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論文

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論文

發布時間:2021-01-07 09:36:12

『壹』 1840年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局面,隨著外國商品的大量湧入,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回體。鴉片戰爭以後,外商陸續在答通商口岸私自設廠。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受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誘導,一些官僚,地主,商人,開始投資創辦近代企業。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誕生了。

『貳』 鴉片戰爭對中國貿易經濟的影響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立即開始向中國傾銷商品,並從中國大量掠奪原材料,中國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值(不含鴉片),1837年為九十多萬英鎊,1843年便增加到一百四十五萬六千多英鎊,1845年又達到二百三十九萬四千多英鎊。與此同時,西方殖民者從中國掠奪走的生絲與茶葉等,也有大幅度的上升。1838年至1842年,中國向外輸出的茶葉年均在四千多萬擔,到1846年便增加了一倍,達到八千多萬擔。同時期生絲出口,由三千餘包增至一萬八千餘包,是原來的六倍。
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以棉紡織品為主,約占總值的70%。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工業品,棉布佔80%以上。西方大量棉紡織品的傾銷,對中國傳統手工業最重要的部門棉紡織業是一個很大的沖擊,東南沿海地區原有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出現了解體的徵兆。
江蘇松江、太倉一帶,棉紡織業歷來比較發達。但隨著上海開埠西方機器棉紡織品的大量湧入,松、太布市消減大半。大量洋紗充斥,不少以棉紡織為業的村莊,已經無紗可紡。外國的洋紗洋布成本本來就低,加之不少英國商人不惜以低於成本價百分之二三十的價格傾銷,嚴重沖擊了棉布市場。福建漳州府及同安縣的土布,曾經布販子運銷到寧波、上海、天津、遼東及台灣。廈門開市後,洋紡洋布充積於廈門。布販棄土布而運銷洋布,致使土布難以出口。廣州附近的情況,也大體類似。
絲茶等產品的大量出口,刺激了這些產品的生產。生產者將這些產品出賣給商販,商販再將其賣給大商人或買辦,轉銷到外國。絲茶的出口貿易幾乎完全受外商控制,使中國的絲茶生產與交易不得不依賴於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隨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通商的五口地區出現了一批買辦商人這些人為外國商人推銷商品(甚至推銷鴉片),收購絲、茶,收集情報,經辦其它事務,這些人的命運逐漸與西方殖民者的命運聯系得越來越緊密。著名的買辦吳健彰,原為廣州的行商,後到上海充當美國旗昌洋行的買辦。他還花銀子捐官,署理蘇松太道並兼任江海關監督。這批買辦後來在鎮壓農民起義中,充當了中國封建勢力與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幫凶。
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家為便於經濟掠奪,在中國的通商口岸興辦了一些企業。這類企業當時主要有印刷、船塢、船泊修理等業。在這些企業中,多少不一的僱用了中國人。這樣,中國最早的近代產業工人出現了, 當然當時產業工人的人數還很少。

『叄』 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影響

小農經濟的特點是封閉性 自給自足 現在外國的廉價優質商品流入(機器製造)中國市場變小 小農經濟就瓦解

『肆』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鴉片戰爭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原本佔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強烈沖擊,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經濟上,對外貿易迅速增長,同時也對外國開放了中國市場。
五口通商後,清朝海關及稅率被英國控制,關稅主權受到破壞,進口貨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稅率,外國商品大量傾銷中國,無法保障中國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鴉-片繼續銷售,白銀外流,銀價上漲,銀貴錢賤的情況更加嚴重。英國輸入中國的貨品大增,1837年英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價值為90多萬英鎊,到1845年已到達239萬4千英鎊。隨著外商在華投資建廠,刺激了國內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開始投資近代工業的慾望。
新開的五個條約口岸中,長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資絲綢和茶葉的產地,又位於江、浙富庶之區,同時是國內南北海運的中間站,原在廣州的英美商人及其僱傭的買辦蜂擁而至,開設洋行。中國市場大門的打開,使得商品貿易首先在沿海地區展開,工商業日益充滿活力,大批新興城市興起,打下了沿海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基礎。

