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蚌埠市的發展變化 蚌埠市的發展變化
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十年,為今後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展望未來,前程更加美好。在新世紀到來之際,我們對蚌埠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的經驗在積累,認識在深化,也必將為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啟迪。
實事求是,准確定位,是蚌埠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
清末,蚌埠為淮濱小漁村。民初,蚌埠鐵路淮河橋建成通車,靠交通之便,蚌埠逐步發展為皖北商貿重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蚌埠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五十年代中期,蚌埠即成為安徽省的新興工業基地。幾十年來,城市如何進一步發展?如何准確定位?蚌埠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一起進行著積極探索和認真思考。從「鋼鐵城」的提議到「玻璃城」的設想,從「電子城」的構思到「食品城」的規劃,充分表達了全市人民的美好願望。實踐使大家懂得:城市定位過程是實踐逐步深入、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今後,在前進的道路上,蚌埠市將以發展綜合性的現代化城市為目標,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依據市情和周邊環境,確保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
綜合平衡、優化結構,是蚌埠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是如此。在蚌埠五十年發展歷程中,由於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缺乏規律性的認識,在工作指導上曾多次出現失誤,造成比例失調,結構失衡,使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經過60年代初、70年代末的經濟調整、80年代末的治理整頓和前幾年的宏觀調控,蚌埠經濟逐步走上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現在一、二、三產業內部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結構與社會事業已呈協調發展態勢。實踐表明,經濟和社會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無論是計劃經濟體制,還是市場經濟體制,都要認真搞好綜合平衡和結構調整工作,特別是在體制轉變的條件下,各種深層次矛盾逐步顯現,更要注意保持積極的平衡,進行主動的調整。只有如此,城市經濟和社會事業才能協調發展。
深化改革,轉換機制,是蚌埠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一旦出現不適應的狀況,就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變革。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30年,雖然通過社會主義革命,變革了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並初步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但由於「左」的思想影響,特別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瘋狂破壞,搞亂了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蚌埠邁進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蚌埠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堅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的方針政策,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持穩定,生產力在生產關系的調整和變革中迅速發展。蚌埠經濟體制改革始終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環節,並與各項宏觀配套改革及政治體制改革相結合,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事實證明,改革是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盡管當前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但用深化改革的辦法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問題,無疑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科教興市,外向帶動,是蚌埠經濟和社會蓬勃發展的正確戰略決策
改革開放二十年,使人們的思想觀念迅速更新。科技、教育、開發、引進的重要性日益引起蚌埠廣大幹部群眾的重視,並形成了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近十年來,蚌埠「兩基」工作成績突出,成人、高等、特殊教育相應發展,教育質量普遍提高;以科技興農、科技興企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星火計劃」、「豐收計劃」碩果累累,科技示範點和科技先導型企業生機盎然;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對外友好往來日趨增加,口岸、海關、商檢機構相繼建立,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的步伐加快,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為提高。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說明市委、市政府作出科教興市、外向帶動的戰略是正確的決策。
控制人口,保護環境,是蚌埠經濟基礎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明智之舉
