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英國經濟發展變化的歷史中,得到了什麼啟示誰懂
中國需要大量吸取外國的思想文化,做到吸其精華、祛其糟粕。在如今的社會舞台上,落後就要挨打。我們必須堅持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② 英國經濟發展的演變過程
1763年,英國以前殖民主義處於勃興時期;1763年後,殖民主義便由盛及衰,直至最回終的沒落。
十九世答紀晚期,在向帝國主義過度過程中,太多的殖民地讓英國的資本家不用更新技術也能獲得巨額利益,使英國落後於德國,長久停留在蒸汽時代。
1500—1750 年在英國興起了一場商業革命。這場革命是以城市商業發展和由地理大發現所帶來的海外貿易的擴張為契機和突破口的。以城市商業與海外貿易擴張為契機,商業化向最頑固的區域即農村與農業滲透,隨著農村原工業化的進行以及農業中圈地運動的開展,最終完成了農村與農業的商業化進程。 到1850 年,英國產業革命發展的基礎,搭建了產業革命的舞台,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例如專利制度、資本市場制度等在產業革命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③ 英國、美國經濟發展對中國有什麼借鑒作用!!!!詳細點 謝謝
1、老抄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完全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市場調節效用很好。
2、相關的法律法規比較完善,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下發展市場經濟。
3、關系國家命脈的經濟領域,也採用國有化的計劃經濟方式,維持國家安全穩定發展。
④ 英國脫歐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哪些挑戰和機遇
一、在經濟上,無論英國還是歐盟,在經濟貿易、金融、就業等方面都會回受到很大的損傷。二、答英國和歐盟互相失去了依託,在政治力量上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失。三、破壞了歐洲一體化進程,英國的退出會讓歐盟內部的分類力量增強,可能有進一步崩盤的危險。四、對中國的影響有限。英國僅佔到中國出口的3%,英國也不是中國打開歐盟大門的唯一一把鑰匙。
⑤ <<大國崛起>>之英國部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來科技自,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⑥ 英國經濟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
二戰後英國經濟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1)戰後50-60年代平穩發展時期。其主要特點是經濟緩慢而持續增長,失業率低,物質豐富,人民消費水平不斷增長。
(2)70年代經濟滯脹。在70年代,英國在所有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始終保持最低經濟增長率,最高的通貨膨脹率,和最高的貿易赤字紀錄。
(3)80年代經濟復甦。一個顯著特點是時間長,復甦持續了7年。另一個特點是國際收支大大盈餘,政府金融地位最高。
⑦ 英國經濟的發展史
英國經濟
二戰後英國經濟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1)戰後50-60年代平穩發展時期。其主要特點是經濟緩慢而持續增長,失業率低,物質豐富,人民消費水平不斷增長。
(2)70年代經濟滯脹。在70年代,英國在所有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始終保持最低經濟增長率,最高的通貨膨脹率,和最高的貿易赤字紀錄。
(3)80年代經濟復甦。一個顯著特點是時間長,復甦持續了7年。另一個特點是國際收支大大盈餘,政府金融地位最高。
撒切爾政府運用宏觀經濟政策和微觀經濟政策,採取許多措施提高經濟效益。
宏觀經濟政策直接針對降低通貨膨脹率和維持物價穩定。
微觀經濟政策旨在通過鼓勵實業,效率和靈活性共同努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英國煤礦被稱為"生病"工業的原因。
如今的英國煤礦業衰退,從而導致礦工、煤礦的數量和總產量都大大下降。
煤工業衰退的原因包括:老煤礦的枯竭,昂貴的提煉費用,破舊的設備,極少的投資,由於進口更干凈、更便宜、更高效的燃料導致的需求下降等等。 英國的石油和天然氣
在1965年及1970年在北海發現天然氣和石油。今天英國的石油不僅能自給自足,還有盈餘供出口。交通和家庭供熱系統主要依靠石油,因為大部分農業的高度機械化,食品供應也靠石油。
如今英國鋼鐵工業的主要問題。 英國鋼鐵工業衰退的原因如下:
當地貯備枯竭;
他們生產焦炭的老式爐不能提取有價值的副產品,
高爐、鋼鐵廠和軋鋼廠經常分開,導致不如更緊湊的企業出效益;
希望能幫到你
⑧ 英美經濟發展對中國有什麼借鑒作用!!!急急急
看哥強力無比的答案
英美經濟發展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借鑒作用
(一) 由英國的發展盛衰解答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作用
