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南京經濟發展特點

南京經濟發展特點

發布時間:2021-01-11 21:23:14

Ⅰ 南京的經濟

1981年南京被國家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2004年經濟中心定位指數排名南京列中國大陸第六,僅次於北上廣深津 ;2008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列中國第五,排在北上廣深之後。 2014年中國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評估,南京僅次於深圳廣州(不含京滬)。 2015年南京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占據2.4%,第二產業占據40.3%,第三產業占據57.3%,第三產業比重位列國內第五,前四為北上廣深。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20.77億元,列全國第11位,增長9.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5.17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3.62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2.91元,增長10.3%。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和商品糧基地之一,主要經濟作手有油菜、棉花、蠶繭、麻類、茶葉、竹木、水果、葯材等。由於長江兩岸水網交織,湖泊密布,水域廣闊,水質肥沃,因此也是中國重要的淡水漁業基地之一。
2015年,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415.27億元。糧食總產量114.06萬噸,油料總產量10.83萬噸。肉類總產量11.25萬噸,禽蛋產量7.20萬噸,牛奶產量7.97萬噸。水產品總產量22.89萬噸。新增高標准農田面積12萬畝、經濟林果3.4萬畝、設施水產養殖2萬畝。「菜籃子」蔬菜基地面積達17萬畝,設施農業種植面積73.2萬畝,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298萬畝。 南京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1865年金陵製造局的誕生標志著南京近代工業的開端。英商和記洋行、津浦鐵路南段機廠(南京浦鎮車輛廠的前身)、永利化學工業公司亞廠(南京化學工業公司前身)、中國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的成立,形成了南京近代工業的雛形。 1949年後,南京新發展了石油化工、汽車製造、鋼鐵冶金、機械裝備等支柱產業,在計劃經濟時代是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前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相繼誕生了中國第一座磷肥廠、第一隻國產電子管、第一台全國產收音機、第一座無線數字衛星通信站、第一部雷達、第一部全自動洗衣機等。
南京是國家重要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現代服務中心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居全國第二位,車輛製造規模居第三位 ,製造業強市排名中南京居中國第一 ,被國家九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四十優」城市,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 南京本地的知名企業有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陵石化、躍進汽車、江南光電、蘇寧環球、雨潤、太平洋建設、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宏圖三胞等,傳統四大支柱產業是電子、石化、汽車、鋼鐵。 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065.8億元。 南京是國家發改委定位的「全國重要區域金融商務中心」 ,在長三角地區中是僅次於上海的商貿中心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 ,金融業是南京的重要戰略性、支柱產業 ,金融總量及金融資源占江蘇省的四分之一 ,金融中心指數居全國第六 ,總部經濟排名全國第七。 2013年,南京金融產業增加值846.20億元,位居服務業之首,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56%,是金融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0%的全國五大城市之一。 2015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中,南京金融人才環境排中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和廣州。
南京是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和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 ,中國唯一的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軟體產業是南京著力培育的第一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2013年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2620億元,其中軟體業務收入2309億元,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後,居中國第四、江蘇第一,規模佔全國的7.5%、占江蘇的44.6%。
會展業是南京重要的產業,南京會展經濟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 2014年舉辦大中型展覽和會議4950個,大型特大型展覽71個。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發布的「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排名」中,南京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境內舉辦國際性會議最多的城市。2014年,商務部發布《中國會展行業發展報告2014》,南京在國內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排名中,名列中國第五。
文化產業也是南京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2014年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515億元,佔GDP比重達5.84%。 主城區服務業佔GDP比重平均達到82%,鼓樓、玄武、秦淮三區服務業佔比超過90%。

