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我國主要經濟矛盾對經濟運行影響

我國主要經濟矛盾對經濟運行影響

發布時間:2021-01-11 22:40:26

A. 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根源

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回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答矛盾和問題,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平衡。供給側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通過市場約束引導資源配置,大力發揚工匠精神,增強產品競爭力,是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適應性的根本途徑。

(1)我國主要經濟矛盾對經濟運行影響擴展閱讀: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行政手段、政府主導或有意或無意地被強化。或許,行政手段用起來方便、順手、見效快。但缺乏市場約束的推進沒有根基,一陣風過後就會反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一項戰略,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協調配合,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供給側改革的頂層設計固然重要,但基層創新和探索也不可或缺。只有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創新進取,積極營造精品製造的社會氛圍,大力抑制社會投資投機傾向,全力推動我國製造業升級,全面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才能提升整個供給體系質量,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

B. 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開題報告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平衡。供給側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通過市場約束引導資源配置,大力發揚工匠精神,增強產品競爭力,是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適應性的根本途徑。
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有效需求不足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治理的重大難題。從表象上看,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似乎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但實質上,是供給側質量不高,導致供給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進而產生需求受到壓抑和外溢的情況。
供給側質量不高,主要表現為有效供給不足,難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需要,導致海外購物成為消費時尚。供給側質量不高,也表現為僵屍企業「僵而不死」,長期創造無效供給,消耗寶貴資源,導致經濟金融運行風險聚集。這些情況表明,供給側質量不高,已經影響到經濟轉型升級,阻礙了內生經濟增長動力的凝聚。
而供給側質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於,市場機制對微觀經濟主體行為的約束尚未充分發揮作用。不清晰的市場信號,容易產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一部分企業不積極主動轉型而坐等政府救助,還有部分企業面對盈利空間收窄,不積極推進產品創新而只希望政府提供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增強產品競爭力的努力;海量低廉商品大量充斥市場,對國內精品製造產生較大沖擊;資產價格泡沫的非理性膨脹,導致社會投資投機風氣盛行,不利於幹事創業氛圍的培育和形成。
可見,通過市場約束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就是要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著力提升整個供給體系質量,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減少無效供給,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優勝劣汰,自發實現市場出清,讓沒有市場發展前景的僵屍企業破產,人員分流。縮小低質量供給的生存空間,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嚴厲打擊電商市場和線下市場存在的偽造、仿冒、以次充好等行為。擴大有效供給,要大力發揚工匠精神,引導企業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積極提升服務質量;積極引導企業形成獨有的比較優勢,加強品牌建設,堅持高標准高質量來培育真正「百年老店」。

C. 針對目前我國的經濟運行狀況,從宏觀調控的一個方面,談談你的看法

國家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來調節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如物價上漲,對外貿易。。

D. 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談談你對我國當前經濟運行壓力的看法

  1. 矛盾具有普遍抄性,矛盾就是對立襲統一,要一分為二看待我國當前經濟運行壓力。既要看到經濟運行壓力的一面,挑戰的一面,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蘊藏的機遇;

  2. 矛盾度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國當前經濟運行壓力下的各種特殊性因素與方面。

  3. 矛盾主次方面是辯證統一的,矛盾雙方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既要看到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方面,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是相互轉化的。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我國當前經濟運行壓力與機遇要准確把握,善於創造條件,實現主次方面的轉化。

E. 我國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哪些

  1. 區域發展不平衡

  2. 城鄉發展不平衡,差距拉大

  3. 不同階層的群體收入差距拉大

  4. 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經濟增長質量不高。


F. (20分)材料一:近年來,我國經濟運行中一些矛盾進一步顯現,最突出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規模過大

(1)有利於抑制部分行業盲目投資,低效重復建設,避免資源浪費;有利於穩定物回價,提高居民答收入水平;有利於調整經濟結構,穩定金融秩序,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2)①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我國目前出現的經濟過熱現象,反映出市場調節的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的缺陷和弱點,說明必須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以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②政府應遵循經濟規律,按經濟規律辦事。不顧市場行情,盲目擴大投資,導致經濟過熱,是違背經濟規律的結果。政府採取有力措施抑制投資規模增長過快,是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的體現。?

G. 我國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哪些

1.區域發展不平衡2.城鄉發展不平衡,差距拉大3.不同階層的群體收入差距拉大4.經濟結構不合理,
經濟發展方式
粗放,經濟增長質量不高。

H.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問題有那些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經濟總量缺口不大,潛在供給過渡
結構問題嚴重,三個過剩加劇:相對過剩;暫時過剩;局部過剩。

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所實施的漸進式轉型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綜合國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社會發展中也逐漸積累了多種新的矛盾,這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和解決的主要挑戰。收入差距不斷拉大;需求結構嚴重失衡;產業結構發展滯後;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金融發展相對滯後;政府間財政關系失衡。
由於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而且在中國經濟型轉型期,各種基本經濟關系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宏觀經濟運行中也會呈現出許多新問題、新特徵。因此,經濟轉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們只有不斷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各種新問題、新挑戰,穩步實現中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才能夠最終實現中國經濟轉型的成功。

宏觀經濟 指總量經濟活動,即國民經濟的總體活動。是指整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系;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等。一般認為此詞1933年由挪威經濟學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觀經濟學」時所提出。宏觀經濟的主要目標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長的產出率、低失業率和穩定的價格水平。

與我國主要經濟矛盾對經濟運行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