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常州經濟發展2017

常州經濟發展2017

發布時間:2021-01-12 17:19:17

『壹』 常州有幾個經濟強鎮(最好詳細些)

常 州,你 被 誰 拋 棄?

常州古名延陵,系春秋時期(公元)吳王壽夢第四子季札的封邑,至今已有2500多年文字記載歷史。「常州」之稱始於隋文帝開皇九年.
常州人文薈萃、物華天寶,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美譽。先後出過2位皇帝、1546名進士,其中狀元9名。南北朝時,常州是齊梁故里。常州歷史上曾涌現過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教育家、史學家等。如政治家有春秋時期的季札、明朝的孔慎行;詩人有南北朝齊國的皇帝蕭衍、清朝的黃仲則;文學家有清朝的唐荊川;教育家有明朝的謝應芳;史學家有清朝的呂思勉。此外,清朝的常州還涌現有全國影響的常州畫派、常州詞派、常州學派、陽湖文派、孟河醫派等學派群體,被清代著名思想家龔自珍贊謂「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近現代則有實業家盛宣懷、劉國鈞、語言學家趙元任、書畫家劉海粟、數學家華羅庚,「常州三傑」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等更是全國聞名。當代繆進鴻先生歷時數載對先秦以來全國400多座城市的傑出專家學者的地域分布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常州位居蘇州、杭州、北京之後,名列第四位的結論。

幾千年的文明歷史為常州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也吸引了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光顧游覽。清代康熙、乾隆兩位皇帝曾6次南巡遊經常州。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更是十一次回遊常州,並終老於此。常州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7處。其中有國內外罕見的最為古老的春秋地面城池——淹城遺址,建於唐代、號稱「東南第一叢林」的天寧禪寺,有因蘇東坡來常州並泊舟而得名的艤舟亭,有始建於北宋的文筆塔,建於唐昭宗年間的紅梅閣等。常州園林歷史悠久,明清兩代曾盛極一時,達40多處。現保存較好的有近園、約園、半園、亦園、寄園、止園、意園、聊園、暫園和未園等。

近幾年來,常州致力於景點景區的開發和建設,制定了發展旅遊業的目標規劃,逐步構築和完善了六大景區:以天寧寺為代表的常州古城文化旅遊區、以中華恐龍館為代表的常州新城現代旅遊區、以淹城為代表的武進淹城和隔湖旅遊區、以大林寺、白龍廟為代表的武進橫山風景區、以茅山為代表的金壇茅山風景名勝區和以天目湖為代表的溧陽天目湖旅遊度假區。

「較大的市」是一個法律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規定,「較大的市」可以享受省一級的立法權。在江蘇省內,無錫、蘇州、徐州已先後被國家批准為「較大的市」。據稱,今年的人代會上,本省的南通市、浙江的溫州市、福建的泉州市都有議案爭取成為「較大的市」。年初,有消息說,江蘇省今年要爭取批准一個「較大的市」,本以為從各方面來講都應該是常州了,可是現在看起來還玄。成為「較大的市」意味著城市地位的提高,也表明了城市的規模與發展程度,國家在總量上是控制的。如果讓南通搶了先,常州就太說不過去了。常州在發展過程中失去過好些良機,不知道這方面能不能抓住機會。

常州,我為你急!!!

常州正在消失,留下的就是個頂著常州牌子的空殼,我不知道這些領導著只不知道城市存在的價值不能完全用經濟來衡量的,而且對舊城區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常州從春秋時期便已開始形成,到今天卻成為了一座毫無歷史沉澱的城市。豬市長還造了些仿古建築來哄外國人……

