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鐵對沿途經濟有什麼影響
福廈高鐵開通運營助推閩台經濟區提速
2010年04月29日
隨著26日早上7時12分一列時速250公里動車組從福州首發,連接福州和廈門的高速鐵路??福廈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條高速鐵路不僅使福州和廈門的時空距離縮短到1.5小時,還將福州、廈門這兩個台灣海峽西岸最重要的城市緊密聯系在一起,對於推動閩台經濟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廈門島到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將隨著福廈高鐵開通全面對接。加上廈深鐵路的建設,將為兩岸交流帶來極大便利。」福建省新聞辦主任朱清表示。
福廈高鐵是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四縱四橫」快速客運網東南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2009年10月開通運營的甬台溫、溫福高速鐵路和在建的 向莆、滬杭、廈深高速鐵路相連接,貫穿中國東南沿海城市群和重要港口,構成一條連接長三角、海峽西岸和珠三角的長達1650公里的縱向快速客運通道。
福廈高鐵由鐵道部、福建省合資建設,線路全長275公里,旅客列車最高運行時速250公里。沿線設置13個車站。
「過去福建常年處在戰爭前線,兩岸對峙對兩岸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都造成了影響。」朱清說,「希望福廈高鐵的運營,能夠展示兩岸和平發展願景,擴大兩岸 同胞溝通交流。」
他表示,福建與台灣地理距離相近,人緣血緣相親,台灣同胞有80%祖籍地都在福建,來往需求密切。特別是兩岸開放後交流日益頻繁,交通更是備受關注。
南昌鐵路局常務副局長佟永釗表示,福廈高鐵的建成,對完善福建省鐵路網布局,以及形成福廈綜合運輸通道,促進閩東南經濟及閩台經濟區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 意義。
「福廈高鐵將全面提升沿線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為海峽西岸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高效便捷的運輸保障。大大縮短海峽西岸與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區的時 空距離,進一步改善海峽西岸投資環境,促進福建沿海及內陸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佟永釗說。
他表示,福廈高鐵對於地處發達經濟帶的閩東南地區作用尤其明顯。海峽西岸陸海交通一體化進程將加速,福廈間「城市聯盟」呼之欲出,將為沿線城市旅遊、地 產、物流、文化等產業鏈注入新的活力。海西核心區的區位、港口、產業、資源、開放優勢都將得到深度釋放,並將極大影響和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擇業方式和生 活方式。
福廈高鐵開通後,不僅方便大陸當地居民出行,也對加強海峽兩岸人民交往有一定意義。屆時,從福州乘坐動車到上海只需6小時,福州到寧波3小時,福州到溫州 1.5小時。隨著閩浙贛沿海交通的整體提速,海峽西岸旅遊將全面迎來「動車時代」。
❷ 膠濟鐵路對濟南的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
讓交通更加的便利通暢。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就業的幾率,給咱們的生活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❸ 軌道交通的建設對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繁榮有哪些重要作用
[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2015-09-05 )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市民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解決城市擁堵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人士的共識。現階段下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仍存在著建設資金不足、經濟效益低下等不足,給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本文通過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現狀進行介紹,深入分析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並提出完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具體措施,為我國城市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軌道交通建設;城市經濟發展;促進作用
1、引言
由於城市軌道交通具有節能環保、高效安全的特點,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內地有22座城市建立了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線路達到92條,總里程數達到2816公里,年運送旅客突破120億人次[1]。城市軌道交通對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勢下,加強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經濟效益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
從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經濟發展促進作用的不同層次出發,其促進作用可以分為宏觀經濟促進作用和微觀經濟促進作用兩方面,具體分析如下:
(1)宏觀經濟促進作用分析。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宏觀經濟促進作用是指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對國民經濟整體所帶來的效益,通常可以從投資乘數效應方面來分析。投資乘數效應是指投資增加引起國民經濟收入呈現出數倍於投資規模的增長,在經濟通縮時期政府採用寬松貨幣政策和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其典型應用[2]。就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而言,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會消耗掉大量水泥、鋼筋等建築工程物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必然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水泥、鋼筋、機械製造、冶金等建築材料製造相關行業和設計、監理、建築施工等提供建築服務的相關行業必然會增加大量投資來滿足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需要,從而引起相關行業投資的連鎖反應。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對能源、鋼鐵、建材、建築、房地產等產業的拉動程度較高,軌道交通建設會帶動產業鏈中各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的增加會引起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收入增加,消費者收入增加有利於提高社會整體消費能力,通過消費促進各行業收入增長,實現國民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
