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大理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大理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發布時間:2021-01-11 18:42:33

⑴ 雲南大理的經濟文化怎麼樣

雲南大理地區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但經濟較差,主要靠旅遊業、農業,幾乎沒有什麼現代工業,加上大理地區生活方式休閑,所以經濟是不行的,但生活很不錯。

⑵ 大理的經濟情況怎麼樣呢

大理的經濟在雲南省應該是中間水平,主要的產業是旅遊業和房地產,房地產在雲南僅僅次於昆明市,2011年的gdp在500-1000億之間。

⑶ 大理跟紅河的經濟哪個更發展的好

在雲南目前紅河的旅遊項目的知名度很低算是最後吧!不過GDP排名第三 第一昆明 第二曲靖 第三紅河

⑷ 大理州基本情況

大理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市境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對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8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大理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圍分布甚廣,它們以古城為中心,沿蒼山之麓、洱海之濱呈線狀分布。大理市現已確定不同級別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處。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建並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鏡水環境優美,古樸典雅生意盎然,並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主要載體,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聖寺三塔、太和城遺址(含南詔德化碑),省級元世祖平雲南碑、蒼山神祠、佛圖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築群……等文物古跡,縱貫了唐(南詔)、宋(大理國)、元、明、清及民國等各個歷史時期。

大理地方文化燦爛,民族風情濃郁。大理作為數百年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滇西大城的地位,文人名流薈集,史籍文獻甚豐。加之,在當地佔主要地位的白族人民,文化素養歷來較高。因此,明、清以來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歷代以來人才輩出。

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傳文化、東南亞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悠久歷史燦爛的古代文化;是中華文化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白族人民從服飾、住居、婚嫁、信仰、習俗以及慶典節日,都充滿著獨特的民族情趣,這些濃郁的民族風情,增添了古城的歷史文化氣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大理歷史文化名城同時榮戴國家級大理風景名勝區雙重桂冠。大理風景名勝區主要含蒼山、洱海、白族風情以及大理、巍山歷史文化名城。

大理古城位於蒼山洱海之間的壩區,西倚一字橫列的蒼山,東瀕碧波盪漾的洱海,這種「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雄秀相間、剛柔並濟的山水環境格局,使古城增輝添彩。橫列如屏的蒼山,雄偉壯麗;明珠般的洱海,清澈如鏡,加之壩區牧歌式的田園風光,構成了優美絢麗的高原景觀,這山山水水之間所包涵的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民族風情,更富靈氣和迷人的魅力。

總之,大理歷史文化遺跡眾多,特色顯著,蒼洱風光優美動人,白族風情濃郁奇麗,再加之大理古城和新區是脫開發展而又相互聯系的,這就使得大理既古風猶存,又能全面地持續發展,在蒼洱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永葆青春和活力,成為一顆熠熠生輝的耀眼明珠!

大理屬高原型季風氣候,沒有明顯的嚴冬酷暑,四季皆宜旅遊。但夏秋之交雨後氣溫下降很快,當地有「一雨成秋」的說法,因此那時來大理旅遊的遊客最好帶上幾件秋衣,以防著涼。

