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對於中國來說基本上沒什麼影響,美國制裁俄對中國有好處,有中國俄也不怕西方制裁。
不久前,莫斯科與北京通過數十億元的能源協議。第二大經濟體正成為俄羅斯與西方緊張不斷升級的最大受益者。
迄今,歐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挪威等國,對俄實施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制裁。美國一直讓中國加入制裁行列,但北京不願隨華盛頓起舞。分析人士說,如今白宮無力在這個問題上相逼。美中經貿已不可分割,華盛頓沒任何實際籌碼來說服北京追隨它。美製裁俄對中國有好處,有中國俄不怕制裁。
匈牙利總理本月將歐盟對俄的制裁比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問題專家則稱,不響應美國懲罰俄的呼籲更符合中國利益。遠東問題研究所的瓦西里·卡申表示,以前西方施壓俄羅斯,中國一無所獲,「如今,中國官員即使不公開慶賀,私底下也是拍手稱快……烏克蘭危機導致的形勢,最符合其利益,他們希望保持這種局面。」 中國已然從俄羅斯與西方的僵局中獲利,籌劃許久的協議最終以有利於中方的方式敲定。莫斯科戰略估算和預測中心主任謝爾蓋·格林亞耶夫說:「這表明中國是個厲害的談判對手。」而且由於制裁,俄企業如今獲取西方技術的渠道受限,於是許多公司轉向中國—成為他們很可能長期駐留的一個市場。卡申表示,「目前的危機過去後,並不意味著這些公司會調整供貨渠道,重返歐洲,他們很可能繼續從中國采購。」
美國對此束手無策,只能通過一些有限的項目或公司對華施壓。卡申說,「美國所能做的只是對本國公司施壓,促其不向中方夥伴提供技術。比如,限制向中國IT企業供應技術和軟體。但中國市場對美國信息技術公司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此類措施會造成兩敗俱傷。」而且,從過往的事來看,受到施壓的中國會是一名強悍的戰士,不會屈服於任何壓力。
「中國企業太熟悉美方的制裁了」,俄中機電創新產品貿易合作商會秘書長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說,美國要中方加入制裁行列,只會得到中國的禮貌拒絕。試圖逼迫中國的任何企圖,只會導致嚴厲的報復措施。
但是制裁將改變俄羅斯企業和投資者的中期風險評估。在瑞銀看來,西方制裁將使大部分俄羅斯企業難以獲得中期貸款,使得這些企業的融資壓力變大,而俄羅斯央行將不得不出手救助這些企業,勢必會增加利率,提高融資成本,消耗本國的外匯儲備。屆時,俄羅斯企業和投資者的中期風險將會被評級機構降級,國內的經濟獲得有可能會進一步受到限制。
其次,西方制裁也迫使俄羅斯的投資環境發生改變。制裁帶來的風險不但對俄羅斯企業造成影響,還可能影響在俄羅斯投資的外資企業。由於制裁,雙方頻頻報復,最終受到損失的是雙方的企業。雖然制裁的後果不會對世界主要的經濟體造成影響,但是俄羅斯作為歐洲大陸最大的國家,制裁必將在未來中長期造成影響。
最主要的是俄羅斯目前採取報復的方式大部分都是能源領域。由於歐洲國家的天然氣過分依賴俄羅斯,西方制裁的後果可能使的歐洲在「沒氣」的狀況下,遭遇寒冷冬天。原本脆弱的歐洲經濟會雪上加霜,最終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可以說,制裁對俄羅斯是災難,對歐美也是地震。因為明確俄羅斯政府60%的稅收都和石油天然氣緊密聯系。
B. 如果全面開展經濟制裁、會對國內的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
如果對日進行全面的經濟制裁,首先,由於受沖擊的是國內的相關企業,比如內日系汽車製造企業,以及對容日出口業務為主的製造企業,影響的深度和廣度受這部分企業的佔比比重,如果比重大的話,那麼影響也就較大,具體影響是這部分企業的員工可能會面對失業,這是最大的問題所在;其次,如果發動全面的經濟制裁,那麼也會給國內的投資環境造成了諸多不確定的因素,會影響國內的投資環境,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受到的影響會較大,當然,消費和出口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最後,全面經濟制裁會導致國內政局的不穩定性,也會影響國內的經濟。
C. 如果中國全面經濟制裁日本,日本損失大不大
事態已然對中日經貿活動產生了不利影響,日本旅遊業首當其沖,日系產品在華推廣和銷售也受到沖擊。
日本經濟對中國的經濟手段缺乏免疫力。在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大背景下,以出口為主導的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去年的地震、海嘯和核泄漏又使日本經濟雪上加霜。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經濟之所以能挺過來沒有垮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華貿易和投資的大幅度增加,與此同時,也形成了對中國市場更大程度的依賴。
中方十分清楚,經濟手段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在原則上,中國反對動輒在解決國際爭端時動用經濟制裁。實際上,中國一直非常慎打經濟牌,扣動經濟扳機前更是權衡利弊和時機