Ⅱ 南京 經濟概況是什麼

簡述
在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對南京的經濟建設曾經付諸相當努力,興建過一批在全中國有一定影響的企業。1949年後,南京發展相對緩慢,但重化工業規模仍居江蘇第一。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由於南京經濟以國營事業為主,相較於以外資和私人企業為主的蘇州、無錫等長三角其他城市,發展較為滯後。南京本地 夜色中的南京城的知名企業有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陵石化、躍進汽車、江南光電、蘇寧環球、雨潤、太平洋建設、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宏圖三胞。
工業
南京的工業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機械、生物制葯、食品飲料、儀器儀表等產業佔有重要地位。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472.23億元。
最新評定,製造業「十大強市」南京列第一。排行榜中,南京的城市製造業經濟創造能力排名為第六,科技創新能力排名為第一,環境資源保護能力排名為第五。
商業
2008年,南京市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651.82億元。南京的主要商業區有新街口、湖南路、夫子廟、珠江路等。新街口位於南京市中心,在民國時期發展為商業區,目前集中了大批大型店鋪。湖南路位於鼓樓區,主要是1990年代以後興起的新商業區。夫子廟位於秦淮區,是南京最古老的傳統商業區之一,自1985年起陸續改建為仿古街市,以餐飲娛樂為特色。珠江路位於玄武區並為區政府所在地,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IT產品集散地之一。
旅遊業
2008年度,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714.3億元人民幣。2004年末,全市擁有4A級旅遊景點5個,旅遊星級賓館飯店113家,其中五星級賓館8家,各類旅行社三百餘家,其中從事國際旅遊業務的旅行社27家。南京市也是中國評出的第一批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Ⅲ 南京的經濟發展好不好

2008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榜單,日前揭曉。本次榜單的研究對象涉及中國大陸的652座城市,前10名分別為杭州、上海、無錫、南京、寧波、北京、佛山、蘇州、常州和廣州。 南京將成長三角最大交通樞紐 今年是《福布斯》中文版第5次推出「中國最佳商業城市調查」。為保障榜單的權威性,分析數據均採用歷年來國家統計局所發布的權威數據,不採用專家主觀評分制。 「作為擁有豐富文化遺存和深厚歷史積淀的千年古都,南京正在向人們展示其青春活力的一面。」制榜人陳嵐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上榜城市的排名是依據勞動力素質指數、高級人才指數、經營成本指數、市場規模指數、市場潛力指數、客運指數、貨運指數、資本活力指數,這8項參考指數調研數據來進行的。 制榜團隊在調研時發現,目前南京長江四橋和過江隧道建設正熱火朝天,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也將相繼開工,南京即將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這些無疑將為南京物流業發展插上騰飛翅膀。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僅僅是南京第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軟體、電子信息、旅遊等產業,也將為南京經濟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南京綜合競爭力表現極佳 「南京科教實力雄厚,高級人才多,勞動力素質較高,交通便捷……這些都是南京位列第四的原因。」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葛守昆說,不過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南京是典型的區域商業中心城市,這個地位不可替代。他分析說,南京處於長三角北翼,都市圈輻射范圍較廣,我省的鎮江、揚州、淮安等城市,安徽的馬鞍山、蕪湖、滁州等城市,都在南京的商業輻射范圍之內,南京既是周邊城市市民的商業消費中心,也是周邊城市商業發展的重要節點。「要說科教優勢,北京不比南京弱;要比資本活力,蘇州比南京強。為什麼它們排名在南京後面?就在於南京是無可替代的區域重要商業節點城市,而其他城市不是。」 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李程驊研究員也持相同觀點。他說,現在,大家已經形成了南京是全球城市商業發展、國內城市商業發展節點城市的共識。「特別是隨著寧合動車組的開通和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發展,長三角新的發展軸已由滬寧軸延伸到寧合軸,不僅大大促進了寧合兩市及其周邊城市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把長三角和長江中上游城市連接起來,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 李程驊認為:「南京商業功能、產業功能配套完善。此次排名第四,不過是南京綜合競爭力的一個表現而已。」 南京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市商貿局新聞發言人何俊遠對南京取得這一名次並不意外。昨天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南京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一直排名第四,說明南京的商業發展規模始終位居全國前列。「這是一座非常具有包容性的開放城市,經營成本較低,投資環境好,商業輻射周邊12個城市2000多萬人口,擁有發達的物流,市場潛力巨大,可以給投資者重要的信心。而創業者和私營資本活力正是《福布斯》評價一座『商業城市』的主要依據。」 他同時分析說,和蘇南其他城市相比,南京的商業短腿在郊縣,蘇州、無錫的郊縣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佔到全市的70%,而南京只有33%,說明南京的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開拓郊縣市場,拉動消費,推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陳嵐說,最佳商業城市起碼要具備四個要素:要有一流的人居環境,要有優秀的創業人才,要有活躍的創投資本,要有高效的政府服務。政府應大力營造有利於企業成長的社會環境,著力激發企業創新發展的活力,把企業作為寶貴的社會財富和資源,引導全社會形成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歡迎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最近國務院發布了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改革方向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文件,長三角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南京作為長三角的重要城市,應抓住這一機遇,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陳嵐說。 ■延伸閱讀 「2008福布斯」百強商業城市研究指標 「2008福布斯」百強商業城市研究對象為中國大陸652個城市,對其中2006年GDP超過190億元的194個城市進行基礎數據搜集和研究。 研究指標包括勞動力素質指數、高級人才指數、經營成本指數、市場規模指數、市場潛力指數、客運指數、貨運指數、資本活力指數。大部分指標為2004年、2005年和2006年3年數據的平均值;個別指標採用了調查時點數據。 南京各項指標的得分為勞動力素質指數0.9134,高級人才指數0.6711,經營成本指數0.7783,市場規模指數0.4781,市場潛力指數0.7647,客運指數0.1536,貨運指數0.1608,資本活力指數0.3044,總得分為44.41。

