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鎮坪縣飛地經濟發展專題研討材料

鎮坪縣飛地經濟發展專題研討材料

發布時間:2021-01-06 16:09:15

『壹』 中央飛地經濟新政,將對招商引資和產業園區產生哪些重大影響

重大變革:打破省級行政區劃界限!
有項目的地方沒土地,有土地的地方沒項目,催生「飛地經濟」的出現。最典型的模式是共建產業園區,經濟相對發達地區輸出項目,欠發達地區提供土地,通過利益分享機制安排,實現互利共贏。

作為經濟總量最大、發展程度最高的兩個省份,廣東、江蘇較早開始探索「飛地經濟」的做法,各類產業轉移園區遍地開花。廣東在2008年後加快珠三角「騰籠換鳥」,向粵東西北地區轉移產業。截至今年2月粵東西北及惠州、江門、肇慶已有83個享受省產業轉移政策的省產業轉移工業園,粵東西北45個縣市中有41個已規劃建設省產業園。

行政區劃是「飛地經濟」的一大壁壘,相比省內的產業轉移園區,跨省「飛地經濟」合作更難。昨日公布的《指導意見》正是針對跨省的合作。其中要求,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幫助協調解決「飛地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省份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相關省份內部的「飛地經濟」合作可參照《指導意見》執行。

老大難問題:飛地經濟蛋糕如何劃分?
「飛地經濟」蛋糕如何劃分向來備受關注。《指導意見》明確,在政府內部考核時,對於GDP(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額、進出口額、外商投資額等經濟指標,允許合作方協商劃分。考慮的因素包括「權責關系和出資比例,以及能源消費、污染物排放等資源環境因素」,劃分指標「僅作專門用途供內部使用」。

參與發改委飛地經濟專題研究的專家表示,允許分解GDP等經濟指標主要是為促進地方政府積極性。例如,省委、省政府對各市政府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指標,假如廣州企業搬到梅州,產生的GDP怎麼算?通過協商,廣州、梅州可各分50%,作為政府考核依據,但不對外公開。根據統計法,GDP核算還是依照屬地原則。

《指導意見》未提及稅收等利益共享機制,同時鼓勵市場化方式發展「飛地經濟」。鼓勵合作方共同設立投融資公司,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園區開發和運營管理。支持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將園區部分或全部事務委託給第三方運營管理,條件成熟地區可探索園區管理與日常運營相分離。

重大機會:共建產業園拓展發展空間!
《指導意見》專門指出支持四類「飛地經濟」發展,包括在對口支援(對口幫扶、對口協作)中,支持援受雙方發展「飛地經濟」;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支持結對雙方共建飛地園區;支持通過「飛地經濟」模式,探索完善異地開發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在生態受益區共建合作園區;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鼓勵上海、江蘇、浙江到長江中上游地區共建產業園區,共同拓展市場和發展空間。

《指導意見》指出,園區建設用地原則上使用所在地土地指標,原則上應依託現有各類開發區(園區)開展「飛地經濟」合作。上述專家解釋,這是為了提升現有產業園區的土地價值。欠發達地區的土地指標通常更多,也有利於發揮其比較優勢。

為防止污染產業轉移,《指導意見》明確禁止不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的項目入駐園區。園區環境質量實行屬地化管理。園區污染物排放等指標仍由所在地按現行制度和口徑進行統計考核。

『貳』 涇縣經濟開發區的主導產業發展情況

開發區規劃主導產業是電機製造及配套產業、泵閥製造及配套產業、以重(輕)質碳酸鈣粉深加工為主的產業。鼓勵引進電機泵閥及配套、軸承及配件生產、以LED光電為主的新興產業。現已入駐的企業主要涉及到電機泵閥製造、軸承、LED光電、服飾、電子、建築材料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初步形成南華電機工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東陽產業園及浙江機械製造工業園等「一區多園」發展格局。
其中南華電機工業園佔地120畝,總投資4億元,現有中日合資安徽泰威電氣有限公司等7戶企業入駐;中小企業創業園重點扶持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型項目,現已入駐涇縣祥盛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美格蘭服裝織造有限公司等項目;東陽產業園是涇縣經濟開發區與浙江東陽客商合作共建實施「飛地經濟」發展成功舉措,現有廣華塑料製品、天和泵閥、百事得工貿、金豐農產品加工等項目入駐;浙江機械製造工業園由浙江玉環客商投資建設,該工業園整體承接浙江玉環縣汽車零部件生產等機械製造類產業,現有13個項目入駐,協議總投資達10億元。
2009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0.5億元,完成銷售收入9.4億元,新增工業增加值1.7億元,實現稅收3600萬元。截止2009年底,累計簽約項目80個,協議利用內資33.8億元、外資1300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10億元、外資900萬美元;累計投產企業54個。
面對新的發展環境,開發區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機遇,緊緊圍繞涇縣「大投入、大建設、大招商大發展」戰略部署,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服務等三項重點工作,努力把涇縣開發區打造成宣城一流、安徽先進、全國有影響力的省級開發區。

