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經濟發展統計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經濟發展統計

發布時間:2021-01-10 06:39:50

『壹』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介紹

阿壩藏族羌來族自治州,簡自稱阿壩州,是四川省的一個自治州,以少數民族為主要人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與青海省、甘肅省交界。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區為主,其北部傳統上屬於安多地區,西部金川縣、小金縣傳統上屬於康區。幅員面積83,426平方公里,轄1市12縣(馬爾康市、九寨溝縣、小金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壤塘縣、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金川縣、黑水縣),行政中心駐地馬爾康市。阿壩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中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阿壩州有九寨溝、黃龍等世界自然遺產。阿壩州被世界旅遊專家譽為世界生態旅遊最佳目的地。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貳』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行政區劃

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12個縣,面積84242平方千米。阿壩州包括馬爾康市、金川縣、小金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壤塘縣、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九寨溝縣、黑水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簡稱阿壩州,是四川省的一個自治州,以少數民族為主要人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與青海省、甘肅省交界。全自治州以高海拔山區為主,其北部傳統上屬於安多地區,西部金川縣、小金縣傳統上屬於康區。
幅員面積83,426平方公里,轄1市12縣(馬爾康市、九寨溝縣、小金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壤塘縣、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金川縣、黑水縣),行政中心駐地馬爾康市。阿壩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中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

『叄』 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做什麼生意好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市場那麼大,總有合適的產品或者項目可以去做的,建議考慮做那種符合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市場需求的項目,看看市場上面現在缺什麼產品,缺什麼產品,就去做什麼產品,不過也要看一下產品本身是不是有市場需求才行,千萬不要做那種投入太大的項目,因為投入太大了,風險太高,一旦創業遇到問題,沒有做好,就很難翻身了。