我不是常州人!
我家的東邊就是常州(武進市),小時候,只要往東邊看,就會發現東邊的樓房很多,為什麼?因為東邊是武進,西邊是丹陽啊!在我們丹陽人眼裡常州是個很好的地方!
今年寒假前後,我一直奔波在常州大地上!尤其是武進地區,幾乎每一個鄉鎮都去過了。有個總體的感覺,武進的鄉鎮使我失望(總體上雖然比丹陽好,但它是武進啊)。我是懷著崇敬和學習的心理去的,但感覺並沒有想像的好!傳統的強鎮象湖塘(政府所在地),牛塘,洛陽,奔牛等等,小城鎮建設並不是特別好!夏溪是苗木之鄉,但那條街也太短了。象雪堰,潘家,漕橋,前黃(中學很不錯),南夏墅,焦溪,鄭陸,橫山橋,小河,卜弋,東安等等,小城鎮建設很一般!而象孟河,焦西,羅溪等等就更不怎麼樣了!一般來說武進現在保留的一些鎮都是經濟強鎮,一些較差已經被並掉了。所以有些鎮是不應該的。

武進是常州最好的縣級市,但近年的發展的確出現了問題。80年代的武進是全國百強第二名,90 年代是第7名,現在已經是第13了,可見是在走下坡路。政府大樓很不錯,不知是喜是優?
金壇的基礎並不是很好,在90 年代發展很快,象化城的建設。這一次也進入了全國百強,但名次還是太後了。金壇的城建一般,但是很乾凈,這一點我很喜歡。但有一點我不懂,金壇有四個蘇果超市,為什麼共用一個倉庫呢?而唯一的倉庫還在一個巷子里的三樓上?是不是很難跟金壇人做生意?
溧陽城不大,但感覺有點亂,不過人氣很旺。溧陽已經被擠出了全國百強,這勢必會給常州拖後腿。溧陽的鄉鎮企業不是很好,丘陵地區過多,象埭頭這要的經濟強鎮太少了。不過,溧陽圍繞天目湖做了不少文章,這一點值的肯定——四A級旅遊區,天目湖酒也不錯,還有沙河魚頭。政府大樓也很好,不知是不是好事?

常州新區建設的步伐要慢與蘇錫,剛開始不錯,但後來出了一點事情就一蹶不振!恐龍園的崛起可能會給其重新給它帶來希望!

常州市區建設呢,比較好的地方還是那一條延陵路。當年的亞西亞是多麼的風光!現在雖重新裝潢開張,但是它還能再次風光嗎?我感覺前幾年常州的大手筆太少了!不過還好,現在常州市區花了二三十個億大搞城市建設,這又讓人看到了希望!

常州的交通建設不錯,要好於鎮江,但是跟蘇錫相比還是有差距!要知道,你是跟蘇錫齊名的!要不然,蘇州和無錫會不帶你玩了。武進已經並入市區,剩下的金壇和溧陽與丹陽相比還有差距,更不用說是蘇錫的縣級市了!你們兩者要好好努力了!

作為蘇錫常都市圈的一員——常州,你有必要發展的更好!作為一個丹陽人,我也希望你能發展的更好!因為你好我也好啊?很多人一定都去過蘇州,大家是否還記得蘇州火車站廣場上有許多虎丘的廣告牌,上面寫的是蘇東坡的一句話:「到蘇州不游虎丘,乃一憾事也。」殊不知這位文學大家生前最喜歡的城市並不是蘇州,而是常州。蘇東坡生前曾十一次來常州居住,而且最後一次也就逝於常州了。至今,他的居室和洗硯池都保留在艤舟亭公園內,常州人也稱之為東坡公園。

中國的許多城市都有別稱,就像南京稱之為石城、金陵,蘇州也稱作姑蘇一樣,常州的別稱也是獨具一格。我記得的別稱有三個:龍城、蘭陵、毗陵。每個別稱就顯示著古往今來的常州正是一個「俊彩星馳」的地方。與以前常州的轄地不同,現在常州的轄地要小許多,而且像江陰這樣的富庶之縣也被劃給無錫。但每個常州人依然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默默地在建設著新常州。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常州以較高的速度健康穩定地發展著自己的經濟。八十年代,常州有過輝煌的階段,如同九十年代的張家港一樣,常州在那時是全國各中小城市學習的楷模,經濟實力也曾一度位於江蘇省第一。但我個人認為,這只是當時中央採取的一種宣傳手段,這種宣傳對於宣傳對象本身來說,有利有弊。於是當近年來,常州的GDP總量不斷下降,而且與蘇、錫不斷拉大差距的時候,很多人便說常州不行了。

