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00字作文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觀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改革開放已走過了三十多年的光輝歲月。三十年,不平凡的三十年,我們周圍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換了摸樣,低矮的校舍已成為記憶。馬路向寬處發展樓方向高出發展……變化之大讓人驚訝。「神七」問天、"嫦娥」奔月,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心願,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這都是「科學發展觀」的功勞。
小時候,我不知道什麼叫「科學發展觀",它論的到底是什麼,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了什麼叫「科學發展觀」,學校還發了書,原來,是它在一直推動社會在發展,在進步。「科學發展觀」市關於發展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科學發展觀」的功勞之一——電的進步。
聽母親說,在她小時候,村子裡還沒通電。寫作業時都用煤油燈。有時還捨不得點,等到了很晚在終於肯點煤油燈。昏黃的燈光,昏黃的環境,讓人眼睛酸痛。人們好像生活在被包圍的大山裡,思想被禁錮了,無論是什麼國家大事,人們都不了解,田地——村莊兩點一線模式的生活他們過了許多年。現在,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點的價格大幅度降低,惠農政策的出台,讓點走進了千家萬戶,家裡有了電視、電腦,讓人們理解大千世界,還實現了「天涯若比鄰」。課外生活多姿多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誘人,我們的思想已不停留在田野,而要走出去。
姥姥時常感嘆:「現在人民生活都富了,跟過去不一樣了!這全是咱科學發展觀的豐功偉績啊!」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定要做好新世紀的小主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長大以後更好的回報社會。感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觀
B. 中國解放後的經濟與發展300字作文
祖國六十年的變化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六十年裡,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六十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六十年來,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我堅信,中國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2009-07-28 16:35 2009年,我們的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回顧過去,我們豪情滿懷;放眼未來,我們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從北京天安門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新中國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第一,表明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第二,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第三,宣告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一,建國六十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已在中國大地上紮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建立了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沒收了大官僚壟斷資本,通過土地改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就從根本上鏟除了階級剝削的根源,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變革。
消滅了剝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最根本的優點,從此全體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與共,每個人的利益都依賴於國家、集體事業的發展。人們在生產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協作關系。盡管在人民內部還有矛盾,但這種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暫時的,只要正確處理,就不難解決。
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由於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們有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把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就是我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它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經過全體人民的奮斗,一定能實現。對於這一點,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有著堅強的共同信念,並由此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決定了我們的生產力能夠高速度地向前發展。建國60年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工業的發展上,我們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半個多世紀走過的路程。我們的農業、交通運輸、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實現「四化」創立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社會主義制度在人類歷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它還不完善,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到挫折,出現反復,但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有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斷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同時吸收世界各國的進步因素,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正在日益顯示出來,它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必將趕上和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根本上扭轉了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左」傾路線,標志著「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從那時以來的30年,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斗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國,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30年,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在民族復興的偉大道路上走過了輝煌的歷程,這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30年。我國人民在建國以後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開放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給中國帶來了持續快速的發展。文革中一度瀕臨崩潰邊緣的中國經濟,到今天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三。老百姓從溫飽不足到吃飽穿好,不少人還買房買車,到國外旅遊。從抗震救災中,從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中,從神七飛天太空行走中,我們進一步看到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經驗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重要論斷,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就是要讓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實現偉大復興。
三,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
胡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胡書記指出: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的黨中央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制定和作出了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整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又為我們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奮斗目標,只要我們在黨的領導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C. 中國經濟騰飛發展800字作文
近日,在一份頗具影響力的報紙上看到一篇闡述我國發展狀況的文章,該文作者把我國歸入了初等發達國家的行列,筆者看後心潮澎湃,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與自豪。這么多年以來,我國一直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現在我國成了發達國家,哪怕是初級的,這能不讓13億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嗎?
然而我們是發達國家嗎?愚以為非也。不錯自改革開放以來,神州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國力躍居世界第7位,每年GDP的上升也在10%左右,航空航天事業居世界前列,鋼鐵產量、煤炭產量居世界第一。可這就能說明我國已是初等發達國家了嗎?
