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熟哪個鎮經濟較好
常熟虞山鎮經濟較好。
虞山鎮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北接張家港市鳳凰鎮,東北鄰海虞鎮,東南交古里鎮,南靠沙家浜鎮,西南近辛庄鎮,西接尚湖鎮。區內交通便捷,蘇嘉杭、沿江兩條高速公路和204國道等交通幹道交匯貫通,上海虹橋、浦東兩大空港,國家一級口岸常熟港轉瞬即達,與上海、蘇州、無錫、南通構成1小時經濟圈,中轉服務直通世界各地。緊緊依託長三角都市圈的輻射帶動,憑借城關鎮得天獨厚的優勢,虞山鎮發展駛入了有史以來最好的快車道。先後獲得了"全國文明鎮"、"中國鄉鎮之星"、"中國商業名鎮"、"全國財政十強鎮"、"全國投資環境百強鎮"等國家級榮譽稱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千強鎮第三。
㈡ 常熟市虞山鎮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了怎樣的高度謝謝
虞山鎮是常熟市府駐地,區域面積比較大,經濟水平也很強大
怎麼說呢,以前的全國千強鎮是11位,去年好像是第三,僅次於東莞的虎門和崑山的玉山,不過這個是在網上看到的,權威性不得而知
在虞山鎮轄區內,擁有千仞崗羽絨服,雪韻飄羽絨服、夢蘭集團(龍芯就是該公司和中科院合作開發的),東南塑料等中國名牌產品製造商
其實你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總之達上了中國所謂的小康水平
㈢ 可否介紹一下常熟比較有名的鎮,經濟發展如何啊楊園鎮怎麼樣啊
市區的話就是虞山鎮
排除市區的話
我覺得新港鎮比較好...
是原來的滸浦,梅里,碧溪等等重組後的大鎮..
因為有常熟港和不少園區,經濟發展比較不錯
㈣ 常熟經濟怎麼樣
常熟市位於江蘇東南部,是江蘇省轄縣級城市,副地級市,由蘇州市代管。常熟以悠久的人文歷史、秀麗的山川景色、豐饒的物產資源享譽江南。常熟市位於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上海經濟圈中心,東倚上海,南接蘇州,西鄰無錫,北枕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全市現有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常熟國家大學科技園,及一個省級開發區常熟東南經濟開發區和3個市級開發區。已形成了以造紙、能源、建材、化工、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的臨江產業群體,吸引了國際上一批著名的跨國公司前來投資。隨著蘇嘉杭、沿江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常熟交通區位優勢更加顯現,供電、供水、供氣、通信等各項硬體設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投資成本同周邊大城市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素質較高,銀行信貸、資產評估、涉外律 師、投資咨詢等社會中介服務比較健全。
1986年被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又先後獲 「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市」、「全國暢通工程模範管理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稱號,成為中國獲得該殊榮的第一個縣級市;同時還獲得「遺產管理」單項競賽第一名等稱號。2007年12月5日,常熟市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光榮稱號。2010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25強,常熟位列第二名。
8月15日,在2010年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交流年會上,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出爐:
1 江蘇江陰市 R1T2005 相對穩定 A級
2 江蘇崑山市 R2T2005 相對穩定 A級
3 江蘇張家港市 R3T2005 相對穩定 A級
4 江蘇常熟市 R4T2005 相對穩定 A級
5 福建晉江市 R5T2005 相對穩定 A
6 江蘇吳江市 R6T2005 相對穩定 A級
7 浙江慈溪 市 R7T2005 相對穩定A級
8 浙江紹興縣 R8T2005 相對穩定 A級
9 江蘇宜興市 R9T2005 相對穩定 A級
10山東榮成市 R10T2005 相對穩定 A級
㈤ 常熟的經濟發展
201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9.36億元,比上年增長.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27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061.55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904.54億元,增長6.8%。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15:52.83:45.0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3150元,按當年匯率折算達21676美元。 2014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904.5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8%,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45%,佔比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金融業、非營利性服務業、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分別實現增加值88.17億元、122.87億元和405.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8.5%和7.8%。