相對於安徽其他城市和地區,蚌埠自然資源優勢並不明顯,唯有奔流的淮河和沿河肥沃的土地,養育320餘萬淮河兒女。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使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蚌埠市委、市政府將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當作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由於領導重視,措施得力,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積極進展,1998年與1990年相比,人口出生率由26.91‰下降到13.78‰,自然增長率則由22.17‰下降到8.21‰,從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長。在環境保護方面,蚌埠市根據國務院的要求,關閉「十五小」企業54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廢水達標排放,127個舊城小區進行了拆遷改造,市區人均綠地面積不斷增加,主要交通干線禁止鳴笛,主要路段實現了美化、亮化,噪音、粉塵污染初步得到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為未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空間。
回顧五十年的光輝歷程,心潮澎湃;展望未來的發展前景,豪情滿懷。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歷史時刻,蚌埠市廣大幹部群眾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正以雄健的步伐進行著歷史性的新跨越。
按照《蚌埠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及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了蚌埠未來15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指導方針、戰略任務、戰略目標和政策措施。
蚌埠2010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經過15年的發展,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全國居於先進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建成具有較強綜合生產能力、高產高效農業先進區;建成基礎雄厚、綜合實力較強、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建成交通通訊便捷、商貿流通發達、功能齊全、開放度和知名度高、輻射力和吸引力強的區域中心,建成經濟繁榮、科技發達、社會文明、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城市。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堅持把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確定的戰略部署同蚌埠實際相結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一起抓,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外向帶動」和「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加大經濟發展力度,加大工作落實力度,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推動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進步。
登上張公山,站在望淮塔,俯瞰今日蚌埠大地,到處生機蓬勃,春意盎然。在中央「投資拉動,擴大內需」的決策指引下,珠城兒女將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如今蚌埠高新技術開發和新市區正在建設,蚌埠飛機場搬遷工程已經實施,已經開工建設的合(肥)徐(州)高速公路(蚌埠段)和批准規劃建設的(北)京滬(上海)高速鐵路將為蚌埠架上邁向二十一世紀的金橋,迎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輝煌。
二十一世紀的蚌埠——淮河岸邊的明珠,必將閃耀出更加奪目的光輝
2. 蚌埠市發展經濟如何
城市東部比西部發展的快
3. 蚌埠的經濟現在發展的怎麼樣
1 蚌埠縣域經濟發展狀況 從蚌埠市統計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懷遠、五河、固鎮三縣縣域經濟繼續呈良好發展態勢,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趨勢,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攀升,財政收入增幅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工業經濟較快增長。上半年,三縣完成工業增加值7.05億元,佔全市的比重為14.80%,比上月累計提高1.76個百分點。懷遠、五河、固鎮三縣分別完成工業增加值3.80億元、1.39億元和1.86億元,同比增長62.09%、33.42%和2.78%。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受蚌埠國電投資的拉動,上半年,三縣完成投資30.23億元,佔全市的比重為44.58%,同比增長118.0%;完成房地產投資3.56億元,佔全市房地產投資的36.44%,同比增長40.59%。懷遠、五河、固鎮完成投資16.55億元、7.56億元和6.12億元,分別增長174.46%、98.23%和52.10%。 上半年,三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88億元,佔全市的比重為35.75%,同比增長14.1%,懷遠、五河、固鎮分別實現12.89億元、7.35億元和6.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9%、14.3%和14.2%。 財政收入增幅超全市。上半年,三縣完成財政收入3.37億元,完成預算的57.0%,同比增長36.5%,增幅高於全市11.8個百分點。懷遠、五河、固鎮分別完成財政收入1.75億元、0.94億元和0.68億元,分別增長36.8%、24.1%和57.5%
4. 安徽省蚌埠市有望成為安徽省內下一座二線城市嗎
近幾年在經濟發達的江蘇各市的帶動下,安徽以合肥、蕪湖等為首的省內眾多城市的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尤其是蕪湖市,雖然現在僅是一座三線城市,但是憑借發達的工業,它的經濟在全國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等到了快速的發展,甚至是有望比肩省會合肥,成為安徽省內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
雖然蚌埠現在的經濟狀況可能還比不上蕪湖、滁州、馬鞍山等省內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但是它卻是整個安徽甚至是整個中部地區的交通樞紐中心,而一座城市經濟能夠得到快速發展的前提就是發達的交通條件,所以蚌埠未來的發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你覺得它有希望成為安徽省內的下一座二線城市嗎?
