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肥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截至2019年月,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
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掛合肥出口加工區牌子,轄省級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目前管轄面積258.57平方公里, 其中產業聚集區面積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設面積62.88平方公里、農業用地面積153.35平方公里。
全區設有高劉、海恆、錦綉、蓮花、芙蓉、臨湖6個社區,共有村(居)53個。另,區縣合作開發的新港工業園10.4平方公里,下轄居委會4個。轄區戶籍人口301669人(其中高校學生112545人 )。
2010年,成為安徽省首個千億元產值開發區;2012年,成為安徽省首個兩千億元產值開發區,安徽省首個綜合財政收入過百億元的開發區。
合肥經開區是全國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家電)」、全國首個政府引導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並獲准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014年上半年,入圍首批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
(1)經濟開發區地方嗎擴展閱讀:
合肥經開區的歷史沿革: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國務院批准了合肥市為對外開放城市,實行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同年8月,國務院特區辦在合肥召開沿江和內陸開放城市座談會。年底,合肥市上報省政府要求批准設立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3年1月8日,經市委研究決定,市政府下發了《關於成立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協調服務領導小組的通知》,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市長鍾詠三為組長的協調服務領導小組。
1993年2月—5月,開發區組織7支測繪隊伍,完成53平方公里1:1000地圖測繪工作。1993年3月18日,市政府下發了《關於成立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幹道建設指揮部的通知》,總指揮由市委副書記、市長鍾詠三擔任。
1993年4月3日,10.8公里的框型大道建設隆重開工,省、市領導盧榮景、王太華、鍾詠三等出席開工典禮,開發區建設正式啟動。1993年4月15日,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同意設立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批復》。
1993年7月,框型大道建成通車,省市領導王太華、鍾詠三等為繁華大道通車剪綵。開發區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僅用88天建成10.8公里框型大道。
1993年7月6日,省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了《關於同意成立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批復》,管委會正式成立。
下設一室三處四公司,即辦公室,計劃項目財務處、建設工程管理處、土地規劃管理處,工業發展公司、建設工程公司、公共服務公司、社會化服務公司。1993年11月4日,10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建設啟動。
1994年1月20日,管委會下發了《關於下達明珠廣場建設計劃的通知》,明珠廣場建設啟動。明珠廣場已成為合肥十景之一。
1994年3月31日,管委會下發了《關於合資興辦「兆峰陶瓷(合肥)原料有限公司」的批復》,同意兆峰陶瓷原料公司入區,此後,兆峰安泰、兆峰凱撒、兆峰唐彩、兆峰夢彩、兆峰銀壁公司相繼入區。
1994年8月28日,管委會下發了《關於同意安徽佳安輪胎有限公司進區的批復》,佳安輪胎項目入區,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全面啟動。1994年8月30日,管委會成立社會化服務公司,現已發展壯大成為海恆置業集團公司。1994年11月23日,合肥正大有限公司入區建設。
1995年5月23日,合肥日立挖掘機有限公司入區建設。1995年7月,上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視察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5年8月23日,合肥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入區建設。1995年12月11日,合肥明珠保齡球館開工建設,開發區第三產業開始啟動。
1995年12月28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國務院特區辦公室下發《關於確定開發區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試點單位的通知》,批准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試點單位。
⑵ 經濟開發區是什麼行政級別呢為什麼總是和區縣並列
經濟開發抄區不算行政區,一個行政區,它必須有區委、區府、區人大、區政協四套領導班子,而經開區,它一般只設一個管委會來管理該區的經濟和發展問題,有時會設一個公安分局維持地區的安全治安問題;不過經開區特別的是,它的經濟直接歸市裡面管,不必受它所屬的行政區指手畫腳,意思就是它在經濟上享有和行政區相同的獨立權。
你說的天津濱海,上海浦東,開始的時候也僅是一個經濟開發區,不過後來被設成了行政區了,重慶現在的兩江新區也只是一個副省級的經濟開發區而已,以後會不會改成行政區就不知道了……
⑶ 深圳市經濟開發區在什麼地方
樓上這好像是復來制自黏貼的吧??深圳經濟技術開發區帶包括高新區、留仙洞片區、石岩片區、光明南片區、觀瀾—龍華—坂雪崗片區、寶龍片區、大工業區、葵涌—大鵬片區、一個大學城片區和一個生態農業產業片區,簡稱9+2片區。高新技術產業帶全長約100公里,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58.5平方公里,可建設用地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面積約50.9平方公里。具備五大功能:科研開發、科技成果孵化、產業化生產、高等教育和出口加工。高新區規劃總用地面積11.52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面積3.3平方公里。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中心,加快培育生物醫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三大產業。
⑷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漢南區。
自2014年12月起整體託管漢南區,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489.7平方公里。
始建於1991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0年4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在開發區內設立武漢出口加工區。
開發區位於武漢市西南,長江以北,東經114度9分,北緯30度29分,瀕臨長江,地處市區武漢三環線和武漢外環線之間。開發區發展腹地廣闊,區位優勢明顯。
(4)經濟開發區地方嗎擴展閱讀
國家對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優惠政策:
①區內開辦中外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外商獨資經營的生產性企業(統稱開發區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經企業申請、市稅務機關批准,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徵所得稅,第三至第五年減半徵收所得稅。
②對開發區企業徵收的地方所得稅,需要給予減征、免徵優惠的,由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決定。
③開發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外商將從企業分得的利潤匯出境外,免徵匯出稅。
④外商在中國境內沒有設立機構而有來源於開發區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依法給予減征企業所得稅優惠。其中,提供資金、設備的條件優惠或者轉讓的先進技術,需要更多給予減征、免徵優惠的,由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決定。
⑤開發區企業進口自用的建築材料、生產設備、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和辦公用品,免徵關稅和進口稅。
⑥開發區企業用進口的免稅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產品轉為內銷時,對其所用的進口料件,照章補稅。開發區企業生產的出口產品,除石油、成品油和國家另有規定的產品外,免徵生產環節的工商稅;內銷產品照章征稅。
⑦在開發區企業中工作或者在開發區內居住的外商人員,攜帶進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憑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證明文件,在合理數量內免徵關稅和進口稅。12個城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電訊暢通,生活設施齊備,為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⑸ 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區縣行政區域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設立的條件不一樣:
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各地方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即省級,市級,縣級),除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需上報國家批准外,其他各地方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只需各地方政府批准即可。
2.行政級別不一樣:
各地方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目的就是發展經濟,根據重視程序不同,設立的行政級別也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各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行政級別都要比同等級的地方行政區域高半級。
3.政策不一樣
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的目的就是發展經濟,著重於發揮樞紐作用,即對內對外輻射作用,溝通中外經濟聯系,通過外引內聯促進內地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為繁榮經濟作出貢獻;因此享受了比地方行政區域更多的優惠經濟條件,比如免徵或減征所得稅,匯出稅,關稅,進口稅和工商稅等稅收,減化行政審批手續,提供優惠貸款,優先發展交通、電訊,供水、供電等生產、生活設施,而這些是地方行政區域享受不到的。
(5)經濟開發區地方嗎擴展閱讀:
一、國家對開發區實行優惠政策:
1、區內開辦中外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外商獨資經營的生產性企業(統稱開發區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經企業申請、市稅務機關批准,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徵所得稅,第三至第五年減半徵收所得稅。
2、對開發區企業徵收的地方所得稅,需要給予減征、免徵優惠的,由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決定。
3、開發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外商將從企業分得的利潤匯出境外,免徵匯出稅。
4、外商在中國境內沒有設立機構而有來源於開發區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依法給予減征企業所得稅優惠。其中,提供資金、設備的條件優惠或者轉讓的先進技術,需要更多給予減征、免徵優惠的,由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決定。
5、開發區企業進口自用的建築材料、生產設備、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和辦公用品,免徵關稅和進口稅。
6、開發區企業用進口的免稅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產品轉為內銷時,對其所用的進口料件,照章補稅。開發區企業生產的出口產品,除石油、成品油和國家另有規定的產品外,免徵生產環節的工商稅;內銷產品照章征稅。
7、在開發區企業中工作或者在開發區內居住的外商人員,攜帶進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憑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證明文件,在合理數量內免徵關稅和進口稅。12個城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電訊暢通,供水、供電充足,生產、生活設施齊備,為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縣級行政區:
1、縣級行政區是行政地位與「縣」相同的行政區劃總稱,其管轄鄉級行政區,為鄉、鎮的上一級行政區劃單位。
2、按照三級行政區劃體系區分,縣級行政區屬於第二級行政區,為直轄市(國家一級行政區)的行政分區;
3、按照四級行政區劃體系,縣級行政區屬於第三級行政區,為地級行政區的行政分區。
4、中國的縣形成於戰國,確立於秦朝,歷代行政區劃雖有變更,但變化不大。
⑹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是政府機構嗎
1、嚴格的說,「開發區管委會」作為「政府派出機構」,開發區管委會不屬於政府,但卻行使著政府機構才能行使的權力。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是黨政機關。
2、在我國行政機構序列中,並沒有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這樣一個機構。但實際上,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不僅負責招商引資,而且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著政府機構才能行使的權力。
3、開發區管委會是對開發區進行管理的專門機構。各級開發區由所在地政府領導,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政策和新型管理體制。所在地政府在開發區設立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作為政府派出機構,代表政府對開發區的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協調各部門、各單位與開發區有關的工作。
同時,開發區管委會作為開發區日常管理機構,可以行使政府所授予的規劃、土地、工商、稅務、財政、勞動人事、項目審批、外事審批等經濟管理許可權和行政管理許可權,對開發區實行統一管理。
4、開發區管委會的基本職能,就是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開發區的日常管理,代表政府對開發區開發建設的全過程實行高度集中的統一領導和封閉管理,協調各部門、各單位與開發區有關的工作,行使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和行政管理許可權,實現經濟開發規劃和管理,為各類企業提供服務。