(2)微觀經濟促進作用分析。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微觀經濟促進作用是指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對運營商以及當地消費者所帶來的效益,通常可以從規模經濟效益和外部效益兩方面來分析。首先,規模經濟效益是指由於生產規模擴大引起單位產出成本降低從而實現更大經濟效益[3]。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規模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載客量方面,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線路逐漸完善並形成網格化運營時,由於城市軌道交通每日運送乘客人次數量龐大,雖然城市軌道交通前期投資較大,但每個乘客承擔的份額較低,從而實現城市軌道交通運行的規模經濟效益,降低城市居民出行費用。其次,外部效益是指某種經濟活動對其他生產或消費造成的非市場化的效益[4]。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益突出表現在消費者效益和沿線不動產增值效益兩方面,一方面,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的規模經濟效益,乘客搭乘軌道交通工具時所付出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遠低於其他替代交通工具成本,為消費者帶來了切實利益;另一方面,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改變了城市的交通狀況,便捷了市民出行,沿線不動產增值幅度較大,對城市的商業和房地產的促進作用明顯。
3、增強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經濟發展促進作用的建議
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仍存在著建設資金不足、經濟效益低下等缺陷,完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進一步增強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強化現代城市交通理念,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政府應當轉變過去修建道路解決擁堵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充分認識到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對於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節能環保、高效安全、經濟適用等優點的宣傳力度,樹立現代化城市交通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乾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同時,政府在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時,應當貫徹落實項目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綜合考慮城市交通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科學合理規劃城市軌道交通,切忌盲目建設軌道交通項目工程。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軌道交通建設外部環境。得益於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沿線不動產增值程度明顯,政府應當用這部分土地增值金適當補貼城市軌道交通[5]。首先,政府應當拿出部分土地出讓金設立土地開發基金等財政專項款,用於補貼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征地、規劃等支出,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與土地增值的良性發展;其次,政府可以通過年地租的形式與城市土地承租者簽訂租賃合同,在租期內收取較為穩定的土地收益,或者按照市場情況簽訂動態租賃協議,實現城市土地增值的互利共享,為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其次,政府應當改革城鎮建設稅費,對城市軌道交通沿線地區具備條件的不動產開征物業稅,物業稅應與不動產市場價格相掛鉤,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引起沿線不動產價格的上升,也應適當提高沿線不動產物業稅,用物業稅來補貼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的運營虧損。
(3)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拓展軌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公司應當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深入了解城市軌道交通工具日常運行各環節的內在聯系,優化服務流程,減少非必要的運行成本,增強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公司應當積極增加自身收入,可以聯合房地產開發商共同開發城市軌道交通,按照一定比例將沿線不動產由於軌道交通建設而獲得的增值金額補償城市軌道交通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也可以自行建設沿線不動產,建成後通過自營或出租方式收取土地增值收益來補償城市軌道交通投資成本及運營成本,多種方式拓展城市軌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軌道交通建設對城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其經濟效益表現在宏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兩方面,通過強化現代城市交通理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軌道交通公司收入渠道等措施,可以完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我國城市的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國龍,賈鵬.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效益分析及融資模式探討[J]. 價值工程,2015,02:159-160.
[2]徐青立. 淺析軌道交通建設對青島城市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J]. 商業經濟,2014,07:52-53.
[3]周強. 地鐵軌道交通發展對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改善[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5:478-479.
[4]周昊,周君. 高速鐵路建設對沿線城市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 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3,02:29-34.
