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埃及和西亞相比的經濟發展水平如何
我把我個人的見解說一下,如有不對請指正
世界文明的源頭是古代埃及和古代兩河流域
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兩個地方就開始了文明的萌芽,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因而也是最初步,最原始的文明。這意味著,在這樣早期的文明裡,原始社會的殘留還很多,文明不可能十分徹底和進步。因此,這個時代,遺留的蒙昧和無知是起主導力量的,為了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人們往往訴諸於宗教而非理性於是無論古代埃及還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和古代巴比倫,神廟和祭司的地位很高,國王被神化,一切都帶有神秘主義色彩,哲學也就無從談起了
到了古代希臘的時代,情況發生了變化。希臘文明的源頭雖然是很早以前的愛琴文明,甚至可追溯至前2500年的克里特文明。不過希臘的古風時代和古典時代,也就是他的黃金時代,是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根據世界文明的歷程,到了這個時期,文明已非早期形式的,而是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體現這一點的就是哲學-----這門代表人類理性的學科的誕生。
為什麼會這樣呢?看看希臘歷史,希臘自克里特--邁錫尼時代後,經過荷馬時代,多利亞人傳人了鐵器,使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而以思想為代表的上層建築就得以發展起來。不僅如此,希臘所在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愛琴海一帶多島嶼地區,便於航海,就激發了希臘人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更為重要的是,希臘南近埃及,東近美索不達米亞,這些古老地區的文明和成就就不斷輸入希臘,使希臘的文明建立在較高的基礎上,這就像有句話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另外,在那個時代,世界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文明不斷興起,已不像埃及和巴比倫時代只有零星的文明,中國,印度,波斯,米底,呂底亞,埃蘭,伊達拉里亞,腓尼基,希伯來,阿拉伯等等,這些文明相映成輝不斷進行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也是文明前進的動力。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有助於哲學的產生的。因為哲學是一門很有理性的學科,強調思考,如果經濟不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不進步到一定程度,是不可能產生的
以上是希臘的情況,至於印度,他的主要貢獻是吠陀梵學。這從某些苛嚴的定義來說,還算不上哲學。一般西方公認的是,哲學產生於希臘,最早在公元前7世紀的小亞細亞,米利都城的希臘七賢之首泰勒斯是哲學的始祖。印度的吠陀梵學是雅利安人在遷入印度半島時帶來的。在前1500左右的雅利安人在處於氏族剛要解體的階段,它的吠陀,其實也是前古典時代的人為解釋自然社會現象的一種類似於宗教的文化,更多的是像宗教,而非哲學。以後他的梵學的發展方向是婆羅門教,在此基礎上又產生印度教,佛教也是吸取了婆羅門教的某些教義和思想而形成的。個人認為,婆羅門教和索羅亞斯特叫很像,不過也有不同(如索羅亞斯特教強調善與惡的斗爭),而他們都是宗教,不是傳統的意義上的哲學。哲學和宗教最大的區別,主要是一個靠信仰,一個靠思辨吧。雖然婆羅門教也有很多的可思考的地方,不過和哲學的推理證明還是有區別的。另外,和希臘一樣,印度的古典時代在前7--前3世紀,這個時候和早期已不一樣,所以即使是教義,這和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古老宗教,還是發生了很大變化,梵學的解釋,也在不停地發生變化,並不斷受著外界同樣進步的文明的影響
⑵ 埃及的四大經濟支柱是什麼
埃及的四大經濟支柱是工業、農業、旅遊業和外貿。
1、工業
工業以紡織和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工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工業產品出口約占商品出口總額的60%,工業從業人員274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14%。
2、農業
埃及是傳統農業國,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55%,農 業從業人員約550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31%。埃及政府重視擴大耕地面積,鼓勵青年務農。近年來,隨著埃及經濟的發展,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有所下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棉花、水稻、馬鈴薯、蠶豆、苜蓿、玉米、甘蔗、水果、蔬菜等。
3、旅遊業
