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發展了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幸福

經濟發展了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幸福

發布時間:2021-01-07 15:21:09

❶ 為什麼經濟發展了嗎我國百姓的幸福感卻不如七十年代之前了

因為以前的人,生活單純,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能吃飽穿暖就很不錯了,不會有太多的想版法。
而現權在的人,雖然掙得比以前多,但是用的也更多了,從衣食到住行,品質提高了,相應的,你付出的金錢也多了,然後,你會更辛苦的去掙錢,每天忙忙碌碌,停不下來,怎樣去幸福,何來幸福感,只有一個『累』字。

❷ 不丹國的為什麼經濟發展不起來

不丹和發展在當今世界的主流觀念是完全不同的,即「國民幸福總值」的發展理念,在世界上越來越被破壞,不丹,或許為我們提供了發展和前景的新模式。
根據聯合國全球人類發展報告2004年,人均不丹的國民生產總值排名134 192個國家,經濟相對落後。然而,在2006年出版的「環球幸福清單」,不丹排名第8位,在亞洲排名第一。 20世紀80年代後期
20世紀,不丹國王採取了一個巧妙的提出期限──「國家整體幸福感,」作為人民的幸福指數。他認為,所謂的「發展」,除了謀求經濟增長,我們必須同時追求物質上,精神上和情感,「最大的幸福」多方面的。大多數不丹人的同意這一主張,他們的行為是為了活著,寧靜和諧。不丹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國家幸福指數。
被稱為「不丹模式」,就是要著眼於物質和精神,保護環境和傳統文化放在經濟發展的保障均衡發展,制定標准來衡量GNH(國民幸福
,GNH ),而不是我們通常採用
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經濟)。追求GNH最大化是不丹的發展目標至關重要的政府,實踐的結果是剛剛超過700美元每不丹的人均GDP,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

❸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了但人們的幸福指數在下降為什麼

因為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房貸車貸等。

❹ 為什麼經濟發展了而人民的幸福感卻降低了

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了。但是人們的私慾是無限的,大多以自己的利益為主,
這樣長期下去,人與人之間就產生了隔閡。

