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國民經濟發展報告年鑒

國民經濟發展報告年鑒

發布時間:2021-01-08 00:02:30

1. 欽州市2000年到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非常需要。 如果有年鑒,那就更好,十分感謝,給跪了!

水電費是垃圾

2. 統計年鑒網頁版打不開,如下: 打開前後,國民經濟核算下沒有出現目錄,請問這是缺少什麼組件

我也遇到了一樣的問題,首先不要用谷歌瀏覽器,因為改兼容模式都知道在哪兒內改,好苦惱啊。要用IE瀏覽容器,換兼容模式就可以了。我用的是IE10,點設置那裡的F12開發人員工具,把上面的瀏覽器模式改為IE10兼容性試圖就ok了,因為腳本欄顯示,該網頁使用了框架模式,而瀏覽器不支持此模式,我終於發現了原因╥﹏╥

3. 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

下一本中國統計年鑒2009就知道了

中國統計年鑒網 Tongjinianjian(省略後綴,你懂得)

4. 請問各位大俠,如何使用統計年鑒查找《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小類。

年鑒數據沒有這么細分的,都是大類。沒辦法,只能跟統計局直接聯系,看能不能提供

5. 如何根據本地區(或中國統計年鑒)最新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

根據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固定資本消耗(-) 595.09 資金餘缺 40.75 合計 1810.07 合計 1810.07 8...

6. 根據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

國民經濟核算任務四:
問題:根據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並說明賬戶體系的編制原則、主要指標的含義及計算方法、各相關賬戶的經濟含義及各賬戶之間的經濟聯系。

答:1、根據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
根據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流量帳戶體系如下:

1 貨物和服務賬戶
來源 使用
總產出 7665.11 中間消耗 3305.96
進口 101.4 最終產品使用 4460.55
最終消費 1763.14
資本形成 2364.41
固定資產形成總額 2122.35
固定資產形成凈額 1527.26
固定資產形成消耗 595.09
庫存增加 242.06
出口 333
總供給 7761.51 總需求 7761.51

2 生產賬戶
使用 來源
中間消耗 3305.96 總產出 7665.11
國內生產總值 4359.15
固定資產消耗 595.09
國內生產凈值 3764.06
生產支出總額 7665.11 生產總額 7665.11

3 收入形成賬戶
使用 來源
勞動者報酬 1383.16 國內生產總值 4359.15
生產稅凈額 775.09 固定資產消耗 595.09
總營業盈餘 2200.9 國內生產凈值 3764.06
固定資產消耗(折舊) 595.09
凈營業盈餘 1605.81
收入形成使用總額 4359.15 收入形成來源總額 4359.15

4 原始收入分配賬戶
使用 來源
財產收入支出 200.85 勞動者報酬 1383.16
國民總收入 4158.3 生產稅凈額 775.09
固定資產消耗 595.09 總營業盈餘 2200.9
國民凈收入 3563.21 固定資本消耗 595.09
凈營業盈餘 1605.81
合計 4359.15 合計 4359.15

5 收入再分配賬戶
使用 來源
經常轉移支出 4.00 國民總收入 4158.30
國民可支配總收入 4160.30 固定資本消耗 590.09
固定資本消耗 590.09 國民凈收入 3563.21
國民可支配凈收入 3570.21 經常轉移收入 6

合計 4164.3 合計 4164.3

6 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
使用 來源
最終消費支出 1763.14 國民可支配總收入 4160.3
國民儲蓄總額 2397.16 固定資本消耗 590.09
固定資本消耗 590.09 國民可支配凈收入 3570.21
國民儲蓄凈額 1807.07

合計 4160.3 合計 4160.3

7 資本交易賬戶
使用 來源
總資本形成 2364.41 國民儲蓄凈額 1807.07
固定資本形成 2122.35 資本轉移收入 3
庫存增加 242.06
固定資本消耗(-) 595.09
資金餘缺 40.75
合計 1810.07 合計 1810.07