不過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的那樣:「大理三月好風光」,春季,無論是前往大理古城,或是登蒼山、游洱海都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⑸ 大理的經濟建設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59139萬元,比上年增長32.67%;按構成分:城鎮固定5資產投資 1057263 萬元,增長19.71%;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601876萬元,增長63.82%;2012年新增生產能力:新建客運站1個,建築面積3310平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2萬噸/日。
2012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 601876萬元,比上年增長63.82%。商品房施工面積699.51萬平方米,增長 56.9%;竣工面積99.74萬平方米,增長89.69%;銷售面積124.38萬平方米,增長24.74%;銷售額60.81億元,增長38.30%;待售面積12.87平方米,下降29.83%。
國內貿易
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4365萬元,比上年增長20.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189296萬元,比上年增長19.69%。零售業零售額533204萬元,比上年增長21.1%;住宿業零售額25998萬元,比上年增長 9.88%;餐飲業零售額105868萬元,比上年增長2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上繳應交增值稅47455萬元,比上年增長 6.04%;實現利潤總額 130441萬元,比上年增長 44.31%
對外經濟
2012年外貿進出口總值609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 16.7%,其中出口總值6089萬美元,增長16.6%,進口總值 4 萬美元,同比凈增長。
交通、郵電和旅遊
2012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994313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1.58%,其中,鐵路88311萬噸公里,增長3.38倍;公路875105萬噸公里,增長21%;水運4.65萬噸公里下降21.98%;航空15.33萬噸公里,下降 43.43%; 石油管道運輸30876.57萬噸公里,增長3.33%。完成旅客周轉量812682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 7.98%。其中,鐵路24355萬人公里,下降47.36%;公路770676萬人公里,增長11.00%;航空 12956.62 萬人公里,增長36.52%;水運4694萬人公里,增長2.99%。年末公路通車里程1259公里。郵電通信業。2012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83255萬元,比上年增長6.42%。年末城市固定電話用戶89865戶,年末農村固定電話用戶 49935 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613170戶,電話普及率達114.41部/百人,年末上網用戶400371 戶,其中寬頻用戶 149328 戶。2012年接待國內外遊客720.1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83%,其中,海外遊客 41.31 萬人次,增長 21.32%,旅遊社會總收入完成77.89億元,比上年增長39.24%,其中旅遊外匯總收入 12332.85 萬美元,比上年增長 21.32%,國內旅遊總收入69.87億元,比上年增長41.64%。金融
2012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330541萬元,比上年增長28.3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2003536萬元,增長19.9%。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058588萬元,比上年增長17.59%;金融機構貸款余額中,短期貸款余額977673萬元,增長 25.81%;長期貸款余額2058219萬元, 增長14.16%;其中個人長期消費貸款余額462126萬元,增長10.28%;單位貸款余額 1489603萬元, 增長 14.04%。
2012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51556.37萬元;賠款42878.18萬元,財產保險賠付率 51.9%,人壽保險賠付率 4.52%。證券市場股票交易量1252071萬元,基金交易3236.43萬元,債券交易量 382.03 萬元。
旅遊
2014年,加快蒼洱旅遊大景區高端產品開發,編制完成旅遊基礎設施布局專項規劃,集自行車交換、旅遊大巴停靠、遊客綜合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20個環洱海服務站啟動建設,天境閣示範點基本建成,旅遊標識系統和環湖雙層觀光大巴項目加快實施,古城、古鎮、古村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感通旅遊小鎮、蒼山假日公園等31個旅遊項目順利推進,標准化等級評定、旅遊市場整治、A級景區創建、旅遊宣傳推介等工作扎實開展,新開通長沙、鄭州等6條航線。接待國內外遊客918.17萬人次,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135.01億元,分別增長11.95%和24.41%。
2014年,深入推進全國服務業綜合改革發展試點工作,多種業態並存的商貿物流格局初步形成。元通商貿城、鋼材物流中心主體工程和琪年時代項目完工,五洲國際商業中心、滇西物流商貿城等項目順利推進,玉龍副食品批發市場完成搬遷。海東金尚街區項目啟動建設,曲靖市商業銀行、海通證券等金融機構入駐大理,5戶民營金融企業獲批組建。4G網路全面覆蓋環洱海沿線。居住產業平穩發展,商品房銷售面積82.97萬平方米。全市社會消費品市場運行平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1.91億元,增長14%。