中國西部有多少失學兒童?別忘了中國1/3的人剛剛脫貧,8千萬人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國發達的地區也就4個直轄市和海岸線邊的沿海省份。初二的地理課上,老師在講「蘇錫常三角經濟帶」時,說:「西藏一年全省的產值和蘇州一樣多,甚至有時還不及蘇州。」這句話讓每個江蘇人都感到自豪,讓每個中國人都感到心酸。一個是全國最大的省,一個是以小巧玲瓏著稱的「中國威尼斯」。諾大的西藏竟和小小的蘇州不分伯仲(令人心寒的是有時還不如蘇州),盡管蘇州的GDP增長率已超過廣州,上升為全國第一。歷史上的吳國等國也以此為自己的都城,當時有一句俗語:「蘇杭熟,天下足。」更是反映了蘇州的富饒。這么大的貧富差異也能說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不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到如此地步!列位看官何
D. 有沒有寫「祖國的經濟發展給農村帶來的變化」的作文
一、走進東部,感受祖國發展
7月11日,我院赴蘇州、上海和諧社會建設大學生服務團一行19人前往蘇州吳江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這支團隊是江蘇省暑期社會實踐的重點團隊之一,這也是一支特殊的團隊,團隊成員主要由西部農村的貧困學生組成,分別來自四川、重慶、甘肅、陝西、山西等省份。他們幾乎沒有到過中國最發達的都市,更沒有機會進入過現代化的企業。創造機會讓這些同學走進東部、開闊視野、深化認識是此次組團的重要主旨。長期以來,我院一貫關心學校貧困學生特別是來自西部農村的貧困大學生的成長。組織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參觀現代化都市、企業,感受祖國經濟建設新成就,有利於增強同學們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有利於促進同學們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7月11日至18日,實踐服務團在中國東部的蘇州吳江、崑山和上海展開廣泛而深入的參觀、走訪、調研。服務團先後走訪蘇州吳江通鼎集團、新申集團、匯豐集團、恆宇集團、蘇龍集團、太湖絹紡有限公司、春鑫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和崑山密友實業有限公司、裕華綉品有限公司等十三家民營企業,實地調查了民營企業為實現「兩個率先」所做的貢獻,學習民營企業家的創業精神,感受我國發達地區民營企業快速發展態勢,並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務。
偏遠的西部,由於各種原因的限制,其發展遠遠落後於東部;而此次參觀的地點之一蘇州崑山不僅是江蘇經濟發展的四小龍之一,更是全國經濟發展的百強縣。經濟發展的巨大差距給同學們以震撼,汽車窗外,吳江、崑山、上海現代化的都市面貌一層層向同學們展開,同學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國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也增強了建設好家鄉經濟的信心。
二、走進民企,感受民族經濟騰飛
自改革開放以來,民企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西部農村的貧困學生,初次來到這里,看著一家挨著一家的民營企業,感受到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的氣勢。一位隊員感慨地說:「真是不可思議,這里的民營企業太多了,我們那裡象這樣規模的民營企業實在是太少了。」 同學們的到來受到了民營企業家熱情的歡迎,許多企業的老總帶領同學們參觀車間生產,詳細講解生產流程。讓同學們驚嘆的是,所參觀的民營企業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奮斗,企業規模迅速擴張,固定資產都在數億以上,產品市場廣闊,大多數企業海外市場佔有率很高。在崑山裕華綉品有限公司,給同學們做激情澎湃演講的徐總自豪地對同學們說:「在英國倫敦最繁華的商業街的各個精品屋裡,都能看到我們公司生產的產品,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每一次去都感到無比驕傲。」像徐總這樣把自己的產品打入發達國家高端產品市場的民營企業家還有很多,他們在與同學們交流中所流露出的民族自信給同學們以巨大鼓舞。在與企業老總促膝談心中,同學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民營企業家們創業的艱辛,從一個個小作坊到一家家大集團,從幾個工人到上千員工,民營企業飛速發展的背後既有國家政策的扶持,也有民營企業敢打敢拼、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支撐。參觀過程中,民營企業家的創業精神給隊員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給了他們很多的啟發:在工作中吃苦,在艱難困苦中堅持,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這些都將成為人才規格要求的應有品質。實踐活動讓隊員們對曾經僅是書面的、口頭的道理有了更深刻、更真實的認識。
在參觀過程中,隊員們巧遇到畢業於我院的校友。師兄在與學弟學妹的交流中談到:民營企業在近年內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大多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太快,許多軟體的東西沒有跟上,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技術創新,管理層素質普遍較低等。而這種環境也恰好為大學生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位學長的談話深深地感染了實踐服務團隊員,隊員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准確的定位。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情況下,大學生刻苦學習、全面拓展自身素質,能夠在民營企業為自己搭建個人發展的廣闊舞台。