2014年,全市國、地稅實現服務業稅收87.45億元,同比下降3.6%,增速比全部稅收增速低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下降17.3個百分點。服務業稅收占稅收總額的比重為34.6%,佔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4.9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房地產業仍是全市服務業稅收的重要支撐行業,實現稅收收入35.59億元,同比下降9.5%;佔全部服務業稅收收入的比重達40.7%。其次為批發零售業和金融業,分別實現稅收19.52億元和12.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和下降4.8%;分別佔全部服務業稅收收入的比重為22.3%和13.9%。
2014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305.64億元,同比下降3.0%,增速比全社會投資高6.1個百分點,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為47%,佔比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9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投資增長1.3個百分點。其中,生產經營性服務業實現175.25億元,同比增長4.4%,比服務業投資增速高7.4%,拉動服務業投資增長2.3個百分點。從投資行業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大行業增速居前三位,分別實現投資額3.97億元、15.43億元和46.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3.7%、81.7%和8.4%。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28.08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0.06億元,增長39.4%。
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全年一般預算支出53.76億元,比上年增長27.7%。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4.41億元,增長25.6%;醫療衛生支出2.08億元,增長59.3%;教育支出8.92億元,增長34.5%。金融機構存貸款快速增長。年末常熟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910.18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其中居民儲蓄440.49億元,增長4.7%;企業存款279.17億元,增長29.9%。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586.87億元,增長20.7%。證券交易活躍。全年證券經營機構股票交易額1821.34億元,比上年增長531.6%。年末股票市值101.94億元,增長320.7%。
保險業務又有拓展。全年保費業務收入14.24億元,比上年增長5.3%。保險業務支出5.2億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財產險2.4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 教育現代化進程加快。常熟市素質教育深入實施,教學質量連創新高,高考本科錄取率達71.6%,總錄取率達到95.3%,再次獲得本二以上達線比例和總平均分兩項蘇州市桂冠。高質量、高標准實施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3周歲以上幼兒學前教育入園(學)率達10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為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都達到100%;常熟市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8.8%,高中段教育毛入學率超過了9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2007年末,常熟市各類學校在校學生129890人,專任教師8688人。
「天下常熟」立足於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常熟,以發揚悠久的吳地人文傳統為己任,以傳遞當代常熟瞬息萬變的城市資訊為服務內容。
