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鄭州有哪些研究所
鄭州研究所有鄭州機械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河南省化工研究所、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等等。
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擁有國家級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高端人才。先後取得各類科研成果多項,國家級科技獎多項。
在民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重點打造信息網路與集成、先進動力能源與平台、光機電一體化等領域的優勢地位。在河南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產業已覆蓋物聯網、新能源、軌道交通信息化和特種飛行器等領域。
二、鄭州機械研究所
鄭州機械研究所始建於1956年,隸屬於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主要從事裝備製造業共性基礎技術的研究及成果轉化,以工業用高參數齒輪箱、焊接材料與裝備、精密成形鑄鍛件製品、機電一體化裝備、機械強度與振動技術及測試設備為主要研究領域,是河南省首批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試點企業」,2014年被工信部命名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三、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始建於1959年,是河南省省屬從事畜牧獸醫領域科學研究的唯一專業機構。
先後獲得80多項科技成果,2個新獸葯證書,其中省級二等以上獎項17項,科技成果及產品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
四、河南省化工研究所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隸屬河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廳,始建於1951年,有比較完備的化工科研開發基礎設施、儀器和設備。
五、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磨料磨具行業唯一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全國磨料磨具、超硬材料行業技術研究、開發、信息和咨詢服務中心, 1999年轉制為科技型企業,隸屬於「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㈡ 請問河南有哪些研究所啊包括中科院的
中科院北京的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所,地理湖泊研版究所;廈門城權市環境研究所;青島海洋所;東北地理農業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等,有不少,不過個人覺得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較好,呵呵,純屬個人觀點,你可以多在網上搜搜,信息很多的,祝好運
㈢ 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機構設置
(一) 辦公室協調機關各處室的工作;負責文秘、會務、財務、資產管理、機要、保密、檔案、信訪、政務信息、督查催辦工作;負責組織制定機關內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其檢查落實工作;負責機關的後勤、保衛工作。
(二) 人事處負責機關及其直屬單位的人事、勞資和機構編制管理工作;負責紀檢、監察工作;負責機關黨務和政治思想工作及工、青、婦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三) 綜合研究處研究全省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綜合性、跨領域、跨學科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研究國民經濟各產業的相互關系及協調發展問題;研究全省經濟發展形勢,分析經濟動態,預測發展趨勢,對省內重大經濟決策進行跟蹤研究;定期向省委、省政府提供經濟形勢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提出對策建議。負責《呈閱件》的編發。
(四) 農村經濟研究處研究農村經濟體制、發展戰略、經濟組織形式、勞動力培訓與轉移、農村工業化及城市化、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村社會穩定、城鄉協調發展等問題。
(五) 工業經濟處研究全省工業化道路、工業經濟發展和提高市場競爭的總體思路;研究工業組織、工業結構、工業布局的優化,研究工業經濟的宏觀調控與產業政策,研究企業改革、發展中的相關問題與對策。
(六) 宏觀經濟研究處研究市場體系的建立及規范運作問題;研究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和世界市場一體化問題;研究全省對外開放的整體政策和外經、外貿、外資問題,向省委、省政府提供市場流通和對外開放的決策建議。
(七) 科研處負責協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目標責任課題的確定,負責省政府發展獎的評審工作及成果的編印交流,負責組織省政府決策研究課題的評審、立項、結項及成果交流等工作。
(八) 財政金融研究處研究計劃、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的問題,研究全省的經濟調控目標、調控手段、調控效果及其配套運用問題;對完善和運用財政、金融政策,保持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出建議。
(九) 社會發展研究處研究人口、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社會穩定等問題,研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設,研究國民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問題,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十) 機關紀委
(十一) 機關黨委
(十二)另設刊物編輯部,承擔《決策探索》、《農村、農業、農民》兩個雜志的編輯出版發行工作。
㈣ 河南的大型國企和研究單位有哪些
河南的大型國企和研究單位有:
一、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是以能源化工為主的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產業遍布河南、湖北、江蘇、上海、陝西等9個省區,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4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擁有「平煤股份」和「神馬股份」、「新大新材」三家上市公司,是我國品種最全的煉焦煤、動力煤生產基地和亞洲最大的尼龍化工產品生產基地。糖精鈉、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碳化硅精細微粉產能全國第一,尼龍66鹽、工程塑料產能亞洲第一,工業絲、簾子布產能世界第一。
2016年8月,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06位。
二、河南省改革發展研究院
作為一傢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高級智庫,河南省改革發展研究院既是國際化的改革研究機構,又是重要的智力生產機構。圍繞著中國經濟轉軌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超前性的研究。
三、安陽鋼鐵