『叄』 什麼是「飛地經濟」

「飛地經濟」是指兩個相互獨立、經濟發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區打破原有行政區劃限制,通過跨空間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兩地資源互補、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區域經濟合作模式。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飛地經濟」模式有著不同的分類:

按飛地建設的投入方式,可分為:

(1)飛出地投資型,即由飛出地負責全部基礎建設投入;

(2)飛入地投資型,即由飛入地負責全部基礎建設投入;

(3)兩地共投型,即由兩地按照協議共同分擔基礎建設投入。

(3)鎮坪縣飛地經濟發展專題研討材料擴展閱讀: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創新區域合作機制,通過發展「飛地經濟」、共建園區等合作平台,建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互助機制。

《意見》強調,發展「飛地經濟」,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政府加強統籌協調,提高公共服務質量,遵循市場規律,著力提升合作園區開發建設、經營管理的市場化和專業化水平。

要堅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促進合作各方良性互動、互利共贏;要堅持平等協商、權責一致,強化合作發展理念。

著力擴大發展成果,實現權利與責任對等;要堅持改革創新、先行探索,創新「飛地經濟」合作機制,有條件地創新政策供給,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意見》提出了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

一是完善「飛地經濟」合作機制。支持合作方創新合作模式,合理分擔相關成本,建立完善的議事協調機制、組織架構和管理體制。鼓勵按照市場化原則和方式開展「飛地經濟」合作。

二是強化資源高效集約節約利用。飛地園區建設用地原則上使用所在地土地指標,加強耕地資源保護。強化土地集約利用,鼓勵建設綠色園區。

三是規范指標統計口徑和方法。明確園區所在地政府統計部門為統計主體。允許合作方綜合考慮權責關系和出資比例。以及資源環境因素,對經濟指標進行協商劃分,僅作專門用途供內部使用。

四是加強統一市場建設。支持合作方優化行政審批流程,逐步探索行政許可跨區域互認,推進轉移企業工商登記協調銜接,支持合作方開展質檢、通關、市場執法等領域的標准對接和結果互認。

五是支持在各類對口支援、幫扶、協作中開展「飛地經濟」合作。支持通過「飛地經濟」,發揮市場機制,創新對口支援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等區域合作模式,探索完善異地開發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肆』 飛地經濟模式的實行的建議

要實現抄飛地經濟模式,首先要科學規劃,要考慮到飛入地的資源優勢、飛出地的需求,以及制定詳實可行的方案。
其次政府間要有效合作,政府是一個推動者,而不是實施者。以產業集群而不是不加選擇地遷出和接收項目,並實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再次是要發揮企業管理主體的作用,如果可能的話,以企業集團為主開發和管理該模式。
然後要完善前提條件,夯實基礎,飛入地應避免基礎設施建設四面開花,而應集中有限資源投在局部地域內,形成局部良好的投資環境;要有雙贏合作、服務為主的觀念;完善管理,一般來講,飛入地的管理體制可能滯後於飛出地,因此,完善管理制度是重要的途徑。
還要建立穩定的利益分配機制,充分調動飛入地和飛出地的合作積極性。
最後,需要國家政府的扶持,東部與中部的合作,需要在宏觀層面上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伍』 什麼是「飛地經濟」 飛地經濟的起源和發展

「飛地經濟」是指兩個相互獨立、經濟發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區打破原有行政區劃限制,通過跨空間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兩地資源互補、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區域經濟合作模式。
分類
編輯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飛地經濟」模式有著不同的分類:
按飛地建設的投入方式,可分為(1)飛出地投資型,即由飛出地負責全部基礎建設投入;(2)飛入地投資型,即由飛入地負責全部基礎建設投入;(3)兩地共投型,即由兩地按照協議共同分擔基礎建設投入。[1]