開發區在很多個方面享有特權, 開發區管委會的待遇一般高於普通政府部門。在很多人眼裡都是香餑餑,但是用人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關繫到能否更好的建設好開發區,促進社會和諧,提升地方經濟。
(6)經濟開發區地方嗎擴展閱讀:
根據2004年1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34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但是,在2005年8月1日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這是直接否定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體資格的重要司法解釋。
參考資料:開發區管委會-網路
⑺ 國家經濟開發區在哪些地方有
分布
截至2014年6月,全國共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15家,內地每個省區均有分布。其中江蘇省最多,有25家,其次是浙江20家,山東15家。各省區分布情況如下:
江蘇 25
浙江 20
山東 15
安徽 11
福建 10
江西 10
河南 9
新疆 8
湖北 7
湖南 8
遼寧 7
黑龍江8
四川8
廣東 6
陝西 5
吉林 5
天津 6
河北6
甘肅 5
雲南 5
山西 4
上海 6
廣西 4
重慶 3
內蒙古 3
貴州 2
青海 2
寧夏 2
北京 1
海南 1
西藏 1
名單
省份(數量)
名單
北京(1)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6)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 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麗經濟技術開發區
河北(6)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曹妃甸經濟技術開發區 藁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
江西(10)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 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
瑞金經濟技術開發區
山西(4)
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 晉中經濟技術開發區
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內蒙古(3)
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
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 呼倫貝爾經濟技術開發區
遼寧(9)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
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盤錦遼東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沈陽輝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鐵嶺經濟技術開發區 旅順經濟技術開發區
吉林(5)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春西新經濟技術開發區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四平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 松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黑龍江(8) 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 海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賓西經濟技術開發區
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雙鴨山經濟開發區 牡丹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5) 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漕河涇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 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 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江蘇(25)
沭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蘇州工業園區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 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
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 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浙江(20)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 紹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波大榭開發區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 衢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紹興柯橋經濟開發區
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慈溪經濟開發區
安徽(11)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 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蚌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福建(10)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
漳州台商投資區 泉州台商投資區 龍岩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德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
山東(15)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 招遠經濟技術開發區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河南(9)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 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封經濟技術開發區 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洛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 濮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北(7)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 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
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南(8)