⑹ 誰能給我介紹下雲南大理的經濟、交通,有發展潛力沒

經濟: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4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32.88億元。全市有工業企業501家,基本形成電力、食品、輕紡、機械、建材、造紙、印刷、化纖、制葯、煙草加工、皮革塑料等多門類的地方民族工業體系。1996年全市工業總產值27.25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3.57億元。現有農業耕地面積8598公頃,有效灌溉面積7523公頃,旱澇保收面積7222公頃,全市農業年產值3.0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23元。近年來,隨著大理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外旅遊者日益增多,1996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306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者4.28萬人次),旅遊社會總收入6.17億元,旅遊業直接收入1.22億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投入逐步增加,自來水年供水量1352萬噸,城市自來水用水普及率92%,城市綠化覆蓋率17.8%,已形成大理城區以保持棋盤式布局古城為主,下關城區以建設現代化城市為主的獨特風貌。文化建設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城區及70%的鄉鎮基本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升初中比例達94%,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每萬人擁有病床數192張。1996年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先進市,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交通:航空大理機場位於大理市鳳儀鎮和海東鄉交界處,距離大理市區12千米。大理機場只有飛往省內昆明、西雙版納的航班。從下關到大理機場可乘7路公交車,如果乘坐計程車約需50元。在下關建設路上的一些大賓館和旅行社內都可以購票。昆明--大理,每日都有,航程約30分鍾。大理--西雙版納,每日都有,航程50分鍾。 昆明-大理 單程機票全價 870 含基建和燃油 大理-西雙版納 單程機票全價 1060 含基建和燃油 鐵路從昆明可乘火車直達大理,每天早上兩班,晚上一班,車程大約8個小時。大理下關火車站旁有8路車直達大理古城,也有到崇聖寺〔三塔〕的專線。從大理至昆明的火車同樣是早上一班,晚上三班。火車票在建設路(近關平街)35108軍隊招待所的大廳內可以買到,售票時間為9:30-17:30。至省內其他地方的火車票可到建設路21號的售票點購買,售票時間:9:00-18:00。 [1]從大理至昆明或至全國各地的火車票,在交通飯店大廳內或火車站可以買到,交通飯店售票時間:8:30-17:30。 5652/5653昆明 - 大理08:20 - 17:078小時47分鍾L9014/L9015昆明 - 大理09:59 - 17:157小時16分鍾K9614/K9615昆明 - 大理23:00 - 07:098小時9分鍾K9616次列車晚上19:26從大理出發,次日早上05:07抵達昆明,硬座52元/人,上卧鋪86元/人中卧鋪90元/人,下卧鋪96元/人;K9610次列車(空調)晚21:43從昆明出發,次日早上06:15抵達大理。 2010年,大麗鐵路也已經建成通車,這條號稱「最美線路」的大麗鐵路,南起大理東站,北至麗江古城。既可近觀蒼山洱海,又可遠眺玉龍雪山。旅客可以乘坐K9606 / K9607 、5652 / 5653 感受沿途風光,硬座票價34元。 此外,大理火車站只在開車前一個半小時開放,進入候車室就相當於檢票,其他時間不開放,所以每日候車室只開放四次,請旅行者注意。 [2]公路大理客運總站:大理最大的汽車站,位於建設路21號(民生購物廣場對面),大部分的高快車都從這里出發,車站中有一個獨立的高快車(豪華長途汽車)候車室。下關客運北站:有發往麗江、中甸一帶的班車,到麗江每半小時一班,最晚一班下午6:30,票價38元,3個半小時可到。

⑺ 介紹一下大理的情況

古代大理國全盛時期(937—1253)的管轄區域相當於今雲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留下許多文物古跡值得游覽。

大理國受中原文化影響極深,幾代國王曾在蒼山神祠祀典。蒼山神祠據《雲南通志》載:唐貞元10年四川帥臬遣節度巡官崔佐時至雲南,與雲南異牟尋盟於點蒼山,因立祠,每年春秋二仲月致祭。宋代大理國相沿舊制,仿效歷代帝王祀典,進行祀典,延續至明、清。這上下一千多年的封建史,至今仍可從《敕封點蒼照明鎮國靈帝位碑》中窺見一斑。

祀典,是封建帝王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的文化活動。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祀典產生歷史久遠,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認為,祀典產生於伏羲氏以前的無懷氏。另一說認為祀是從秦始皇開始的。應該說,它起源於人們對大自然的崇拜。