管理方式

按飛地工業基地的管理方式,可分為(1)飛入地管理型,對工業基地進行屬地化管理。優點是管理方熟悉當地社會經濟環境,不足之處在於可能形成對企業服務的不連續性,沒能有效利用飛出地的管理經驗。(2)飛出地管理型,由飛出地派遣管理團隊對基地進行管理,對企業進行服務。優點是保證了服務、政策的連續性,使企業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缺點是管理方需要時間來理解當地經濟文化環境。(3)兩地共管型,設立雙方長期友好合作的機制,基地管理委員會由雙方共同派駐人員。這樣既能保證基地服務管理的延續性,又能充分利用飛入地的資源,但前提是雙方真誠的合作,高效的溝通。[1]

形成原因

按飛地形成的原因,可分為(1)集約用地型。該類型是「飛地經濟」模式的最早表現形式,以福州市永泰縣建立馬洋工業集中區為代表。它不僅探尋了山區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克服了行政分割造成的工業布局分散、資源浪費的現象,更是探尋了一種平衡各行政區域間利益的方法。(2)優勢互補型。該類型中,飛入地和飛出地經濟發展水平近似,但各自的資源稟賦能夠形成很好的優勢互補,通過「飛地經濟」的發展能夠達到雙贏。典型案例如大連市長海縣與普蘭店市的合作。(3)產業梯度轉移型。該類型中,飛入地主要承接飛出地的產業轉移,往往飛出地具有雄厚的資金優勢、先進的基地管理經驗,但由於飛出地商務成本上升,產業結構升級,必然有一部分產業需要外遷,此時飛地經濟工業園成為首選之地。轉出企業一方面可以繼續享受高質量的基地管理服務,另一方面還可充分利用飛入地的成本優勢。

『陸』 經濟師:什麼是「飛地經濟」,「飛地經濟」有哪些特點

經濟師對我國經濟前景更加樂觀,預計我國今年經濟有可能萎縮3.6%,這好於之前的預估和貿工部的預估數據。
金融管理局每個季度都會向經濟師徵求對我國經濟的預估數據,於昨天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比金管局6月份的調查結果來的好。在上一次的調查中,經濟師預計我國經濟今年將萎縮6.5%;貿工部預計我國經濟今年將萎縮4%至6%。
這一次的調查結果也顯示,除了批發和零售貿易以及酒店和餐館領域外,經濟師對製造業、金融服務業、建築業的預期都好過6月份的調查。
第一條 為加強經濟專業隊伍建設,提高經濟人員素質,客觀公正地評價和選拔人才,充分發揮經濟人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根據深化職稱改革、使我國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制度納入對外開放總格局的精神,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由全國統一組織、統一大綱、統一試題、統一評分標准。資格考試設置兩個級別:經濟專業初級資格、經濟專業中級資格。參加考試並成績合格者,獲得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以後不再進行經濟專業中、初級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工作,各地區、各部門為評定相應經濟專業職務任職資格進行的考試也不再進行。
第三條 按本規定通過全國統一考試獲得經濟專業中、初級資格的人員, 表明其已具備擔任相應職務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資格不與工資待遇掛鉤。單位根據實際需要自主決定獲得資格人員的職務和工資待遇。
第四條 經濟專業中級資格考試分甲、乙兩種。甲種考試為該資格應具備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的考試。乙種考試為經濟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考試,凡不具備規定學歷的人員,必須取得乙種考試合格證書,方能參加甲種考試。
經濟專業初級資格考試只設一種,為該資格應具備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的考試。
第五條 經濟專業初級資格考試科目為:
1.經濟基礎知識;
2.專業知識和實務(分為工業、農業、商業、物資、外經貿、財政、金融、保險、運輸、勞動、郵電、房地產、旅遊、價格管理十四個專業)。
經濟專業中級資格甲種考試科目為:
1.經濟基礎理論及相關知識綜合考試:
2.專業知識和實務(專業劃分同上)。
經濟專業中級資格乙種考試科目為:
1.經濟學
2.企業管理原理;
3. 統計與會計知識;
4.市場營銷;
5.經濟法
6.經濟數學。
第六條 報名參加經濟專業中、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應擁護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
第七條 報名參加經濟專業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第六條所列條件外,還必須具備高中畢業以上學歷。
第八條 報名參加經濟專業中級資格甲種考試的人員,除具備第六條所列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十年,取得經濟專業初級資格(含1992年年底以前通過國家考試獲得的經濟員資格或本規定發布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評聘的初級經濟專業職務),經濟專業中級資格乙種考試合格。
2.大學專科畢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六年;大學本科畢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四年。
3.獲第二學士學位後或研究生班結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二年。
4.獲碩士學位後從事專業工作滿一年;獲博士學位。
第九條 經濟專業初級資格和中級資格的甲種考試每年舉行一次,全部考試科目合格者,授予人事部統一印製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全國范圍內有效。
第十條 經濟專業中級資格乙種考試各科的開考計劃,以兩年為一周期循環安排。考試成績採用單科累積的方式,每門科目考試合格,由人事部頒發單科合格證明。規定的科目全部合格後,由人事部頒發經濟專業中級資格乙種考試合格證書。
第十一條 經濟專業的中、初級資格中文名稱和英文譯名根據國際通例和各經濟專業部門的工作性質及特點,由主管部門確定,經人事部同意後正式使用。所定名稱與原名稱作用相同。
第十二條 經濟專業中、初級資格實行注冊登記制度。資格有效期一般為五年。有效期滿,持證者要按規定主動到發證機構辦理注冊登記。
第十三條 對偽造學歷、資歷或考試作弊,騙取資格證書和乙種考試合格證書的人員,發證機關應取消其資格,收回證書。
第十四條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在國務院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進行,由人事部負責,委託全國職稱考試指導中心具體組織實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資格考試的組織實施工作由當地職改領導小組決定。
第十五條 本規定適用於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本規定解釋權屬人事部。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過去有關規定與本規定不符的,以本規定為准。