三、走進東方明珠,感受現代文明璀璨
東方明珠,城市的象徵,祖國的象徵,東方的象徵,屹立於黃浦江畔,多少個日夜,她見證了上海的昂首闊步的改革開放進程。在暮色的籠罩下,站在黃浦江畔,遙望燈火輝煌的明珠塔,感受明珠塔的優雅,明珠塔的風姿,明珠塔昂揚的氣質,學子內心們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黃浦江畔,隊員們在鏡頭前盡情表達自己的激動心情;展覽館中,隊員們了解浦東十六年來的飛速發展歷程,無不贊嘆;金茂大廈下,這些來自祖國邊遠地區的大學生無不為上海的現代化氣息所感染,心中升起萬丈豪情。華虹公司里,同學們零距離看到了晶元的生產工藝和流程,民族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讓大家倍受鼓舞。
在浦東——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前沿,來自西部的學子進一步看到了東西部的差距。明珠塔下,差距給予隊員進步與成才莫大的鞭策。在這里,他們暢談此行的收獲之多,感觸之深。有的隊員說此次「民企之行」可謂「靈啟之行」,高度的現代文明,讓自己堅定了努力學習,刻苦創新的信念,建設家鄉的激情也在內心燃燒。這次實踐也讓隊員認識到長三角的迅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了他們對自己新的要求。
黃浦江水依舊流,明珠塔燈依舊亮。
祖國騰飛,西部開發;
西部學子,激情澎湃;
夢想放飛,青春燃燒。
民企之行,讓西部學子感受到了祖國的繁榮,也更加堅定了他們用豐碩的學習成果建設好家鄉,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
E. 英語作文:中國近期的經濟發展變化
寫環保與經濟發展好
如Study the two pictures above carefully and write an essay entitl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the essay,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pictures and interpret their meaning (2) give your opinion with some proof (3) give your conclusion.You should write about 200
環保與經濟發展_英語作文作者:佚名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07-11-1 3:07:35 發布人:lsy1chj2wdh3
Study the two pictures above carefully and write an essay entitl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the essay,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pictures and interpret their meaning (2) give your opinion with some proof (3) give your conclusion.You should write about 200
words neatly on ANSWER SHEET 2. (20 poin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The two pictures above are both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picture, GDP is on the rise while the environment is drastically polluted. In the second picture, economic efficiency progresses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s easy to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icture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at in the first one.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our country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avored the bitterness. Now,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many measures and is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e aspect of the strategy is to develop the economy and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way, we can develop our country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and our offspring can have enough resources to develop society. If we don』t put much emphasis on the environment issue and excavate the natural resources blindly, our country will become a barren land sooner or later.
In a wo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reasonable strategy which should be implemented for a long time. The nature is providing us with plentiful resources generously, but it may punish us severely if we don』t care her.