埃及歷史悠久,名勝古跡很多,具有發展旅遊業的良好條件。政府非常重視發展旅遊業。主要旅遊景點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盧克索神廟、阿斯旺高壩、沙姆沙伊赫等。
4、外貿
埃及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貿易關系,主要貿易夥伴是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日本、沙特、阿聯酋等。埃及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穀物、電器設備、礦物燃料、塑料及其製品、鋼鐵及其製品、木及木製品、車輛、動物飼料等。
(2)埃及經濟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埃及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
埃及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較高,晝夜溫差較大。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其餘大部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
⑶ 關於埃及近年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
埃及的貧富差距太大了!!!!窮人,300快錢工資活一個月,富人,一頓飯300都不止。所以。。。。誒。。
⑷ 埃及得到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哪些產業
埃及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古跡眾多。經濟方面主要依賴於農業、石油出口、旅遊業,以及勞務出口。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
⑸ 下埃及的經濟情況如何
埃及總理納齊夫8月26日宣布,埃及經濟形勢良好,新財政年度(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第一季版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約為權7.1%,預計到本財政年度結束,這一數字將達7.5%。
埃及中央銀行8月25日也公布了2006—2007財年的經濟發展狀況,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6.9%,實現財政盈餘53億美元,貿易額599億美元,石油出口額為101億美元,旅遊業收入81億美元,僑匯收入71億美元,蘇伊士運河收入42億美元。各項指標均高於前一個財政年度,尤其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額大幅攀升,達110億美元,同比增長82%。
納齊夫說,數據說明,埃及的宏觀經濟運行良好,形勢喜人,這得益於適宜的投資和發展環境以及政府經濟政策的正確性。
⑹ 埃及,怎麼發展極限經濟
埃及極端經濟省埃及本土省,利比亞省,上面的敘利亞都可以,因為埃及是唯一一個光讀書就能發家致富的,主要堆文化產值就好了。
⑺ 埃及人的經濟發展
埃及人自古從事灌溉農業,主要種植小麥、大麥、玉米、水稻和長絨棉版。近幾十年以來,以棉紡權業為主的工業和其他經濟部門均有發展。傳統社會允許一夫多妻現象存在。男女均行割禮。按父系溯源續譜、居住和繼承財產,按伊斯蘭法規定,女兒可繼承父產的一半。另有少數埃及人分布在利比亞和蘇丹。
⑻ 埃及的經濟發展靠什麼
主要是靠運河發展,其次是靠旅遊經濟的帶動,最後是靠少量的石油生意,希望能幫助到你!
⑼ 埃及有哪些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
(1)長絨棉
尼羅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條件,優越的氣候條件——夏季陽光充版足、冬季溫暖無權霜。對棉花生長十分有利。埃及是非洲第一大產棉國,其出產的長絨棉絨長3.81厘米,以光潔聞名於世,素有「白金」之美稱,也為埃及換取了大量外匯,曾一度占埃及農業收入的50%左右。
(2)近年埃及的主要經濟支柱
旅遊業:在古埃及眾多名勝古跡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徵。埃及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如金字塔
、獅身人面像等名勝古跡、尼羅河沿岸風光、沙漠奇景。這些寶貴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因而旅遊業已成為埃及主要經濟收入之一。
石油:我們已學到西亞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號稱「世界石油寶庫」,埃及作為它的一部分,石油資源也非常豐富。(石油主要分布在埃及北部,其石油開采量和出口量增長很快,石油收入現已躍居各經濟部門首位。)
僑匯收入:埃及具有臨近波斯灣有利的地理位置,及眾多的人口、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埃及勞務輸出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年來前往西亞產油國家工作的人越來越多,這既支援了這些國家石油的開發,同時也給埃及帶來了大量的僑匯收入。
⑽ 簡述埃及重要經濟支柱的變化過程.
