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的發展與繁榮對長江經濟帶有何重要意義
上海就是長江經濟帶的火車頭,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上海經濟好,長江經濟帶就發展好
㈡ 近幾年上海的經濟發展怎麼樣
個人感覺上海近幾年可能由於經濟大環境的關系,房產,股票帶動的不景氣導致發展速度開始放緩,明顯沒有前幾年發展的快,中小心低科技含量的企業也被逐漸淘汰失業人士也開始增加,可能要等到上海郊區的幾個大型工業園區上馬才會緩解就業壓力吧,未來還是看點的,我就是覺得房價貴了點,能便宜點的話就好了....
╮(╯_╰)╭
㈢ 跪求!關於中國、上海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作文《與祖國同輝映,與城市同發展》600子。急!!!
神舟七號勝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員滿面笑容走出返
回艙。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實現了我
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是中
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也是獻
給偉大祖國60歲華誕的珍貴禮物和誠摯祝福。
今年以來,我國相繼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
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發
生後,全國人民展開了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斗爭
,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
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這
種精神彌足珍貴,激勵著災區人民堅定信心勇氣,
重建美好家園;鼓舞著全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
康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中華民族
的百年夢想。中國運動員以出色的競技能力和頑強
的拼搏精神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成
績。開、閉幕式表演、賽事組織工作、志願者服務
、場館設施和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給世界留下深
刻美好的印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更收
獲了一筆豐厚的物質精神財富。北京奧運會,使世
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奧
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華民族以嶄新
的姿態屹立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滿懷豪情走向
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有多少悲壯,有多少感動,
有多少夢想,有多少光榮,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裡
,寫進了共和國的歷史畫卷。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
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
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
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
、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
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
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
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
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
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
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
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改革開放,使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
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
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
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
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
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
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
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
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
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
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
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面對祖國的版圖,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母親般溫柔的
愛撫,目光在雄雞般的輪廓上定格,一股深情的歌
自心底靜靜地流淌……
進入新時代的祖國,依舊可見:淳樸中隱著聰慧,
荒古中透著俊秀。再也聽不到那血淚凝結的嘆息,
與那殘忍暴力的撕殺;再也找不到那貧賤不堪的足
印;再也尋不著你那昔日枯瘦而又蹣跚的身影了。
麥穗和齒輪構築的太陽,伸出金色的臂膀擎著一片
晴空逶迤而來,斬斷陰霾的劍光,在普照眾生的滄
桑。
㈣ 上海的經濟發展有什麼變化
經濟發展堅持質量第一
公報顯示,2017年,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5.8%和7.5%。市統計局分析,上海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體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核心支撐作用。工業增加值增長6.4%,為近6年最快增速,工業投資增長5.3%,為近10年來最快增速;而房地產熱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揮棒作用下也顯著消減,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7.5%,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比上年回落1.7個百分點。
㈤ 上海過去五年經濟發展如何
1月23日上午9點,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式在世博中心舉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應勇做政府工作報告。此次會議會期7天,1月29日閉幕。