5. 蚌埠經濟發展的情況
全年完成生產總值(GDP)636.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5%。分產業看,第一版產業增權加值120.00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301.00億元,增長21.9%,其中工業增加值260.95億元,增長23.7%;第三產業增加值215.90億元,增長9.8%。三次產業比例為18.8:47.3:33.9。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17621元,增長13.8%。 2010年生產總值 單位:億元 指 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全市生產總值 636.90 14.5
第一產業 120.00 5.1
第二產業 301.00 21.9
工業 260.95 23.7
第三產業 215.90 9.8
6. 蚌埠二十年後是什麼樣子
假如我市長-----------------------------------------------------------
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十年,為今後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展望未來,前程更加美好。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我對蚌埠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的經驗在積累,認識在深化,也必將為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啟迪。
實事求是,准確定位,是蚌埠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
清末,蚌埠為淮濱小漁村。民初,蚌埠鐵路淮河橋建成通車,靠交通之便,蚌埠逐步發展為皖北商貿重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蚌埠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五十年代中期,蚌埠即成為安徽省的新興工業基地。幾十年來,城市如何進一步發展?如何准確定位?蚌埠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一起進行著積極探索和認真思考。從「鋼鐵城」的提議到「玻璃城」的設想,從「電子城」的構思到「食品城」的規劃,充分表達了全市人民的美好願望。實踐使大家懂得:城市定位過程是實踐逐步深入、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今後,在前進的道路上,蚌埠市將以發展綜合性的現代化城市為目標,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依據市情和周邊環境,確保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
綜合平衡、優化結構,是蚌埠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是如此。在蚌埠五十年發展歷程中,由於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缺乏規律性的認識,在工作指導上曾多次出現失誤,造成比例失調,結構失衡,使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經過60年代初、70年代末的經濟調整、80年代末的治理整頓和前幾年的宏觀調控,蚌埠經濟逐步走上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現在一、二、三產業內部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結構與社會事業已呈協調發展態勢。實踐表明,經濟和社會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無論是計劃經濟體制,還是市場經濟體制,都要認真搞好綜合平衡和結構調整工作,特別是在體制轉變的條件下,各種深層次矛盾逐步顯現,更要注意保持積極的平衡,進行主動的調整。只有如此,城市經濟和社會事業才能協調發展。
深化改革,轉換機制,是蚌埠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一旦出現不適應的狀況,就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變革。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30年,雖然通過社會主義革命,變革了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並初步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但由於「左」的思想影響,特別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瘋狂破壞,搞亂了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蚌埠邁進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蚌埠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堅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的方針政策,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持穩定,生產力在生產關系的調整和變革中迅速發展。