中國一旦被迫扣動經濟扳機,不可能盲目射擊,會精心挑選「靶心」,盡可能選擇對日方具有較大殺傷力、對己方具有較小損傷的目標,確定日本的「七寸」,擊中「七寸」。日本的製造業、金融業及特定對華出口產品、投資企業、進口戰略物資等,都有可能成為目標。中方射出的「子彈」也將是「組合式」的,不會是單一的「彈種」。
打起經濟戰來,中日之間會互有損傷,但中國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志和承受力。中國經濟手段的「槍」自然是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否及何時扣動扳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由日本來決定的。
D. 如果中國對菲律賓經濟制裁,菲律賓社會將產生那些影響
影響很大的(已農復業舉例)制
首先我們要知道,菲律賓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著重要的地位
中國是菲律賓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是菲律賓很多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如果中國對菲律賓實施經濟制裁,那菲律賓的農業首先要受到沉重打擊,損失會已「億」單位來計算。短時間又無法找到新的替代源,生產出來的商品只能滯銷。商品賣不出去,就只能停止生產,停止生產就代表很多人會失業,失業就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因素導致社會動盪。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就由此產生了。最終倒霉的永遠是老百姓。
E. 歐盟和美國敢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嗎
進行經濟制裁照現在來看應該不會,「中國經濟崩潰」按說這種情況應該不會發生回,因為美國答歐盟與中國的經濟是互利互惠的。就拿美國為例,如果他用經濟制裁中國,那中國也會進行經濟反制裁,美國的經濟必然會遭到很大的沖擊(而且現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美國的決策政府肯定會想到這一點,一定不會進行經濟制裁。若真像你說的經濟崩潰了,那應該國庫里還有些錢底子,用剩下的錢搞經濟建設,若美國使周圍國家斷絕了與中國的經濟來往(其實也不可能出現),做個自己自足的社會也好,待時機到了在重振經濟。
F. 如何看待美國近期對中國的經濟制裁
貿易戰不等於制裁抄,因為烈度不夠。
比如讓你的企業在美股摘牌,斷了你的融資渠道。禁止任何美國基金和資本進入中國,還可以凍結你的在美資產,限制你美元結算,甚至是把你踢出美元結算體系。可以用他們國內法的形式,制裁你的實體。比如我有一家公司被美國拉黑,美國可以弄出一個法案,禁止一切在美有經營活動的企業在世界范圍內與我進行貿易,否則處罰這家企業的在美公司。
這才是制裁,後果遠非那點關稅可以比擬的。
G. 中國能經濟制裁日本嗎
經濟制裁,日本將遭受重創
早在2010年時,在日本海岸警衛隊在釣魚島附近扣押撞擊中國漁船後,中國就曾宣布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兩個月,這給當時的日本製造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多數國際問題研究專家認為,在當前局勢下,中日較量不可避免波及經濟領域。
著名日本問題專家、復旦(微博)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12日上午表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中日兩國經濟依存度高,若打出經濟牌,日本必遭受重創。
日本和中國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2007年日本成為中國的最大進口對象國,日本對中國市場依存度很高,中國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意味著巨大的產品需求,這對日本而言是擋不住的誘惑,日本對此非常清楚。」馮瑋指出, 眾所周知,支撐日本製造業出口的一個主要市場是中國,同時,中國又是日本重要的進口市場。
金柏松建言,就一般商品的進出口貿易而言,日本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遠甚於中國對日本的依賴,中日經濟對峙還可能讓本已「難產」的中日韓自貿區雪上加霜。
經濟戰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馮瑋認為,對日經濟制裁應主要針對民用的東西,讓日本人意識到跟中國作對是丟飯碗的事,從而產生經濟威懾力。
馮瑋指出,經濟制裁的對象要遵循幾個基本原則,首先是制裁那些可以在其他國家市場找到替代物的,包括日本產業結構中最經不住摧殘的,比如汽車、相機、電子產品。另外,無關中國民生的,對於那些在中國製造的日本貨,不要制約,而要在進口方面制約。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對日本經濟的依賴程度卻沒有那麼深,中國的出口市場主要是美國,其次是歐洲,日本的比重正日趨下降。中國完全可以減少從日本的進口,擴大從其他國家的進口。但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如果縮小,其他國家的市場卻難以替代。
