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主動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
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結合四川實際,我省已出台《貫徹〈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和《四川省推進實施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工作方案》。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從六個方面發力——加快長江四川段及支流重大項目實施,包括大力推進航道項目實施,加快實施長江干線航道等級提升工程,統籌推進支線航道建設,促進港口合理布局,加強長江過江通道建設;完善長江上游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包括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大項目建設,大力推進鐵路建設,完善公路運輸網路,加快民航機場建設以及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包括培育打造一批國家級重大產業基地,重點推進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和經濟帶分工協作;推動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包括全面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推動成都天府新區創新發展,促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全方位多層次擴大對外開放,包括探索投資、金融、貿易便利化等改革試點,建設面向西南開放核心腹地,構建連接兩大經濟帶的重要紐帶,打造升級對外開放口岸和特殊區域,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包括強化沿江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水資源保護與利用。
Ⅱ 如何融入長江經濟帶與旅遊產業發展
您好,以下是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的措施:
貴州省融入長江經濟帶,通道建設是重點,大力推動交通互聯互通,強化節點銜接,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實現通關一體化。同時,整合旅遊資源共建黃金旅遊區域。
加快連接長江上游中心城市和主要港口的通道建設,推進長江經濟帶經貴州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通道建設,打通長江經濟帶中上游地區經貴州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快捷通道。
烏江是我省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有效載體。早在2014年,貴州省就啟動水運建設大會戰。歷經數年航道改造,烏江即將實現復航,將於近期迎來復航前的首次試航。
滬昆高鐵的開通,貴州省與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長江經濟帶省市的聯系更加密切。貴州省還與湖南簽署協議共建中西部首個「高鐵經濟帶」,今年將進一步加快黔湘滇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建設。
湖南作為長江中游的重要省份,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打造長江經濟帶新增長極。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依託黃金水道,發展長江經濟帶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湖南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設施不斷建立和完善。目前,全省高鐵建設車速達到每小時300至350公里以上的,已經建設完成了1296公里,在全國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湖南高速公路達5700公里。此外,今年滬昆高鐵即將開通。
江西省: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江西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省份之一,處在長江流域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上。
長江經濟帶建設將給江西帶來多重機遇——
長江經濟帶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有利於江西整合水運資源、重振贛鄱千年「黃金水道」,加快構建立體化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提升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區位優勢;
圍繞對接長江沿江綜合運輸通道,江西以高等級航道和快速鐵路建設為重點,打通聯江通海戰略通道,形成四通八達、高效便捷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路。
水運方面——重點實施長江干支線航道等級提升工程、港口設施和集疏運體系工程,打通鄱陽湖流域主要支流連通長江的出海通道,振興千年贛鄱黃金水道;
陸運方面——建設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高鐵干線,構建覆蓋所有設區城市的「四縱四橫」快速鐵路網。積極對接沿江和周邊省市高速路網,全面打通出省高速通道;
航空方面——加快推進干支線機場工程,加快完善機場布局,到2020年形成覆蓋全省的航空服務能力,提升江西在長江經濟帶的航空樞紐地位。
貴州銅仁:生態資源是銅仁後發趕超的重要戰略性資源,而生態文化是最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旅遊資源。交通基礎設施的跨越式發展,銅仁逐步擺脫了「邊緣」地位。「十二五」期末,銅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從28公里增加到596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通鄉油路、通村水泥路實現全覆蓋……一張初具規模的綜合交通網,讓這里迅速成為武陵山區的新興交通樞紐,成為貴州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前沿區域」。「十三五」期間,銅仁將繼續開建4條高速公路,到2020年,出省通道將增加到8個,通車里程可望達10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高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且烏江三級航道建設將加快推進。銅仁作為貴州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前沿」地位將更加凸顯。
大交通促進大流通,大生態帶來大發展。當前,銅仁市黔東工業聚集區、環梵凈山「金三角」文化旅遊創新區、烏江生態經濟走廊「兩區一走廊」的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已基本成型。
四川廣安:2014年9月,為推動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國務院出台《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使得長江經濟帶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撐帶。
《意見》的出台,為長江黃金旅遊帶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國家將更加重視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為政策突破提供基礎;基礎設施投入增加,設施將更加完善,互動流通將更加頻繁;依託長江黃金旅遊帶,成渝經濟區與長三角經濟區、長江中游城市群將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區域層面,將有利於跳出區域看區域,從更大尺度整合旅遊資源,打造世界級旅遊產品及國際化旅遊線路;將有利於依託長江經濟帶平台,開展更大影響力的旅遊市場營銷。
廣安作為川東門戶和長江經濟帶中上游的重要節點,面對巨大的發展機遇,應努力發揮其區位、資源及品牌優勢,為長江經濟帶更好更快發展做出努力。
廣安應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積極承接「長江經濟帶旅遊產業合作論壇」,積極響應旅遊合作聯盟的各項工作計劃,積極對接其他區域旅遊景區,形成世界級旅遊產品及線路,積極開展紅色體驗旅遊和生態康養旅遊,更應該將自己納入長江經濟帶市場營銷范疇,藉助長江經濟帶的宣傳營銷優勢,大力提升自身知名度,積極拓展長江經濟帶內部旅遊市場。同時,廣安應對接好成都和重慶兩大旅遊集散地,在條件成熟時修建自己的機場,開通自己的高鐵,從而更好地融入到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去。
Ⅲ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范圍包括哪些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
(1)長江經濟帶
東起上海、西至雲南,涉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浙江、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9個省2個直轄市。
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
一是依託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二是做大上海、重慶、湖北武漢三大航運中心;
三是推進長江中上游腹地開發;
四是促進「兩頭」開發開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緬經濟走廊。
長江經濟帶中上海為龍頭,武漢為龍腰,重慶為龍尾,這三大城市也分別是上海協調會(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武漢協調會(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協調會(重慶市.四川省)的中心城市。
(2)城市分布
上海:(1個)
江蘇:南京、鎮江、揚州、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泰州(8個)