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我們要把到2035年城市總體規劃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奮力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使全市人民享有共同富裕、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我們要加快建設更有活力、更具競爭力的創新之城,世界級創新人才紛至沓來,高水平創新機構高度集聚,創新活動無處不在,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我們要加快建設更富魅力、更有溫度的人文之城,市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包容,人文關懷根植大眾,文明美德蔚然成風,中外文化交相輝映,城市記憶深刻雋永。我們要加快建設更加美麗、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綠色產業成為主導,低碳生活成為時尚,藍天白雲、水清岸綠成為常態。
㈥ 上海的發展歷史
1949年月上海解放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
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6340.5平方公里,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
1960年1月,撤消邑廟、蓬萊設立南市區,有12個區和11個縣。
共18張
中華民國至今的上海地圖
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屬上海市。
1961年上海市轄12區、10縣。1962年嵊泗又劃歸浙江省。
1964年,撤消閔行區與吳淞區,此後上海保持了10個區和10個縣不變達10餘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
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
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
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並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
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10個鄉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積697平方公里。[18]
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
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
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
㈦ 上海當前經濟發展處於什麼階段,為什麼
上海當前經濟發展處於波特的經濟發展階段
參考:http://wenku..com/link?url=vMq_4w6rSObi6Sbe8r__
㈧ 了解上海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行業發展新情況
圍繞科教興市主戰略,上海各區縣的優勢科技產業在合理布局與快速發展之中,頻現具有區域特色的新亮點。內涵:源自地域優勢崇明、南匯等區縣獨特的地域優勢,使其科研產業發展有一種「量身定製」的鮮明內涵。定位於「生態島」的崇明,隨著越江通道工程的啟動,翻開了歷史的新頁。該縣已確定生態、觀光農業,清潔型先進工業,度假旅遊、戶外運動產業,現代辦公、會展、科研產業和生態型房地產業為未來的「五大產業」。今年將進一步致力於用科技手段推進生態島建設,發展有機生態農業,開展科技綠化造林、灘塗濕地環境保護和合理利用等研究。年底,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將正式完工,因港而動的南匯提出「以港興區」。其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以國際一流現代裝備製造業為主,綜合發展先進製造、現代物流、出口加工、內外貿易、教育培訓等產業的現代化綜合型濱海城市。據悉,今年南匯用於基建的財力投入安排將超過22億元,以加快集聚核心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同時依託深水港發展裝備製造業和物流產業。目前,南匯區已在積極推進科技孵化平台建設、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知識產權培育與保護等六項工程。地位:依託科技戰略浦東新區、長寧區等依託明確的科研戰略,已在科研產業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聚焦張江」戰略的實施,使浦東成為軟體、微電子和生物醫葯發展的「風水寶地」。據統計,世界500強著名跨國公司中已有180多家進入浦東,有30多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浦東;僅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就已落戶了70多家研究機構。去年「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在浦東新區安家,使浦東新區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產值佔全市57%。今年浦東新區又啟動「慧眼工程」,舉數千萬資金資助科研項目,並請資深專家指導科技型企業發展,以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骨幹企業。歷經10年發展、3年飛躍,位於中心城區的長寧區已成為多媒體製作、軟體產品、通信產業和電子商務發展的「旺地」。依託高校科研優勢的東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由風險投資企業為主運作的多媒體專業孵化器,政府搭台並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無形資產」佔30%形式入股的上生慧谷生物科技園等,提升了「數字長寧」這張名片的含金量。目前長寧區「3+6」的科技產業發展格局正在形成:「3」即東、中、西三大都市型科技園區;「6」即多媒體內容製作群、軟體企業群、主題科技商務樓群、都市科技工業園群、技術創新基地群和產學研聯合體群。結構:在集群中優化早已形成特色產業優勢的寶山、金山等區,在集群中進一步優化結構,同樣「老樹綻新花」。圍繞著寶鋼精品鋼基地和長興造船基地建設,寶山區不但聚集起國內外鋼鐵和造船延伸產業的企業、人才,還大力提升現代生產服務業,賦予「工業重鎮」新的內涵。過去分布相對零散的鋼鐵延伸業,集中到寶山工業園;技術創新延長了企業的產業鏈,相配套的信息服務業和物流業也同步跟進;重視周邊環境整治,更是著眼可持續發展。未來,精品鋼製造業、船舶製造業、納米技術、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將成為寶山區的五大支柱產業。以實現產業優化為抓手,以吸納大公司、大項目落戶為重點,金山東西兩翼沿杭州灣畔正在掀起新一輪石油化工建設和發展高潮。東翼正在建設的上海化學工業區,預計今年總面積將達到29.4平方公里,目前區內90萬噸乙烯工程已正式開工;西翼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將在2010年達到2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和30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特色:在創新中顯現以創新思路拓展發展,使楊浦、黃浦等區的科研產業顯現出與眾不同的亮色。建設樓宇型科技園區,是位於市中心寸土寸金地段的黃浦區探索「科技樓宇經濟」的特點。目前該區將上海科技京城定位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服務業的基地,形成了一園、三基地、八中心的樓宇型科技園區。據統計,上海科技京城入駐企業1300多家,注冊資金達到35億元,創下單幢樓宇年度上繳稅收超過3億元的紀錄。此外,黃浦區還在新黃浦金融大廈內,與有關部門合作開辟了3萬平方米的都市工業設計孵化基地,初步建立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技術研發平台。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是楊浦打造知識創新區的亮點所在。據不完全統計,楊浦已有1500多家科技企業,預計3-5年內,各園區內的科技企業將達到5000到10000家,具備原創性知識產權的達30%以上。據悉,去年啟用的知識產權園,又將於本月建立專利交易技術中心;而今年將進入實質性運轉的版權公共服務平台,還將園區建設與版權產業緊密結合,力圖把版權產業推向新高潮。
㈨ 上海經濟發展趨勢
趨勢很好,特別是自由貿易區的實行,機會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