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代服務業包括哪些行業
現代服務業往往被劃分為生產性服務業、消費性服務業、公共性服務業和基礎性服務業4大類。其中,與國家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就是生產性服務業,包括金融、物流、電子商務、電信服務等。與人們生活以及和諧社會相關的,就是消費性和生活性服務業,如餐飲、旅遊等。公共服務業則包括電子政務、醫療、教育等。
(1)體育賽事旅遊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融合的三種形態
結合型融合
結合型融合,是指在製造業產品生產過程中,中間投入品中服務投入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如在產品中市場調研、產品研發、員工培訓、管理咨詢和銷售服務的投入日益增加;同時,在服務業最終產品的提供過程中,中間投入品中製造業產品投入所佔比重也是越來越大,如在移動通信、互聯網、金融等服務提供過程中無不依賴於大量的製造業「硬體」投入。這些作為中間投入的製造業或製造業產品,往往不出現在最終的服務或產品中,而是在服務或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與之結合為一體。發展迅猛的生產性服務業,正是服務業與製造業「結合型「融合的產物,服務作為一種軟性生產資料正越來越多進入生產領域,導致製造業生產過程的」軟化「,並對提高經濟效率和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
綁定型融合
綁定型融合,是指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實體產品必須與相應的服務產品綁定在一起使用,才能使消費者獲得完整的功能體驗。消費者對製造業的需求一不僅僅是有形產品,而是從產品購買、使用、維修到報廢、回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保證,產品的內涵已經從單一的實體,擴展到未用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很多製造業的產品就是為了提供某種服務而生產,如通信產品與家電等;部分製造業企業還將技術服務等與產品一同出售,如電腦與操作系統軟體等。在綁定型融合過程中,服務正在引導製造業部門的技術變革和產品創新,服務的需求與供給指引著製造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方向,如對拍照、發電郵、聽音樂等服務的需求,推動了由功能單一的普通手機向功能更強的的多媒體手機的升級。
延伸型融合
延伸型融合,是指以體育文化產業、娛樂產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引致周邊衍生產品的生產需求,從而帶動相關製造產業的共同發展。電影、動漫、體育賽事等能夠帶來大量的衍生品消費,包括服裝、食品、玩具、裝飾品、音像製品、工藝紀念品等實體產品,這些產品在文化、體育和娛樂產業周圍構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在為服務業供應上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給相關製造產業帶來了巨大商機,從而把服務業同製造業緊密結合在一起,推動者整個連帶產業共同向前發展。有資料顯示,美國等電影產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票房一般只佔到電影收入的三分之一,其餘則來自相關的電影衍生產品。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整個動漫遊戲的龐大產業鏈中,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利潤是靠周邊產品來實現的。
參考資料:現代服務業三種形態 網路
Ⅱ 舉辦奧運會對一個國家有哪些好處
一、體育影響
自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辦以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奧運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體育領域內,舉辦奧運會就是舉辦一項單純的體育賽事。這也是在奧運會初具形態,還遠未得到社會承認的歷史時期的必然結果。此時,奧運會對舉辦國的影響主要在普及、促進現代體育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奧運會由於參加國家和地區較少,規模不大,涉及資源有限,對舉辦地社會其他方面影響較小。
二、政治影響
二戰結束後,蘇美兩霸為首的兩極對峙的冷戰格局形成,奧運會也成為政治角逐的舞台。以1952年蘇聯參加赫爾辛基奧運會為標志,政治因素成為奧運會發展的主要動因。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奧運會與政治體制的較量、國家主權及聲望交織在一起,出現大大小小的政治沖突。在這一時期,奧運會舉辦國的政治企圖也日趨鮮明,將奧運會作為追求國家政治利益,實現國家目標的工具。如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均有強烈政治意圖,意在向世界展示二戰後重建的日本和德國的新形象。1988年漢城奧運會使處於國際社會邊緣狀態的韓國,得到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打破國際關繫上的堅冰狀態,成為韓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20世紀末,冷戰結束,但是奧運會的政治影響及舉辦國對奧運會的政治利用並沒有隨著冷戰的結束而結束,只不過是其表現形式有了新的變化,政治意識形態的沖突不再是重點,代之而起的是對文化差異和沖突的關注。
三、經濟影響
二戰後冷戰格局的政治動因及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得奧運會的規模急劇擴張,舉辦成本大大增加,但奧運會的組織者(國際奧委會和舉辦城市)尚未找到與這種規模的奧運會相適應的經濟運作模式。舉辦國為了追求奧運會政治影響,不得不投入巨大的經濟成本,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留給舉辦城市的高額債務,一度使奧運會難以為繼。這種狀況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轉變。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23屆奧運會,成功地創造了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運作模式,奧運會潛在的經濟效益得到充分釋放,其作為舉辦國經濟發展和市政建設助推器的作用引人注目。於是在原有的體育和政治影響基礎上,又迭加上經濟影響。
四、環境影響
在政治和經濟力量的驅動下,奧運會規模進一步膨脹。奧運會不僅使舉辦地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發生深刻的變化,形成對環境的巨大壓力,而且留下綿延久遠的後續影響,從而在更大的時空范圍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