[5]梁興輝,李俊輝. 中國地鐵建設對城市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13-17.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6959319.htm
❹ 膠濟鐵路的客觀影響
從客觀上看,膠濟鐵路為山東的旅客與貨物運輸提供了方便,促進了貨物流通,推動了鐵路沿線一些城鎮商業經濟的發展。
首先,鐵路的修建與通車,大大縮短了人們的旅行時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向者由青島至濟南,須九日或十日,火車通後,則僅十二小時而已足」(同上書,第134頁)。一德國殖民者曾稱:循鐵路由北京搭車來青島,再坐公司輪船徑赴歐洲,「涉風濤而不驚,歷風塵而不倦」,「交通之便,不亞西歐」(《帝國主義與中國鐵路》,第593頁)。
其次,膠濟鐵路的開通,極大地推動了沿線城鎮商業經濟的繁榮。如濰縣,除濰城外,坊子、二十里堡、南流、蛤蟆屯、大圩河,「皆以接近鐵路,頓成商業中心」;寒亭、眉村、楊家埠、望留、固堤、馬思等村鎮,「雖僻處鄉曲,亦各有其重要地位」(《膠濟鐵路經濟調查報告》,第3冊《濰縣》,第15—16頁)。又如益都楊家莊,鐵路未通前,乃一偏僻小村,「固無商業可言」;修通鐵路後,這個僅有60餘戶的村莊,就興起了大小商號20家(同上書,第4冊《益都縣》,第15頁)。
另外,膠濟鐵路的開通,還促使山東半島的經濟格局有所改變。鐵路通車後,不僅使青島在軍事上的地位益顯重要,更重要的是推動青島的貿易經濟更趨繁榮。原來昌邑、濰縣、膠州、高密、平度、掖縣一帶的進出口貨物都在煙台港出入,鐵路開通後逐漸都改為青島港;在煙台的商號,有些也遷往青島。山東半島的貿易中心,逐漸由煙台轉向了青島。
從主觀上看,德國在山東修築膠濟鐵路,是與侵佔中國的領土聯系在一起的。
早在德國侵佔膠澳之前,德國駐上海領事就曾向其政府報告:「膠州灣乃山東全省第一要地,經我國佔領後,可據山東之利權。若我能立定根本計劃著著進行,則不但僅得山東之利權,且可操中國全國之死活權。」而「操中國全國之死活權」的根本措施,就是在德國佔領膠州灣後迅速修築一條直達濟南的鐵路。這位領事指出:「我能將此路築成,則我無窮之利益,皆在此鐵路上。蓋鐵路若成,則由中國內地,可直達膠州海口;中國內地所生產之貨物,可由海路運到德國,是即如英國在印度之辦法。」他進一步指出:「是路既成之後,亟宜引而長之,而引長之路,以行向直隸、河南之間為第一要義。蓋我鐵路所至之處,即我佔地所及之處」(《外交新紀元》,民國六年鉛印本,第141頁)。膠濟鐵路的修建,無疑使德國人在山東紮下了根基,使其勢力范圍得到了鞏固與加強。有資料載:「山東諸要市,以膠州為中心,依鐵路政策連絡之,省中拓植之利,幾全入其掌握」(《山東近代史資料》第3分冊,第131頁)。而且,德國侵略勢力也隨著膠濟鐵路的修建而逐步向內地擴充與延伸並直達省城濟南。德華銀行、禮和洋行相繼在濟南開設了支行,其他德國商行和店鋪也陸續開設於濟南,且其外交機構亦在濟南設立了領事館,使濟南變成了他們向內地進行侵略與掠奪的前哨陣地。尤其是德國駐濟南領事館成立後,「華政府於山東之一舉一動,皆受德人指使」。史料記載:「當今江督周制軍馥赴東撫任時,駐華德使告之外務部,謂:『爾後東撫更迭,必當先日見告。』其後周制軍他轉,胡中丞廷干嗣之,卒以德使干涉,不得蒞任。至代以楊中丞士驤,華政府又以未告之故,受德使詰責。」「觀其干涉於東撫之更迭,直以山東為其屬地然,此不獨德國之意旨可知,即山東之前途,亦瞭然已」(同上書,第131—132頁)。
另外,通過膠濟鐵路,德國殖民者將大批洋貨輸入山東內地,又從山東掠走大批土特產品,從而使廣大農民與手工業者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進一步遭到破壞,紛紛破產失業。與此同時,德國殖民者還利用「迂路以就礦」的辦法,通過修築鐵路,霸佔了山東的優良礦區,對鐵路沿線的礦產資源隨意挖掘、掠奪,並對山東的民營礦業進行百般壓迫,使我國礦產資源遭到嚴重破壞,民營資本也頗受打擊、壓制。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山東人民的貧困與苦難。
❺ 鐵路對沿線農業生產的主要有利影響
鐵路對沿線農業生產的主要有利影響
(1)完善鐵路網,使鐵路網更加合理。回本格拉鐵路答通車後,不僅連接至剛果民主共和國,而且將在盧阿卡諾車站與規劃建設的安哥拉至尚比亞鐵路相連,進而與坦贊鐵路相接,成為剛果民主共和國、尚比亞等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通道,極大降低這些國家銅礦等資源的出口成本。並將通過與納米比亞、馬拉維、莫三比克等周邊國家鐵路網接軌,實現南部非洲區域鐵路的互聯互通,進而形成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國際鐵路大通道,極大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2)本格拉鐵路通車後,有利於促進沿線自然資源的開發,擴大就業,促進經濟發展。
(3)本格拉鐵路通車後,當地部分農牧民可以轉化為鐵路職工,緩解了人口對土地的壓力,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
(4)本格拉鐵路通車後,當地基礎設施有所改善,也有利於改善投資環境,便於引進外資,發展經濟。
❻ 鐵路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與意義
鐵路在國家安全中的戰略與安全作用東亞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與投資市場之一。我國是東亞地區、也是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鐵路建設就是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火車頭」。