『柒』 飛地經濟是怎樣促進遼寧縣經濟發展的

哎飛地經濟是怎麼樣促進遼寧縣經濟發展的呢?這個他們有那個呃開發區,然後都是廠子。

『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飛地經濟」是指發達地區(飛出地)與欠發達地區(飛入地)雙方政府打破行


(1)黃河泥沙淤積(流水沉積)。
(2)豐富的土地資源。資金、技術、管理經驗。
(3)沿海分布。回共用基礎設施;降答低生產成本,獲得集聚效益;增強交流與協作。
(4)海洋化工、海洋新能源、臨海石油、港口物流等。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節約利用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等。

『玖』 如何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 創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常態下經濟發展呈現出系列新的特徵,這也決定了今後及相當一個時期,新常態應當成為我們觀察分析問題的基本點,也是我們從事招商引資工作的立足點。招商局作為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應該對發展趨勢有更強的敏銳性,因此要在招商引資思路上實現「四個轉變」。
(一)本土主義要向共通融合轉變。要打破以前素來的招商本位主義,增強大招商、大平台、大整合的意識,深入研究「飛地經濟」模式,要樹立「只要落戶宜昌都是成功的項目」的思想境界,實現招商信息資源共享,錯位發展,差異化競爭,從思想上、制度上避免招商信息和土地資源的浪費。
(二)優惠政策要向優化環境轉變。要逐漸改變過去主要「依靠優惠政策搏投資」的意識和方式,逐漸向更多依靠環境吸引投資轉變。要拿出項目收益清單、項目負面清單、項目責任清單,重點在防止公權濫用、事後監管等方面下功夫,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要在堅持項目預審制度、項目保證金制度、項目即時交辦制度、項目督查制度、項目考核制度等工作上下功夫,打造優良的招商服務環境。
(三)全面出擊要向精準招商轉變。要由全面出擊、盲目招商轉變為突出重點、定向招商。圍繞本地主導產業和成長型產業,重點在龍頭招商、配套招商、延鏈補鏈招商上下功夫。要科學梳理我們要招引的項目、需要對接的目標對象,採取專題招商、上門招商等方式,實施精準對接,提升招商實效,盡量減少經濟浪費。
(四)注重外引要向內培外引並舉並重轉變。對外地企業、本土企業一視同仁。凡本土企業在本地增加投資,對新增投資部分視同招商引資任務,給予相關同等待遇,促進本土企業的「二次創業」,實現本土與外地企業共生共榮。

與鎮坪縣飛地經濟發展專題研討材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