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陝西省發展干雜果經濟

陝西省發展干雜果經濟

發布時間:2021-01-06 09:00:25

『壹』 綠色陝西

陝西是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的重點省份之一,經過多年努力,陝西天保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森林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凸顯出來,為陝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生態保障。「綠色陝西、生態陝西」的目標正在變為現實。

1998年,國家組織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試點工作。陝西屬天保工程試點省份之一,並且於2000年全面啟動實施了天保工程。工程建設期11年,覆蓋除西安市城三區以外的104個縣(市、區),涉及119個縣級實施單位。

據陝西省林業廳介紹,通過實施天保工程,使陝西木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資源得到了休養生息,天然林資源呈恢復性增長;森林資源質量逐步提高,水源涵養能力等生態功能明顯增強。

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陝西嚴格執行了國家林木採伐管理政策,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採伐,開展了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的清理整頓活動,取締了以本省木材為原料的經營加工企業1000多家,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森林資源消耗。2000年以來平均每年減少森林資源消耗量600多萬立方米。

天保工程的實施,使森林的水源涵養等生態功能明顯增強,水土流失強度逐年降低,面積不斷減少。據延安市水利部門監測,通過採取各項綜合治理措施,全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7%提高到現在的45%,土壤侵蝕模數由每平方公里9000噸下降到6968噸,生態環境開始向良性發展,一些地方小氣候已初步形成,有力促進了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

隨著林草植被的增加,動植物生長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野生動物種群擴大,數量增加。分布於秦嶺的大熊貓棲息地「島嶼化」現象初步得到消除,種群數量已增加到340多隻;朱䴉種群自然分布區已擴大到洋縣周圍的7個縣,數量160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數量達到1500多隻。國家Ⅰ、Ⅱ級保護植物珙桐、獨葉草、秦嶺冷杉、太白紅杉、紅豆杉等物種數量明顯增加。在一些地方已消失多年的狼、狐狸、金錢豹、鷹、明鬃羊、梅花鹿、錦雞、貓頭鷹等野生動物重新出現。

同時,陝西各地還依託天保工程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產業,努力增加林業職工和農民收入。2009年全年林業產業生產總值達到197億元。目前,全省五大幹雜果經濟林總面積達到100.47萬公頃,產量60多萬噸,年產值50多億元,果區林農人均干雜果經濟收益達到340元。各地還因地制宜發展苗木花卉、林下養殖、中葯材等一批綠色種養項目,林業產業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閱讀全文

與陝西省發展干雜果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