一方面,我國已有和正在規劃、建設的國際鐵路運輸通道對於資源、物資的輸入輸出,具有重要的經濟、政治、軍事意義;
另一方面,國際經驗表明:作為交通運輸的鐵路是強化控制和保護領土的最有效的工具。作為亞洲最大的陸權國家,必須從全球發展定位和國家經濟角度、領土完整及國防安全的戰略高度認識中國鐵路具有的重大現實和戰略意義。
在國際市場經濟一體化進程和國內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發展理念的戰略層面上,鐵路發展的地緣政治戰略和安全作用毋庸置疑。
(6)膠濟鐵路對沿線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分級
根據線路意義及其在整個鐵路網中的作用,劃分為3個等級:Ⅰ級鐵路:保證全國運輸聯系,具有重要政治、經濟、國防意義和在鐵路網中起骨幹作用的鐵路,遠期國家要求的年輸送能力>800萬噸;
Ⅱ級鐵路:具有一定的政治、經濟、國防意義,在鐵路網中起聯絡、輔助作用的鐵路,遠期國家要求的年輸送能力≥500萬噸;
Ⅲ級鐵路:為某一地區服務,具有地方意義的鐵路,遠期國家要求的年輸送能力<500萬噸。
❼ 高鐵的建成將給當地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
高速鐵路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體現在諸多方面:
第一,高速鐵路建設對內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容,即高速鐵路的投資效果。
第二,高速鐵路建成後對經濟的直接經濟效果,主要包括節約運輸時間、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交通安全等對經濟的效果。
第三,高速鐵路建成後對經濟的間接經濟效果,主要包括產業布局的變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交通經濟帶的形成等。
第四,高速鐵路建設直接和間接增加就業機會,增加人們的收入。
第五,高速鐵路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現代文明和技術進步的體現,能增強一國人民的榮譽感、現代感和民族自信心。
第六,高速鐵路拉近地區之間、城際之間和城鄉之間的距離,提高人們的出行效率,「同城化」效應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七,高速鐵路增強沿線地區居民的榮耀感和自信心,帶來人們文化、習俗、觀念等方面的變化。
第八,高速鐵路建設節約土地資源,高速鐵路運輸節約能源,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
❽ 高鐵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1.影響區域的『同城化發展
高速鐵路拉近了沿路地區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城鄉之間和城際之間的距離。初步實現了『同城化。『同城化最主要的目標是加強相鄰區域,相鄰城市之間的經濟合作。如果實現不同城市間的交流暢通,就能使各城市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在很多公共基礎設施上就能夠做到盡量的節約,不耗費多餘的資源和材料,還能實現各城市之間的產業互補。『同城化的實現可以促近各地區之間的技術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資金流的快速流通。並且在流通的過程中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而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萌發和發展。比如說:休閑娛樂業、金融業和旅遊業等。『同城化的實現在促使信息和資金流通之外還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減少了兩個城市的生活成本。對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2.推動經濟總量持續增長
沿線城市的GDP 指標隨著高速鐵路建成到運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比如說:京滬高鐵的運行帶動沿線的經濟發展,對沿線城市的經濟貢獻率是3.45%。高鐵的建成到運營對區域經濟起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就側面體現了高鐵投資的收益效果。也是高鐵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直接經濟成果。高速鐵路的優勢在於降低運輸成本、節省運輸時間。能夠增加沿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規模,加大沿線城市的開發力度,提升土地升值的潛力。還能夠推動科學的進步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高鐵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的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明顯。高速鐵路建成後,沿線會設立一大批的中小城市群,有利於城市帶動農村的發展,讓農村快速實現城鎮化。還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沿線區域與外界的人員、物資、技術、商品的流通。學習新的資本投入方式,改善投資的環境,形成一個全新的經濟發展產業群。為我國的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打下了基礎。