F. 經濟發展趨勢高中作文
世界經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外部大環境;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是世界的內在組成部分。在新世紀將要到來的時候,以和平與發展這個當今時代主題為大背景,世界經濟諸主要趨勢呈現為新的發展狀況,這些趨勢同時並存、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邁向21世紀的世界經濟發展圖景。觀察和分析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形勢,對於正在從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我國,是十分重要的。這里僅就當前世界經濟主要發展趨勢的狀況,作一個概要的闡述。
一、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名詞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經出現,很快風靡全球。對其意義作怎樣高的估價都不過分。有人說,全球化是「一場為期50年不可逆轉的世界經濟變革。」還有人說,「在現代國際關系中,沒有哪一種關系比世界全球化進程更為突出」。「全球化」的提法也開始出現在中國領導人的正式報告中——***總書記在中共十五大的報告中提出,「面對經濟、科技全球化趨勢,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一個關繫世界經濟全局的、長期的發展大趨勢。諸如東亞金融風波,以及今後可能出現的其他世界經濟重大事件,都離不開經濟全球化這個大背景。試想,若無貿易、投資自由化,何來東亞國家的出口導向、大進大出、經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狀況?若無金融自由化、信息化,何來大量資金(特別是「游資」)出入自由的方式和劃撥便捷的手段?若無生產、資本的國際化、一體化,何來觸動一點,牽及其他,金融風波迅速蔓延、擴大的傳導機制?諸如世界經濟兩極分化、多極化、區域化等等趨勢的新發展,都與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有著這樣那樣的關系。因此,各國都要正視和加深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認識。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一,是經濟資源愈益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這種流動是愈益自由的,即弱化國家界限的障礙,實行經濟自由化。例如,就以關稅率大幅下降為主要特徵的貿易自由化而言,二戰結束後初期,世界各國進口關稅平均水平為40%,而現在工業品的加權平均關稅水平,發達國家降至3%,發展中國家降至14%。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二,是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是愈益全面的,即包括商品、勞務、技術等在內;是愈益大量的,即流動速度加快、規模容量增大。這具體體現在資源國際流動的各個領域的擴張上。世界商品貿易額在1948至1998年年均增長6%,遠高於同期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年均增長3.8%)。1998年世界商品貿易額高達5.8萬億美元。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70年的64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1.3萬億美元。世界跨國直接投資額(年流量)從1970年的40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200億美元;世界跨國銀行的國際貸款額(累積量)從1970年的455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8萬多億美元;全球外匯市場日交易額從1973年的15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7年的1.5萬億美元。特別是作為國際分工、跨國生產和資源流動主體力量的跨國公司,在當代有了迅速的發展和壯大,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其產值、對外直接投資、國際貿易和專利、技術國際轉讓,已分別佔世界相應總額的1/3、70%、2/3和70%。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三,是把世界各國經濟更緊密地聯結為一個全球經濟的各種資源流動方式、紐帶愈益相互結合、影響,而非各自互不相乾地平行、孤立發展。這種諸資源國際流動方式、領域相互結合、一體化發展,主要表現為促進、轉換、互補三個方面。相互促進,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自身發展的同時,兼及促使其他方式、領域也得到發展。譬如資本流動帶動商品流動(出口信貸支持商品出口)。相互轉換,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發展的動機,既可以通過自身的發展來實現,也可以轉換為其他方式、領域的發展來實現。譬如商品貿易轉換為對外投資,技術貿易轉換為對外投資。相互彌補,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發展的不足,由其他相近的方式、領域的長足發展所彌補。譬如,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的互補。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四,是世界各國經濟日益相互開放和融合。具體而言,各國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與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的相互依賴一般用「貿易依存度」來體現,戰後幾十年中世界經濟的貿易依存度迅速上升。全球貨物與服務的出口佔全球總產出的比重,1950年僅為7%,而到1998年已達23%;而且不僅世界各國平均的外貿依存度超過了20%,諸如美國、日本等經濟大國的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傳統界限。
G.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作文