2010年,積極穩步推進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全面實施基本葯物制度,群眾醫葯費用負擔有效減輕。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新模式,新建常熟市醫學檢驗所,在國內首創政府舉辦的、集中統一管理的醫學檢驗模式。常熟市衛生系統固定資產總值16.19億元,衛生技術人員5971人,開放床位4947張。門急診、住院人數分別達到762.71萬人次、17.34萬人次。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參保率98.58%,人均籌資達到400元,住院政策補償比達63.43%。常熟市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0.36歲,其中男性77.65歲,女性83.02歲。各項衛生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取得了「江蘇省衛生應急示範市」、「江蘇省農民健康工程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沙家浜風景區位於秀麗明媚的陽澄湖畔,交通便捷。全區以「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之獨特的江南水鄉田園風光崛起於旅遊市場。沙家浜風景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濕地之一,已建成革命傳統教育區、水生植物觀賞區、紅石民俗文化村、蘆葦水陸迷宮、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和竹林幽徑、阡陌葦香、柳堤聞浪、隱湖問漁、雙蓮水暖等一批景點。
沙家浜原名橫涇鄉,在常熟城南,曾是著名的新四軍抗日游擊根據地之一。
2013年4月11日,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通過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被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尚湖風景區位於常熟古城西,虞山之南,是國家級太湖風景旅遊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建有荷香洲、桔香洲、桃花洲、楓林洲、鳴禽洲、漁樂洲、煙雨洲等7個景點。以其優良的生態環境於2010年入選「中國十大休閑湖泊」。
尚湖在當地也稱為「西湖」或者「山前湖」,水面面積有800公頃(1200畝),相傳姜太公呂尚居住在常熟虞山時,曾在此湖釣魚。後人取名「尚湖」,以資紀念。 位於常熟市,由虞山、尚湖組成,是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跡和石景、寺觀園林著稱的山水風景名勝區。辟辛峰、維摩旭日、劍門、興福寺、尚湖、小石洞等6個景點,其中以辛峰、劍門為主景點。景區面積29.71平方公里,保護區面積19.94平方公里。虞山是全國聞名的常熟勝景,古稱烏目山,因商末周太公次子虞仲讓國南來建勾吳,去世後葬此山,遂改名為「虞山」。山由泥盆紀的五通砂岩和志留紀的茅山砂岩構成。磊坷多石,形成奇石危崖,峻拔巍峨的山嶽景色,加之南面有與山平行的尚湖,山水相映景色優美。峰巒回環,林木蔥郁,山間山麓遍布自然及人文景觀。全區自然景觀多崖、洞、泉、林。有劍門奇石、拂水晴岩、拂水雙橋、常熟田、老石洞、小石洞、秦波澗、桃源澗、興福桂栗林、寶岩楊梅林、桂香園桂林等。人文景觀多寺、台、亭、墓。有齊梁興福寺、南宋維摩寺(今擴建為維摩山莊)、梁昭明太子讀書台、南宋辛峰亭。商周以來的名人冢墓,有商末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墓、清代文壇宗師錢謙益墓及其妾才女柳如是墓、抗清名臣瞿式耜墓、「畫聖」王石谷墓、兩朝帝師翁同和墓、小說家曾樸墓等。名人墓眾多,是常熟勝跡的一大特色,標志著常熟歷史文化積淀的深厚與輝煌。
虞山公園
江蘇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其南部與尚湖相依,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這里不僅森林景觀獨具特色,而且文脈史跡極為豐富。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區的重要景區之一,1989年3月,經國家計委和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為名聞遐邇的江南旅遊勝地。
寶岩景區
位於虞山南麓寶岩灣,臨湖依山,空氣清新,為天然氧吧。園內千年古剎寶岩禪寺,香煙繚繞,周邊竹海環抱,楊梅茂盛。民俗「看楊梅,燒蒔香」傳承至今已達900多年。景區內尚有小雲棲寺、石洞冷泉、連城石壁、帝師園、虞山印象和生態科普館等展示虞山人文與自然資源的新老景點多處。 鐵琴銅劍樓
鐵琴銅劍樓是清代四大私家藏書樓之一,位於常熟市區以東古里鎮。 藏書樓建於清乾隆年間,建築面積285平方米。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原名「恬裕齋」,創始人瞿紹基,瞿氏五代藏書樓主都淡泊名利,以藏書、讀書為樂。瞿氏第二代、紹基之子瞿鏞,對鼎彝古印兼收並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為珍愛一台鐵琴和一把銅劍,鐵琴銅劍樓由此得名。樓主瞿氏數代藏書,綿延二百多年,給後人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1991年12月,鐵琴銅劍樓紀念館開館。
辛峰亭
位於常熟虞山東嶺之巔,為虞山上標志性建築。始建於南宋嘉泰初名「望湖亭」,後更名為「極目亭」。明初廢。嘉靖年重建,取名「達觀亭」 又廢。萬曆間再重建,因地處城之西,取名「辛峰亭」。現存亭形為重檐六面樓閣式,黃牆黛瓦,高聳於山嶺之上,為虞山上著名景觀。
興福寺
破山寺,又稱興福寺,號稱江南四大名剎(杭州靈隱寺、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常熟興福寺)之一,位於虞山北嶺下。南朝齊始興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賜額「破山興福寺」。唐常建有《破山寺後禪院》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音。
方塔
常熟古城標志性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教興福寺塔,原名「崇教興福寺塔」,俗名方塔,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當時有僧文用提出「茲邑之居,右高左下,失賓主之辨,宜於蒼龍左角,作浮圖以勝之。」縣令李之善其說,逐令建塔。方塔與園內的古井、古銀杏並稱為「方塔三寶」。