『伍』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鴉片戰爭開始於1840年,英國首先對中國開戰。根本原因是英國想要打開中國的經濟專以及原料市場,對中國屬掠奪廉價原料,並且對中國傾銷商品。在此之前,中國的對外貿易一直處於優勢地位。英國為扭轉對華貿易誤差,開始對華走私鴉片······鴉片的走私使中國經濟以及國防遭到嚴重破壞白銀大量外流,官兵體弱,官吏腐敗····所以林則徐請命,光緒帝命林則徐負責硝煙運動···說到這里就可以猜到了:林則徐的虎門硝煙是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
後來中國戰敗,中英簽訂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以及其附件和美國簽《望夏條約》,和法國簽《黃浦條約》等······
《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給英國,並且賠款3000萬。英國取得了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等權利,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並且開放中國沿海五處通商口岸。

在經濟方面:中國的封建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開始解體,中國被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此時的西方列強對中國經濟屬於商品輸出階段。

鴉片戰爭將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打開,也開始了中國近代史進程。中國開使由封建君主制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並且所謂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性質也根經濟又一定的關系的。

『陸』 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等)來講

一、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在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第一、中國的領土完整和獨立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英國割佔香港島,使中國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外國軍艦可以到中國沿海港口航行,損害了中國領海主權;領事裁判權損害了中國司法主權;協定關稅使中國的關稅主權和貿易主權遭到破壞。這樣,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成為領土和主權不完整的半獨立的國家。
第二、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戰後,英國輸華棉紡織品猛增,外國廉價的棉布、棉紗,充斥中國東南沿海市場,使中國東南沿海家庭手工棉紡織業逐漸破產。手工棉紡織業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重要的手工業,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的結合是封建自然經濟的主要形式;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破產,造成耕與織開始分離,這是幾千年來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主要標志。戰後,中國茶、絲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國內茶、絲生產的發展和商品化。中國茶、絲出口貿易,幾乎全部為外商所操縱,使中國茶、絲生產服從於世界市場的需要,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原料供應地。這是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又一個重要標志。
綜上所述,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開始遭到破壞,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隨著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必然發生變化。戰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戰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對,即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且,隨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深入,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革命任務也必然發生變化。戰前,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農民階級的反封建斗爭。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從此,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總之,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柒』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這一專題我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總結概括,為便於學生理解深刻
結合了政治經濟思想軍事四個方面.

1 政治上加強控制
西方國家通過一系列的軍事侵略活動,迫使中國簽訂了不平等 的條約.強占和「租借」了大量的領土,與此同時還在中國獲得了在中國領土上駐兵的特權,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並且控制了中國的海關.可以說當時中國的政治控制力一點也不樂觀.
原已走下坡路的清王朝封建政權,經過國外侵略勢力和國內農民革命的幾度沖擊,已無法照老樣子統治下去,在「滅亡」威脅面前,一部分封建統治階級,不得不轉化為洋務派,推行洋務運動,於是,封建政權開始向資本主義近代化傾斜。

2 經濟上逐步滲透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五口通商,西方資本主義勢力陸續侵入,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近代化邁進,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歷程,至19世紀末,中國使用機器的近代工礦企業陸續出現。
近代商業也陸續出現。外資在華開設的洋行總數達400餘家。
近代金融業也應運而生。外國在華的銀行保險業已近20家。舊式錢庄業也開始轉向近代化。
3 文化上漸趨西化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僅引起了政治、經濟領域的變化,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觀念的轉化。我們的共識是: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但19世紀上半期,一種新的文明,乘著西方軍艦,帶著廉價商品和新的思想文化觀念呼嘯而來的時候,古老的華夏文明再也不可能同化它了。中國近代歷史就成為一部錯綜復雜的歷史。我們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於國門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須打開國門迎接科學民主之曙光。當時中國的國情是: 西方資本主義的近代科學技術以及社會文化的書籍,逐步輸入。 傳播西學的各種新式學堂陸續開辦,並開始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60年代後期北京、上海等地開辦的同文館和廣方言館,先後培養了300人左右翻譯和辦洋務的人才。於是,中國的教育制度逐步實現近代化。

閱讀全文

與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