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2014我國經濟發展

2014我國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9 18:04:36

❶ 2014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

由題干描述得知,據如圖《2014年經濟數據》可知,新常態「新」在,資版源利用率不斷提高,我權國經濟發展更加註重質量,所以②④是正確的選項;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不符合題意;我國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排除含有①③的選項ABD.
故選C.

❷ 2014年,我國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上半年批復設立了4個國家級新區,至此,

共有10個。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1994年3月天津濱海新區成立、回2010年6月重慶兩江新區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答區成立、2012年8月甘肅蘭州新區成立、2012年9月廣東南沙新區成立、2014年1月陝西西咸新區成立、貴州貴安新區成立。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2014年6月大連金普新區成立。

❸ 2010到2014我國經濟發展情況

這些天要簡單來總結下還自是可以的,這一系列的都是建立在國際經濟環境的衰退對我們三來一補產業的打擊上。為了避免這個巨變導致大量的失業人口,帶來的社會穩定問題,(這里有個底線就是保GDP8%增長就是為了保就業)必須得保就業,而外需不正,內需不足,只能靠政府牽頭的大規模投資。這樣的投資帶來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個人覺不能說是資產價值的上漲。同時因為大規模的投資必然的大規模貨幣投放加上強制的匯率結算的雪上加霜,RMB購買力急劇下降,導致了大規模的通貨膨脹。而這個增加速度在舉國體制下是可控的,這個要搞明白有點復雜,但有一點明白,那就是這個增長的質量是很低的。

❹ (2014江西)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最快和最富裕的地區之一.讀珠江三角洲位置圖(

(1)甲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乙是湖南省,丙是江西省,丁是福建省,其內中廣西壯族自容治區與越南接壤.
(2)珠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優勢是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3)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糧食種植面積不斷減少,主要原因是工業化、城市化佔用耕地,農業結構調整.
(4)與珠江三角洲相比,江西省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是土地租金低、勞動力價格低、資源豐富、環境質量好.
故答案為:
(1)丙;甲;
(2)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3)工業化、城市化佔用耕地,農業結構調整;
(4)土地租金低、勞動力價格低、資源豐富、環境質量好.

❺ 2014中國經濟發展論壇什麼時候舉行的

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主辦的「2014中國經濟發展論壇」於2014年11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國務院有關部委官員、著名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主流新聞媒體記者等300餘人共襄盛舉,以「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之路「為主題進行的深入探討和交流。

❻ 2014年中國經濟形勢的重大發展事件

自貿區的建立

❼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2014年我國汽車的保有量可能突破1.4億輛.據統計,每輛汽車每

∵內燃機效率提復高1%,
∴η制21+1%=30%+1%=31%,
∵η=

W有用
qm

∴W有用=ηqm,
∵內燃機效率提高後有用功是相同的,
∴每輛汽車:η1qm12qm2
∴m2=
η1
η2
m1
則每輛汽車每年節約燃油:
△m=m1-m2=m1-
η1
η2
m1=(1-
η1
η2
)m1=(1-
30%
31%
)×1.8t≈0.058t;
∴我國每年可以節約的燃油:
△m=n△m=1.4×108×0.058t=8.12×106t;
答:我國每年可以節約的燃油8.12×106t.

❽ 2014年以後,我國經濟進入新時代,需要適應增長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

需要適應增長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的新形勢,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加快轉變作風,真正把功夫下在鞏固基礎、增強底氣上。

相關介紹:

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狠抓工作落實。

要保持宏觀政策基本穩定,加強政策落實,把我們的戰略定力、我們對經濟發展的信心通過穩定的政策傳導給全社會。要繼續推進改革,既要勇於「破」,又要善於「立」,創造良好市場環境。要守住風險底線,加強風險防範意識。要加強民生保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安全網。

(8)2014我國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戰略部署。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要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充分認識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理解其科學內涵和本質要求,扎實有力地做好各項改革工作,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協同推進其他領域改革,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

❾ 2014年我國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總體要求:

這些事2013年末,中央經濟會議提出的。


2014年我國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

  1.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促進經濟社穩定,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條件。同時,要積極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勇於突破創新,以改革促發展、促轉方式調結構、促民生改善。