Ⅳ 南京的城市有什麼特點

南京是俺的第二故鄉,俺離開北京南下在南京生活了20年以上,自然對南京有一翻粗淺之認識,下面筆者古今聯系,以「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為題草創一篇頭條文章,求教方家。

一、南京今日之地位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南京,帶「京」字但簡稱「寧」,我國今天碩果盡存帶「京」字的兩座城市之一(還有就是北京),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南京今天為我國經濟總量僅次於廣東的江蘇省的省會,國家級副省級城市之一,我國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我國科教四大中心之一,長三角地區國家中心城市,長三角地區僅次於上海的唯一特大城市,因其歷史上與安徽撤不斷的關系還被戲稱為「徽京」,擁有這些光環的南京在今天可謂是中國「明星」城市之一。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然而,令人尷尬的事實是這樣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省會城市卻不敵同樣的省會城市廣州和級別比之低的深圳。撇看廣東先不談,深圳居然地位超越南京。君不見,說起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今天中國人婦孺皆知,「北上廣」當之無愧,可上個世紀80年代僅擁有3萬人口的並不起眼的小漁村深圳,居然有資格與「北上廣」並列,而GDP 僅次於廣東的江蘇省省會南京不僅不能與同級別的廣東廣州比肩,就連歷史文化和行政級別比它低的多的深圳也比不了,原因何在?

毋庸置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疑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於1980年設置深圳經濟特區後深圳成為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深圳日漸強大的經濟實力及超強的創新能力密不可開。僅經濟實力而言,江蘇省內長期有「蘇錫常」和「寧鎮揚」之說(可憐啊,「蘇錫常」跟上海玩,瞧瞧作為省會的南京只能與鎮江和揚州一起玩了),蘇州經濟遙遙領先排省內第一,無錫曾長期排第二,南京近年來GDP 才超越無錫排於蘇州之後成為江蘇省的老二了。在全國,南京雖然是古都和省會,但因GDP和創新遠遠不敵深圳,南京不是一個與深圳比肩的一線城市,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不信我們能叫「北上廣深」,如果叫「北上廣寧」,肯定會被全國人民和深圳人民笑話的。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當然換個標准,筆者發現,以地鐵通車歷程來看,後來居上的南京遙遙領先深圳,我們到可以說「北上廣寧」,各位網友們,南京進不了「北上廣深」之列,不是與「北上廣深」並列的當下中國一線城市,但俺發明創造一個「北上廣寧」說法,請看上圖,如果以當下通車里程計算,南京僅次於北京、上海和廣州,排名全國第四,我想俺發明創造的「北上廣寧」說法也是事實,當然,即便這樣講,南京的地位還是尷尬的,她仍然不是與「北上廣深」並列的中國無可爭議的一線大城市。

二、南京歷史上做首都之特點

今日南京不管在省內還是省外,其地位都有點不尷不尬,但南京在歷史上的地位卻非省內的蘇州可比,更非省外的深圳可比,「回到歷史」,南京在歷史上的地位有特點很獨特。

1.建都的朝代數量比較多。

南京並非我國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西安才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但拋開西安等城市,歷史上以今天南京地盤為首都的朝代數量也是比較多的。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東吳孫權建都南京(當時叫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自此「江南佳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拉開了成為我國四大古都之一的序幕,南京因此逐漸有「六朝古都」和「十朝都會」之稱。

