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9 22:16:40

A. 國家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與紅谷灘的位置,能具體說明一下嗎,最好有圖的

國家經濟開發區,是中部崛起消費投資必須的資源

B.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優勢

南昌開發區地處中國最富庶、經濟最活躍、購買力最強的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中心地帶,背靠國內市場,面向世界,依託中國華中地區經濟、文化、交通、信息、金融中心——南昌市,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綜合優勢。歷史上南昌曾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的盛譽。南昌是唯一一個與最具經濟活力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三角區相鄰的省會城市,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資源西進、北上、南下、東出的理想樞紐和交通要道。
尤其是在南昌經開區境內,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全面覆蓋,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無阻,縱橫馳騁。京九鐵路越境而過,並建有客貨運站;昌九高速、105國道、320國道在區內交匯,6小時即可直達上海、廣州、武漢等周邊9個城市,構築起涵蓋中國三分之一人口、二分之一GDP的6小時經濟圈。
昌北國際航空港就建在區內,並已開通了國際航線;區內還建有江西省唯一一座國際集裝箱碼頭、國家級保稅物流中心和無水港,這些便捷的物流平台和立體交通,均是商務人士鍾情的驛站,可以為眾多海內外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提供諸多便利。 南昌經開區不僅是座新型工業區,同時也是一座濱江園區、綠色園區和生態園區。區內有著美妙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渾然天成,一個初具現代規模的工業園區交融於秀麗的山水之中。
登上雄踞贛江之濱的滕王高閣,你能感受到這里「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絕妙佳境;置身於有「小廬山」之稱的梅嶺國家森林公園,你能領略到避暑勝地的鍾靈毓秀;徜徉於團花綿簇、植被如毯的休閑廣場,你能體會到綠色海洋帶給你的胸懷開闊和心境悠然;漫步在樹蔭如蓋、鮮花成行的湖濱大道,你能感受到經開區人用綠色裝點人居生活的款款誠意。 為了滿足企業建設發展的各種需求,開發區未雨綢繆投入巨資,高標准、高品味地規劃建設好基礎設施,園區道路、水電等「七通一平」已基本實現。另外,區內還建有1座電信大樓、2座自來水廠,2座變電站,程式控制電話容量為5萬門,日供水量達1 8萬噸,電力總容量20.3萬千伏安。
然而經開區人深深懂得,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現代企業投資發展不僅看重一個地方的硬環境,更注重這個地方的軟環境。為了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開發區又提出打造「新九通」的奮斗目標,正朝著實現「信息通、市場通,法規通,資金通等「九通」方向努力。 「讓點滴的服務,成就一個企業」,這是開發區樹立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多年來,開發區推出了一系列優化服務的舉措,在全國開創了多項「第一」。率先將審批制改為登記制,3個工作日即可辦完從立項到工商、稅務登記等全部手續;首創『經濟110,服務投訴中心,對進區企業提供隨時服務和終生服務;創立首問負責制、代理代辦制、限時結辦制等等,客商只要將自己要辦的手續開出「菜單」,專業服務隊就能在要求的時間內全部辦好。
一流的投資環境,一流的創業環境,不僅是吸引投資的重要法碼,也是南昌經開區放眼全球、融入世界的重要平台。
如今,源源不斷流入的資金、人才、技術,已經成為支撐開發區發展的重要力量。一批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集聚效益好的企業紛紛落戶。現已形成了家用電器、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現代造紙四大支柱產業。
中國家電驕子三星奧克斯集團,承一切按價值規律辦事的原則,投入巨資,在區內打造空調生產基地,力爭將在今後的五年內,形成1000萬台空調的產能。台灣晶湛科技,總投資8.5億美元,將中國大陸第五條8寸晶園生產線引進區內,並力爭在今後的五年內,形成100萬片晶園的產能。深圳鴻源數顯公司、香港新索麗等科技公司,在區內精心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顯示技術,批量生產具有世界前沿技術的電子產品。全國最大的造紙集團山東晨嗚紙業攜全球一流的紙業巨頭—南非薩佩和韓國新茂林公司,斥資80億元,在區內打造競爭力極強、工藝流程極高的現代造紙基地,並力爭在今後的五年內形成100萬噸低淀量塗布紙的產能。
具有年產萬台環保柴油機生產能力的南昌凱馬公司,在區內著力打造國內先進水平的新型節能高效環保柴油機生產基地;具有雄厚技術創新能力的江鈴集團公司,在區內建立了寵大的汽車生產基地,其生產的陸風牌越野車,第一個代表中國越野車出口歐洲,馳入全球。這一個個獨具特色、有著宏偉戰略的產業基地,已經成為開發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成為南昌製造業的響亮品牌。另外還有來自美國的企業、德國的企業、日本的企業,等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餘家投資商,他們紛紛駐足,紛紛搶攤,將全部情感投入對開發區這塊熱土的迷戀。
開發區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中央、省市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就在2003年的開春和年底,以及2005年春節,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頭條新聞,分別對開發區的發展進行了激情報道。
殷殷囑托促崛起。2003年以來,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央政治局常委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黃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回良玉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親臨南昌經開區視察指導,對開發區的快速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給開發區人予親切關懷和巨大鼓舞!
時代的風潮浩浩盪盪,博激征程豪情飛揚。在與時光的對視中,南昌經濟技術開區,已經沐浴著現代的光芒,變得更為誠信開明,風姿綽約,正朝著建設生態式、現代化工業新區的目標,信心百倍地走向璀璨而瑰麗的未來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長江中下游、鄱陽湖西南部,素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盛譽,是全國唯一一個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東南三角區相毗鄰的省會城市,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戰略性地位和樞紐性區位的獨特優勢。
【公路】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內公路非常發達,四通八達,有北京至珠海的105國道,上海至昆明的320國道,福州至蘭州的316國道交匯於此。南昌至九江的昌九高速公路橫貫開發區。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六條主幹道寬度分別為40-60米,總長14.8公里。
105、320、316國道交匯於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周邊,昌九、梨溫、贛粵等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鐵路】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周邊京九、浙贛、向樂、皖贛鐵路主幹線在南昌縱橫穿越。京九鐵路在開發區建有昌北客車站和昌北貨運站,區內建有鐵路專線。
京九、浙贛、皖贛等鐵路縱貫城區,2007年4月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後,南昌至上海、北京、廣州等主要城市的鐵路運行時間進一步縮短,鐵路客貨運輸更加快捷、方便和高效。2010年昌九城際鐵路建成後,南昌到九江只需40分鍾。2012年向浦鐵路建成後,南昌到閩東南地區將比京九線縮短222公里,比滬昆線縮短117公里,成為南昌快速出海的鐵路通道。設計時速高達350公里/小時的滬昆高鐵全面建成後,南昌到杭州只需2小時,至上海僅3小時,至昆明不到5小時。
【水運】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南臨贛江主航道,並建有航運碼頭,水運可順贛江經鄱陽湖入長江,出東海,通達世界各地。
【航空】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距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約30分鍾路程。發展腹地廣闊,區位優勢明顯。南昌民航班機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台北、福州、南京、西安、海口、成都、東京、大阪、首爾、倫敦、紐約、洛杉磯等317條國內外航線。
4D級昌北國際機場開通了直通北京、上海、香港、澳門、首爾等國內外各大城市40多條航線。國際航空港的開通,南北與東西鐵路動脈的交匯,國際集裝箱碼頭的運營,高速公路網的結點,構建起了南昌通暢快捷的立體交通網,使南昌1小時航程、6小時里程即可通達周邊8個直轄和省會城市的「經濟圈」變為現實,這個圈中聚集著4.6億人口,並蘊含著12萬億元工業品的消費潛力。
【通信】
南昌是江西的郵電通信樞紐,全市程式控制電話總量達到40萬門。開發區現有2座新建成的電信大樓,裝機容量達5萬門,已開通2萬門。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雙港、長堎兩座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達18萬噸。區內已鋪設大口徑給排管道,可保證進區項目用水和排污需要。