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 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 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 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東(6)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西(3)
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
海南(1)
洋浦經濟開發區
重慶(3)
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 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四川(8)
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 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貴州(2)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
雲南(5)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
嵩明楊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藏(1)
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
陝西(5)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陝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 陝西航天經濟技術開發區
漢中經濟技術開發區 神府經濟技術開發區
甘肅(5)
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 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海(2)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格爾木昆侖經濟開發區
寧夏(2)
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
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疆(8)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 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 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
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
五家渠經濟技術開發區 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
准東經濟技術開發區 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 [1]
⑻ 常州經濟開發區包括哪些地方
截至2019年6月,常州經濟開發區下轄3個鎮和3個街道,有58個行政村、25個城鄉社區。
3個鎮分別為:橫林鎮、遙觀鎮、橫山橋鎮;
3個街道分別為:潞城街道、丁堰街道、戚墅堰街道。
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簡稱:常州經開區)由原戚墅堰區和武進區橫山橋鎮、橫林鎮、遙觀鎮組成,位於北緯31°43′~31°47′,東經120°00′~120°05′。
地處長江三角洲西部、太湖平原西北部、常州市區東部。西連常州市天寧區,北、東、南三面分別與武進區市焦溪、橫山橋、遙觀等鎮交界。
(8)經濟開發區地方嗎擴展閱讀:
常州經濟開發區的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戚墅堰宋時因「世族戚氏卜居」而得名,早稱戚墅港,屬地武進。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武進、陽湖兩縣時屬陽湖縣轄,辛亥革命後隨武進、陽湖合並歸入武進。
民國18年(1929年)建鎮。民國36年(1947年)武進縣始設戚墅堰區,時轄戚墅堰、焦山、橫林、洛陽、芙蓉等14個鄉鎮。
1949年4月23日戚墅堰解放,武進縣人民政府設址戚墅堰區芳渚。5月新的武進縣戚墅堰區建立,初轄10個鄉鎮,10月起轄14個鄉鎮。
1952年另置劍湖區,戚墅堰區專轄戚墅堰至大明紡織廠一線的市鎮地帶。1953年劃歸常州市,設常州市戚墅堰區,轄5個居民委員會。1960年改為戚墅堰人民公社,轄戚墅堰、先行、丁堰3個分社。
1961年復名戚墅堰區,轄戚墅堰、先行2個街道。1966年改稱衛東區,1980年恢復戚墅堰區名稱。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蘇省調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5]75號):
一、同意撤銷常州市武進區和戚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戚墅堰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的行政區域,新武進區人民政府仍駐湖塘鎮延政中大道28號。
⑼ 是不是經濟開發區一般都是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
看地方吧,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區可是天津經濟的主力呢全國開發區的領頭羊,比市裡好多了,也有不怎麼地的開發區
⑽ 國家高新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有什麼區別
1、重點不同
經濟技術開發區既著眼於產業發展的規律又著眼於區域發展規律,高新區更多的是著眼於產業發展規律。
2、范圍不同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方向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經濟結構較為單一;享受的優惠條件少於經濟特區;著重於發揮樞紐作用,即對內對外輻射作用,溝通中外經濟聯系,通過外引內聯促進內地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為繁榮全國經濟作出貢獻。
高新技術的范圍包括微電子科學和電子信息技術,空間科學和航空航天技術,材料科學和新材料技術,光電子科學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
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技術,能源科學和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生態科學和環境保護技術,地球科學和海洋工程技術,基本物質科學和輻射技術,醫葯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其它在傳統產業基礎上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3、意義目的不同
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要任務是引進、吸收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經驗;擴大出口貿易,增加外匯收入,積累建設資金;開發國內緊缺產品,滿足全國生產建設需要;及時掌握和傳播經濟技術信息;培養各方面人才,以適應進一步對外開放工作的需要。
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國經濟和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普的有效途徑。
現階段要進一步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強化功能建設,營造吸引優秀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者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重要基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
網路-經濟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