浙江: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舟山、(6個)
安徽:合肥、蕪湖、銅陵、安慶、池州、馬鞍山(7個)
江西:九江(1個)
湖北:黃石、鄂州、武漢、荊州、宜昌、黃岡、咸寧、恩施(8個)
湖南:岳陽(1個)
重慶:重慶、萬州、涪陵(3個)
四川:瀘州、攀枝花、成都、宜賓(4個)
雲南:水富
其中,一級中心城市 上海
二級中心城市 南京 、武漢、重慶、蘇州、杭州 、 南昌、成都、無錫 、寧波 、長沙、合肥
地區中心城市九江 、岳陽 、黃石、常州、 舟山、 南通 、蕪湖、 宜昌、 揚州 、池州、 鎮江、 安慶、 銅陵
一般城市 萬州 、涪陵 、荊州、攀枝花 、嘉興 、黃岡、 巢湖、 湖州 、馬鞍山 、宜賓 、瀘州、 紹興、 鄂州、 咸寧、水富
Ⅳ 國家支持長江經濟帶建設有哪些政策支持
《長江經濟帶發展指導意見》
海關將進一步完善長江流域大通關體制。已經建立長三角區域、上海與中部六省、川渝滬等區域通關合作機制,下一步將整合提升,按照市場和物流規律,推動長江經濟帶11省市海關更大范圍、更多領域的區域通關改革,努力實現沿長江不同關區之間一體化作業。同時,積極推動沿長江省市多式聯運發展。目前,海關總署正在抓緊開展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試點,取得經驗後盡快向長江經濟帶等地區推廣實施。在中歐海關「安全智能貿易航線」合作項目中,發揮上海、重慶兩個試點港口的作用,密切長江沿線港口的對歐聯系。海關利用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優勢,大力支持長江流域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支持重慶成功走出一條「整機+配套」、「一頭在內、一頭在外」的內陸型加工貿易發展模式。下一步,海關將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統籌推動長江經濟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推動類型整合、政策整合和管理整合,優化產業結構、市場結構和功能結構,幫助區內企業統籌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高端製造、物流和維修等發展的基礎上,向研發、銷售、結算等拓展,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同時,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的制度成果也將在長江經濟帶復制推廣。沿長江11省市現有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口岸70個,此外重慶、成都鐵路車站均已實現臨時開放。下一步將重點支持在長江流域符合條件、發展潛力大的地區設立口岸,落實好已列入國家口岸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長江流域口岸的開放或擴大開放任務,為長江經濟帶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供更好的口岸條件。
Ⅳ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中的三級是指什麼
《綱要》確立了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
「一軸版」是以長權江黃金水道為依託,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構建沿江綠色發展軸。推動經濟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發展。
「兩翼」分別指滬瑞和滬蓉南北兩大運輸通道,這是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基礎。通過促進交通的互聯互通,增強南北兩側腹地重要節點城市人口和產業集聚能力。
「三極」指的是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個城市群,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的三大增長極。「多點」是指發揮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級城市的支撐作用,加強與中心城市的經濟聯系與互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Ⅵ 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規劃綱要何時發布的最新消息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今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要求,積極貫徹落實三大國家戰略,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合作,充分發揮合作平台作用等。其中提出認真組織實施即將出台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
《指導意見》要求,積極貫徹落實三大國家戰略。首先,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支持各地發揮比較優勢,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建設頂層設計以及各省(區、市)參與建設「一帶一路」實施方案。支持發揮西部地區向西開放前沿陣地、沿海地區龍頭引領和內陸腹地戰略支撐作用,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重點打造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結合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支持各地深化與沿線國家(地區)交流合作,共建境外產業集聚區,有針對性地培育打造一批共建走廊試點示範省(區、市)。
其次,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全面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支持三省市制定各自方案和支持政策,穩妥有序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進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發展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協調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和試點示範。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支持建立由北京市牽頭的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協調機制,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產業發展協同協作、市場要素對接對流、社會保障共建共享等重點領域合作。
第三,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39號),認真組織實施即將出台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支持沿江11省市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協商合作機制,高起點高水平合作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沿江產業有序轉移和優化升級,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推動上中下游地區協調發展、沿海沿江沿邊全面開放。發揮長三角區域合作組織作用,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帶動長江經濟帶協調發展。
《指導意見》還要求,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合作,優化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推進統一市場建設,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產業對接協作,推動科技合作與協同創新,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深化社會事業領域合作,加大對口支援(協作)工作力度。
《指導意見》強調,充分發揮合作平台作用,建設好各類合作園區,創新發展合作平台,支持內地與港澳台僑合作平台建設,完善國際合作平台。
此外,《指導意見》還要求,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建立區域合作資金保障機制,創新利益與保護補償機制,強化區域互助機制,建立健全法治環境。
Ⅶ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綱領性文件是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描繪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突出經濟發展,因此體現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A符合題意;題文材料不涉及四項基本原則、一國兩制和民族精神,BCD排除.故選A
Ⅷ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全文哪裡有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下發到下面的11個省市,未對外公布
Ⅸ 長江經濟帶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處理好哪些關系
長江經濟帶不是一個個獨立單元,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既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也要提高戰略統籌能力、發揮規劃引導作用。專家吳曉華認為,推動長江經濟帶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提高三方面的統籌能力。
統籌好市場力量與政府力量的關系。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利用市場機制引導資源要素在長江上中下游之間、左右岸之間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探索生態產品價值的多種實現形式。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