C.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哪些企業

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家用電器、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現代造紙四大支專柱產業:北屬大科技園、清華科技園、潤田、草珊瑚、康師傅、三星奧克斯集團、台灣晶湛科技、山東晨嗚紙業、南昌凱馬公司、百路佳客車、江鈴集團公司(陸風)、深圳鴻源數顯公司、香港新索麗、風順快遞、齊洛瓦、江西日報印刷廠、金聖包裝、拓撲研究所、省林業科學院、格林柯爾、杭蕭鋼構、國際汽車城、英雄乳業、泰國正大集團南昌正大飼料、工中建農郵等國有銀行等

D.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隸屬於哪個行政區

現今南抄昌市下轄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4個縣,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青山湖區、灣里區5個區,以及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開區)、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江西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南昌英雄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29個街道、47個鎮、33個鄉,499個社區、1141個行政村;其中市轄區共有29個街道、10個鎮、2個鄉,389個社區、167個行政村。南昌市人民政府駐南昌市紅谷灘新區。

E. 南昌·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園區概況

開發區發展定位:生態桑海城,新型工業區。
桑海開發區管委會是南昌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享有市級審批許可權。管委會位於新祺周桑海南路1號。

F. 江西省南昌市經濟開發區是哪個區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南昌經開區,創建於1992年,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G.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簡介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2000年4 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江西省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建設和管理面積158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27萬。開發區堅持「吸收外資為主,興辦工業為主,出口為主,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的方針,按照南昌市「一江兩岸」城市發展戰略,將努力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大產業、大公司配套製造業轉移基地,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科技人才、留學人員創業基地。
經過9年建設,尤其是2001年以來,開發區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落戶企業數量驟增。截止2001年,到開發區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近20個,內外商投資項目300餘個,總投資50億元,形成了一批以清華科技園、光電科技園、信息科技園、煤炭科技園和國際汽車城為支柱和特色的高科技和外向型企業。南昌開發區依託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體制優勢,堅持以招商引資為龍頭,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不斷增創體制、開放和環境新優勢,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綜合經濟實力和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發展成為一個投資環境比較完善、工業門類比較齊全、技術水平比較先進的現代化綜合經濟園區,逐漸成為境外投資者登陸國內市場的橋頭堡和國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跳板,較好地發揮了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國內外市場的「橋梁」作用,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南昌市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一個縮影。

H. 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概況

南昌國家高新區座落在風景秀麗的艾溪湖風景區,是江西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南昌高新區創建於是1991年3月,1992年11月被國務院批准,轄區面積231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32平方公里。全區企業900餘家,外資企業200餘家,美國微軟、美國科勒、美國耶茲、法國ABB、德國G&D、台灣東元等一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和中興通訊、深圳方大、江銅集團、TCL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在我區均有投資並取得良好回報。目前,南昌高新區已成為江西省科技含量最高、產業集聚效應最顯著、發展速度最快、創新能力最強的經濟區域。南昌地處我國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接壤地帶,交通十分便利。105、320、316三條國道交匯於此,昌九、昌樟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南昌至上海(滬瑞高速)、南昌至深圳(贛粵高速)、南昌至福州(京福高速)的高速公路也將於二年內全線貫通。贛江是南昌連接黃金水道長江的重要航道,距九江外運港口220公里,水運順贛江經鄱陽湖入長江出東海,可直達沿江各口岸;航空有可起降大型國際航線客機的昌北國際機場,已開通直達國內大中城市及香港、新加坡等25條航線;鐵路有京九、浙贛、皖贛、向樂四條主幹線縱橫穿越,尤其京九線與浙贛復線形成金十字交匯於南昌,使南昌成為中國鐵路交通的重要樞紐和內地連港澳、東部沿海地區連接西部地區的大通道。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及中國經濟發展重心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南昌作為中西部省會城市承東啟西的大區位優勢更為突出,這為南昌的開放開發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和發展機遇。南昌高新區距南昌火車站3公里,距贛江水運港口10公里,距昌北國際機場25公里。南昌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已在高新區內建成全市最大的公交車總站,市區5路、13路、231路、209路、602路公共汽車直達區內,並貫通市區的所有主幹道,其中5路、231、602路公共汽車從高新區始發,直達火車站,209路從高新區始發,直達紅谷灘新區行政中心。