3. 保障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有著耕地少、人口多、資源儲量大,但是人均佔有少,開采難度大這樣一個基本國情。中國想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還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和阻礙。環境的快速惡化、資源越發短缺、生態逐漸失衡制約著中國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高速鐵路有很多的優勢,污染小、佔地省、運能大、能耗低等優勢能讓高速鐵路被廣泛運用。高速鐵路具有適應性強、全天候的技術經濟優勢。高速鐵路是中長距離運輸中最有節約特性的一種綠色環保型交通運輸方式,公路和航路則不具備這樣的特性。高速鐵路的建設到運營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要求,能夠有效的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4. 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高速鐵路的修建到投入運營,能夠給沿線地區帶去很多就業崗位, 6 499 人的就業問題可以由1億元的鐵路投資來解決。鐵路建築業的就業人數除外,還能為社會解決5 349 人的就業問題。例如:京滬鐵路的建設在建設時期一共提供了60多萬個就業崗位,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就業問題。站在長遠計劃的角度來看,高鐵的建設還會促使農村剩餘勞動力轉向第二、第三產業。這樣一來就可以提高人們的居民收入,很好地解決剩餘勞動力的問題。
5.形成走廊經濟帶
高速鐵路能夠促使沿線區域的大中小城市連接在一起,很大尺度的改變空間范圍和產業結構,形成一個整體經濟走廊或者交通走廊。採用上述可以說明,京滬高速鐵路的運營,將山東半島環渤海經濟圈和全國的經濟管理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所處的京津唐經濟圈和全國最繁榮、經濟很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形成一體的京滬大都市帶。促進三個經濟圈的各個地區間的交流,加深了三個經濟圈之間的聯系。根據自身所具備的的資源優勢,去優化布局,致力改善華北區的整個投資環境。可以有效的增加對外資的吸引力,加強對東部地區甚至全國的覆蓋和帶動。
6.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高速鐵路的建設到運營,深深的影響著第二產業的產值。這種影響主要因為高速鐵路的投資很高,對建材和鋼鐵的需求很大,帶動沿線地區的建築業和工業的發展。高速鐵路的建設對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同樣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對於第二產業來說,高速鐵路發揮的作用相對較少。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圍繞高速鐵路的規劃新城和站點建設去帶動當地的服務業和旅遊業的發展,使得高速鐵路的建設到運營對第三產業的拉動產生正面影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高速鐵路對第三產業的影響越來越大,明顯超過了第二產業。高速鐵路的建設會導致沿線區域的產業布局發生變化,促使產業布局不斷完善,加快產業調整步伐。京滬高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建設京滬高鐵的時候,沿線區域的三大產業結構,在高鐵建成之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產值轉向了第三產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產值均有所下降。
❾ 鐵路建設對社會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我國目前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保證國民生產總值的持續增長是必須要實現的重點,因此鐵路的發展之於國家來說有著及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一是發展高速鐵路可以解決運輸能力不足的問題。長期以來,中國鐵路網的規模和質量嚴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尤其是繁忙干線的運輸能力極度緊張,不僅客運能力十分短缺,而且貨物運輸受到極大制約。發展高速鐵路,可以實現鐵路繁忙干線的客貨分線運輸,減小客貨干擾,把既有線的能力騰出來,發展貨物的重載運輸,極大地釋放既有線貨運能力,能夠為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充足的運力保障;