古代大理國段氏王朝,奉行天人和一、政教合一的思想,祀典則成為標榜段氏王朝「永鎮山川」功業的重要手段,基於提高大理國的政治地位、鞏固王權的目的,因此祀典也是教化。

大理國,中國中古時代國家。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國,都城大理。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人們對大理國的了解比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滅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興智。

大理(938-1253)
大理建國於937年,1094年改國號為大中,1096年改國號為後理。

蒙古憲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革囊渡江」征雲南,滅大理國,後建[[[雲南行省]],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蒙古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置大理路,轄境包括現今大理、洱源、規山、祥雲、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騰沖等地。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將大理路改為大理府(雲南內地共設有助個府),轄境相當於現在的大理、祥雲、賓川、洱源、雲龍等縣。這當中,作為洱海周圍的大理縣也數易其名,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置太和縣,1913年改名大理縣,羊直學城也就改稱大理城。

前大理(938-1094)
太祖神聖文武帝(段思平) 文德 (7) 戊戌 938
神武 (1) 甲辰 944

文經帝(~思英) 文經 (1) 乙巳 945
文成帝(~思良) 至治 (6) 丙午 946
廣茲帝(~思聰) 明德 (2) 壬子 952
廣德(14) 甲寅 954

順(聖)德(1) 戊辰 968

應道帝(~素順) 明正(17) 己巳 969
昭明帝(~素英) 廣明(11) 丙戌 986
明治 (8) 丁酉 997

明統 (1) 乙巳 1005

明聖 (1) 乙巳 1005

明德 (1) 乙巳 1005

明應 (5) 乙巳 1005

宣肅帝(~素廉) 明啟(13) 庚戌 1010
乾興(1)壬戌 1022

秉義帝(~素隆) 明通 (4) 癸亥 1023
聖德帝(~素真) 正治(15) 丁卯 1027
天明帝(~素興) 聖明 (1) 壬午 1042
天明 (2) 壬午 1042

興宗孝德帝(~思廉) 保安 (8) 乙酉 1045
正安 (4) 癸巳 1053

正德 - 1057

保德 - 1074

明侯 (2) - 1074

上德帝(~廉義) 上德 (1) 丙辰 1076
廣安 (4) 丁巳 1077

上明帝(段壽輝) 上明 (1) 辛酉 1081
保定帝(~正明) 保立 壬戌 1082
建安 - -

天佑 (3) - 1091

大中(1095-1096)
富有聖德表正帝(高升泰)(大中國主) 上治 (1) 乙亥 1095

後大理(1096-1253)
中宗文安帝(段正淳) 天授 (1) 丙子 1096
開明 (6) 丁丑 1097

天政 (2) 癸未 1103

文安 (3) 乙酉 1105

憲宗宣仁帝(段正嚴,本名譽,又名和譽) 日新 (2) 戊子 1108
文治(12) 庚寅 1110

永嘉 (7) 壬寅 1122

保天 (8) 己酉 1129

廣應(10) 丁巳 1137

景宗正康帝(段正興,又名易長) 永貞 (1) 壬辰 1148
大寶 (7) 己巳 1149

龍興(17) 丙子 1155

盛明 (1) 辛卯 1171

建德 (1) 辛卯 1171

宣宗功極帝(段智興) 利貞 (4) 壬辰 1172
盛德 (5) 丙申 1176

嘉會 (4) 辛丑 1181

元亨(13) 乙巳 1185

安定 (3) 戊午 1198

英宗亨天帝(段智廉) 安定 (1) 庚申 1200
鳳歷 辛酉 1201

元壽 - -

神宗(段智祥) 天開(21) 乙丑 1205
天輔 (1) 丙戌 1226

仁壽 (3) 丙戌 1226

孝義帝(段祥興) 道隆(22) 乙亥 1239
天定賢王(段興智) 道隆 (1) 辛亥 1251
天定 (3) 壬子 1252

(註:此年表與流行年表稍有不同)