行政管理機構
南昌國家高新區實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區管委會按照省、市政府的授權對高新區行使項目審批、土地管理、規劃建設、人事勞資等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和部分行政管理許可權。為了給高新區營造一相對優化的投資環境,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出台了《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條例》,以促進和保障南昌高新區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和良好的法治環境。服務機構區內設有海關辦事處、檢查檢疫局辦事處、國稅局、地稅分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質監分局、消防中隊、交警中隊、創業服務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城管監察大隊、勞動監察大隊、勞動仲裁委員會、社會保險事業管理處、勞動保障服務分中心、審計事務所、會計事務所、電信分局等機構,建立了完善的服務體系。其主要服務機構有建設開發公司、物業管理公司、進出口公司;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商業銀行、農業銀行、保險公司等在區內設有營業網點,形成了為企業實行「一條龍」的支撐服務體系。主要服務機構已集中在一棟樓辦公,實行了「一站式」公開服務,全部服務項目、辦事程序和收費標准一律公開,5個工作日內可為企業進區落戶辦完所有手續,從而為進區的海內外客商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
政策環境南昌國家高新區是江西省科技經濟特區,享有國家賦予的一系列財稅優惠政策,並建立了一級財政獨立金庫,使進區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得以真正落實。為將高新區的管理與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使高新區指導方針、管理體制、創新機制、高新技術產業化政策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省人大已出台《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條例》。同時,區管委會還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制定了一系列具體規定匯編成冊,使高新區各項工作和有關政策的落實得以進一步制度化、公開化、規范化。園區建設高新區內市政設施齊全,服務設施配套。京福高速穿區而過,贛江水運直達港口,10條公交線直通市區;全省開發區中唯一的南昌海關辦事處以及電信分局,供電分局,總裝機容量58.5萬千瓦的變電站,日處理污水100萬噸的污水處理場首期33萬噸工程已投入使用,自來水管網、有線電視網和高速寬頻網路與市區直接聯通,產業區實現了道路、通訊、供水、供電、排水、排污、煤氣管網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區內建有休閑公園、湖景公園、花園式科技人員公寓、賓館、酒店、寫字樓、工業標准廠房以及設施優良的寄宿學校和商貿網點,高新區已成為江西省投資軟硬環境最好的區域。招商引資與產業項目高新區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南非、紐西蘭、匈牙利、香港、台灣等25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家外資企業進駐區內。近三年來,全區累計實際利用外資3.8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71.3億元,尤其是2005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從2001年的1774萬美元增長到1.5億美元,相當於2001年的8.5倍、建區前10年總和的1.5倍;實際利用內資從2001年的7.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34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01年的4.4倍,建區前10年總和的2.2倍。近幾年,我區引進的高科技企業有高檔銅箔、高精度銅板帶、高檔空調和無洗滌劑洗衣機、國家一、二類新葯等,這些高科技項目具有強勁的生命力,為南昌高新區今後的發展帶來強大動力。與此同時,我們還先後與馬可尼公司、愛默生公司、西門子公司、微軟公司、住友會社、FCB公司、ABB公司、KOC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進行了密切接觸,彼此建立了友好關系,為今後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5年6月16日江西微軟技術中心正式營業,使南昌高新區在全省開發區首次實現世界500強零的突破。2006年,ABB公司、koc集團相繼落戶。經濟總量與財力狀況南昌高新區的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近三年來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過30%,2005年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突破「三個200億」:即完成技工貿總收入284億元,增長40%;工業總產值255億元,增長42%;銷售收入251億元,增長41%;利稅收入46.9億元,增長3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4億元,增長54%;財政總收入完成7.07億元,增長34.9%。2006年上半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25.93億元,同比增長37.8%;銷售收入124.14億元,同比增長40.57%;利稅總額27.12億元,同比增長23.53%;財政總收入4.84億元,同比增長48.9%。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產業規模與產業結構南昌高新區已初步形成電子信息及應用軟體、生物醫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四大支柱產業,以這些支柱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群體實現的經濟效益佔全區經濟總量的90%以上。全國第10個「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金廬軟體園自1998年5月成立以來,已有軟體企業190家,佔全省總數的80%。其中年總收入超千萬元的企業有17家,研製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各類軟體產品160餘項。2005年園區實現總收入22.5億元,佔全省軟體產業總量的84%。軟體產業的迅速崛起,使金廬軟體園成為推動我省國民經濟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動力源。