蚌埠經濟體制改革始終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環節,並與各項宏觀配套改革及政治體制改革相結合,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事實證明,改革是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盡管當前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但用深化改革的辦法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問題,無疑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科教興市,外向帶動,是蚌埠經濟和社會蓬勃發展的正確戰略決策
改革開放二十年,使人們的思想觀念迅速更新。科技、教育、開發、引進的重要性日益引起蚌埠廣大幹部群眾的重視,並形成了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近十年來,蚌埠「兩基」工作成績突出,成人、高等、特殊教育相應發展,教育質量普遍提高;以科技興農、科技興企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星火計劃」、「豐收計劃」碩果累累,科技示範點和科技先導型企業生機盎然;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對外友好往來日趨增加,口岸、海關、商檢機構相繼建立,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的步伐加快,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為提高。蚌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說明市委、市政府作出科教興市、外向帶動的戰略是正確的決策。
控制人口,保護環境,是蚌埠經濟基礎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明智之舉
相對於安徽其他城市和地區,蚌埠自然資源優勢並不明顯,唯有奔流的淮河和沿河肥沃的土地,養育320餘萬淮河兒女。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使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蚌埠市委、市政府將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當作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由於領導重視,措施得力,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積極進展,1998年與1990年相比,人口出生率由26.91‰下降到13.78‰,自然增長率則由22.17‰下降到8.21‰,從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長。在環境保護方面,蚌埠市根據國務院的要求,關閉「十五小」企業54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廢水達標排放,127個舊城小區進行了拆遷改造,市區人均綠地面積不斷增加,主要交通干線禁止鳴笛,主要路段實現了美化、亮化,噪音、粉塵污染初步得到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為未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空間。
回顧五十年的光輝歷程,心潮澎湃;展望未來的發展前景,豪情滿懷。在世紀之交的重要歷史時刻,蚌埠市廣大幹部群眾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正以雄健的步伐進行著歷史性的新跨越。
按照《蚌埠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及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確定了蚌埠未來15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指導方針、戰略任務、戰略目標和政策措施。
