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去澳門發展怎麼樣機會多嗎跟北京相比哪個好點
澳門~沒有深水海港,地域狹小,發展受限,著力發展博彩業。
澳門主要是博彩業和旅遊業就主~(澳門接近5成多的收益的來源)
如果要到澳門發展~飲食業和企業發展有一定的限制。(潛力有限~釣不到大魚的)
沒什麼工業。
沒有自己的經濟指數~潛力不大。
而且澳門的發展漸漸下落(不看好前景)
除非是自己創業,如果不是很難有出頭天。
加上現在人民幣升值,相對葡幣就貶值了。
要是你對賭博業有充分的信心~中英了得。
到澳門發展也十分好呢。
如果你想尋找一份長久的工作到澳門應該沒問題。
----------------------------------------------------------------------------------------------------------------------
北京是個大都市,機會相對來講是很多的。
但人才也十分多~想到國都發展。
文學才智水平一定要比澳門高得多。
北京有的是大企業(多不勝數)
北京是多源化發展~相對澳門局限於博彩業和旅遊業。就好得多。
每一處都有機會的~但你自己也要好好把握才是(廢話)
因對比來說北京的機會比澳門更多。
但相應的被淘汰的機率也相當的高。所以你要考慮好。
北京的壓力很大,但是承受壓力的重荷,噴水池才噴射出銀花朵朵。
----------------------------------------------------------------------------------------------------------------------
我想你應該是想澳門的(自作聰明)
澳門的壓力相對少~發展機會則少
北京壓力相對很大~但發展機會也很大
如何取捨~你自己決定。
我是澳門人,但也感不到澳門除了賭博業有發揮才能的機會外。
基本上就很難找到更好的機會。
但我建議你到二線城市發展(潛力不輸給北京~壓力也相對少...且競爭也相對低)
如果你要我選澳門和北京~我會選澳門
可能是習慣了澳門的生活節奏,喜歡休閑地過生活...大的城市使我很煩燥的=,=
也期代你使我居住的地區有更好的發展。
同時希望你找到自己喜歡的模式
挑戰---北京
安穩---澳門
希望我的意見幫到你^v^
B.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如何
經過近四十年的精誠合作,大珠三角地區實現了長足發展,為今日的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實基礎。自二十世紀末「灣區經濟」概念提出以來,灣區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技術和體製革新的增長極。無論是從人口集聚還是城市分布來看,灣區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載現代文明的核心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為這一論斷做出了新的注腳。
通常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十一個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九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大灣區總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800萬人,人口密度為988.73人/平方公里。大灣區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灣區,僅次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對內,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建設;對外,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應對保守主義興起和全球化收縮的趨勢,平衡國際秩序,促進世界持續和平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在中國內部經濟轉軌以及外在國際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獲提升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國家策略之一。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從理論走向實踐,這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尋求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平衡,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C. 澳門經濟有何特點