富國思想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史上具有獨特地位?)提出「百姓足。他「重本」,因而反映這個制度要求的各家經濟思想以及以後的演變,就如歐洲宗教改革的新教倫理帶來的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發展,在當代中國的價值是儒家道德經濟學與儒商的興起,如不加限制。到宋代,他們認為工商業是末業,富國必須「重本」,著有《富國》專篇,他是法家富國理論最早的提出者和實踐者,這是儒家早期的富國思想。反光材料《管子》的富國思想,先義後利,要把合乎封建等級利益的規范,儒家的現代化改革將帶來的是有社會責任和倫理約束的現代化後工業文明,上交國君,反對在當時日益發展的封建等級制度下儒家所提倡的禮制和法家所主張的刑政。道家所說的「道」不單指自然界的道,但是儒家貴義賤利的理論,認為求利活動應受義的制約。
義利思想 即關於人們求利活動與道德規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荀況在儒學的基礎上吸收各家的富國思想。商鞅和以後的韓非。此外,發展農業生產是國家富強的唯一途徑,主張經濟活動應順從自然法則運行。他們的經濟思想,起著深遠的影響,君孰與不足」,主要如下,又是戰士之源。孔丘提出要「足食足兵」。「利」主要指物質利益,儒家在新經濟時代具有新的經濟管理與企業文化意義,主張清靜無為和「小國寡民」。盡管當時(如法家)和以後也有重利輕義或義利結合的主張,李覯著有《富國策》十篇,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富國理論、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處而外,但對「末」有不同理解,受到漢以後歷代思想家的重視,認為「民必得其所欲,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僵化教條,使生產者把除了生活和再生產所需之外的生產品,重點是在分工;因而,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危害農業生產。儒家承認求利之心,主張重義輕利,對中國的封建經濟思想以至中國封建經濟本身的發展,他們還主張「強國」就須「弱民」,因而不反對求利;並明確提出富國必須以富民為基礎、士同列為四民。富國之策。它把商。以後商鞅在秦國變法。道家這種經濟思想後來傳到西歐,主張農工商各業應任其自然發展、「文章」的工事,與西方古代的經濟思想比較,四民同列,易於牟利,卻占統治地位。以後,提出了各種見解或政策,除在重視農業生產。道家從自然哲學出發。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的特點、儒家,同時也指人類社會的道,提出富國強兵和「重本抑末」政策,作為求利的前提,主張「上下俱富」,「義」是指人們行動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只是說對商賈的數量要有所限制,然後聽上」。不僅如此,同樣,因而主張「禁末」: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經濟思想,私人不得保有多量財富,因此,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
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使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富強,孔門有若(公元前 518~,即採取刑賞的手段,但也肯定工商各業在社會經濟中起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有道家,但是他們把義放在首位。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經濟思想。諸子百家競相著書立說,《管子》主張富國必須富民、工與農,人人皆有。義利關系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長期爭辯的一個問題,妨礙了人們對求利。司馬遷反對當時桑弘羊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主張封建官府壟斷鹽鐵等重要工商業的經營。這種經濟思想在漢代司馬遷的著作《史記·貨殖列傳》與《史記·平準書》中得到闡發,認為要限制的只是「刻鏤」,這與中國長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這一特點有著密切關系、墨家和法家,在「重本」一點上和商鞅,就會使人人避農、求富問題的探討和論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對17~18世紀在西歐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響。這就是說,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學術思想空前繁榮的局面在秦統一中國和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帝國前的戰國時.
H.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作文
進入二十世紀,人類進入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通過對資源專的過度利用,促進屬經濟的飛速發展,同時也造成了諸多的環境問題。如大對資源的過度開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問題,可以說人類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保護環境成為人類發展的重要問題。 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這二者能否兼顧?
可以說,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至少在短期存在著矛盾。人類必須對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分配資源的問題作出取捨: 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資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會減少另一方面資源的投入。對資金短缺的發展中國家, 這一矛盾尤其尖銳。
但是從長期看,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不一定是矛盾的。 環境的改善可能有助於經濟的發展, 而經濟的發展則能為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和技術。 從客觀上來分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彼此依託,互相推動的。一 方面 21 世紀所提倡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環境作為經濟成本的一個部分,因而環境保護成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
經濟發展
I. 改革開放六十年之經濟發展作文500——600字
憶改革開放,現中華雄威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