常州還是原來的常州。如果說八十年代,常州能夠排到省內第一的話,那並不說明常州發展的特別好,那隻是說明當時的蘇州、無錫或是南京還沒有抓住發展的機遇好好發展自己。試想,一個轄區范圍和人口都只排江蘇省倒數第二的常州,它的經濟總量怎麼都不可能高於本身條件就比之優越且面積、人口都數倍於常州的蘇、錫、寧。如果說,常州有什麼先天不足的話,那就是常州地區的旅遊資源太貧乏,且開發度不夠。而蘇、錫、寧都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在常州的經濟體系中,旅遊業就不是一個支柱形產業。

說到常州,就不能不說它的鄉鎮企業。這個問題其實應該跟蘇、錫一起來探討,因為這一現象是蘇錫常所共有的。這兒的鄉鎮企業,是全國發展最好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可見一斑。在全國百強縣(市)前十名中,蘇錫常中就有六七個之多。常州的武進也入選其中。

我在常州上學的時候,對鄉鎮企業的興趣比較濃厚,那時也是它發展最有爭議的階段。那時全國許多經濟學家對以鄉鎮企業為特徵的「蘇南模式」撰文著述,大部分的觀點都大同小異,而且已為大多數人所公認。其中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而且這位學者的一些想法竟與我不謀而合。

大家知道,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要條件就是政企分開,這對於保證其實施獨立的法人經營權和管理權是十分重要的。但這條看似普通的真理,並不適用在鄉鎮企業上,准確地說,在鄉鎮企業的開始以及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階段上,「政企不分開」恰恰是它強勁發展的動力。因為鄉鎮企業開始於計劃經濟時代,發展於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在江南,鄉鎮企業主要是集體經濟的產物,而「政企不分開」則為企業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計劃經濟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配置經濟」、「官僚經濟」、「關系經濟」,而企業所屬的「集體」——鄉鎮政府,甚至是村委——可以為企業最初的發展大開關系之門,可以讓企業不是很費勁地就獲得與國企一樣的資源配置。企業經營者盡管當時還不算是真正的法人代表,但他可以與這個「集體」分享所獲利益,這也極大地調動了個人和集體的積極性,雙方都從中受益。

但在近來,特別是市場經濟發展日趨成熟的今天,任何企業,包括鄉鎮企業最終都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手段來規范自己的經營活動。鄉鎮企業遇到了設備落後,技術更新慢,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這約束了它們朝更高方向的發展。但我們並不能說鄉鎮企業不行了。市場其實是最好的「篩選機」,經過市場的磨煉,鄉鎮企業才能走出小集體、小家庭式的發展,而跨向現代企業行列。

常州的新科,無錫的陽光、蘇州的沙鋼,三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事實上,他們對當地經濟的貢獻,已經遠遠超過了一些國企。短短十幾年的發展, 「新科」已經從一家鄉鎮小廠成為全國第一大VCD和DVD生產基地,並且在國內與東南大學、在國外與SONY等日美數碼實驗室保持聯系與合作關系。現在新科的發展已經伸向「白色家電」領域。看來,像「新科」這樣的鄉鎮企業名牌會越來越多地登上大雅之堂。

在文化教育領域,常州最著名的便是它的教育教學質量。用「人傑地靈」來形容常州一點都不為過。古往今來,這兒就是一個「狀元之地」,唐宋元明清,歷代均有常州狀元。北宋某年的一次科舉,全國300進士,而常州一地竟佔了60名。歷史上的文化傳統可見一斑。現在,常州市的高考本科達線率在省內是數一數二的,尤其是市區的本科率更是數年來都位居全省第一。「四大名旦」之一的江蘇省常州市高級中學便是其中一面旗幟(另外三家是省揚中,蘇州中學和南師附中),其硬體設施、師資力量以及生源素質在全省都是屬於第一流的。