I. 南昌昌北經濟開發區屬於南昌哪個區

南昌昌北經濟開發區屬於南昌市青山湖區,南昌昌北經濟開發區簡稱經開區。南昌經開區不僅是座新型工業區,同時也是一座濱江園區、綠色園區和生態園區。

(9)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擴展閱讀: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南昌經開區,創建於1992年,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建設和管理面積158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27萬。開發區位於美麗的贛江之濱,與繁華的老城區僅一江之隔,與南昌市新的行政中心連成一體,現有新八一大橋、南昌大橋、贛江大橋、生米大橋四座橋梁將新老城區緊緊相連。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2000年4 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江西省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建設和管理面積158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27萬。開發區堅持「吸收外資為主,興辦工業為主,出口為主,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的方針,按照南昌市「一江兩岸」城市發展戰略,將努力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大產業、大公司配套製造業轉移基地,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科技人才、留學人員創業基地。

經過9年建設,尤其是2001年以來,開發區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落戶企業數量驟增。截止2001年,到開發區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近20個,內外商投資項目300餘個,總投資50億元,形成了一批以清華科技園、光電科技園、信息科技園、煤炭科技園和國際汽車城為支柱和特色的高科技和外向型企業。

南昌開發區依託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體制優勢,堅持以招商引資為龍頭,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不斷增創體制、開放和環境新優勢,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綜合經濟實力和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發展成為一個投資環境比較完善、工業門類比較齊全、技術水平比較先進的現代化綜合經濟園區,逐漸成為境外投資者登陸國內市場的橋頭堡和國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跳板,較好地發揮了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國內外市場的「橋梁」作用,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南昌市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一個縮影。

閱讀全文

與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