8 金融交易賬戶
使用 來源
金融資產購買凈額 960 資金餘缺 40.75
負債凈額 919.25



合計 960 合計 960

2、 資金流量賬戶體系中各總量指標的含義和相互聯系以及具體核算方法
國民經濟核算各賬戶間的這些主要是兩大方面:一是存量核算與流量核算的聯系;另一是流量核算過程的聯系。在賬戶指標上積累賬戶的資產負債和凈值都與資產負債表中相對應的指標是直接聯系。積累賬戶反映了期末與期初資產負債表的變動部分。流量核算過程的聯系是通過平衡項。如增加值是生產賬戶的平衡項,它是生產過程所有因素決定的變數,並與收入初次分配賬戶聯系;原始收入是收入初次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它是由收入初次分配所有因素決定,與收入再分配賬戶相聯系;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它是再分配過程決定的變數。通過平衡項可以考察和分析個經濟過程的影響因素和決定關系。
國民經濟總量指標及關系:
1. 現價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消耗
2. 現價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支出+庫存增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出口-進口
3. 國民總收入=現價國人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生產稅凈額+來自國外勞動要素報酬收入凈額+來自國外財產收入凈額
4. 國民總收入=國民勞動報酬收入+國民生產稅凈額收入+國民總營業盈餘/混合總收入+國民財產收入-國民財產收入支出
5. 國民凈收入=國民總收入-固定資本消耗
6. 國民可支配收入=國民凈收入+來自國外經常轉移收入凈額
7. 國民可支配收入=最終消費支出+儲蓄凈額
8. 儲蓄凈額+來自國外資本轉移收入凈額=由於儲蓄和資本轉移引起的凈值變化=庫存增加+貴重物品凈增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本消耗+非生產資產凈購買+凈借入(-)或凈貸出(+)
3、 談談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的基本原則和各相關賬戶的經濟含義
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是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部分。要堅持的原則有四個:
(一) 市場原則,從市場出發,考慮市場過程和市場活動以及市場發展變化等,作為確定國名經濟核算范圍分類、賬戶劃分等方面的原則。
(二) 所有權原則。表現為企業的機構單位和機構部門的所有權在生產經營等經濟活動中產生著決定性作用。
(三) 三定價原則。是指在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國民生產、國民收入和國民支出之間的總量平衡關系等的等價統計原則。
(四) 核算統計原則。是指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按核算時期或時點的當時市場價格,對包括生產、收入分配、消費積累在內的各種交易和資產負債進行估價的原則。
其各相應賬戶的經濟含義:
賬戶體系中的第一個賬戶是生產賬戶,包括一個貨物和服務賬戶是以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為依據,將全部貨物和服務分別從來源和使用給出系統的反映。生產賬戶是一個與收入分配等其他賬戶相銜接的賬戶,反映生產總量的生產和投入產出狀況。總量上以國內生產總值的生產與使用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賬戶是第二部分賬戶,其中第一個賬戶是收入形成賬戶,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賬戶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繼續,它記錄的內容:一是各部門作為收入接受者,從收入形成賬戶中所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包括營業盈餘、勞動者報酬和生產稅等流量;二是各部門之間進一步發生的財產收入流量通過原始收入分配賬戶綜合反映了各部門參與收入初次分配的結果,形成各部門的初次分配收入。與之銜接的下一個賬戶是收入在分配賬戶,它按部門記錄了各種實際的經常轉移活動,反映了各機構部門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礎上通過接受和支付各種經常性轉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過程和結果。與之相銜接的下一個賬戶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與收入再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可支配收入作為初始流量記在賬戶來源方,在使用方記錄最終消費支出,以儲蓄為平衡項,儲蓄是指沒有花在最終消費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為正數,表示還存在未使用收入,構成進一步投資的資金來源;若為負數,表示收入不夠抵償消費,需要從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與之相聯系的下一個賬戶是資本賬戶,該賬戶記錄各機構單位由經濟交易而獲得或處置的非金融資產價值以及與此有關的儲蓄、資本轉移活動等內容。這些交易被統稱為非金融性資本交易,資本賬戶是一個流量賬戶,反映非金融資產的積累,它與資產負債存量賬戶和其他流量賬戶有緊密的聯系,本賬戶的平衡項是資金餘缺,若為正數,表明本部門資金富裕,除了滿足本部門非金融投資的需要外還可供其他部門進行投資;若為負數,表明本部門資金短缺,需要從其他部門借入資金。與之相聯系的下一個賬戶是金融賬戶,反映國內機構部門通過各種金融工具發生的各種金融交易以及這些交易的凈成果即資金的凈借入或凈貸出,賬戶的左端反映各種類型金融資產的凈增加額,右端反映的是各種類型負債的凈增加額以及資金餘缺。金融賬戶的核算范圍涵蓋了嚴格的金融交易和其他貨幣交易。

7. 根據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

國民經濟核算任務四:
問題:根據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並說明賬戶體系的編制原則、主要指標的含義及計算方法、各相關賬戶的經濟含義及各賬戶之間的經濟聯系。