以前的數十年間,每逢高考,省招辦都設在常州或無錫招生,從中可以看出常州的教育質量在省內、甚至在全國都是頗負盛名的。現任南京大學副校長許敖敖教授和洪銀興教授來自常州,現任東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冠群教授來自常州。在常州,還有吳氏兄弟(我忘了他們的名字)的事跡傳為美談:一位現任河海大學副校長,一位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兄弟倆均是所在學校的業務骨幹。現在,常州市教委直接管理或間接管理的基金總額已突破千萬元大關,莘莘學子的佳績已得到社會廣泛的贊賞和回報。

常州人的生活質量怎麼樣?那就以我個人的視線來看看普通常州人生活的變化。

六七年前,常州市紅梅西村小區獲得國家建築金質獎章「魯班獎」,它是江蘇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小區住宅。六七年後的今天,這樣的小區已算不上新潮和現代了,常州現在矗立的居民住宅讓人看得真是眼花繚亂,這真正體現了常州普通居民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和對家居環境至善至美的追求。

最新一期的江蘇衛視的「地球村」節目,邀請了兩位經濟學者和一位政府官員談南京的水、電、住房等的價格問題。來自江蘇省人民政府經濟法規制訂處的王處長,談到對南京住房的看法:「南京的住房價格大概就比北京、上海、廣州低,排到全國第四。但住宅環境……由於我經常去常州,對常州的小區感觸頗深,真是漂亮,我覺得南京現在只有月牙湖小區能有那樣的環境。我一問價格,卻只要二千多。這樣的住宅如果是在南京市中心的話,肯定是在五千元以上。」(無錫蘇州我還沒發現過)我想,每個人都明白這位省政府官員所表達的意思,他的話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常州人是幸運的,花不多的錢卻能享受到省內最好的居住環境。

南京是一個大城市,側重發展公共交通。而常州作為一個中小城市,情況有所不同,發展個人交通工具十分有利。在常州,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在路口等紅燈的摩托車(助力車)竟會比自行車還要多。如果說常州每戶家庭就擁有一輛摩托車(助力車),並不為過。今年上半年,常州私家車的銷量竟然超過3000輛,並且有加快的趨勢。代步工具的變化,也從另一個方面常州市民的生活質量正發生著質的飛躍。事實上,蘇州和無錫普通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和常州一樣,收入水平高,但生活支出少。在江南生活是一件連現代的上海人都感到愜意的事。

快餐是常州獨特的飲食文化現象,用「發達」來形容它並不為過。在常州人的觀念中,包括在我固有的觀念中,快餐就是指只須打個電話,便會有人送餐上門,而不是指親自跑到店裡去買個盒飯。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常州的快餐店就是專門配送上門服務的,這樣的店在省內是獨一無二的。現在盡管有的城市已經出現這樣的快餐店,但遠沒有常州這么發達。這樣的快餐非常便捷且、清潔,價格也不貴。大家可能吃過「大娘水餃」,殊不知它就是常州人所開,並且當初它在常州的經營方式也是上門配送,你同樣只需打個電話,可口的餃子和美味的牛雜湯就會有人親自送上門(當然不會額外收費),相當方便。

如今,常州最大的快餐店「麗華快餐」已經通過國際質量認證體系的認證,並且在三年前把業務經營到了北京,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在北京已頗具盛名,也悄悄地改變著北京人固有的快餐觀念並使之欣然接受它。
以飲食業為代表的私營企業的迅速發展,成為常州經濟騰飛的一首閃亮的風景線。私營企業的發展也得益於常州這片神奇的土地,像現在幾乎壟斷南京傢具市場的「月星」和「紅星」兩家企業,正是常州的私企。他們兩家企業正是依託常州,依託這片富饒的土地才開始了他們的發展。特別是紅星,網路不僅遍布江蘇,更是把觸角伸向了上海和北京。