『肆』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地理環境

阿壩州蘊藏的礦產資源極其豐富。迄今為止,已發現礦種54個,大型礦床12處,中型礦床10處,小型礦床36處。優勢礦種有金、鋰、花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礦泉水、石榴子石、泥炭、溫泉等。
已探明黃金儲量116噸,約佔四川省的49%。隨著地勘工作的不斷深入,金礦儲量還會逐步增加。
鋰輝礦分布在馬爾康、金川兩縣境內,探明儲量(礦石量)1546.5萬噸,居四川省第二位,平均品位1∽1.2%。呈現集中、埋藏淺、易開采等特點,且鋰礦與國內緊缺的鈮鉭礦共生。
大理石已探明儲量1239萬立方米,佔四川省的33%,優勢品種「蜀金伯」被列入全國80個「名特石材品種」,主要分布在小金和汶川兩縣境內,品種主要有「夾金花」、「竹葉青」等,其中「夾金花」被列入全省40個花崗石「名特石材品種」。
水泥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汶川境內,已探明儲量5000萬噸,佔全省的22%,遠景資源儲量在20億噸以上,居四川省第一。
泥炭已探明儲量5000萬噸,遠景資源儲量在19億噸以上,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在紅原、若爾蓋、阿壩縣境內。
石榴子石為四川省內獨有,已探明儲量1398萬噸,分布在理縣、汶川境內。
礦泉水境內礦泉水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泉水有九寨溝、松潘、理縣、若爾蓋等6處。水溫在35∽62度之間,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 阿壩州境內江河縱橫。黃河在阿壩州流經165公里。長江上游四川境內的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涪江均發源於阿壩州。岷江幹流及最大支流大渡河縱貫全境,其流域內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全州大小河流530餘條,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46億m3。水能理論蘊藏量1933萬千瓦,佔四川省水能蘊藏量的14%;可開發量1400萬千瓦,佔四川省的11%;水能資源特點是河流落差大,距離負荷中心近,年發電小時長,各類電站單位造價低。
截至2010年4月底,全州發電額定裝機容量358 萬千瓦,並網投運裝機容量318.3萬千瓦。其中:「5·12」汶川特大地震後恢復裝機容量253.16萬千瓦,正在恢復36.6萬千瓦。特大地震後,新增柳坪、獅子坪等8座水電站,總裝機68.3萬千瓦。裝機190萬千瓦的大渡河雙江口電站已經進入前期准備階段。
截至2010年4月底,全州已恢復110千伏—500千伏電網變電容量261.56萬千伏安。恢復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電網輸電線路1460公里,未恢復175公里。 經四川省統計局審定,201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7.7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25億元,增長4.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2.4%,拉動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25.31億元,增長5.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0%,拉動經濟增長3.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85.23億元,增長5.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6%,拉動經濟增長1.9個百分點。
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0:51.6:33.4調整為15.0:50.6:34.4,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1.0個百分點,第一產業比重不變。
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13.28億元,比上年增長7.2%,佔GDP的比重達45.7%,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65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66.08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26.55億元,增長10.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同期低1.9個百分點,其中:八大類商品及服務項目「五漲三跌」,食品類上漲3.4%,居住類上漲2.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4.1%,購進價格(IPI)下降1.7%。 2014年全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6.5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9%,其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服務業分別增長7.5%、5.4%、3.4%、24.3%和6.1%。年末,灌溉面積22850公頃,其中農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7000公頃。新增農業機械總動力0.69萬千瓦,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73.7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0.9%。全年農村用電量2.11億度,增長0.8%。年末耕地面積6.05萬公頃,增長0.2%。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7.9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770公頃,增長2.3%。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37萬公頃,增長2.0%;糧食總產量16.48萬噸,增長5.5%;蔬菜產量63.21萬噸,增長13.9%;園林水果產量15.34萬噸,增長27.8%。
加快推進現代林業產業和各項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新建林業產業基地3.65萬畝,低產改造0.45萬畝。川西藏區生態保護與建設防沙治沙省級配套資金1.48億元,生態功能轉移支付項目1.13億元。造林面積共計13446公頃,其中封山育林4434公頃,人工造林(一般造林)9012公頃。森林撫育11434公頃。全州森林覆蓋率24.95%。
全年出欄生豬38.86萬頭,比上年增長8.1%;出欄牛38.1萬頭,增長6.3%;出欄羊32.82萬只,增長3.3%;出欄兔62.77萬只,增長9.2%。年末豬存欄33.71萬頭,增長3.5%;牛存欄175.64萬頭,下降1.5%。全年肉類總產量7.77萬噸,增長6.6%。其中:豬肉產量2.78萬噸,增長9.1%;牛肉產量4.22萬噸,增長5.3%。奶類產量11.8萬噸,增長2.3%。 2014年,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02.66億元,比上年增長7.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0%,拉動經濟增長2.8個百分點。工業化率為4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6%。輕工業發展快於重工業,分別增長30.7%和17.5%。主要產品中,鐵礦石原礦產量增長99.5%,碳化鈣增長6.8%,中成葯增長27.8%,鐵合金增長62.4%,鋁合金增長34.9%,水泥增長3.3倍,發電量增長9.6%,葡萄酒增長40.2%。
2014年末,全州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3戶,總資產501.48億元,比上年增長0.2%。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3.14億元,增長18.3%。實現利稅總額16.61億元,增長74.8%。產品銷售率90.4%,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2014年末,全州具備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共有28戶,其中有工作量的企業27戶,比上年增加3戶。全年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9.4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總產值1.59億元,下降22.4%。竣工產值6.67億元,下降11.4%。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6.58萬平方米,增長19.3%。 2014年末,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8.58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其中:稅收收入15.71億元,增長11.7%;非稅收入12.87億元,增長23.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92.3億元,增長9.4%。其中:交通運輸增長57.2%,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5.8%,科學技術支出下降1.1%,節能環保支出增長11.4%,住房保障性支出增長44.2%,商業服務業等事務增長15.2%,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3.5%。
2014年末,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73.6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個人儲蓄存款余額164.55億元,增長11.0%;各項貸款余額205.68億元,增長10.3%,其中:短期貸款38.64億元,增長5.3%;中長期貸款165.13億元,增長11.4%。
2014全年保費總收入4.41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其中:人身險1.07億元,增長13.9%;財產險3.34億元,增長37.9%。已決賠案件數4.1萬件,增長6.2%;已決賠案件金額1.55億元,比上年增長0.4%。 201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50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769元,比上年增收2035元,增長8.8%。家庭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分別為23142元、2400元、425元,分別增長8.7%、2.5%、92.1%,轉移性收入2068元,下降11.6%。人均消費支出16310元,增長15.2%。
2014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866元,比上年增收1073元,增長15.8%。其中,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分別為2299元、4351元、143元、1073元,分別增長14.6%、19.9%、30.2%、2.3%。

『伍』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人口民族

2014年末,全州戶籍人來口總數922481人,其中:男自性469747人,女性452734人;農業人口714697人,非農業人口207784人;藏族531131人、羌族171508人、漢族187763人、回族30135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分別為57.6%、18.6%、20.3%、3.3%。
2014年末,全州常住人口總數92.0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85萬人。城鎮化率35.69%,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8.40,人口死亡率4.64,人口自然增長率3.76。

『陸』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屬於我國欠發達地區嗎

屬於!復
我國20多個省(區、市)欠發制達地區:河南,河北省,湖北鄂西,欠發達地區包括燕山壩上地區、黑龍港地區、太行山地區、沿海鹽鹼地區西部十二省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 ,內蒙古,廣西。