安鋼集團公司創建於1958年。改革開放30年來,安鋼創造了持續盈利無虧損的優良穩健業績,發展成為千萬噸級的現代化鋼鐵集團,躋身鋼鐵強廠行列。2001年,安陽鋼鐵A股上市,2008年安鋼銷售收入首次突破500億元,達到510億元,位居2009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07位,是河南省第一大鋼鐵公司。
2016年8月,安陽鋼鐵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350位。
四、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1994年豫發(1994)16號文「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省直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與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合並,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五、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總部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55年開工建設,1959年建成投產,是中國特大型機械製造企業,擁有的「東方紅」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
㈤ 鄭州火車站到河南戰略發展研究所
公交線路:9路,全程約6.3公里
1、從鄭州火車站步行約570米版,到達中原路京廣路站
2、乘坐權9路,經過6站, 到達花園路紅專路站(也可乘坐909路、903路)
3、步行約430米,到達河南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所
㈥ 河南省增材製造產業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河南省增材製造(3D列印)產業發展研究院」是經河南省政府部門批准創建的唯一一家專業從事「增材製造裝備、3D列印技術及應用」的科研成果轉化機構,成立於2015年3月28日,總部位於鄭州市東明路193號;研究生產基地位於(洛陽市增材製造產業發展研究院)地處洛陽市瀍河區310國道工業園區,實行企業化運作。「河南省增材製造(3D列印)研究院」隸屬於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主管單位河南省政協。由原交通報副總編、現任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河南省文化企業服務中心主任、河南省文化產業基金會會長,河南省文化創意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戴松成先生擔任名譽院長、由囯之源文化創意產業開發(河南)有限公司CEO石湘罡擔任執行院長。研發團隊包括專職研發隊伍50餘人,來自國內著名高校在職博士、碩士研究生,同時聘請了國內著名高校研究單位,行業知名專家、教授及藝術家80餘人擔任技術顧問、導師或兼職研發人員,其中包括河南省醫學博士生導師、河南省歷史考古文物專家博士生導師、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化工程與技術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材料工程與技術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產業教授博導等,形成了一支專業、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多學科綜合交叉的研究開發隊伍。河南省增材製造(3D列印)產業發展研究院」已與國內其他研究機構、知名企業、知名院校等達成戰略夥伴,參照國際先進管理模式,產、學、研、用,相結合集「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產業孵化、人才培養」四位於一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國家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為根本目標。匯聚吸納國際內外優秀人才,積極開展「增材製造裝備、3D列印技術及應用」的科學研究及設備推廣,力爭建設成為中國增材製造領域中原最強的研究基地,在河南打造一個3D列印的「人才高地、技術高地和產業高地」,成為增材製造技術創新的搖籃,產業化技術供給的源泉,研究成果轉化的平台和孵化器,並向社會持續不斷輸送高質量3D列印技術人才。
法定代表人:石湘罡
成立時間:2015-04-13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30001104353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洛陽市瀍河區310國道工業園區
㈦ 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政府9個處(室)
(一)辦公室
協調機關各處室的工作;負責文秘、會務、財務、資產管理、機要、保密、檔案、信訪、政務信息、督查催辦工作;負責組織制訂機關內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其檢查落實工作;負責機關的後勤、保衛工作。
(二)人事處(黨委辦公室)
負責機關及直屬單位的人事、勞資和機構編制管理工作;負責紀檢、監察工作;負責機關黨務和政治思想工作及工、青、婦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一)綜合研究處
研究全省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綜合性、跨領域、跨學科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研究國民經濟各產業的相互關系及協調發展問題;研究全省經濟發展形勢,分析經濟動態,預測發展趨勢,對省內重大經濟決策進行跟蹤研究;定期向省委、省政府提供經濟形勢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提出對策建議。
(二)農村經濟研究處
研究農村經濟體制、發展戰略、經濟組織形式、勞動力培訓與轉移、農村工業化及城市化、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村社會穩定、城鄉協調發展等問題。
(三)工業經濟研究處
研究全省工業化道路、工業經濟發展和提高市場競爭的總體思路;研究工業組織、工業結構、工業布局的優化,研究工業經濟的宏觀調控與產業政策,研究企業改革、發展中的相關問題與對策。
(四)市場外經研究處
研究市場體系的建立及規范運作問題;研究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和世界市場一體化問題;研究全省對外開放的整體政策和外經、外貿、外資問題,向省委、省政府提供市場流通和對外開放的決策建議。
(五)科研處
負責協調目標責任課題的立項及成果的編印交流;負責科研信息的收集、歸納、整理、編發,圖書、報刊的征訂與管理;負責科技檔案的建立與保管;負責省實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評審組織工作;研究全省科技發展、技術創新問題;研究信息產業發展趨勢和發展對策。
(六)經濟調節研究處
研究計劃、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的問題,研究全省的經濟調控目標、調控手段、調控效果及其配套運用問題;對完善和運用財政、金融政策,保持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出建議。
(七)社會發展研究處
研究人口、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社會穩定等問題,研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研究國民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問題,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