蚌埠2010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經過15年的發展,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全國居於先進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建成具有較強綜合生產能力、高產高效農業先進區;建成基礎雄厚、綜合實力較強、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建成交通通訊便捷、商貿流通發達、功能齊全、開放度和知名度高、輻射力和吸引力強的區域中心,建成經濟繁榮、科技發達、社會文明、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城市。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堅持把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確定的戰略部署同蚌埠實際相結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一起抓,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外向帶動」和「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加大經濟發展力度,加大工作落實力度,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推動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進步。
登上張公山,站在望淮塔,俯瞰今日蚌埠大地,到處生機蓬勃,春意盎然。在中央「投資拉動,擴大內需」的決策指引下,珠城兒女將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如今蚌埠高新技術開發和新市區正在建設,蚌埠飛機場搬遷工程已經實施,已經開工建設的合(肥)徐(州)高速公路(蚌埠段)和批准規劃建設的(北)京滬(上海)高速鐵路將為蚌埠架上邁向二十一世紀的金橋,迎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輝煌。
二十一世紀的蚌埠——淮河岸邊的明珠,必將閃耀出更加奪目的光輝
OK,然後你自己可以再加一些感想啊,展望啊,決心啊等等,把語言組織一下
選我吧
7. 蚌埠未來發展空間大嗎
蚌埠:未來工業前景大掃描 目前,縱觀蚌埠市區的企業除了豐原、煙廠、八一、汽配、華光等,似乎確實沒有幾個像樣的了。 從另外一個層面看:蚌埠又有不少的企業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如豐原、華光、億多、汽配產業圓、濾清器廠等。 另外,蚌埠目前的不少老工廠都被改制了,很多都成為私人的企業,比如:皖酒集團、華光集團、空壓機廠、機床廠等。這些企業由於屬於私營的,所以在信貸方面很難享受政府的優惠政策,發展明顯受到資金和政策的限制。 如果蚌埠在今後幾年沒有大的工業項目引進,估計蚌埠財政將沒有能力養活自己了。到時候會成為安徽的一個沉重負擔!純粹的商業城市將使得蚌埠慢慢失去往日的繁華,逐漸的失去淮河沿岸一帶的物資集散地地位,因為蚌埠沒有政治中心的依託,這點阜陽都要好於蚌埠,因為阜陽下面的縣明顯的多於蚌埠。 下面迷你鼠就聊聊蚌埠的工業: 1、農產品深加工:豐原目前是蚌埠是最寄寓厚望的一家企業,由於其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搞農產品深加工是三農相關企業,也是新能源項目,在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當今,其燃料乙醇是未來數年豐原的主要增長點!但是蚌埠位於淮河岸邊,國家對淮河岸邊的蚌埠排污控制是十分苛刻的。每年國家給予蚌埠市排入淮河的COD等指標進行總量控制!豐原在蚌埠的發展已經出現環評的瓶頸,而建設污水處理廠的代價高,維護費用也高!如果豐原把廠子建設在沿江城市,那麼其生產成本將大幅度減少!所有,豐原未必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要改變這個狀況只有靠蚌埠市能夠建設較多的污水處理廠來降低豐原的環保壓力!目前蚌埠市有運行污水處理廠1家(20萬噸能力,委託豐原管理),在建2家,一家在龍子湖區,一家在淮上區,似乎資金都有點問題,什麼時候竣工投入運行還是個未知數,好像外國貸款有這些污水處理廠的資助,但是其缺口似乎仍然存在!所以迷你鼠認為:豐原是蚌埠的一個希望,但是不會也不可能象馬鋼對馬市經濟的頂托那麼威猛!如果豐原把以後投入的一半放在蚌埠,那蚌埠就獲益不小了!我們知道豐原目前依然是市屬企業!以後會不會升級亦未可知!期待指數:9 2、玻璃產業:華光、億多、凱盛。華光是蚌埠一家不錯的企業,也是上市公司。但是由於其管理的混亂已經把這個企業搞的有點灰頭土臉了,05年的出售風波到如今好像還沒有平息!其實華光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其導電膜玻璃在國內產量首屈一指,屬於進口替代產品!而且該廠自己就可以開發這種高技術含量產品的生產線!其技術優勢也算不錯!再說又有國家最牛的玻璃工業設計院在身邊,其發展應該是前景廣闊!不知道在06年蚌埠市怎樣去理順華光的一團亂麻!玻璃產業是蚌埠的一個支柱,可是目前有不少的都離開了蚌埠去了鳳陽,比如德力等!去了上海;比如凱盛!留在蚌埠的這個華光似乎也快奄奄一息!希望市政府能夠把華光的班子配好,產權明晰,在加上其技術和產業優勢,蚌埠的玻璃產業應該大有前途!億多、凱盛目前正在建設中,最近我們看到大平板的液晶價格是狂瀉不止,到時候億多投產,有多少賺頭還是個未知數!其二期能否如期投入也未可知!但是低價未必就是壞事,低價將使得投資商對該產業望而卻步!當蚌埠的玻璃產業鏈條一旦形成,其周邊豐富的石英沙資源和強大的技術支撐將使得蚌埠的玻璃產業產生更大的聚積效應!