❺ 我國為什麼要「發展經濟」呢

發展經濟不是終極目的
當今時代是追求經濟發展的時代。無論從中國到美國,還是從墨西哥到新加坡,大凡文明社會,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把發展經濟作為一國之基本國策。毋庸質疑,如今許多個人都以追求並積累更多的財富為目標,各類企業更是在追求經濟增長的潮流中扮演著主力軍。書店裡無數的暢銷書都在向我們傳授著富翁們的致富經,年輕一代更是以成為企業的CEO為職業發展目標,或者夢想著能有朝一日擁有自己的企業。
那麼我們究竟為何要發展經濟?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不證自明,但事實上值得我們深思。發展經濟並非一個終極目的,而是一個手段。其終極目的不外乎兩方面。第一是求生存。第二是求幸福。此處的求幸福,並非僅僅指對吃喝玩樂的追求,也是對精神和思想領域享受的追求,同時也包括對痛苦的規避。有人可能會說,發展經濟除了為了生存和幸福以外,還為了振興民族,增強國力。但仔細想想,為什麼要振興民族增強國力呢?也是為了人民的幸福和對幸福的保障。
發展經濟有助於人類生存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若沒有達到一定的經濟水平,我們就失去了溫飽的基本保障。發展經濟有助於增強幸福嗎?從很大程度上說,也是的。我國改革開放20
多年來的經驗就是明證。20 多年來,我國人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生活水平更是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對「36 只腳」的渴望,到現在的買方市場;從三代同居的鴿子籠,到如今的現代化
小區。我們相信現在的中國人要比20 多年前幸福。
然而,我們已經進入了21 世紀。21 世紀對於中國和世界來說,溫飽問題正在得到逐步的解決,而追求幸福的需要變得更為重要。在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時代,僅僅發展經濟是否能持續提
高我們的幸福感呢?
發展經濟總是有助於增強幸福嗎?
在此我們想從下列幾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其中有些例子來自於美國,可能不適合目前中國的情況。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今天在美國存在的問題也有可能在將來的中國會發生。所以我們在此討論的內容對我國今後的發展可能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增長經濟並沒有增長幸福
從20 世紀40 年代末到90 年代末,這半個世紀中,美國經濟蓬勃發展,人均GDP 翻了三倍,但是由科學的幸福度測試表明,美國人平均的幸福程度卻沒有任何提高(見附圖)。換言之,盡管90 年代末的美國人比40 年代末的美國人實際財富多了三倍,並擁有了許多40年代美國人不可企及的財產,例如空調、電腦、家庭影院等,但他們卻並不比他們50年前的先輩更為幸福。
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美國人的心理壓力卻越來越大。據統計,在50年代35歲的人中患過壓抑症的比例是2%,但到了2000年,這個比例提高到了14%。當然,造成壓抑症比例上升的原因有多種多樣,而由於經濟高速發展所引起的人們心理壓力的增大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經濟增長對富人的幸福影響甚少
據一項在美國的研究,在一個特定的時期,財富多的人比財富少的人幸福程度要高一些。但是這種財富與幸福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低收入群體。也就是說,對於窮人來說,財富的增長能夠帶來幸福的提高。但是,一旦財富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後,財富與幸福的這種相關性則變得微不足道了。一個年均收入3 萬美金的人要比年均收入1萬美金的人顯著地幸福,而一個年均收入7萬美金的人和一個年均收入5 萬的人的幸福程度卻相差無幾。
經濟指標是衡量一國健康的很不全面的標准
經濟指標,例如GDP和GNP,僅是衡量一國福利水平的眾多指標中的一種手段,還有許多其他影響福利的因素。前美國參議員、總統競選候選人Robert Kennedy 在遇刺身亡前曾說過「GNP 既不表現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沒有反映社會的教育質量;既不代表文採的優美,也不體現家庭的和諧;既不證明辯論的智慧,也不顯示政府的廉潔。它既沒有衡量我們的勇氣,也沒有反映我們國家的貢獻。簡而言之,它衡量了一切,卻沒有衡量我們活著的意義;它標志了一切,卻沒有標志我們之所以作為美國人的驕傲。」誠如Kennedy 所言,一味追求經濟指標的增長,往往會使得我們忽視這些經濟指標以外的影響社會福利的因素。
物質財富帶來的幸福不長久
在心理學中有一條基本的定律——適應性定律。該定律說明,當我們面臨一個刺激時,一開始我們會有激烈的反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慢慢變得麻木。想像一下這種情景:當我們從原來居住的100 平米的公寓搬至現在的150 平米的公寓時,剛開始,我們感到很開心,畢竟房間大了50平米。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們也就適應了150平米的居住環境,我們的幸福感與原先住在100平米房子時則相差無幾。再舉一個例子,心理學家Brickman和Compbell曾對贏得巨額彩票(獎金超過現值100 萬美金)的人們進行過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剛聽到這個好消息時他們欣喜若狂,然而在數月後,他們的幸福程度已經降低到與同期的未贏得獎金的其他人沒有任何區別的水平了。
物質地位競爭弊多利少
日常生活中,人們競相比較誰帶的手錶更名牌,誰開的車更高級,誰住的房子更寬敞。而這種關於物質名次的競爭能提高全民的總體幸福嗎?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比喻:兩個人在一條風景優美的路上散步。他們的幸福度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欣賞風景所帶來的愉悅;二是相對位置所帶來的快樂,即在位置上的領先者更幸福,而落後者則不快樂。一開始,兩人都走得很慢,A 走在B前面。從欣賞風景角度,兩人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悅,很是幸福。而從相對位置來講,A快樂,而B 不快樂。為了能迎頭趕上,B 加快了步伐,並最終走在了A 前面。相應的,A 也加大了腳步,以求再一次地領先於B。就這樣,兩人越走越快,從最初的散步,到大步流星,再到後來的奔跑......最終,兩人都為了追求領先的地位而精疲力盡。從地位排列角度上來看,兩人總體的幸福是沒有任何改變的,因為這是個零和博弈,無論兩人步伐邁得多大,速度跑得多快,最終的結果總是一人領先一人落後,所以總體上說一個人得到了快樂就意味著另一個將失去快樂。但是從欣賞風景角度獲得的幸福卻由此煙消雲散了,正是由於兩人將他們的注意力和精力全都耗在位置排序的競爭上,而無暇顧及周圍優美的風景了。這個比喻也許是當今物質競爭社會的一個縮影。物質地位的競爭對個體而言可能會增加幸福,但對總體而言可能會降低幸福。
追求經濟增長會對生態和道德有負作用
僅僅關注經濟的增長會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構成威脅,這不但對於我們現在的幸福,也對我們子孫的幸福造成影響。這一點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意識到了,在此就不作展開了。
一味追求經濟增長也可能導致倫理道德的下降。經濟學家Frank 對誠信問題作過相關研究,他曾就下列問題分別在學期開始前和結束時問過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當撿到一隻內有100元的有地址的信封,你是否會將信和錢寄回原地址。結果發現,一學期之後,學習天文學的學生誠實水平提高了,而學習經濟學的學生誠實性卻降低了。另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盡管20 世紀的後半葉西方國家的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人們對他人的信任程度卻降低了。50 年代,英兩國有將近60%的人表示絕大部分的本國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但到上個世紀末,這個百分比卻降到了 30%。從幸福角度來說,人們的幸福感不僅取決於自身的行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與他人的交往。在一個和諧友善的環境中生活,人們顯然是更幸福的。在很多國家的調查研究顯示,信任他人的人活得更開心。因此,追求經濟增長帶來的道德水平下降可能是使得人們幸福水平沒有隨之顯著增長的原因之一。
一味追求經濟導致人才分布不均
一味發展經濟所引起的另一個近視偏差效應是使得如今優秀的年輕一代只顧追求在企業里的職業生涯發展。本文作者奚愷元曾在中國大學生中問過這樣的問題:你們心目中的榜樣是誰。一開始大學生們覺得這個問題很荒唐,在這個時代,還提什麼榜樣不榜樣的。後來終於有位學生說出了個名字,其他人紛紛俯首稱道。一問方才知那被公認的榜樣是他們一個謀得某著名外國咨詢公司月薪2萬元職位的師兄。現在,中國越來越多優秀的大學生都追求高薪職業,視職業經理人為職業發展的目標,並把自身的發展方向定位於商業領域。由此可能會導致社會其他對增強幸福也極為重要的領域出現人才貧瘠,諸如文化藝術、基礎研究、教育、醫學等行業。