其實曾經以南京為首都的朝代既不是六個,也不是十個,而是十三個,請看它們依次是:三國東吳(建業)、東晉(建康)、南朝·宋(建康)、南朝·齊(建康)、南朝·梁(建康)、南朝·陳(建康)、五代·楊吳(西都)、五代·南唐(江寧)、南宋(行都)、明初(應天府和南京)、南明(南京)、太平天國(天京)和中華民國(南京)。

2.偏安一隅的短命王朝

只可惜,盡管以南京為首都的朝代很多,但大多都是偏安一隅的短命王朝。如何理解這個定性?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偏安一隅:只有明朝(1368年,出身卑微起自草莽的平民農民軍領袖朱元璋攻佔元集慶並改集慶為應天府在此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後其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後遷都北京,明朝實行南北兩京制,於北京置順天府,於應天府置南京,這是南京地名之始)和中華民國屬於統一朝代(1912年元旦,孫中山於南京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同年袁世凱於北京建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直至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統一),其它都是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

短命程度:以南京為都的時間都很短,這六個朝代中東吳52年歷4帝,東晉103年歷11帝,南朝宋60年歷9帝,南朝齊24年歷7帝,南朝梁56年歷6帝,南朝陳33年歷5帝。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在以南京為都城的統一王朝中,盡管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明朝實行「兩京制」,以北京為京師,南京作為留都而存在,但南京作為明都的實際時間確實只有明初的五十多年(1368年至1421年)。至於中華民國敗退台灣後,名義上仍以南京為都,然而,作為代表中國合法政府的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都的時間也是很短的,不計算抗戰時期遷都重慶等地,實際上只有前後二十二年(1927年至1949年)。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以南京為都城的朝代中最長的是哪個?仔細計算時間,答案是:在以南京為都城的眾多王朝中,最長的王朝當屬東晉王朝,該王朝從317年司馬睿建立到420年劉裕以宋代之,經歷11帝,時間過百年(103年),時間相對來說,也不能說短暫了,但以南京(當時叫建康)為都城的東晉其致命弱點仍然是偏安一隅。

3.區別於其它古都的地方

南京作為古都區別於其它古都的地方還有哪些呢?讓我們先「回到歷史」,先梳理一下歷朝歷代中國的首都情況。

先秦時期的夏王朝是華夏族建立的曾先後建都於安邑和陽城(在今河南省登封縣東)的中國古代第一個朝代,繼夏朝之後的商王朝多次遷都,以殷(今河南安陽西)為最穩定,取代商朝的周王朝西周以鎬京(今西安)為都,東周又以洛邑(今洛陽)為都。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到了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和少數民族都建立過王朝,在北方戰亂之際,中原漢族還「衣冠南渡」。這一時期都城分別是:秦朝都於咸陽(今陝西咸陽),西漢都於長安(今西安),東漢都於洛陽,三國曹魏都於洛陽,蜀漢都於成都,吳國都於建業(今南京),西晉都於洛陽,東晉都於建康(今南京),南朝宋齊梁陳都於建康(今南京),北朝北魏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公元493年遷都洛陽)、東魏都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西魏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北齊都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和北周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
至隋唐五代十國至元明清時期,漢族和少數民族繼續都建立了很多王朝,甚至少數民族的蒙古族和滿族還建立了全國性的大一統王朝,其都城是:隋朝都於長安(今西安,還建有東都洛陽),唐朝都於長安(今西安,還建有東都洛陽),宋朝北宋都於汴梁(又稱呼為東京,今河南開封)、南宋都於臨安(今浙江杭州),遼國有五個都城即遼上京、遼中京、遼東京、遼南京和遼西京(歷史地圖冊上位置很清楚),金國共三個都城即上京會寧府(位於今黑龍江阿城東南,為金國第一個都城,完顏阿骨打於1115年建)、燕京(金之中都,位於今天北京西南,為金國第二個都城,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於此)和南京(金國第三個首都,注意指今河南開封,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完顏珣於1214年遷都於此),元朝都於大都(今北京),明朝洪武、建文和永樂前期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後來遷都北平改北京,清朝都於北京(今北京),中華民國建於南京遷至北京後復又定都南京,抗戰遷都前遭受過日本軍國主義鐵蹄蹂躪發生過「南京大屠殺」。

