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經濟區域的劃分及世界經濟的發展和趨向
第一個問題屬於經濟地理學的領域。
1.經濟區劃是根據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規律、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特徵的相似性、經濟聯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據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與任務分工,這四個主要方面對國土進行戰略性的劃分。
2.你所說的世界經濟區域劃分又區別於一個國家的區劃。其中地域關聯是關鍵因素。
第二個問題
1.近三十年世界經濟發展概況是曲折的,緩慢增長的。無論是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還有歐債危機都把世界帶入到濃濃的陰影中。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緩慢,很多都陷入負增長。發展中國家的情形也不容樂觀,中國的泡沫經濟能否安全著陸還是個問題。
2.從20世紀後半葉以來,經濟生活國際化的發展推出了兩種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這是當今世界經濟中兩股平行發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潮流。不能說從區域一體化到全球一體化,因為這兩股力量是齊頭並進的。經濟全球化是世界性的大趨勢,是各國逐步趨近的一種狀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暫時的倒退與停滯都有可能。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這種客觀的趨勢是每個民族國家難以把握的,它對各國的經濟發展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效應:正效應或負效應。當一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所獲得的正效應小於負效應時,該國就會對經濟全球化採取抵制或消極的態度,轉而謀求區域經濟一體化。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美國在經濟全球化的事務中擁有超常的發言權,美國政府經常濫用自己的影響和權力推行霸權主義政策,把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投資事務與其國內外政治傾向掛鉤,粗暴地阻撓一些國家走向經濟全球化。這樣,一些國家只好通過可參加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來提高本國經濟的開放度,謀求開放條件下的發展。例如,像緬甸這樣的國家,如果沒有東盟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很難設想它離經濟全球化會有多大的距離。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一個個原來不夠開放的國家都逐步走向開放,這對於將來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化是有力的推進因素。
寫的有點累。。以上只是我查閱相關教材學習到的東西,在這里與你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樓主。望採納!PS:我對於第一個問題有些概念還不太清楚,望樓主可以再去查閱相關經濟地理的書籍。
B. 世界主要經濟發展發達國家和地區目前已就發展低碳經濟達成共識
【解析】A。契機:機會,轉折變化的機緣;適應:適合於;協調:和諧一致,配合得當;制約: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變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變化為條件。促進:推動使向前發展。第一個空格處應為「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