據悉,中國主要依賴於日本在製造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如果經濟戰全面升級,不排除日本停止對中國輸出技術的可能,但這恐怕很難對中國形成實質性打擊。中國仍可從歐美發達國家尋找替代,另一方面,這或許反而有利於中國在工業技術方面的升級改造。
H. 如果美國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美國要付出的代價大不大-
經濟代價不大,但是政治代價很大。
因為中國給美國的好處就是供應廉價內商品,如果制容裁力度太大的話,美國人可以用自己國內生產的商品來補充供應,還能拉動美國經濟。當然中國會反擊,這樣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會受到損失。兩相抵消等於沒影響。但是美國國內的物價就要飛漲,窮人就要哇哇叫了,領導人就要下台,所以他們不會真的這么辦的。他們老是威脅制裁,只是為了安慰那些失業的美國窮人。成也窮人,敗也窮人,真TMD難辦,哈哈。
I. 如果中國對越南採取經濟制裁,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面對越南抄的瘋狂挑釁,中國反制措施有多種選擇,其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恐怕就是軍事打擊,但考慮到目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以及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解放軍輕易對越出兵,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還沒有那個必要。因此,中國以越南最大貿易夥伴的身份,對越進行經濟制裁恐怕更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近年越南經濟增長迅速,但這增長背後很難離得開中國。越南為了發展經濟,長期用免稅待遇、特別是比中國便宜近一半的廉價勞動力吸引了各國製造商入駐。
中國在越南投資量雖然排在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的後面,但中國是越南最大的原材料進口國和第四大出口市場,就中國出口啀昲媂克給越南增強其性戰能力,可謂是越南的壟斷供應商和VIP客戶。
J. 美國對華為制裁的經濟影響
美國的經濟制裁對一個國家影響有多大?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來明白一下什麼是經濟制裁?經濟制裁是指一國或多國或國際機構,為了政治或包括政治在內的多重目的而對它國採取的強制歧視性經濟措施。包括貿易制裁、投資制裁、援助制裁、海外資產凍結罰沒、通航過境制裁等。
冷戰結束以後,經濟制裁方式逐漸成為美國處理國際問題時的主要工具。在美國的對外政策體系中,占重要地位。
要知道美國是目前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他也是全世界經濟、金融和政治影響力最大的國家。因為美國對於世界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所以他有實力對大多數不聽自己話的國家進行經濟制裁。每次美國對某個國家實施經濟制裁都難免會波及到被制裁之外的其它國家,而且美國提出的經濟制裁總是會引起全球市場的波動,所以每當美國對某些國家發動經濟制裁,國際社會都會很緊張。
想一想美國作為世界霸主的一個一個威嚴性,不管實在貨幣領域還是經濟或者是軍事領域,它都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就比如華爾街控制著世界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同時控制著世界的金融機構,美國八大金剛企業控制著世界信息產業!舉例說明:微軟控制著電腦系統,英特爾控制著電腦CPU,高通控制著通訊網路,谷歌蘋果控制手機系統等等。
所以說,一旦美國制裁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會很難受!
那美國沒什麼這么有底氣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進行制裁呢?經濟制裁能達到哪些目的,這里主要目的有以下幾點:
1.造成目標國家產生相對溫和的政策改變,使其行為在國際、地域甚至國內的層面上發生改變。國際案例有:美國對敘利亞實施的隱約可見的制裁。
2.破壞目標國家政府的穩定。隱藏其後的目標可能是顛覆目標國家政權、扶植其國內的反對派勢力。例如,美國制裁古巴以動搖其總統菲德爾•卡斯特羅。
3.遏制軍事沖突,防止目標國擴大為軍事行動,並阻止其他國家參戰。案例是 1974至1978 年美國對土耳其的制裁。制裁理由是土耳其為保護土耳其籍塞普勒斯人,對塞普勒斯進行了軍事干預。
4.削弱目標國家的國力,遏制其軍事發展。例如1948 年美國及其盟友為阻止前蘇聯軍事實力的增長對其展開的制裁,以及90年對伊拉克的經濟制裁。
5.造成目標國家的政變。例如美國對利比亞的經濟制裁。
雖然經濟制裁不造成平民傷亡,但是其制裁的後果仍舊會使被其他國家的人民陷入飢荒、缺醫少葯等人道主義災難。因而每一場制裁,其造成的破壞性後果絕對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