在近代歷史上(主要是在十八九世紀),英國的經濟發展曾經長期居於歐洲和世界的領先地位,它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尤其是在19世紀上半葉,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幾乎居於壟斷地位,主要工業品的產量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號稱「世界工場」。在1840年,英國的工業生產佔全世界的45%。到1870年,盡管歐洲其它國家和美國的工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英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仍佔有1/3的份額。近代英國的經濟發展為什麼能夠長期居於領先地位,這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之一。另一方面,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開始進入了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時期,其增長速度明顯低於其它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被美國和德國趕上。進入20世紀以後,英國的經濟也一直是發展滯緩、步履維艱,即使是在二戰之後整個西方世界普遍的繁榮時期,英國的經濟仍無多大起色,到60年代又先後被法國、日本趕上。到80年代,甚至連原先很不起眼的義大利也幾乎趕上了英國。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英國的經濟長期疲軟、增長乏力呢?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另一個問題。
決定一國經濟發展成敗與否的深層因素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系統理論,我們可以推導出,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上能否成功和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功,主要取決於下列五大深層因素:
1.政治和經濟制度;
2.文化傳統;
3.種族遺傳;
4.教育事業;
5.自然資源的人均擁有量。
(二)而美國方面
美國是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級大國。建國二百年來,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生產力的水平很高。它不僅具有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一般特點,而且也有區別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自身的歷史條件,其中有的貫穿於現代化過程的始終,有的則影響著十九世紀的工業化過程或二十世紀以來現代化的發展。本文僅就美國經濟發展的一般歷史條件作一初步探討,祈蒙讀者指教。
美國資本主義的現代化經歷了從開始工業革命到目前高度現代化的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外來移民為美國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和技術力量
美國人民善於引進和發展先進科學技術成就,十九世紀末葉以來科技水平一直居於世界各國的前列
美國是一個長期和平統一的國家,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發展了自己的經濟實力
美國是一個封建制度的影響和阻力較小的國家
在領土不斷擴張中發展起來的美國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
美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內容是對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掠奪。二十世紀以來,美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剝削者
以上美國的成功原因和馬克思理論的五大因素相一致。因此如果中國要發展好經濟,這些方面是得重視的。
⑨ 英國的發展歷史帶給我們怎樣的借鑒與啟示
建議你從紀錄片《大國崛起——英國》里尋找,那裡有較准確的政治經濟文化概述。
這里是英國城鄉的發展啟示http://wenku..com/view/21e2f7f3f90f76c661371a32.html
以下是英國對中國的啟示
英國立國於工業革命和工業大發展,這點是常識。現在中國的發展有個誤區,即對外資的引進力度超過民族工業的發展程度。可不要認為什麼一汽大眾、上汽、廣本什麼的是民族工業。一面是外資企業在國內發展得風風火火,一面是民族工業的發展疲軟。
一個地方的經濟要實現真正強大,有兩條路。貿易和工業。對於工業,地球歷史上最成功的是英國工業革命和工業大發展。沒有哪個強國是靠貿易強大起來的,靠貿易強大經濟不應該是國家行為。
發展工業方面,英國是楷模,也是反面教材。
是楷模,因為他們確實曾經工業高速發展過,工業實力也無比強大過。是反面教材,因為他們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很嚴重。
英國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始終是和大學關連在一起的。英國很多大學都在參與企業的研究開發,英國稍微有些歷史的大學都有著豐富的歷史發展記錄。英國的大學對國家經濟建設的參與程度高過中國太多了。伴隨著工業的發展,大學也在發展。這其中是互相促進作用。為什麼現在英國的教育實力高於其現有經濟需求,是因為英國已經步入後工業化時代,他們現在操作的是知識經濟。英國大學的強大過程就是其工業強大過程。現在英國基本放棄了除國防工業之外的工業,是因為他們把工業產品輸出轉換成了知識輸出。他們放棄了很多工業,但是教育並沒停止發展。
我一想到現在中國一些地方吵著什麼知識經濟就覺得可笑!!!中國現在是工業化時期,民族工業和教育相對世界頂尖水平差距很大。而且中國教育對於經濟建設和工業發展的參與程度比英國那個時期差得太遠了。中國現在還沒資格談知識經濟!!!
對於發展工業和教育,英國這個現成的例子擺在這,好好學學吧。
當然,英國的文化和中國相去甚遠,對於文化方面,還是要保持我們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