澳門的經濟命脈主要是旅遊及娛樂事業,它的產值佔澳門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六十專五。澳門經濟前景一方面仰屬給本身的旅遊娛樂事業,但隨著亞洲金融風暴顯現區內經濟體系的問題,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澳門亦面對經濟轉型及重新釐定本位經濟優勢的問題。誠興銀行
永明先生亦從這思路出發,認為澳門未來的經濟活力在於多元化的經濟發展,包括加強澳門與珠江三角洲及歐洲市場的聯系,既推動澳門為區內重要的旅遊娛樂中心,又可扮演外商在華投資的後援基地。其次,澳門本土的企業亦有需要多元化的發展,他以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為例,指該公司正以多元化的經營策略迎接新的經濟環境,其中以成立誠興銀行為明顯一例。此外,澳門企業家亦意識到金融市場對澳門經濟的重大影響,故近年企業對開拓資本市場,加強企業在金融市場方面的活力反映澳門經濟發展新方向的一面。最後
先生亦談到發展資訊科技產業的問題,認為這方面的發展乃大勢所趨,澳門不應落後於世界潮流。
D. 今日的香港和澳門的發展情況如何
今日在香港和澳門的發展情況如何近日香港發展和茉莉花的都是相當不錯。
E. 澳門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看就不太樂觀了,有很多的民怨准備爆發。
F.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市場,亞洲第二大經濟實體,那澳門呢
澳門經濟特點是:以旅遊服務博採業佔澳門總經濟70%,是澳門經濟之柱。有東方拉斯維加維之稱。澳門的經濟命脈主要是旅遊及娛樂事業,它的產值佔澳門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六十五。澳門經濟前景一方面仰給本身的旅遊娛樂事業,但隨著亞洲金融風暴顯現區內經濟體系的問題,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澳門亦面對經濟轉型及重新釐定本位經濟優勢的問題。誠興銀行 永明先生亦從這思路出發,認為澳門未來的經濟活力在於多元化的經濟發展,包括加強澳門與珠江三角洲及歐洲市場的聯系,既推動澳門為區內重要的旅遊娛樂中心,又可扮演外商在華投資的後援基地。其次,澳門本土的企業亦有需要多元化的發展,
G. 香港和澳門回歸後經濟發展情況。最好用數據證明香港繼續繁榮
1. 香港回歸是世界觸目的盛事,可以使中國國土恢復完整。因為香港是自由、開放、民主的地方,希望由此能令中國逐漸開放及更民主、自由。
‧ ‧ 「董建華」先生
2. 經過將近一百年的殖民地時代後,香港終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歸中國,重新回到袓國的懷抱。而憑藉著香港人堅毅的意志,不屈不撓的干勁和靈活的頭腦,使香港能成為世界著名的城市、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香港回歸後,將致力落實基本法中港人治港的承諾,繼續建設香港的未來。
‧ ‧ 「冰心」女士
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 「蘇東坡」先生
4. 回歸了。
我們終於呼吸到… 更愉快、歸屬的氣味,
重投袓國懷裏,
香港回歸了:
就像兒子回到母親身邊一樣的令人感動。 ‧ ‧ 「李柱銘」先生
澳門回歸祖國的意義
從1849年中國喪失在澳門的實際主權,到1999年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歷史走過了整整150年。澳門的回歸在世界范圍內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澳門回歸祖國在亞洲解放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1553年葡萄牙入居澳
門,到葡人獲得統治權,再到現在已近500年。如今中國恢復行使主權,洗雪了中華民
族恥辱的一頁,不僅意味著西方在中國的殖民主義的結束,而且最終結束了白人在亞洲統
治的歷史。為了使澳門早日回到祖國懷抱,中國歷屆政府曾作出過各種努力。但只有在今
天,中國一發出收回的聲音,葡萄牙政府即順應了潮流,這足以說明現在中國的強大。而
且中國在解決澳門這個歷史遺留的問題上,又表現出了體諒和現實態度,將在本世紀內收
回澳門的具體時間,放到了本世紀最後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充分反映出一種寬宏的氣度。
其次,澳門回歸祖國奠定了中葡兩國關系發展的新基礎。中葡聯合聲明妥善地解決了
歷史遺留下來的澳門問題,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為葡萄牙同亞洲國家,特別
是同中國的關系開辟了前景。中葡聯合聲明既重視中國對澳門的主權,也尊重葡方的利
益,是相互理解和友誼的典範,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歷史性文獻。中葡兩國的友好合作是澳
門順利回歸的保證,而將來澳門回歸後,兩國關系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澳門也將成