二是發展高速鐵路能促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推動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時期。高速鐵路對於保證城鎮人口的大量流動,實現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鎮的合理布局,發揮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強化相鄰城市的「同城 」效應,具有重要作用。高速鐵路可以大大縮短各區域間和城鄉間的時空距離,我國東西間,南北間將不再遙遠,中部地區也必定更加通達,將促進區域間、城鄉間勞動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動,帶動相關產業由經濟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的轉移,增強農村經濟 「造血 」功能;
三是發展高速鐵路是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的綜合交通體系的需要。由於鐵路發展相對滯後,目前部分國家重點資源性戰略物資運輸依靠其他運輸方式,既增加了社會運輸成本,對石油等能源資料的消耗也大幅增長。鐵路運輸方式在佔地、節能、環保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加強鐵路在資源性物資和中長距離運輸的骨乾地位以及經濟發達地區旅客運輸的比較優勢,對於實現綜合交通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意義重大。
鐵路貨物運輸是現代運輸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構成陸上貨物運輸的兩個基本運輸方式之一。它在整個運輸領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並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鐵路運輸由於受氣候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小,且運輸能力及單車裝載量大大,在運輸的經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據了優勢,再加上有多種類型的車輛,使它幾乎能承運任何商品,幾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積的限制,而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運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
❿ 高鐵將對我國經濟產生哪些影響
隨著京津城際鐵路、京廣高速鐵路、鄭西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高速鐵路、滬杭高鐵、京滬高鐵、哈大高鐵、蘭新高鐵等相繼開通運營,中國高鐵正在引領世界高鐵發展。
1、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發展高鐵對經濟結構的影響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西部地區的高鐵投資,有利於為當地鋼鐵、水泥等行業創造市場需求,有利於化解產能過剩問題。更重要的是,高鐵發展起來以後,將帶動物流、旅遊等服務業的發展,幫助中西部地區減少對重化工業的依賴,逐步優化經濟結構。
2、提升城市圈競爭力
交通發展與城鎮化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城鎮化的發展會要求與之相適應的交通模式;一定的交通模式形成以後,將影響城鎮化的范圍和進程。因此,在不斷完善我國鐵路網建設的同時,在城鎮化率較高的區域建設高速鐵路,符合這些區域進一步城鎮化的需要,也將進一步促進該區域的城鎮化進程。
3、為「中國製造」樹立榜樣
高鐵是我國高端製造業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發展的路徑、經驗、教訓對於其他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都將起到很好的借鑒和示範作用。而且,隨著高鐵的發展和走出國門,其技術水平、生產工藝等環節將不斷上台階,對於上下游相關產業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有利於倒逼其他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10)膠濟鐵路對沿線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高鐵的基本特點
1、高速鐵路非常平順,以保證行車安全和舒適性,高速鐵路都是無縫鋼軌,而且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採用的是無砟軌道,就是沒有石子的整體式道床來保證平順性。
2、高速鐵路的彎道少,彎道半徑大,道岔都是可動心高速道岔。
3、大量採用高架橋梁和隧道。來保證平順性和縮短距離。
4、高速鐵路的接觸網,就是火車頂上的電線的懸掛方式也與普通鐵路不同,來保證高速動車組的接觸穩定和耐久性。
5、高速鐵路的信號控制系統比普通鐵路高級,因為發車密度大,車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