後大理之相國(1096——1253)
高國主(高泰明) (20) 1096
高泰運 (3) 1116
中國公(~明順) 1119
高順貞
中國公(~量成) (9) 1141
高貞壽 1150
中國布燮(~壽昌)
高觀音隆 興政
明國公(~貞明) (2) 1174
高觀音妙 1176
高觀音政
高阿育
高逾城隆
高泰祥 (16) 1237

元代大理總管(1257-1387)
天定賢王(段興智) (3) 1257
段實(又名信苴日) (21) 1261
段忠 (1) 1283
段慶(又名阿慶) (22) 1284
段正 (9) 1307
段隆 (13) 1317
段俊 (1) 1331
段義 (1) 1332
段光 (11) 1333
段功 (20) 1345
段寶 (15) 1365
段明 (1) 1381
段世 (5) 1382

⑻ 大理周城的經濟是怎樣的

一般拉!
雖然是叫大理市,但是其實大理的城市建設並不好!
應該說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景點的建設上了!
周邊的城鎮你來看看就知道了,就是典型的西部落後地區

⑼ 大理的經濟怎麼樣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4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32.88億元。全市有工業企業501家,基本形成電力、食品、輕紡、機械、建材、造紙、印刷、化纖、制葯、煙草加工、皮革塑料等多門類的地方民族工業體系。1996年全市工業總產值27.25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3.57億元。現有農業耕地面積8598公頃,有效灌溉面積7523公頃,旱澇保收面積7222公頃,全市農業年產值3.0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23元。市內交通發達,通訊設施先進,境內鄉村公路基本貫通,水上運輸極為方便;320、214兩條國道穿越市境,成為連接滇西八地州陸路交通樞紐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東南亞國家的橋梁;大理飛機場已建成通航,開通了昆明、天津航線;廣通至大理鐵路、"昆楚"二級汽車專用線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級汽車專用線和大理至麗江的准二級公路於1998年建成通車。1996年完成貨運量11.95萬噸,客運量24.45萬人次。通訊傳輸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已建成無線電尋呼台、光纜傳輸系統、移動通訊系統等通訊樞紐,全市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7.2萬門,可直撥國內各省市和世界各地。

大理歷史上是滇西物資集散地,目前已形成了專業市場與綜合市場、城區市場與農業市場互補的局面,商品交易規模不斷擴大,1996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33億元。大理是國務院劃定的大西南旅遊經濟圈規劃區中熱點旅遊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雲南省旅遊重點城市。近年來,隨著大理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外旅遊者日益增多,1996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306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者4.28萬人次),旅遊社會總收入6.17億元,旅遊業直接收入1.22億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投入逐步增加,自來水年供水量1352萬噸,城市自來水用水普及率92%,城市綠化覆蓋率17.8%,已形成大理城區以保持棋盤式布局古城為主,下關城區以建設現代化城市為主的獨特風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城區及70%的鄉鎮基本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升初中比例達94%,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每萬人擁有病床數192張。1996年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先進市,榮獲"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⑽ 大理賓川的經濟狀況

賓川縣的財政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改革,加快發展,堅持「內一要吃飯二要建容設」的財政工作方針,狠抓增收節支,優化支出結構,穩妥推進各項財稅改革,強化財政管理和監督,努力克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資金調度困難等問題,確保各年收支平衡。

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為227360萬元,比2003年增長19.79%,其中第一產業117238萬元,增長10.04%,第二產業43536萬元,增長38.39%,其中工業22867萬元,增長20.29%,建築業20669萬元,增長65.75%,第三產業66586萬元,增長28.5%,一二三產業的結構由2003年的56:17:27變化為52:19: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282萬元,比2003年增長71.76%;財政總收入10796萬元,比2003年增長3.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75萬元,比2003年增長24.32%;農民人均純收入2338元,比2003年增長15.00%。

閱讀全文

與大理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