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所

發布時間:2021-01-10 02:07:46

①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的機構設置

所 長:肖金成
副所長: 高國力
國土規劃研究室
主 任: 張慶傑
副主任: 黃征學
研究領域:國內外國土規劃理論、方法及其指標體系;研究和參與編制不同層次行政區的國土規劃;研究流域性和跨行政區重點區域國土開發整治的戰略、重點及政策設計;研究全國重大生產力布局構想和發展戰略。
區域經濟研究室
主 任:汪陽紅
副主任:賈若祥
專職研究人員:袁朱、張燕
研究領域: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方法及其指標體系;研究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及區域政策;研究不同層次行政區和經濟區的比較優勢、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特殊類型區域(特區、民族地區、各類開發區、旅遊風景區、跨國次區域經濟等)發展戰略、規劃以及對策。
城鎮發展研究室
主 任:申 兵
副主任:歐陽慧
專職研究人員:劉保奎
研究領域:城市化理論、方法及其指標體系;研究國家及區域城鎮化發展戰略、重點及其政策制定;研究城鎮體系與不同層次城市(鎮)發展戰略、規劃以及政策;進行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專項咨詢。
資源經濟研究室
主 任:陳龍桂
副主任:曹忠祥
專職研究人員:宋建軍
研究領域:資源經濟的理論、方法及其指標體系;水、土和海洋資源以及主要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的戰略、規劃和政策;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資源經濟信息開發與咨詢。
環境經濟研究室
主 任:李 忠
副主任:劉 通
專職研究人員:盧偉、王麗
研究領域:環境經濟理論、方法及其指標體系;生態和環境領域的戰略、規劃和政策;不同層次行政區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
資源環境合作交流中心
主 任:楊小兵
副主任:郭荊蘭 劉 洋
主要職能:國際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國際合作項目的組織、協調與實施;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宣傳、咨詢及培訓;

② 國家發改委各司局有哪些

根據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設28個職能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一)

1.辦公廳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
承擔信息、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工作;承擔機關財務、資產管理、內部審計等工作。

政策研究室


起草重要文件;

組織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和國際經濟的重大問題;

承擔新聞發布和信息引導等工作。

2.發展規劃司


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生產力布局的建議,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中長期發展、總量平衡及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政策;

組織擬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並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測與評估;提出推進城鎮化的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

3.國民經濟綜合司


監測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發展變化,進行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測預警;

研究總量平衡,提出宏觀調控的目標以及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

開展宏觀調控政策評估;

組織擬訂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提出年度重要商品平衡的總量目標和相關政策建議;

提出國家重要物資儲備政策建議,擬訂並協調國家重要物資儲備計劃;

組織研究和提出國家經濟安全和總體產業安全戰略及政策建議。

4.經濟運行調節局


監測經濟運行態勢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組織煤、電、油、氣及其他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

組織應對有關重大突發性事件,提出安排重要應急物資儲備和動用國家物資儲備的建議。

5.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


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體制改革;

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

參與研究和銜接委內司局及有關方面擬訂的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推進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指導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和改革試驗區工作;

協調解決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七)

6.固定資產投資司

監測分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狀況,擬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和投資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措施;

起草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草案;

提出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和修訂投資核准目錄的建議;

安排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核重大建設項目;

指導工程咨詢業發展。

7.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


綜合分析國際資本動態及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狀況;

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的目標、政策,協調有關重大政策;

承擔全口徑外債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

會同有關方面組織擬訂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貸款規劃並提出重大備選項目;會同有關方面擬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核外商投資重大項目、境外資源開發類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

8.地區經濟司


組織擬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政策;

協調國土整治、開發、利用和保護政策,參與制定土地政策,參與編制水資源平衡與節約規劃、生態建設與環境整治規劃;

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

指導地區經濟協作;

編制老、少、邊、窮地區經濟開發計劃和以工代賑計劃;

協調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提出重大項目布局建議並協調實施,推進中部地區內外協調合作和相關機制建設。

9.西部開發司
組織擬訂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提出西部地區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重大項目布局等建議並協調實施。

10.東北振興司
組織擬訂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提出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重大項目布局等建議並協調實施。


11.農村經濟司
綜合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提出農村經濟發展戰略、體制改革及有關政策建議,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銜接平衡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等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提出重大項目布局建議並協調實施。

12.基礎產業司
統籌能源、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綜合分析能源和交通運輸運行狀況,協調有關重大問題,提出有關政策建議。

13.產業協調司
綜合分析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研究提出綜合性政策建議;

