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籍貫和戶口的區別、
籍貫和戶口的區別在於:
(1)定義不同。籍貫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而戶口指由公安機關戶政管理機構所製作的,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書,如下圖所示:
(2)戶口可以遷移,而籍貫一般是固定的。舉例來說,A的祖父是高州人,但A在讀書的時候把戶口轉到東莞了。那麼,填寫籍貫時,應為「高州」;填寫戶口時,應該與戶口簿上的記載一致,為「東莞」。若干年後,A到北京去工作,戶口可以轉為「北京」,但其籍貫還是「高州」。
(3)籍貫一般暗含著一個人的成長背景和他(她)所受到的文化熏陶,而戶口則是暗含了一個人想長期在某地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意願。
題中「所謂的福利究竟是看戶口所在地還是籍貫」,一般當地政府是看人才的戶口是否遷移至本地,以此作為「是否給予其一定福利待遇」的條件。因為當戶口遷移到當地政府後,人才在服務當地社會、繳納稅收、醫療養老等等方面都與當地政府密切相關了。
(1)南平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擴展閱讀:
籍貫在中國古代就有,以前人口流動少,所以基本上是生在哪兒籍貫就是哪兒,籍貫也就是人的戶口所在地。但是漸漸的,籍貫變得不具備戶口的性質了。因為生活所迫,很多人四處漂泊,戶口和籍貫不再統一。但是,為什麼現在還仍然保留著「籍貫」這種說法呢?一種解釋是因為只有「籍貫」才能體現我們的祖輩生活的區域文化,只有「籍貫」才能告訴我們根的方向,讓我們始終牢記自己的出身,不忘祖,不忘本,正如古代區分中原人、東北人、嶺南人等等一樣。
網路-籍貫
網路-戶口
人民網-媒體稱籍貫登記意義不大應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