為中葡兩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的紐帶。
另外,澳門回歸祖國證明了「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一國兩制」是鄧小平理論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同中國國家統一的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用辯證
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在客觀地分析了台灣、香港和澳門的歷史和現實
之後得出的正確結論。香港問題、澳門問題的圓滿解決,充分顯示了按照「一個國家、兩
種制度」實現中國統一大業指導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所以,「一國兩制」方針將能推
進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民族的全面振興。
H. 澳門是以什麼為支柱產業呀
一、出口加工業 澳門現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本世 紀七十年代,在香港經濟起飛的帶動下,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利用低地價、低工資以及歐美國家給予的較充裕的成衣、針織 品配額和對澳門產品實行特惠稅,大量吸納香港資金來澳設廠, 制衣、針織、手袋、玩具、電子製品等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到 八十年代中期,工業達到鼎盛,有工廠2700餘間,工人8萬,產 值佔全澳總產值的37%,成為澳門經濟的第一大產業,不僅為 三分之一的澳門勞動人口提供了就業崗位,而且是外匯收入的 主要來源。 工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其中制衣、毛紡毛織占 總產值的70%。工廠的規模也較小,多數是不足百人的小廠, 500人以上的工廠只有幾家,所以澳門的加工企業大多經營靈活, 產品更新方便。但是澳門加工業對外依賴性很大,資金和技術 主要來自香港,原料需全部進口,工人中相當部分是從內地輸 入的勞工,產品90%以上出口,目前澳門的工業產品已銷往10 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70%以上銷住美國和歐共體國家。 進入本世紀九十年代,由於鄰近的珠江三角洲及東南亞一 些國家出口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澳門工業受到很大的挑戰,生 產成本低廉的優勢逐漸喪失,競爭力下降,發展明顯放慢,增 長幅度由八十年代的兩位數降為一位數,許多工廠或者部分生 產工序轉移到成本更低的鄰近地區。面對新形勢,澳門的一些 企業家正致力促進工業轉型,即將原來粗放式的勞動密集型產 業向半技術密集型及高附加值的產業轉移,一方面開發新產品, 開拓新市場;另一方面積極改進經營管理,引進新科技,降低 成本,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目前,澳門工業 雖然進入轉型調整階段,遇到的困難不少,但發展前景仍然光 明。 二、博彩旅遊業 「銀牌高署市門東,百萬居然一擲中。」澳門是聞名的賭 城,有「東方蒙的卡羅」之稱。澳門的賭業由來已久,清朝時 已具規模。1872年,港英當局嚴格禁賭,清朝政府也在廣東禁 賭,賭徒流聚澳門,澳門賭業得以興旺。1937年,澳門開設專 營賭場,其稅收成為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1961年, 葡澳政府頒布法令,將博彩業合法化。1962年澳門旅遊娛樂有 限公司取得博彩業的專營權並經營至今。 澳門的博彩業主要有幸運博彩、跑狗、跑馬、白鴿票(彩票) 。博彩業的收入十分可觀,目前僅幸運博彩的年收入已超過17 0億澳門元。澳門的賭場與美國的拉斯韋加斯、大西洋城相比, 其建築、設施和繁華程度都遠為遜色,但來澳賭徒所下的賭注 卻大得驚人,常常是少數人在幾張賭台上的豪賭帶給賭場的收 入占賭場總收入的近半數。博彩稅是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 來源,近年比重已達50%。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加上直接間 接為賭業服務的人員,約為1—2萬人。連同這些人的家屬,估 計直接靠賭業生活的人,約佔全澳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賭場 職工的收入很高。主要靠賭客的賞錢。根據澳門基本法的規定, 1999年後,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 年不變」,「澳門特別行政區根據本地整體利益自行制定旅遊 娛樂業的政策」,澳門的博彩業繼續存在和經營。 除了賭博,澳門的娛樂業也很興旺,歌舞廳、酒吧,以及 半公開的色情場所,如夜總會和名目繁多的浴室等在澳門的許 多街巷中都可以找到。 