常州的歷史傳統和現實特點決定常州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把自己定位於現代化的中型城市,努力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特別是促進鄉鎮和私營經濟的質的飛躍。努力營造兩個文明充分實現的城市氛圍

『貳』 常州的經濟情況是怎麼樣的

消費水平中等·比起上海。對比西部地區,算貴了。個體戶多,政府的稅收多,硬體設施就完善,福利政策也好,這就是優點。掙錢不夠花,是因為你亂花,不然每年怎麼會有那麼多人來常州務工。

『叄』 常州經濟發展

常州是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中國近代工業之父盛宣懷的故里,以經濟發達、工商比翼而著稱。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常州成為聞名全國的工業明星城市,以鄉鎮工業發達為時代特徵創造了著名的「蘇南模式」,是全國最早的「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和「對外開放城市」。 如今,常州市以農機製造業、輸變電設備製造業、汽車及配件製造業、新型紡織服裝業四大支柱產業為龍頭,帶動電子信息、新型材料工業、生物醫葯及精細化工三大新興產業的發展,著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規模和品牌效應逐步顯現。近年來引進海外創新創業領軍型人才,2008年世界上第一家系統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由1994年國際首創系統生物工程概念的曾邦哲(曾傑)在常州成立,系統生物學及其醫葯學與生物工程的應用,國際上有稱之為將帶來21世紀的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
經濟總量穩步攀升。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7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3.1%,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99.8億元、1667.2億元和1209.7億元,比上年增長4.3%、13.2%和13.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6∶56.8∶39.6調整為3.4∶56.0∶40.6,服務業增加值在全市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超過65000元,依據現行匯率折算接近10000美元。 全年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86.2億元,比上年增長32.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9.6%,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肆』 為什麼常州經濟最近幾年發展的那麼慢,誰能解釋下,詳細點,多方面的

瓶頸期

『伍』 常州發展如何

產業上,製造業是絕對的主導,除了蘇南鄉鎮經濟起步時的傳統強項紡織業外(如牛仔布料行業給lee,levis之流代工強企給黑牡丹),還有國內一流的裝備製造業、軌道交通業(諸如隸屬南車集團的也就是現在的神車的戚機廠,農業時代廣為人知的常柴常林及常發,近年涉足飛機製造的新譽集團和龐巴迪成立合資以及北京通用航空製造基地,各種新興的機器人公司)、醫療器械(與其他地區主導的醫葯產業形成差異化競爭)、號稱整了個「東方碳谷」的石墨烯產業(前沿產業,目測發展前景尚不明朗,不過政府強勢主推)、文化創意產業(目測先前主要是動漫類,依稀記得當年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不過現在已經沒什麼聲音),鋼鐵業(中天鋼鐵,如果當年鐵本沒有成為出頭鳥的話也是個鋼鐵巨頭,雖然其實很不喜歡這個污染嚴重的行業)、前些年大熱的光伏產業的天合光能(繼無錫尚德後第二個納斯達克上市的光伏行業領導者)、連鎖零售行業(諸如傢具業的紅星美凱龍、月星,餐飲界的大娘水餃、麗華快餐都是常州的)等等等等,除此之外,小米的九號平衡車的生產廠商納恩博,去年風頭正勁的小牛電動車的生產廠商都是源自常州。

旅遊上,這塊常州確實做出了無中生有的特色,最為知名的中華恐龍園自是無需多言。除了恐龍園,嬉戲谷,淹城這樣的收費大型游樂園外,類似紅梅公園、荊川公園、青楓公園、蘭園這樣大大小小的綠地公園據說有七十四個,因此還得了個全國宜居城市第四名。