『柒』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13個縣,每個縣有多少人口

縣有13個:來馬爾康、金川、小金、阿自壩、若爾蓋、紅原、壤塘、汶川、理縣、茂縣、松潘、九寨溝、黑水
馬爾康縣有3鎮11鄉;金川縣有2鎮21鄉;小金縣有2鎮19鄉;阿壩縣有1鎮5 區18鄉2場;若爾蓋有1鎮6鄉;紅原縣有2鎮9鄉;壤塘縣有1鎮11鄉;汶川縣有3鎮14鄉,理縣有4鎮9鄉;茂縣有3鎮19鄉;松潘縣有2鎮23鄉,九寨溝縣有3鎮14鄉;黑水縣有2鎮15鄉...
給個好評吧...

『捌』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分為多少個區、縣這些區、縣分別管轄多少鎮、鄉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北端與川西北高山峽谷的結合部,位於四內川省容西北部,緊鄰成都平原,車牌編號:川U。幅員8.42萬平方公里,轄馬爾康、金川、小金、阿壩、若爾蓋、紅原、壤塘、汶川、理縣、茂縣、松潘、九寨溝、黑水等13縣。馬爾康縣轄3個鎮(馬爾康、卓克基、松崗)、11個鄉(梭磨、白灣、黨壩、木爾宗、腳木足、沙爾宗、龍爾甲、大藏、康山、草登、日部金川縣轄2個鎮(金川、觀音橋)、21個鄉(沙耳、慶寧、咯爾、勒烏、萬林、河東、河西、集沐、撒瓦腳、卡拉腳、俄熱、太陽河、馬奈、二嘎里、阿科里、卡撒、安寧、曾達、獨松、馬爾邦、毛日

『玖』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歷史沿革

戰國時,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壩州始有建制。
西漢置汶山郡。晉、隋襲舊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時有興廢,演變頻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維川郡。
元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於茂州、威州、松潘衛,分轄各土司及千戶所。
清設茂州、理番廳、松潘廳、懋功廳。民國之初改廳州為縣,繼後設松理懋茂汶屯殖督辦公署,後改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轄松潘、茂縣、汶川、理縣、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縣及草地65部、20個土司、11個屯守備。
1952年茂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
1953年1月1日撤銷茂縣專區,改設四川省藏族自治區。原懋功縣改稱小金縣(駐美興鎮);原靖化縣改稱大金縣;由松潘縣部分地區設置南坪縣(駐南坪);理縣駐地遷雜谷腦。原阿壩地區改設阿壩縣(駐中阿壩);原黑水地區改設蘆花縣(駐蘆花);原若爾蓋地區改設若爾蓋縣(駐納摩寺);大金縣的綽斯甲地區建立縣級行政委員會(駐舟山)。將卓克基、松崗、黨壩、梭磨四土司分別建立相當於區的政權機構,並在四土的中心地區馬爾康暫設相當於縣級的行政機構--四川省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事處。四川省藏族自治區轄10縣、1縣級行政委員會、1縣級辦事處。
1954年蘆花縣改名黑水縣,若爾蓋縣由納摩寺遷駐達扎寺。
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區改設阿壩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刷經寺。
1956年原四川省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事處(四土)改設為馬爾康縣。綽斯甲行政委員會改為綽斯甲縣,駐地遷觀音橋。阿壩藏族自治州轄12縣。
1958年阿壩藏族自治州駐地由刷經寺遷馬爾康縣城。由壤塘行政委員會設立壤塘縣(駐南木達)。撤銷茂縣、汶川2縣。同年7月7日由原茂縣、汶川2縣全部轄區和理縣部分地區合並設立茂汶羌族自治縣(駐威州鎮)。理縣遷駐刷經寺。阿壩藏族自治州轄11縣、1自治縣。
1959年壤塘縣遷駐壤塘;理縣遷駐哈拉瑪。
1960年撤銷理縣,以原理縣和阿壩縣的部分地區設立紅原縣(駐哈拉瑪);原理縣的其餘地區並入茂汶羌族自治縣和馬爾康縣。撤銷南坪縣,並入松潘縣。大金縣改名為金川縣。撤銷綽斯甲縣,並入金川、壤塘2縣。阿壩藏族自治州轄9縣、1自治縣。
1963年恢復南坪(駐南坪)、汶川(駐威州鎮)、理縣(駐雜谷腦)3縣;茂汶羌族自治縣由威州鎮遷駐鳳儀鎮。阿壩藏族自治州轄12縣、1自治縣。
1987年,阿壩藏族自治州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2015年10月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縣撤縣建市獲國務院通過。

閱讀全文

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經濟發展統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