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省包括哪些市
截止2017年末,河北省下轄:石家莊市、唐山市、秦皇島市、邯鄲市、邢台市、保定市、張家口市、承德市、滄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一、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省會,地處河北省西南部。截至2016年底,石家莊轄區總面積1584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206平方公里。
二、唐山,位於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總面積為13472平方千米。
三、秦皇島,位於東北地區、冀東北部,面積7813平方公里。人口311.08萬。
四、邯鄲,位於河北省南端,太行山東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
五、邢台市,位於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山與山西省毗鄰,東鄰京杭大運河與山東省相望。
六、保定市,位於太行山東麓 ,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
七、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
八、承德是,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西南與南分別挨著北京與天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以及張家口市相鄰,北部與內蒙古赤峰、錫林郭勒盟相鄰。
九、滄州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東,京杭大運河貫穿市區。
十、廊坊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東,北臨首都北京,東與天津交界,南接滄州,西連保定。總面積6429平方千米。
十一、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東部與滄州市和山東省德州市毗鄰,西部與石家莊市接壤,南部與邢台市相連,北部同保定市和滄州市交界,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
(1)巨鹿縣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成立後,當時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後因直隸省名不符實,以地在黃河以北,於1928年改為河北省。
1930年11月,河北省省會遷至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河北省。
1952年,撤銷察哈爾省,將其原察南、察北兩個專區劃歸河北省。
1956年撤銷熱河省,將其原大部分轄區劃歸河北省。
1958年,將河北省的順義、延慶、平谷、通縣、房山、密雲、懷柔、大興等縣劃歸北京市。
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1967年1月天津恢復直轄市。
1968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河北省的省會從保定市遷往石家莊市。
1973年,將河北省的薊縣、寶坻、武清、靜海、寧河等五縣劃入天津市,自此形成河北省現轄區規模。
2. 邢台包括哪些區縣
截至2020年,邢台市下轄4個市轄區(襄都區、信都區、南和區、任澤區)、12個縣(內內丘容縣、臨城縣、隆堯縣、柏鄉縣、寧晉縣、巨鹿縣、平鄉縣、新河縣、廣宗縣、威縣、臨西縣、清河縣)、代管2個縣級市(沙河市、南宮市)
3. 邢台市的歷史概況
邢台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歷史,歷史上曾為國都約610餘年,為府建置650餘年,為州建置660餘年,為郡建置近400年,新中國革命時期,邢台為河北省第一座解放的城市。史書上說邢台:「西帶上黨,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東之藩蔽也。」李忠定公曰:「從邢州而西北,路出井陘,可以直搗太原。從邢州而西南,路出邯鄲,可以席捲相、衛。若道慶源(即趙州),而取深、冀,越清河而馳德、棣,如振裘者之挈其領也。此韓信得之,遂以掇拾燕、齊;石勒據之,因以並吞幽、冀歟!」
邢台行政區劃
上古時期,堯帝曾建都邢地柏人城。夏《禹貢》記邢地為冀州之域。
商代邢地稱井方,公元前十五世紀,商王祖乙遷都於邢。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姬苴(邢靖淵)為邢侯,建立邢國。
春秋末期輾轉屬晉。戰國時期屬趙,趙成侯立邢為信都。
秦置信都縣,屬巨鹿郡(治邢台平鄉),今邢台轄縣均屬巨鹿郡。
秦末漢初,信都為趙國國都,趙歇、張耳先後據此稱趙王,巨鹿大戰後,項羽改信都曰襄國。
漢晉時期,邢地稱襄國,西晉石勒據邢建立後趙,都襄國。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襄國郡改名邢州,轄龍崗、青山、南和、任縣、平鄉、鉅鹿、內丘、柏仁、沙河九縣。大業三年(607年)復改襄國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邢州,轄龍岡、南和、任縣、平鄉、沙河、內丘、柏仁、青山、巨鹿九縣。武德五年,青山縣省入龍崗、內丘。天寶元年(742年)邢州改為巨鹿郡,柏仁縣更名堯山縣,至德二年(757年)復改邢州,
五代時期,邢州設節度使,轄邢州,領轄洺州、磁州。除轄本州龍岡、內丘、沙河、巨鹿、南和、任縣、平鄉、柏仁8縣外,還領轄洺州之永年、平恩、臨洺、雞澤、肥鄉、曲周6縣和磁州之滏陽、邯鄲、武安、昭義4縣,共轄3州18縣。
北宋邢州轄龍崗、內丘、沙河、巨鹿、南和、任縣、平鄉、堯山8縣,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邢州為信德府,轄域不變。宣和二年,宋徽宗改龍岡縣為邢台縣。
金天會六年(1128年)復改信德府為邢州。沿襲北宋信德府建置,設安國軍節度。金大定中改堯山縣為唐山縣。金代邢州轄八縣四鎮,八縣為:邢台、唐山、內丘、平鄉、任縣、沙河、南和、巨鹿;四鎮為:平鄉境內道武鎮、任縣境內新店鎮、沙河境內綦村鎮、巨鹿境內團城鎮。
元中統三年(1262年)升邢州為順德府,賜金虎符,立安撫司,洺、磁、威三州來屬。憲宗五年(1255年)析平鄉縣道武鎮增置廣宗縣,至元二年(1265年)順德府改為順德路,轄邢台、沙河、內丘、南和、任縣、唐山、平鄉、廣宗、巨鹿九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順德路復改為順德府,隸屬京師,仍轄邢台、沙河、內丘、南和、任縣、唐山、平鄉、廣宗、巨鹿九縣。
清沿明制,仍稱順德府,轄邢台、沙河、內丘、南和、任縣、唐山、平鄉、廣宗、巨鹿九縣,隸屬直隸省。
民國時期,廢府留縣,順德府各縣屬直隸省(後改河北省)。民國17年(1928年)唐山縣復名堯山縣。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邢台淪陷後,日偽華北委員會在邢台市設冀南道,轄冀南32縣,道尹駐邢台,後改順德道,轄邢台縣、任縣、南和縣、沙河縣、內邱縣、臨城縣、平鄉縣、巨鹿縣、威縣、柏鄉縣、堯山縣、隆平縣、廣宗縣、清河縣、南宮縣等15縣,公署仍在邢台,1945年邢台解放後取消。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邢台市轄縣分屬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設立邢台市,為太行區直轄市。1947年隆平、堯山兩縣合並為隆堯縣
1949年8月1日,成立邢台專區,轄南宮、沙河、內邱縣、邢台縣、臨城縣、柏鄉縣、寧晉縣、新河縣、隆堯縣、任縣、南和縣、平鄉縣、巨鹿縣、廣宗縣、威縣等15縣和邢台市,專區行署駐邢台市。
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
1964年,設立臨西縣,屬邢台專區(後改邢台地區)。
1984年,邢台市升格為省轄市,轄橋東、橋西、郊區三區。
1986年,邢台縣劃歸邢台市,南宮改建為縣級市,1987年沙河改建為縣級市。
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地市合並為邢台市,下轄橋東區、橋西區、新河縣、南宮市、沙河市、內邱縣、邢台縣、臨城縣、柏鄉縣、寧晉縣、隆堯縣、任縣、南和縣、平鄉縣、巨鹿縣、廣宗縣、威縣、清河縣、臨西縣等2市2區15縣。
另經省政府批准,邢台還建有邢台經濟開發區、大曹庄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