教育上,基礎教育處於省內的領先地位,不過從江蘇省唯二的援藏中學其一在常州(還有個在南通)可窺見一斑,有省常中(江蘇省四小花旦)、前黃中學、第一中學、華羅庚中學這樣的名校。雖然高等教育較為一般(常州大學、常州工學院、江蘇理工學院、河海大學常州校區)。職業技術教育走在前列,據說常州的大中專院校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

民生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交通和教育,還有個關鍵點:住,這個也不多說,不少答案都提到了常州的房價,常州房價不是很高,比蘇州無錫上海便宜。好多上海人這邊買房,可見一斑。

總之,這是一個宜居城市。個人感覺缺少了點歷史厚重感,其他方便都還不錯。

『陸』 常州經濟怎麼樣啊

常州經濟很不錯的!!在江蘇是比較發達的 在全國都能排上百強城市的哦!!!

『柒』 常州經濟發展怎麼樣

如果只在常州呆著感覺還可以,只不過不要去滬、蘇、錫及各大城市就行。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捌』 常州經濟如何

常州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的常州人盛宣懷傾注畢生精力從事近代工礦交通事業,創造了第一家電信企業等11項「中國第一」。清末民初,常州紡織、機械、食品等近代工業得到較快發展,1906年出現了第一個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晉裕布廠,1932年,著名實業家劉國鈞建立了紡織染聯營模式,在三十年代具有首創意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常州成為聞名全國的工業明星城市,並以鄉鎮工業發達為時代特徵共同創造了著名的「蘇南模式」。作為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的常州裝備製造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已形成農業機械製造業、輸變電設備製造業、汽車及配件製造業、新型紡織服裝業四大支柱產業和軌道交通、新型塗料等六大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目前輸變電產品製造業規模名列全國第一,並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著名的軌道交通車輛與部件製造基地,工程機械與車輛產業也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至2010年底,常州全市已擁有26隻中國名牌產品、175隻江蘇省名牌產品、327隻常州市名牌產品,中國名牌數在全省位列第三,初步形成了以中國名牌為龍頭、江蘇名牌為中堅、常州名牌為後備的多層次發展、梯隊提升的良好格局。 常州正在成為國內優勢明顯、潛力巨大的現代裝備製造城。

『玖』 常州經濟在全國排名多少

1、上海市 13698億元 增9.7% (滬)
2、北京市 10488億元 增長9% (京)
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12.3% (廣東1)
4、深圳市 7806億元 增12.1% (廣東2)
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
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16.5% (津)
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14.3% (渝)
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
9、青島市 4409億元 (山東1)
10、無錫市 4400億元 (江蘇2)
11、佛山市 4300億元 15.4% (廣東3)
12、寧波市 3964億元 10.1% (浙江2)
13、武漢市 3960億元 15.1% (湖北1)
14、成都市 3901億元 12.1% (四川1)
15、大連市 3858.2億元 增16.5%(遼寧1)
16、沈陽市 3855億元 (遼寧2)
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12.1% (江蘇3)
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
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
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21、濟南市 3017億元 同比增13%(山東3)
22、鄭州市 3002億 同比增12.5% (河南1)
23、長沙市 3000億元 同比增15%(湖南1)
24、哈爾濱市 2800億元 增長13.2%(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2770億元 同比增11%(河北2)
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
27、長春市 2588億元 (吉林1)
28、南通市 2550億元 (江蘇4)
29、濰坊市 2500億元 (山東4)
30、溫州市 2430億元 8% (浙江3)
31、淄博市 2300億元 (山東5)
32、福州市 2296億元 同比增13.1% (福建2)
33、紹興市 2223億元 (浙江4)
34、大慶市 2220億元 (黑龍江2)
35、常州市 2200億元 (江蘇5)

『拾』 你覺得未來五年內江蘇省最具發展潛力是哪些城市

我覺得是南通市,因為南通市靠近上海,而且最近幾年經濟增速比較快。

閱讀全文

與常州經濟發展2017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