  2.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

  3.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必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完善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厲行節約,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善結
    構性減稅政策,擴大營改增試點行業。保持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
    形成機制改革,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用改革的精神、思路、辦法來改善宏觀調控,寓改革於調控之中。努力釋放有效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
    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出口的支撐作用。



2014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更加註重農產品(9.53, 0.08, 0.85%)質量和食品安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二、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要著力抓好化解產能過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堅定不移化解產能過剩,不折不扣執行好中央化解產能過剩的決策部署。大力發
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各類服務業,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創造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政府要做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促進企業創新的稅收
政策等工作。

三、著力防控債務風險。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加強源頭規范,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
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序。明確責任落實,省區市政府要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強化教育和考核,從思想上糾正不正確的政績導向。

四、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繼續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完善並創新區域政策,重視跨區域、次區域規劃。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扎扎實實打好扶貧攻堅戰。

五、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繼續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切實做好改善民生各項工作。把做好就業工作擺到突
出位置,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化解產能過剩中出現的下崗再就業工作。努力解決好住房問題,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做好棚
戶區改造。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生態的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

六、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保持傳統出口優勢,創造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擴大國內轉方式調結構所需設備和技術等進口。加快推進自貿區談
判,穩步推進投資協定談判。營造穩定、透明、公平的投資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對走出去的宏觀指導和服務,簡化對外投資審批程序。推進絲綢
之路經濟帶建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❿ 2014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哪些新形勢

2014年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仍然錯綜復雜,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並存。
一、密切關注兩個短期因素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甦呈現新的特徵,對我國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3.7%,快於2013年的3.0%。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14年世界貿易增長4.5%,高於2013年的2.5%。目前看,世界經濟有望延續復甦態勢,但也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發達國家情況有所好轉,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困難增多。美國經濟增長加快,歐洲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日本經濟依靠政策刺激也出現短期恢復。但發達國家經濟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暴露的制度性、結構性缺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修復,其量化寬松政策退出也是影響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不會一帆風順。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受到拖累,普遍面臨外需疲弱、內生增長動力不足、通脹壓力上升問題,有的出現資本外流和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依存程度很高,世界經濟持續復甦有利於我國發展,但也要看到,由於我國傳統比較優勢逐漸弱化,產業多處於國際分工中低端,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競爭壓力都在增大,即使世界經濟溫和復甦,也不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需動力能夠如以往那樣強勁。
從國內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但基礎還不牢固。當前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均有支撐,供給結構逐步優化,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涌現,去年出台措施的積極效應持續顯現,特別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將進一步激發企業和社會活力。但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仍存在下行壓力,消費需求增長動力偏弱,企業投資意願不強,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待培育壯大;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節能減排形勢嚴峻;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財政、金融等領域存在風險隱患;在住房、食品葯品安全、醫療、養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遷、安全生產等方面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宏觀調控仍面臨艱難抉擇。
二、正確把握兩個長期背景
第一個大背景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支撐經濟發展的因素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難以為繼,勞動力、土地等低成本優勢相對減弱,資源環境約束明顯強化,經濟總量基數增大也勢必對速度產生影響。因此,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速適當減緩具有客觀必然性,也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但必須看到,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工業化、城鎮化尚未完成,仍有巨大發展潛力;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有很大迴旋餘地;新的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人口紅利逐步轉變為人才紅利,這些都將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撐。我國經濟增速「換擋」是「調速」,不是「失速」,我們有基礎有條件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7%~8%的經濟中高速增長。
第二個大背景是,全球經濟格局處於深度調整過程。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依存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這是多年來的基本趨勢。同時,要高度關注一些新變化: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可能引發新一輪產業革命,我們不容錯失良機,而要緊緊搭上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快車。全球經濟結構正在調整,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和經濟再平衡,回歸重視發展實體經濟,而新興經濟體著力擴大內需,推動幾十億人口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這將導致全球產業布局和分工體系發生新變化。國際經濟秩序還在發展變化,發達國家謀求重塑國際經貿規則,各國都試圖搶佔新的國際競爭制高點,二十國集團等機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作用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際影響力和塑造發展環境的能力日益提升。
綜合來看,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仍是機遇大於挑戰,但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付出艱苦努力。

閱讀全文

與2014我國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