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發布時間:2021-01-09 00:03:04

⑴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概況如何

近年來,循環經濟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史中一種新型的資源利用模式與理念, 正越來越被接受和認可。現代傳統農業所面臨的環境污染、 生態破壞、 資源浪費等問題有待於運用循環經濟原理與方法來解決。遠景設計院指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能夠顯著緩解農業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沖突, 對於破解我國農村土地矛盾尖銳、 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不足問題有明顯推動作用。
根據農業循環經濟的「3R」原則 ,
減量化( Rece)原則要求減少農業投入,從而直接降低成本。目前我國農業普遍存在農葯、化肥等投入偏多的情況 ,導致環境污染 、土壤功能弱化 、農產品易受污染等負面影響,因此農業循環經濟要求在保證不降低產出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效率來相對減少投入量。
再利用( Reuse)原則要求對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 。通過對農業生產與加工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將廢棄物污染轉化為資源,不僅可降低污染,而且提高了資源附加值。
再循環( Recycle)原則要求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反復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盡量少產生廢棄物 ,少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評價體系和方法 ,可為今後的農業發展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對於循環農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⑵ 農業發展循環經濟,怎樣才更高效

循環來經濟不是一個新概念。源在國家大力推動下,循環經濟正在各地積極試點並推廣。最近,有消息顯示部分地區精心打造的循環經濟產業園,並沒有創造顯著的效益,反而陷入債務泥潭。很多循環經濟項目發展不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冷靜反思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卻不經濟,這是為什麼?
事實上,一提到循環經濟,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工業、製造業領域的廢水、肥料再利用,或者是垃圾循環處理。各地的循環經濟示範園區,也往往以工業為基礎。然而,作為循環經濟的重要方面,農業方面的循環經濟模式缺少有人提及。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恰恰是最易上手,也最普遍的一個方面。
去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將圍繞循環工業、循環農業和循環服務業三大領域,以一系列循環經濟示範工程為抓手,構建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將通過建立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的經濟補償機制,激勵農民自願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⑶ 高中地理題。我國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措施是幫我看下為什麼這幾個錯了。求解析

1、推進農業循環經濟,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1)建立和完善農業循環經濟內的法律法規體系容。(2)合理規劃,整體協調。(3)完善政策。(4)加快科技進步,提高技術水平。
2、構建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1)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2)政府要結合投資體制改革,調整和落實投資政策,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3)通過政策調整,使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有利可圖,使農業生產者對環境保護的外部效益內部化。
3、建立職責分明的社會參與機制:(1)規范政府參與職責。(2)明確農業生產者的參與職責。(3)增強公眾的參與責任意識。

⑷ 我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具有哪些積極的環境意義

緩解農業資源壓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清潔環境,促進農業和農村經內濟可持續發展;推容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可實現農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

⑸ 請舉例說明農業循環經濟領域的發展成果

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定義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結合到生產、消費和廢物管理等過程中所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活動的總稱。1996年德國出台的《循環經濟和廢物管理法》中定義為: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從這些定義中,我們可以簡言之為:循環經濟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總量。
產生背景
資源方面:土地資源在不斷減少和退化;森林資源也在不斷減少和消失;淡水資源出現嚴重不足;某些礦產資源瀕臨枯竭。生態方面: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土地沙漠化;生物物種的消失。
環境污染方面:溫室氣體引起氣候變化;
臭氧層破壞;酸雨等。
基本特徵在資源開采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
在資源消耗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廢棄物產生環節,要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在再生資源產生環節,要大力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日資源。
在社會消費環節,要大力提倡綠色消費。發展循環經濟的保障和原則:
一.技術支持清潔生產技術廢物 利用技術污染治理技術
二.法律法規保障
三.政策引導
四.資金的支持
五管理和監督的支持
3大操作原則:
減量化( rece)即要求用盡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來完成既定的生產目標和消費的。再利用( reuse)即要求生產的產品和包裝物能夠被反復使用。
再循環( recycle)即要求產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後能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也要求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邊角料、中間物料等也能返回到生產過程中或是另外加以利用。
發展歷程「循環經濟」一詞,首先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
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変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供參考。

⑹ 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農業循環經濟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是實施我國農業可持續版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西部權地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對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區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意義以及西部地區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西部地區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建議和對策。

⑺ 農業循環經濟的內容簡介

結合生產實踐來,從區域社會層面自、產業層面、農村層面、農田層面等對循環農業模式及其關鍵技術、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生產與產品標准體系、政策與法律法規保障體系以及相應的管理手段等進行了總結,並對國內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做法與經驗進行了介紹。《農業循環經濟》適合於農業生態學、農學、農業經濟學、政策管理、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等參考使用。

⑻ 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下一句接什麼好

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入。
望採納,謝謝

⑼ 發展循環農業有哪些好的模式

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有五種模式:

一、創意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該模式可實現當地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提升當地旅遊產業的整體實力,促進當地一、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二、立體復合循環模式。

以蠶桑業、種植業、養殖業為核心的丘陵山地立體復合循環農業經濟模式,該模式可有效緩解該地區水、土資源短缺問題。

三、以畜禽糞便為紐帶的循環模式。

圍繞畜禽糞便燃料、肥料化綜合利用,應用畜禽糞便沼氣工程技術、畜禽糞便高溫好氧堆肥技術,配套設施農業生產技術、畜禽標准化生態養殖技術、特色林果種植技術,構建「畜禽糞便—沼氣工程—燃料—農戶」、「畜禽糞便—沼氣工程—沼渣、沼液—果(菜)」、「畜禽糞便—有機肥—果(菜)」產業鏈

四、種養加功能復合模式。

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為核心的種、養、加功能復合循環農業經濟模式。採用清潔生產方式,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加工增值和副產品綜合利用。通過該模式的實施,可有整合種植、養殖、加工優勢資源,實現產業集群發展。該模式適用於從事傳統農產品加工的農戶,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腳料(如豆渣、粉渣)喂豬,豬糞入沼池,沼肥用於種植無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氣用於燒飯、加工、照明。

五、以秸稈為紐帶的循環模式。

以秸稈為紐帶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即圍繞秸稈飼料、燃料、基料化綜合利用,構建「秸稈—基料—食用菌」、「秸稈—成型燃料—燃料—農戶」、「秸稈—青貯飼料—養殖業」產業鏈。 該模式可實現秸稈資源化逐級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使秸稈廢棄物資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決秸稈任意丟棄焚燒等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同時獲得清潔能源、有機肥料和生物基料。

⑽ 農業循環經濟現在存在什麼現象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後以及資源再利專用諸環節屬聯結為一個完整的循環的產業經濟系統。它包含5個方面的內容,即:(1)賦予或擴大了農業的內涵;(2)創新了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模式;(3)農業自然資源與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合理利用;(4)革新了「三農」經濟組織管理模式;(5)突破「三農」問題,並從根本上解決「三農」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矛盾,使其和諧協調,相互友好。

閱讀全文

與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