簡要概述中國歷朝歷代首都,我們發現相比起眾多古都來說,南京作為古都的特點是(不完全歸納):

第一個特點:南京是中國南方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古都。

第二個特點:南京是我國四大古都中唯一一個位於長江以南的古都。

第三個特點:南京是我國四大古都中唯一一個全部由漢族建立王朝的古都。

第四個特點:在中國古代,在北方游牧南下而北方處於戰亂時期,南遷的漢族往往把南京作為華夏漢族文明傳承的重要庇護所。

第五個特點:南京雖然短命偏安過,但也曾因在明朝成為當時中國和世界最大的城市而「闊過」,其「闊」超越當時的北京,更不要當時還不存在的今日深圳了。

第六個特點:南京因近代日本製造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事件成為中華民族眾多城市中遭受列強欺凌最悲情的城市。

第七個特點:南京曾以非首都的城市拉開了中國近代開端的序幕(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又以其首都的地位終結了中國近代史(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為不可或缺的關鍵節點,中國近代史結束的真正標志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綜上所述,由南京今日之地位想到的歷史上做首都的南京之特點,我們掛一漏萬地發現:南京的今日地位尷尬,南京的往昔地位獨特。

Ⅳ 南京有什麼優點或特點成為直轄市

說說為什麼不來能:
1 黨國故都,不吉源利
2 人口太少
3 經濟發展水平有限,GDP排在它前面的太多了
4 上海和蘇州已經發展起來了,回過頭來發展南京,資源很難協調
5 萬一成為直轄市,誰來做省會呢?
希望拋磚引玉。

Ⅵ 南京的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五大支柱產業拉動南京工業經濟

據最新出爐的統計資料顯示,南京工回業經濟在能源、原材料等答價格上漲的壓力下依然穩健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54.11億元,同比增長23.0%;工業總產值1895.88億元,增長28.2%;主營業務收入1855.32億元,增長27.2%;利稅192.07億元,增長19.8%,利潤103.43億元,增長20.1%。

五大支柱拉動明顯

上半年全市電子、石化、鋼鐵、汽車、電力五大支柱產業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340.07億元,增長31.4%,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其增量對全市工業的貢獻率達76.9%,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1.6個百分點。

五大產業中,石化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85.01億元,增長41.1%,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由一季度的28.2%上升為40.9%,成為全市工業快速增長勢頭影響最大的產業;鋼鐵產業在南京鋼鐵集團公司、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瑞基鋼鐵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的強勁拉動下,依舊是全市工業經濟發展最快的產業,增速高達42.5%。

Ⅶ 南京的經濟水平如何

我認為南京的經濟水平,最重要的是要看跟哪個城市比較,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相比,當然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所以我們不能自視過高。


南京的經濟水平

那麼南京的經濟水平,我們應該怎麼樣來看呢,相比北上廣深而言,南京的經濟水平算不上高,但是對比其他南方城市來說,雖然在經濟水平方面比不過蘇州,但是在社銷方面還是高於蘇州的,蘇州比南京多出200萬人,社銷卻不如南京,在這里拿蘇州做比較僅僅是因為兩個城市都在江蘇。如果把南京放在全國各個省會來比較,除了廣州以外,杭州成都武漢這些和南京其實也就是半斤八兩的水準。

Ⅷ 南京的經濟怎樣

今年上半年,南京的GDP總量以6201.88萬億元排在國內各城市的第11位,屬於國內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城市之一。

Ⅸ 南京經濟發展好嗎

南京這座城市歷史上就是國家部委所屬企業、大院大所、軍方重量級企業及其研究機構、國家重點院校集聚所在,江蘇省委省政府諸多機關和不少省屬大型企業集團總部駐地。在改革開放之前,是「條塊分割」的計劃經濟體制根深蒂固的堡壘之一。長期以來,南京的發展受多方力量牽制、多種因素影響,「大院經濟」、「圍牆意識」成為制約南京發展的「慢變數」。

閱讀全文

與南京經濟發展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