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

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

發布時間:2020-11-25 11:52:00

❶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 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專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屬化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為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1987年黨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鑒於我國實施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新進展,1997年黨的十五大又將第三階段的奮斗目標和步驟進一步具體化,分成三個具體階段和步驟: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黨一百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❷ 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戰略都有哪些提法

①有利於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②使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
這一全新提法提高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地位,有利於發揮非公有制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使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有利於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❸ 我國四大發展戰略是什麼

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

拓展資料

科教興國戰略

科教興國戰略的主要內容是: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指導下,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和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可持續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是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可持續發展還意味著維護、合理使用並且提高自然資源基礎,這種基礎支撐著生態抗壓力及經濟的增長。可持續的發展還意味著在發展計劃和政策中納入對環境的關注與考慮,而不代表在援助或發展資助方面的一種新形式的附加條件。

人才強國戰略

人才強國制定和實施,是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當代世界和中國深刻變化著的實際出發,根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決策。人才強國戰略作為一項國家的重大戰略,有著豐富而深刻的科學內涵。

人才強國戰略的提出和實施,解決了中國人才資源發展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戰略目標與重大問題,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提供了思想保證、組織保證和制度保證,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鴻篇巨制中的一個壯麗篇章。

西部大開發戰略

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就是要開荒,依託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線,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逐步形成我國西部有特色的西隴海蘭新線、長江上游、南(寧)貴(陽)昆(明)等跨行政區域的經濟帶,帶動其他地區發展,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西部大開發。

❹ 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胡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准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觸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參考鏈接 news.xinhuanet.com/...31.htm

❺ 4, 簡述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戰略階段

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大體分三步走。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 已經實現,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 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 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❻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

自改革開放至今,政府鼓勵發展沿海城市,大力吸引外資,政策方面傾向於招商引資。
自12五計劃開始,將會轉變方向,改為內需型經濟發展,及國際技術競爭,技術收購。
估計多會出現技術輸出發展中國家,資本輸出發達國家購置發達國家先進技術。
圍繞經濟建設更上層的建築。
有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技術性產業!
進一步推動本國的第一產業機械化,更新第二產業的技術,擴張第三產業的業務范圍!

❼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是什麼

一、農業革命是工業革命的基礎,農業本身可以成為亮麗的經濟增長點。立足農業內部解決三農問題可能更為有效。目前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只是在開放的條件下生產要素的新的均衡,並不意味著農業問題的解決。二、大國的經濟發展中對外貿易的依存度應當不同於小國,內需對大國的發展至關重要,是在關鍵時刻獨善其身的基本保證。三、適時地提升經濟增長模式,不能陷入勞動密集型的陷阱。提升的過程會產生出新的產業或新的就業崗位,所需要的只是學習和人民素質的提高。

❽ 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為什麼重要

首先,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 ,意味著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有了更強的預見性,更好 的全局觀念,長遠觀念,更加自覺地和目標明確地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其次,經濟發展戰略 的實施,有利於國民經濟又快又好地協調發展和實現良性運行,從而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產主義生產關系的不斷完善,再次,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意味對經濟發展中的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問題進行了正確的決策,這就能促進社會經濟效益 的提高 ,使勞動者的物質文化需要得到更好滿足,

❾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及其特點是什麼

即指國家關於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的、總體的、長期的部署和謀劃。包括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重點等等。其主要特點:一是根本性,即它所決定的是經濟發生子中的根本性而非次要性或細小的問題。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決的是全局性而不是個別性和局部性的問題。三是長期性,即它所要實現的是長期而不是短期內的任務。

❿ 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點是什麼

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點應該有二個:即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