❻ 為什麼經濟月發展了,人們的體質和幸福感卻越來越差

您這個問題太深抄刻,涉及的方面太襲多,比如經濟、政治、人文、自然科學、動物行為等等,就個人從有正能量方面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吧:
1、體質不一定差,就以壽命為例是越來越來了,中國人均壽命75了,從上下五千中最長的,這得益於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項人體指標特徵也明顯強於前人。
2、幸福感這個詞比較敏感,主要與你個人的人存質量有關,雖然中國目前總體狀況堪憂,但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說,生活質量確實在提高。只要你肯努力這個社會還不會到虧待你的地步。
3、社會負面我就不說了,但我想和您 說一句,在這個社會狗咬人不算個新聞,但是人咬狗就一定是頭條,您不要老聽人雲雲,就己雲雲。要自己努力去改變生活,去改變自己的精神狀態,去改變自己的下一代。
你是怎麼樣的,中國就是怎樣的。

❼ 國民幸福感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國民幸福指數」是衡量民眾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

「幸福指數」概念是20級世紀70年代,不丹國王提出並實施「幸福計劃」,在不同的時期,政府推出了不同的國民幸福目標,使人生基本問題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指標。在這個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國民生產總值(GDP)是衡量國富的標准, GDP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質量;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社會成本;不能從本質上衡量社會福利水平和人民的幸福程度。在很多情況下,GDP的增長可能隱藏了人們的福利下降,因為健康的身體、愉快的心情很難被體現在一個數字之中。GDP增長模式不能反映社會財富的總積累,也不利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國民幸福指數」(GNH)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標准,是社會運行狀況和民眾生活狀態的「晴雨表」,是社會發展和民心向背的「風向標」。

近年來,發達國家也開始進行國民幸福指數研究, 「快樂經濟學」的研究方興未艾,發展迅速。快樂經濟學在整體主義價值觀與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支持下融合了行為學、社會學、實驗心理學等其他學科知識,逐漸成為「直面生活現象」的經濟學,進而創設了不同模式的國民幸福指數。美國的世界價值研究機構稱之「幸福指數」,英國則稱之「國民發展指數」(Measure of Domestic Progress,簡稱MDP),日本的「國民生活快樂指數」更強調文化方面的因素(Gross National Cool簡稱GNC),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心理學教授卡爾曼致力於「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簡稱GNH)的研究。總之,普遍認為:衡量人的幸福快樂的「國民幸福指數」與「國民生產總值」相比,國民生產總值與國民幸福指數之間不是互相對立的。發展經濟很大程度上有助於增加幸福感,但人們的幸福感是相對的,國民幸福指數與國民生產總值並不一定同步增長。對人民生活幸福而言,國民幸福指數比國民生產總值更要重要。

❽ 經濟發展了,為什麼幸福感不高

和人自身的修養有關,和外部環境無關。
幾千年來,無論社會如何變化,人總版是權面臨各種的挑戰,其實內心的幸福感和外部世界無關。

經濟再發展,人心總有不滿足的地方,而一個四肢癱瘓的人,也有能力發自內心的微笑,感恩。

幸福,是自我覺悟到了一定狀態的副產品,而不是追求而來的目標。

❾ 我國人民近年來經濟取得長足發展,可為什麼人民依然感覺不到生活的幸福

我覺得主要是2方面吧。
第一,經濟確實發展了,絕大部分的人的生活水平也比過去好了,但版是凡事權就怕對比啊,貧富差距大了啊,民眾的心裡更加失衡了。
第二,經濟發展的代價比較大。從大方面講,整體的社會風氣比以前差了,更加拜金主義。另一方面,自然環境的污染也很嚴重。
這些問題都只能在以後得發展里解決了。

❿ 經濟發展為了什麼

發展經濟是為了讓人過上好生活,這里的生活指的是物質的,不是精神上的。
上海總體經濟發展了,但實際發展的只是上層社會,指是上層社會在圈錢,普通民眾並沒有得到多大發展。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了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幸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