方塔雖建於宋代,仍沿襲唐代方形樓閣式木塔的形制。塔為四面九層盔形頂 磚木結構,逐層遞收,立面的輪廓吳拋物線狀。面闊三間,明間設門洞,底層為拱圈形,其餘均為壺狀、每層平座深 0.9至1.1米不等,檐口用擎柱支撐,每邊設幾何形欄桿三扇,曲線柔和流暢。從平地到剎頂總高67.14米。
讀書台
讀書台位於虞山東南麓,相傳為六朝梁代明太子蕭統讀書的地方。今辟為公園。園中奇石突兀,古木參天,分為內外兩園。讀書台在內園中央,上建「讀書台亭」,亭內有文物石刻。全園結構,蒼勁而古樸,嚴整而疏放。 曾趙園
曾園、趙園是相互毗鄰的原虛廓園、水吾園的合稱。兩園皆以水景環池而築,參差錯落,布局得體,以水景取勝;各個方向均成對景,又處處借景虞山,水光山色,成為江南古典園林中獨領風採的佼佼者。並傳承了常熟園林借景虞山、人文濃郁的藝術特色。
拂水山莊
拂水山莊古典園林,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寶庫中一顆珍貴的藝術明珠。拂水山莊是典型的中國古代私家園林建築,為東南文宗錢謙益的私家別業,也是他與江南才女柳如是愛情的見證。山莊四水環抱,曲廊回繞,亭台樓閣,錯落別致,一副古樸素雅的古建築群落,浮於煙水之中,優美畫卷躍然眼前。
梅李聚沙園
聚沙園位於梅李中心鎮區東側,佔地面積55668平方米,因全園主體為始建於南宋的「聚沙百福寶塔」而得名。園內亭台水榭,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百花吐艷,是旅遊愛好者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園內設有平山聽泉、梧桐踏月、濠濮間想、古木清風、聚沙塔影、荷浦熏風、曲徑寒梅、梅李風雲以及名家碑刻迴廊、名勝古跡展廳、中共常熟縣委重建的常熟人民抗日武裝紀念碑、健身中心、茶座等旅遊景點和休閑場所,可謂集文化娛樂、體育活動、休閑游覽多功能於一體。
翁同龢紀念館
翁同龢紀念館坐落在常熟古城區翁家巷門,系由翁氏故居修繕辟設而成,並於1991年1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翁氏故居是一所保存比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築風格的官僚住宅,翁同龢在這里度過了青少年時期。其中的主體建築「綵衣堂」於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仲雍墓
位於虞山東麓,是常熟有歷史考證的最老古墓,距今約有3000餘年1956年10月18日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仲雍,又名虞仲,為殷末周族領袖古公旦父(周太王)次子,為避位與兄泰伯同奔南方(今無錫、常熟一帶),並「斷發紋身」,與民同耕,立為句吳,泰伯無子,由仲雍繼位,成為吳君,歿後葬於常熟烏目山,烏目山因而改名為虞山。
仲雍墓墓門在山麓下,為乾隆年間所建,刻「敕建先賢仲雍墓門」,其後為「清權祠」,專祀仲雍。第二道牌坊橫額「南國友恭」,背刻「讓國同心」 再上面的牌坊橫額為「先賢虞仲墓」,背刻「至德齊光」,均建於乾隆年間。墓穴留有三塊墓碑,居中者書「商逸民虞仲周公墓」,為明代遺物。
言子墓
位於常熟虞山東麓。言子,名偃,字子游,常熟人,曾到魯國就學於孔子,勤奮好學,以文學見長,學成南歸,道啟東南,被尊為「南方夫子」。
言子墓初建於西漢,經歷代修建,乃有今日宏大規模。墓門面對北門大街,墓道延伸至半山腰,長達142米,自下而上有牌坊三道,均有匾額柱聯,第三道牌坊為雍正江蘇布政使額書「南方夫子」,墓道還有石亭三座、有康熙御書橫額「文開吳會」等。1956年10月18日言子墓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常熟服裝城是全球最大的服裝服飾批發交易市場
常熟服裝城榮譽
2007年8月,仕德偉投資置業公司斥資數億元打造常熟撈品城「中國品牌服裝中心」。
2008年8月常熟服裝城被評為為「國家AAAA級購物旅遊景區」
2009年7月常熟服裝城被評為評為」中國特色商業街區「
2010年末常熟服裝城被江蘇省工商局授予全省首家「江蘇省文明誠信市場」稱號
2011年7月常熟服裝城榮膺」中國重點示範商圈「
中國常熟服裝城自2009年被評為「中國特色商業街」以來,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商業街先進集體。服裝城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服裝服飾專業市場,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服飾專業市場,市場規模、商品成交額、利稅等主要經濟指標和綜合實力,在全國同類批發市場中名列前茅,連續三屆榮登「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榜首。
㈥ 常熟什麼企業比較出名呢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的企業有哪些
常熟主要是服裝,波司登再大也上不了市,主要是輕工業,總共只有兩家的上市企業,搞鋁的
㈦ 誰知道常熟經濟發展水平到底達到了一個怎樣的高度謝謝啦
虞山來鎮是常熟市府駐地,區源域面積比較大,經濟水平也很強大
怎麼說呢,以前的全國千強鎮是11位,去年好像是第三,僅次於東莞的虎門和崑山的玉山,不過這個是在網上看到的,權威性不得而知
在虞山鎮轄區內,擁有千仞崗羽絨服,雪韻飄羽絨服、夢蘭集團(龍芯就是該公司和中科院合作開發的),東南塑料等中國名牌產品製造商
其實你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總之達上了中國所謂的小康水平
㈧ 常熟市經濟發展如何
常熟市吸引35家世界500強企業來常投資,累計注冊外資超過210億美元;充分激發內專生活力,匯聚民營經濟注冊資屬本近千億元,培育繁榮了一批專業市場,服裝城市場成交額突破千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服裝服飾專業市場。
㈨ 在經濟發展方面,常熟和太倉哪個好,哪個城市更發達點
兩個灰在全國很牛,但兩個比較,常熟好,2010年全國縣級市GDP排名,常熟第4,太倉11
