失並未比過去幾年更嚴重。但洪災還在不斷發展中,除珠江發生流域性洪水外,氣象預報稱今年汛期黃河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可能多20%-50%,黃河可能發生較大洪水。因此總體防汛形勢十分嚴峻,不排除未來洪災損失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最近幾個月食品價格中的主要下跌力量是蔬菜,但蔬菜價格波動性較大,歷史經驗顯示其極易受到降水量異常的影響。因此,如洪災持續,未來數月CPI通脹率回落幅度可能低於預期,盡管翹尾因素降低仍將拉動CPI回落。 今年以來先後發生雪災、地震以及洪災等自然災害,盡管單一災害對整體經濟和通脹的影響有限,但其合計效應不容忽視。基於三大災害的相關統計數據不斷更新,我們重新審視災害對於經濟的影響。認為對下半年通脹將產生向上壓力,對經濟增速起到支撐作用;政策層面上「寬財政,緊貨幣」的政策組合更為顯著。 1、對下半年通脹產生向上壓力: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三次災害合計使得農作物受災達663萬公頃,佔全國農作物面積4.3%;生豬死亡可能達到1000多萬頭(佔全年出欄量2%),我們認為這可能抬高下半年農產品通脹壓力。因此,盡管6-8月份CPI通脹受季節性因素和翹尾因素影響將有所回落,但這種回落是短期和不穩固的,9月份CPI便可能反彈。而且受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繼續高漲影響,明年通脹壓力將顯著高於今年。 2、對今年經濟增速起到支撐作用:三次災害合計經濟損失估計值近6800億元,佔GDP達2.7%。但這一損失主要是對資本存量,而作為流量概念的GDP所受影響要遠小於此。並且GDP增長還會受到約2200億元的災後重建(佔GDP約0.9%)的正面推動,因此我們維持今年經濟增長10.5%的判斷。 3、對政策層面的影響:「寬財政,緊貨幣」的政策組合更為明顯,目前寬財政已實際出現(中央政府決定今年對災後重建支出950億元)。但鑒於通脹仍在高位,貨幣緊縮態勢不會改變。 4、災後重建的「寬財政」並不會顯著影響政府財政狀況:目前的災後重建款項主要來自於預算內的資金,而非超預算支出,而今年財政收入增長遠高於預算目標。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對於成品油的持續補貼可能繼續推高國際油價,從而使得中國財政情況在明年惡化,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應進行成品油價格改革。 本次南方水災帶有明顯的洪水災害特點: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但事前能夠預測並做好准備。我國1995 年的災害經驗表明,水災給股市造成的負面影響有限,反而,在宏觀經濟處於緊縮的背景下,經常成為國家放鬆宏觀調控刺激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那麼,本次南方水災將會對股市走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南方水災將會對股市走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通過國際、國內的災害與股市關系的分析,我們看到,一般的自然災害不會從根本上影響股市的運行趨勢。一般情況下,短期內災害會對股市產生不利影響;在整個市場蓬勃向上的環境里,災害對阻止股市上漲的作用頗小;而在整個市場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則會加劇市場恐慌情緒。 雖然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影響了股市的運行,特別是在當前股市處於弱市狀態,投資者的預期處於不穩定狀態,其對災害短期走勢的負面影響被放大,但從當前的股市環境看,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和國際環境因素將是影響我國股市走勢最主要的決定力量。
㈨ 重慶洪水直接經濟損失超24億,還造成了什麼影響
還有就是心態上的影響,自己生活的家園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會給大家來帶嚴重的挫敗感,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和無力。除此之外,之後的善後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人力用來完成修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