期待指數:8 3、汽配產業:這個涵蓋偉業、濾清器、昊方集團等。這些都是私營企業,尤其以偉業的天寶集團為最牛!這兩年蚌埠的發展有不少都是依賴這個行業。未來幾年應該有個不錯的發展前景。可是這些企業似乎都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就是引進國外的生產線,進行生產而已,其核心技術都被外國人掌控,比如生產線的配件等。而且在國內只要你願意投資,似乎是上個生產線就可以生產,看看在省內都有不少的所謂汽配園,比如安慶、寧國、蕪湖等!這些企業也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沒有負擔,沒有什麼包袱 。如果能夠在以後的惡性競爭中立足,其最高管理層和決策層將是十分關鍵的!其中有一個值得期待:就是天寶的發動機項目,這個從北京搬來的東西到底有多大的發展空間,誰也說不好,傳說是為賓士做發動機!如果真是這樣那可牛大了!期待指數:8 4、煙草相關:煙廠和卷煙材料廠等:這個是蚌埠以前的財神。現在被黃山煙廠整合,成為安徽中煙的一個大車間。蚌埠市政府早已不像90年代那樣經常去煙廠化緣了。黃山煙廠在一幫合肥人的統治下,估計不出5年蚌埠煙廠將被合肥煙廠超越。就是黃山煙廠力挺蚌埠,煙廠的發展由於受到產業政策的控制,不可能出現什麼跨越式發展,未來10年能夠保持現狀就算不錯了。當然,煙廠也造就了蚌埠西半區不多的高收入人群!期待指數:5 5、能源:蚌埠電廠已經被國家發改委核准立項,但是沒有被核准開工。這個要看未來幾年國家特別是電力的需求情況而定。初步估計07年應該能夠開工。但是目前看國家對煤炭價格有放開的趨勢!這個是對蚌埠電廠的不利一面!至於那個塗山抽水蓄能電站,似乎有點懸!環評能否通過?目前發改委似乎連可研性研究都沒有批!但是蚌埠目前有豐原熱電二期和蚌埠熱電廠都在建設中。期待指數:7。 6、精細化工:這個在蚌埠目前重要是八一、新奧的二甲醚等。化工企業難以跨越發展,一般不溫不火的。除非蚌埠能夠搞定煤鹽化工的年產100萬噸燒鹼、100萬噸PVC項目,但是從目前事態看難度不小!期待指數:4 7、制葯:蚌埠制葯廠不少,但是沒有成什麼氣候,蚌埠豐原葯業連總部都放在合肥。但是最近豐原准備在固鎮建設兩條大輸液生產線(每條年產1000萬瓶),這個值得期待!豐原利用其強勢的政府優勢和現有的營銷網路,加入有雙鶴和大冢等一通天下的國內大輸液市場的競爭!其它的如豐原葯業、環球葯業、協力葯業、四通葯業、富康葯業等似乎都沒有什麼大手筆!期待指數:3 9、電子:進入21世紀這個行業似乎成為了夕陽產業。蚌埠曾經做過電子城的美夢,可惜還沒有入睡就被驚醒!其實蚌埠的電子行業有其獨到的優勢:三個電子相關的國家級研究所,原電子部40、41所,和兵器工業部214所。可是蚌埠的電子行業除了那個無線電六廠外其它都死悄悄了。但是其科研能力似乎不能小視!看看國家的「神六」上天蚌埠是安徽參與其中項目最多的城市之一,其實力可窺一斑!但是目前從市裡和民間似乎沒有聽說關於這方面的招商引資。但是也值得小期待一下:期待指數:1 目前的蚌埠處於很好的發展機遇中!安徽省給蚌埠已經搭好了架子:全省首個十字高速交通城市再蚌埠全部竣工(合肥目前也是4個方向,但是不是十字型而是K字型),鐵路又京滬高鐵和蚌合高鐵。又是建設淮河航運港口,而且是樞紐港。機場也修好了雖然是軍民合用,但民用也在籌劃中!建設用地在城區規劃調整後得到改善,其中蚌埠高新區、蚌埠經濟區、蚌埠工業園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國家對淮河水患、污染治理投入加大,城市圈堤加固完工,蚌埠東河道取直也為蚌埠市區獲取難得的建設用地! 這些條件是省內尤其是皖北其它城市都不可能同時獲得的。接下來就要看蚌埠自己的能耐了,如果再搞不好真的對不起老百姓了。 蚌埠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蚌埠人的劣根性!碼頭作風!這個政府要下大功夫去改善! 說實話,蚌埠的工業發展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我們期待有智慧的政府管理者來改變這個局面。讓蚌埠市政府的各級官員們,少點醉酒當歌,多點深入思考,把精力多放點在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上、招商引資上,少放點在對企業的吃拿卡要上和同事間的鉤心斗角上。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人心齊泰山移!辦法總比困難多!迷你鼠以為:擁有這么好區位的蚌埠定能在未來10年重鑄輝煌!
8. 現在的蚌埠會不會還不如五十年前的蚌埠
如果你要是橫向比的話,還真不如50年前,50年前的蚌埠市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現在算什麼?如果縱向比,城市怎麼都是在發展的,怎可能不如50年前的蚌埠?
9. 蚌埠以後幾年的發展怎麼樣
蚌埠因交通而興起也因交通優勢丟失而衰落,近年來隨著京滬高鐵和京福高鐵專的建設和開通蚌埠屬的交通優勢又逐漸凸顯,利用好高鐵,突出自己的自身優勢還有趁勢而上的機會,但是也要看到蚌埠跟長三角及省內特別是南部城市相比已經有相當大的差距了。
10. 蚌埠的經濟怎樣
20世紀前半葉蚌埠是安徽重鎮,經濟發展相當不錯,但隨著改革開放,皖南地區例如蕪內湖,銅陵都由於沿江容發展迅速!蚌埠的現在主要發展動力就主要是京滬鐵路,淮河水路運輸,
現在每年的gdp增長在皖北還行,但是一旦到全省比較。就有些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