㈩ 虞城縣的經濟發展
2013年,虞城縣生產總值182.9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居全市第3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9.5億元,同比增長23.3%,增速居全市第4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9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居全市第1位。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5.6億元,增長32%,居全市第3位。
2014年,虞城縣生產總值為200.2682億元。 虞城縣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逐步向名優產品規模化、商品生產基地化、科技服務網路化、社會服務系列化、農村經濟現代化方向發展。
虞城地處黃淮平原小麥產區腹地,小麥原料充足。為把麵粉企業做大做強,採取政策扶植支持,縣委、縣政府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優化良好環境,努力打造「政策窪地」、「服務高地」和「誠信陣地」;搞好導航引路,政府抓好政策落實和服務。 麵粉企業20多家;其中新旺麵粉有限公司,興旺食品有限公司,群友食品有限公司,廣納利麵粉有限公司,春發食品有限公司,東豐麵粉有限公司,鑫豐麵粉有限公司,華裕麵粉有限公司日產量超過200噸以上,是國內較大的麵粉加工企業,打造集麵粉生產、加工、銷售及食品生產一條龍 ,年生產加工能力10億公斤,年銷售額20多億元。產品六大系列,30多個品種,暢銷中國30多個省市,並打入韓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國際市場。
農業產業化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開創了新天地,已形成三線八園十基地產業化經營的新格局,虞城縣是國家科技進步先進縣、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優質紅富士蘋果基地、優質無籽西瓜基地、瘦肉型生豬生產基地,麵粉加工基地。全縣糧食麵積110萬畝,年產糧食6億公斤。棉花面積30萬畝,年產優質棉45.5萬擔。果園面積30餘萬畝,年產優質果2億公斤。在中國1999昆明世博會中,虞國花木蘭牌紅富士蘋果獲得蘋果類大獎,虞國花木蘭牌酥梨獲得銅獎。蔬菜面積26萬畝,年產蔬菜1.2億公斤。蘆薈、山葯、煙草、西瓜、大蔥等已形成規模。森林覆蓋率21%,被評為中國首批平原綠化達標縣。養殖專業戶1萬多戶,肉、禽蛋、奶產量分別為9萬噸、1.8萬噸、0.8萬噸。為提升農業的科技含量和品位,虞城還強力實施無公害農業、有機農業和標准化生產,成為河南省首家無公害水果標准化示範基地縣。現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1家,市級5家,縣級16家。全縣已形成了一路一景、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特色產業群,集種植、觀光於一體的高效農業格局已經形成。 虞城縣已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500多家,其中科迪集團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具有5萬噸罐頭、5萬噸方便麵、5萬噸速凍食品、10萬噸鮮奶發揮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
縣里以此為龍頭,實施奶業工程,現已有優質高產奶牛 6000多頭。商丘市木蘭棉紡織有限公司、虞城縣雙洋食品,等一批企業集團迅速發展壯大,其中有8家企業成為創匯企業,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虞城縣是中國最大的腸衣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產品遠銷日本、美國、西歐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羊腸衣生產和出口量均佔中國的三分之一。這里還是中國最大的鋼捲尺生產基地之一,固定資產千萬元以上的3家,固定組裝戶300多戶,年產鋼捲尺 1.5億個,產品銷往中國各地以及俄羅斯、韓國、緬甸、瑞士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豬毛加工業已成規模,從事豬毛加工業人數達2萬多人。還有張集鎮豫騰獸葯廠、界溝鎮的篩板加工、杜集鎮的鐵業加工等,在中國都擁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還涌現出了30多個各具特色的專業村。賈寨豆腐乾、界溝粉皮、劉店粉條等一批名優土特產採取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加工而成,以其獨特的風味享譽海內外。
外經方面,「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出國經商和務工人數逐年增加。虞城縣擁有因私護照幾千人,僅擁有利比亞護照的人員就達100餘人。2010年虞城縣被確定為全省外派勞務基地縣。構築完善並暢通了農村流通渠道,有效解決了農民買難賣難問題。鄉村農家店遍地開花,五年累計改造建設農家店524家,覆蓋全縣80%以上行政村。家電下鄉2010年銷售量15萬台(件),是2008年家電下鄉啟動開展當年的11倍。利用信息化促進農產品銷售, 2010年網上銷售額近8億元,是2006年啟動開展網上對接會當年的37倍。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億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長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