統籌工業、服務業的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協調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和重大產業基地建設;

會同有關方面擬訂服務業的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協調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14.高技術產業司
綜合分析高技術產業及產業技術的發展態勢,組織擬訂高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

做好相關高技術產業化工作,組織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

統籌信息化的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組織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聯合;推動國民經濟新產業的形成。

15.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


綜合分析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組織擬訂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規劃和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編制環境保護規劃;

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

組織協調重大節能減排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

承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有關節能減排方面的具體工作。


16.應對氣候變化司


綜合分析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組織擬訂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

牽頭承擔國家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工作,會同有關方面牽頭組織參加氣候變化國際談判;

協調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和能力建設;

組織實施清潔發展機制工作;

承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具體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八)

17.社會發展司

綜合提出社會發展戰略,組織擬訂和協調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協調人口和計劃生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廣播影視、旅遊、政法、民政等發展政策;

推進社會事業建設;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的重大問題。

18.就業和收入分配司


綜合分析就業與人力資源、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的情況,提出促進就業、調整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建議;

推進相關體制改革,協調解決相關重大問題。

19.經濟貿易司


監測分析國內外市場狀況,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相關工作;

組織擬訂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監督執行,根據經濟運行變化提出計劃調整建議;

會同有關方面管理國家糧食、棉花、食糖等儲備;

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協調流通體制改革中的重大問題。

20.財政金融司


研究分析全社會資金平衡;

研究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等問題,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執行情況,並提出建議;

提出直接融資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按分工核准非上市公司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牽頭推進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的發展及制度建設。

21.價格司


監測預測價格總水平變動,提出價格總水平調控目標、政策和價格改革的建議;

組織起草有關價格、收費方面的政策和法規草案;

提出政府價格管理的范圍、原則、辦法和修訂政府定價目錄的建議;

組織擬訂重要商品價格、收費政策和調整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價格及收費標准;

組織重要農產品、重要商品和服務的成本調查。

22.價格監督檢查司


起草有關價格監督檢查法規草案和規章;

指導價格監督檢查工作,組織實施價格檢查,依法查處商品價格、服務價格、國家機關收費中的價格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價格壟斷行為;

按規定受理價格處罰的復議案件和申訴案件。


23.法規司


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

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工作;

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

按規定指導協調招投標工作。

24.外事司


承擔與相關國際組織、外國政府部門及機構合作的有關事宜;

協助有關司推進重大涉外項目;

開展國際經濟調研;承擔機關日常外事工作。

25.人事司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隊伍建設等工作。

26.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


組織擬訂國民經濟動員規劃、計劃;研究國民經濟動員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的關系,協調相關重大問題;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動員有關工作;協調國民經濟平戰轉換能力建設。

26.重大項目稽察特派員辦公室


組織開展對重大建設項目的稽察;跟蹤檢查相關行業和地方貫徹執行國家投資政策和規定情況;組織開展對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投資安排實施情況的監督和檢查;

對違規問題,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出處理意見。

26.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委管國家局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27.離退休幹部局


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28.國家物資儲備局


負責擬訂國家戰略物資儲備的戰略和規劃,組織國家戰略物資的收儲、動用、輪換和日常管理。

③ 國家發改委有哪些部門

發改委的職能部門有政策研究室、發展規劃司、國民經濟綜合司等,具體說明如下:

1、政策研究室:起草重要文件。

2、經濟運行調節局:監測經濟運行態勢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3、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

4、發展規劃司: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生產力布局的建議。

5、國民經濟綜合司:監測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發展變化,進行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測預警。

6、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綜合分析國際資本動態及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狀況。

7、地區經濟司:組織擬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政策。

8、基礎產業司:統籌能源、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9、產業協調司:綜合分析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

10、西部開發司:組織擬訂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11、東北振興司:組織擬訂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12、農村經濟司:綜合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提出農村經濟發展戰略、體制改革及有關政策建議。

13、經濟貿易司:監測分析國內外市場狀況,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相關工作;組織擬訂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監督執行,根據經濟運行變化提出計劃調整建議;會同有關方面管理國家糧食、棉花、食糖等儲備;

14、財政金融司:研究分析全社會資金平衡;研究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等問題,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執行情況,並提出建議;提出直接融資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按分工核准非上市公司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牽頭推進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的發展及制度建設。

(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所擴展閱讀:

發改委的主要職責:

1、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國民經濟發展。

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2、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的責任,研究宏觀經濟運行、總量平衡、國家經濟安全和總體產業安全等重要問題並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負責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調節經濟運行,負責組織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