荷蘭駐埃及使館的貿易官員最近在雜志上發表文章,評論埃及的經濟形勢,現摘譯如下。
埃及經濟目前正經歷一場衰退,部分原因是由於中東形勢緊張,主要還是埃及政府沒有一個明確的經濟發展戰略所導致的。埃及的經濟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中期的,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進一步惡化了目前的經濟形勢。從短期來說,主要問題是埃及的金融危機和不穩定的埃鎊匯率,使埃及的經濟運行產生了混亂。在這種形勢下外國的投資者不可能向埃及投入大量資金(石油和天然氣工業除外),因為他們無法確定能否賺得足夠的外匯以支付項目的運營費用。埃及的外匯市場缺少現實和穩定的匯率,迫使外國投資者持幣觀望。
從中期來說,主要問題是埃及一直實行高關稅保護的政策。實行這種政策的理由是很充分的,要保護埃及的民族幼稚工業。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句成語,"沒有免費的午餐",埃及政府正在為這種政策付出高昂的代價。在高關稅壁壘的安全保護下,埃及的工業失去了國際競爭的動力。由於進口商品價格昂貴,埃及的工廠對改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以便在國際上競爭沒有什麼積極性,反而表現出一幅自滿和昏昏欲睡的狀態。埃及的工業長期處於這樣的低水平低效率狀態,早晚要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家外國公司在埃及投資生產電視機,但成本要比其它國家生產的貴2-3倍。那麼這家外國公司想利用埃及的地區中心地位,向鄰近國家出口的計劃就落空了。
埃及經濟中的另一個嚴重問題,是陳舊的銀行系統。前一段時期,銀行在沒有足夠擔保的情況下,大量發放貸款,結果是出現了驚人數量的呆壞帳。埃及目前各界的資金都極度緊張,如果你想知道錢都到哪裡去了,只要看看周圍那些大量半截子豪華住宅就明白了。政府是不能允許國營銀行破產的,對這些銀行的支持使埃及經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現在要說一下埃及的海關當局了。你可以隨便問一位商人,他對埃及海關的評價如何,此人立刻就會給你講出許多可怕的貪污腐敗和愚不可及的故事。我想,任何政府如果是打算認真吸引外資的話,首要的工作是建設一個完善的海關當局。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增加法律的透明度,使投資者在發生經濟糾紛時可以通過法律得到快速和公平的解決。如果沒有這樣的法律保證,投資人只能選擇更安全的國家去投資。
對一個病人來說,簡單的快速的治療方法往往會產生更壞的結果。止疼片可以止疼,但傷口卻在悄悄發炎潰爛。在克服經濟危機方面,埃及可以學習東歐國家的經驗。如匈牙利整整用了10年時間,經濟才恢復到1989年的水平。但如今僅PHILIPS公司在匈牙利就投資建設了16家工廠,年出口額達到20億美元。要想有收獲,就必須付出代價。
埃及政府當前要做的事,首先是要恢復國際社會對埃鎊的信心。建議實行一種"爬行固定匯率機制"(crawling peg),其操作方式類似埃及政府前一段實行的有限浮動匯率制。新匯率機制的核心,是根據市場的趨勢提前將埃鎊貶值,然後匯率相對固定。這樣做的好處是,埃鎊將逐漸實現其同美元的真實價值,貨幣的走向也有了可預見性。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盡快取消關稅壁壘,最好是在WTO和同歐盟簽訂的協議規定的時限之前取消。如果埃及的企業想真正成為有實際意義的出口商,以便在國際市場上賺取大量外匯,埃及就必須投入國際競爭,越早越好。埃及國內反對的意見,擔心取消高關稅將導致大量失業。實際上,如果埃及改善了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資,埃及的工業體系將得到全面更新,並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下一件要做事但不是最後,如果埃及政府能全面改革海關和銀行系統,埃及的經濟將受益無窮。
埃及是一個擁有很大潛力的國家,但要將潛力轉變為現實,埃及政府必須進行正確的、長期的、有時還是很痛苦的改革。遲遲不做決策,只能使埃及在國際競爭中落後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