博彩、娛樂、中西文化的交匯,吸引了大量外來遊客到澳 門。1996年達815萬,為澳門人口的20倍,旅客消費270億澳門 元。大量旅客的到來,帶動了澳門的酒店業、餐飲業、旅客運 輸業、珠寶金飾業和商業的興旺。目前,澳門各方面都看好旅 游業,認為它是澳門最有發展前途的產業,並積極採取措施推 動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金融服務業 澳門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和保險公司。澳門最早的銀行是 1902年開業的葡資大西洋銀行。目前,澳門共有23家銀行和19 家保險公司,此外還有2家財務公司,1家郵政儲蓄機構和7家貨 幣找換店。銀行從業人員3700多人。 澳門沒有中央銀行,現由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代行中央 銀行職能,並由其授權大西洋銀行行使澳門發鈔代理職能及代 行政府庫房職能。進入後過渡時期,根據中葡聯合聲明的有關 規定,並考慮到澳門金融體制的穩定和實現平穩過渡的重要性, 經中葡聯合聯絡小組談判商定,自1995年10月16日起的15年內, 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澳門大西洋銀行共同發鈔,各自發鈔的 額度均為50%。合約期滿後,可根據聯合聲明的精神修約、續 約或簽訂新的合約。 澳門不實行外匯管制,資金進出自由,銀行既可經營本幣 業務,又可經營外幣業務,還可經營離岸業務。澳門銀行資本 國際化程度較高,有14家銀行的總行設在澳門以外,包括匯豐、 中銀等世界知名銀行。 澳門金融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香港。澳門銀行利 率隨香港升降調整,流通中的貨幣和銀行貸款大部分是港幣。 八十年代末以來,港幣佔全澳貨幣供應量比重的50%左右,貸 款占銀行貸款比重的60%左右。澳門銀行的黃金、外匯、股票、 基金投資等業務大部分通過香港市場操作,銀行境外資產也多 集中在香港。澳門目前尚無證券期貨市場。 澳門的19家保險公司中,4家是人壽保險公司,15家是非人 壽保險公司。中資及合資公司的市場佔有率達90%。 四、建築地產業 澳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土地資源變得越 來越珍貴。 澳門土地按用途分為農業、貨倉、商業、住宅、工業和其 它6大類;按性質分為政府用地和私人用地兩大類,其中政府用 地包括政府租借地、政府租售地、政府公共土地、臨時性使用 式佔用地等,私人用地包括業權已明確的土地和業權未明確的 沙紙契土地兩種。 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大量新移民進入澳門,目前對房屋 的需求十分殷切,六十年代中期,「分層出售」的樓房買賣和 銀行提供「分期付款」供樓等方式先後出現,為房地產的發展 創造了條件。七十年代末,由於製造業的興起,居民就業情況 理想,置業安居願望強烈,同時隨著內地改革開放,數以萬計 的內地新移民到澳門定居,使澳門人口急劇增長,樓價也急速 上漲。澳門建築地產業進入第一個高峰期。 八十年代後期,中葡通過談判順利解決了澳門問題,澳門 前景明朗,經濟發展,多項大型建設得到落實,市場資金充裕, 分期付款供樓成為一種潮流,建築地產業再創高峰。作為澳門 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建築地產業在經濟結構中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澳門將找到一個適合本地優勢與特點的經濟運行模式,以 新的姿態走進新的紀元。
I. 澳門那裡有什麼好的發展
澳門的經濟命脈主要是旅遊及娛樂事業,它的產值佔澳門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六十五。澳門經回濟前景一方面仰給本答身的旅遊娛樂事業,但隨著亞洲金融風暴顯現區內經濟體系的問題,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澳門亦面對經濟轉型及重新釐定本位經濟優勢的問題。誠興銀行禢永明先生亦從這思路出發,認為澳門未來的經濟活力在於多元化的經濟發展,包括加強澳門與珠江三角洲及歐洲市場的聯系,既推動澳門為區內重要的旅遊娛樂中心,又可扮演外商在華投資的後援基地。其次,澳門本土的企業亦有需要多元化的發展,他以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為例,指該公司正以多元化的經營策略迎接新的經濟環境,其中以成立誠興銀行為明顯一例。此外,澳門企業家亦意識到金融市場對澳門經濟的重大影響,故近年企業對開拓資本市場,加強企業在金融市場方面的活力反映澳門經濟發展新方向的一面。最後禢先生亦談到發展資訊科技產業的問題,認為這方面的發展乃大勢所趨,澳門不應落後於世界潮流。
J. 澳門發展有前景還是香港有前景啊誰發展的將來會更好那
你要先知道你要發展那個方向,再決定去那裡吧
單單這樣比,不夠客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