答:1、根據200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國民經濟運行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
根據資料編制國民經濟流量帳戶體系如下:

1 貨物和服務賬戶
來源 使用
總產出 7665.11 中間消耗 3305.96
進口 101.4 最終產品使用 4460.55
最終消費 1763.14
資本形成 2364.41
固定資產形成總額 2122.35
固定資產形成凈額 1527.26
固定資產形成消耗 595.09
庫存增加 242.06
出口 333
總供給 7761.51 總需求 7761.51

2 生產賬戶
使用 來源
中間消耗 3305.96 總產出 7665.11
國內生產總值 4359.15
固定資產消耗 595.09
國內生產凈值 3764.06
生產支出總額 7665.11 生產總額 7665.11

3 收入形成賬戶
使用 來源
勞動者報酬 1383.16 國內生產總值 4359.15
生產稅凈額 775.09 固定資產消耗 595.09
總營業盈餘 2200.9 國內生產凈值 3764.06
固定資產消耗(折舊) 595.09
凈營業盈餘 1605.81
收入形成使用總額 4359.15 收入形成來源總額 4359.15

4 原始收入分配賬戶
使用 來源
財產收入支出 200.85 勞動者報酬 1383.16
國民總收入 4158.3 生產稅凈額 775.09
固定資產消耗 595.09 總營業盈餘 2200.9
國民凈收入 3563.21 固定資本消耗 595.09
凈營業盈餘 1605.81
合計 4359.15 合計 4359.15

5 收入再分配賬戶
使用 來源
經常轉移支出 4.00 國民總收入 4158.30
國民可支配總收入 4160.30 固定資本消耗 590.09
固定資本消耗 590.09 國民凈收入 3563.21
國民可支配凈收入 3570.21 經常轉移收入 6

合計 4164.3 合計 4164.3

6 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
使用 來源
最終消費支出 1763.14 國民可支配總收入 4160.3
國民儲蓄總額 2397.16 固定資本消耗 590.09
固定資本消耗 590.09 國民可支配凈收入 3570.21
國民儲蓄凈額 1807.07

合計 4160.3 合計 4160.3

7 資本交易賬戶
使用 來源
總資本形成 2364.41 國民儲蓄凈額 1807.07
固定資本形成 2122.35 資本轉移收入 3
庫存增加 242.06
固定資本消耗(-) 595.09
資金餘缺 40.75
合計 1810.07 合計 1810.07