3、負責匯總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土地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價格政策。綜合分析財政、金融、土地政策的執行效果,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

負責組織制定和調整少數由國家管理的重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收費標准,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等。負責全口徑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4、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體制改革的責任,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搞好重要專項經濟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指導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和改革試驗區工作。

④ 發展和改革局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心屬於什麼單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52年的國家計劃委員會。
2003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改組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展和改革委),不再保留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3] 。
2008年3月,國務院機構進行改革。設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家能源委員會。組建國家能源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能源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及機構,與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核電管理職責進行整合,劃入該局。國家能源委員會辦公室的工作由國家能源局承擔。不再保留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及其辦事機構。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核電管理以外的職責,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職責,整合劃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國家煙草專賣局改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4] 。
2016年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雙方將共同支持300餘試點縣(市、區)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試點採取三年滾動的實施方式,2016-2018年每年支持約100個試點地區促進返鄉創業就業。[5]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農業投資項目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察的職責劃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醫療保障局;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輪換和管理,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等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6] [7]

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與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哪個綜合潛力比較大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潛力比較大。

兩個都不錯,發改委是強勢部門內,基本上什麼都管,容社會發展司的主要管的是科教文衛,雖然不算很俏的行業,但是也相當不錯。財政部的經濟建設司主要是提出各種資金的預算草案,並對資金的使用狀況進行監管。

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國土規劃、區域發展、城鎮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以應用經濟理論與對策研究為主。作為國家宏觀調控部門的專業性研究機構,主要承擔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委託的研究任務,也為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級地方政府及各類企事業單位提供咨詢服務。並與有關國際組織和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和提供咨詢服務。
國土地區所成立以來,主持或參與研究了一批重大課題、重要的戰略和規劃:「全國國土規劃的思路研究」,「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中國城市化發展研究」,「加快長江經濟帶綜合開發研究」,「沿海開放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我國工業布局合理化及其對策研究」,「我國國際河流開發利用和國際合作研究研究」,「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研究」,「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21世紀特區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我國西部發展戰略研究」,「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研究」,「中國資源利用戰略研究」,「資源型城市經濟結構轉型研究」,「協調空間開發秩序和調整空間結構」,「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戰略研究」,「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綠色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國土開發重點區劃研究」,「國際次區域合作研究」等。為國家宏觀決策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建議。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多項獎勵。
國土地區所擁有一支科研力量雄厚、理論功底扎實、專業水準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科研隊伍。我所現有員工25人,其中有副研究員以上職稱的研究人員16人,有博士15人、碩士4人。下設5個研究室和一個中心:國土規劃研究室、區域發展研究室、城鎮發展研究室、資源經濟研究室、環境經濟研究室和資源環境合作交流中心。
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致力於為國家、地方政府及國有、民營企業提供發展戰略、政策制訂、區域規劃、城鎮規劃、旅遊規劃、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工程咨詢等服務。並與有關國際組織和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和提供咨詢服務。

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簡稱國土地區所)是國回家發展答和改革委員會直屬的研究機構,成立於1988年,原名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土規劃研究所,其前身為1984年成立的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土規劃研究中心。
注冊資本:36萬人民幣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的研究方向

1、經濟總量平衡、宏觀經濟形勢和微觀經濟運行分析,宏觀經濟調控理版論與政策研究。
2、社權會發展規劃與政策、社會狀況監測與調查、人力資源開發以及居民收入分配與消費分析,社會保障制度研究。
3、流通體制與政策、價格體制與政策及商品市場與價格監管問題研究。
4、產業發展戰略、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產業規劃與政策研究。
5、投資、融資總量與結構、投資主體行為分析,投融資方式、體制改革和項目管理的研究。
6、國土開發與整治,地區發展戰略、區域規劃與政策研究,資源、環境等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7、國際經濟環境、中國對外經濟關系、國際貿易與金融分析,經濟發展戰略與體制國際比較研究。
8、能源發展規劃和能源發展戰略、重大能源經濟和技術經濟政策、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環境與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供需平衡研究。
9、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戰略與規劃、運輸業管理體制、運輸市場體系、各種運輸方式綜合利用研究。
10、信息化戰略、空間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應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及方法研究。

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簡稱產業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直屬機構,成立於1981年9月。主要從事產業經濟理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相關領域的研究。服務於黨中央、國務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決策。同時也為國務院其他部委、地方政府和各類企業服務。
成立時間:1981-09-02

閱讀全文

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