8 金融交易賬戶
使用 來源
金融資產購買凈額 960 資金餘缺 40.75
負債凈額 919.25



合計 960 合計 960

2、 資金流量賬戶體系中各總量指標的含義和相互聯系以及具體核算方法
國民經濟核算各賬戶間的這些主要是兩大方面:一是存量核算與流量核算的聯系;另一是流量核算過程的聯系。在賬戶指標上積累賬戶的資產負債和凈值都與資產負債表中相對應的指標是直接聯系。積累賬戶反映了期末與期初資產負債表的變動部分。流量核算過程的聯系是通過平衡項。如增加值是生產賬戶的平衡項,它是生產過程所有因素決定的變數,並與收入初次分配賬戶聯系;原始收入是收入初次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它是由收入初次分配所有因素決定,與收入再分配賬戶相聯系;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它是再分配過程決定的變數。通過平衡項可以考察和分析個經濟過程的影響因素和決定關系。
國民經濟總量指標及關系:
1. 現價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消耗
2. 現價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支出+庫存增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出口-進口
3. 國民總收入=現價國人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生產稅凈額+來自國外勞動要素報酬收入凈額+來自國外財產收入凈額
4. 國民總收入=國民勞動報酬收入+國民生產稅凈額收入+國民總營業盈餘/混合總收入+國民財產收入-國民財產收入支出
5. 國民凈收入=國民總收入-固定資本消耗
6. 國民可支配收入=國民凈收入+來自國外經常轉移收入凈額
7. 國民可支配收入=最終消費支出+儲蓄凈額
8. 儲蓄凈額+來自國外資本轉移收入凈額=由於儲蓄和資本轉移引起的凈值變化=庫存增加+貴重物品凈增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本消耗+非生產資產凈購買+凈借入(-)或凈貸出(+)
3、 談談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的基本原則和各相關賬戶的經濟含義
編制國民經濟核算流量賬戶體系是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部分。要堅持的原則有四個:
(一) 市場原則,從市場出發,考慮市場過程和市場活動以及市場發展變化等,作為確定國名經濟核算范圍分類、賬戶劃分等方面的原則。
(二) 所有權原則。表現為企業的機構單位和機構部門的所有權在生產經營等經濟活動中產生著決定性作用。
(三) 三定價原則。是指在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中,國民生產、國民收入和國民支出之間的總量平衡關系等的等價統計原則。
(四) 核算統計原則。是指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按核算時期或時點的當時市場價格,對包括生產、收入分配、消費積累在內的各種交易和資產負債進行估價的原則。
其各相應賬戶的經濟含義:
賬戶體系中的第一個賬戶是生產賬戶,包括一個貨物和服務賬戶是以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為依據,將全部貨物和服務分別從來源和使用給出系統的反映。生產賬戶是一個與收入分配等其他賬戶相銜接的賬戶,反映生產總量的生產和投入產出狀況。總量上以國內生產總值的生產與使用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賬戶是第二部分賬戶,其中第一個賬戶是收入形成賬戶,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賬戶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繼續,它記錄的內容:一是各部門作為收入接受者,從收入形成賬戶中所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包括營業盈餘、勞動者報酬和生產稅等流量;二是各部門之間進一步發生的財產收入流量通過原始收入分配賬戶綜合反映了各部門參與收入初次分配的結果,形成各部門的初次分配收入。與之銜接的下一個賬戶是收入在分配賬戶,它按部門記錄了各種實際的經常轉移活動,反映了各機構部門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礎上通過接受和支付各種經常性轉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過程和結果。與之相銜接的下一個賬戶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與收入再分配賬戶的平衡項——可支配收入作為初始流量記在賬戶來源方,在使用方記錄最終消費支出,以儲蓄為平衡項,儲蓄是指沒有花在最終消費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為正數,表示還存在未使用收入,構成進一步投資的資金來源;若為負數,表示收入不夠抵償消費,需要從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與之相聯系的下一個賬戶是資本賬戶,該賬戶記錄各機構單位由經濟交易而獲得或處置的非金融資產價值以及與此有關的儲蓄、資本轉移活動等內容。這些交易被統稱為非金融性資本交易,資本賬戶是一個流量賬戶,反映非金融資產的積累,它與資產負債存量賬戶和其他流量賬戶有緊密的聯系,本賬戶的平衡項是資金餘缺,若為正數,表明本部門資金富裕,除了滿足本部門非金融投資的需要外還可供其他部門進行投資;若為負數,表明本部門資金短缺,需要從其他部門借入資金。與之相聯系的下一個賬戶是金融賬戶,反映國內機構部門通過各種金融工具發生的各種金融交易以及這些交易的凈成果即資金的凈借入或凈貸出,賬戶的左端反映各種類型金融資產的凈增加額,右端反映的是各種類型負債的凈增加額以及資金餘缺。金融賬戶的核算范圍涵蓋了嚴格的金融交易和其他貨幣交易。

8. 中國統計年鑒中的國民經濟核算資料包括哪些內容

2-1 國內生產總值
2-2 國內生產總值構成
2-3 不變價國內生產總值
2-4 國內生產總值指數
2-5 國內生產總值指數
2-6 第三產業增加值
2-7 第三產業增加值構成
2-8 第三產業不變價增加值
2-9 第三產業增加值指數
2-10 第三產業增加值指數
2-11 分行業增加值
2-12 三次產業貢獻率
2-13 三次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
2-14 地區生產總值和指數
2-15 按三次產業分地區生產總值(2010年)
2-16 地區生產總值收入法構成項目(2010年)
2-17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
2-18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結構
2-19 居民消費支出
2-20 三大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
2-21 支出法地區生產總值(2010年)
2-22 各地區資本形成總額及構成(2010年)
2-23 各地區最終消費支出及構成(2010年)
2-24 居民消費水平
2-25 各地區居民消費水平(2010年)
2-26 2007年投入產出基本流量表(中間使用部分)
2-27 2007年投入產出基本流量表(最終使用部分)
2-28 投入產出直接消耗系數表(2007年)
2-29 投入產出完全消耗系數表(2007年)
2-30 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2008年)
2-31 資金流量表(金融交易,2009年)
2-32 國際收支平衡表(2010年)

9. 中國統計年鑒多少能查到1978-2008年的國民經濟數據

你好,到 中國統計局網站查,全,簡單,方便!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在國民經濟核算一欄內 直接輸入年份就可容以進去查了!嘻嘻,我昨天剛查完~~希望可以幫到你吧!

閱讀全文

與國民經濟發展報告年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