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地理香港的經濟發展

地理香港的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05 21:44:18

㈠ 從經濟地理區位上講上海和香港哪個更加有優勢

上海更具有優勢。表現在
1.位置:沿海城市,長江入海口,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地理位置優越.
2.地形&氣候: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亞熱帶季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適宜發展工農業和吸引人口居住從而獲得勞動力.
3.交通:陸海空交通樞紐,交通極其發達,鐵路方面京滬線、滬杭浙贛線等在上海交匯,水運方面上海是河港兼作海港,航空方面上海是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4.勞動力: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眾多,且上海及周邊的江蘇浙江等省教育發達,故來到上海的勞動力數量很多而且素質過硬.
5.農業基礎:長三角向來是農業歷史悠久,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為日後上海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6.歷史文化基礎:上海在19世紀便被西方列強所開發,西方的先進技術首先由此進入中國.工商業氣息濃厚,居民受西方海派文化影響,熱衷於發展經濟、科技與文化.
7.科技教育:上海知名高等學府和科研地區雲集,大量人才湧入上海,使其科學技術處於領先.
8.市場:上海面向的市場非常廣闊,消費群體龐大,由於其交通便利,故即可以將產品銷往內陸地區,也可以通過海運空運銷往國外.
9.資源:上海雖然資源不太豐富,但「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以及從各地進口的煤、石油、金屬等使得其資源和能源都很富裕.
10.政策:中央政府給了上海特殊的政策(如保稅區、免稅區等等),這些政策有利於上海吸引外資和經濟的發展.

㈡ 地理香港發展什麼業國內重點發展什麼業

香港要發展旅遊業,商業,向第三產業升級。
國內分地方,東部地區迫切需要產業內轉型,第容二產業向第三產業過渡,第二產業內部要進行結構升級,淘汰低端的原料加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西部地區要逐漸承接東部的勞動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的產業,比如服裝加工。
中國的輕重工業並不失衡,重點發展重工業我覺得不太妥當。

㈢ 香港的海陸位置對其經濟發展有何積極影響

第一,能夠運用地圖說明香港和澳門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端,點出了內其真正以祖國大陸容為腹地,獲得內外廣闊發展空間的內涵。第二,能夠運用地圖說明香港和澳門分別位於珠江口東、西兩側,與廣東省相鄰,點出了具體的海陸位置,為學習外向型經濟打下基礎。第三,本框題的重點是教會學生分析和認識區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藉助地圖,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相對位置的思維線索入手,去分析區域的地理位置;抓住主要的地理位置特點,而不是面面俱到;引導學生認識區域地理位置特點對其自然、經濟及社會的重大影響,以培養區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技能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初步認識港澳地區依託祖國大陸而擁有的美好發展前景。

㈣ 今天地理中考,有一道題:香港對於內地的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

香港與內地有密切的聯系,通過香港這個自由貿易港,祖國內地可以與世界各地進行貿易來往,同時促進香港貿易發展,香港與內陸的經濟合作是優勢互補,互潤互利。

㈤ 為什麼說香港地理位置優越

  1. 香港地處抄於華南地區, 珠江口襲以東, 南海沿岸

  2. 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

  3. 香港西接珠江

  4. 香港與澳門特別行政區, 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海相望

  5. 香港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

  6. 香港島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

㈥ 香港發展轉口貿易的地理優勢是什麼

香港轉口貿易優勢及港口簡介:
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因其沒有貿易屏障、資金流動自由、規章條明度高、法律體制健全、稅率低而明確,使其擁有得天獨厚的投資優勢,也給香港轉口貿易的發展提供相當寬松的環境。香港轉口貿易除了適用於出口遇到反傾銷的產品外, 更多的情況下是用於轉口埃及、伊朗規避其對中國大陸出口的產品要求做CIQ的政策。

香港轉口貿易方案:
1.貨物以中性包裝方式,從大陸港口正常報關出口,運至香港。需要2天左右(不會影響貴司出口退稅,廣東地區拖車隔天到)。
2.貨物在香港保稅區進行換櫃,將貨物從大陸的櫃子里重新裝到香港集裝箱里。同時申請香港C/O,換櫃和申請產證的時間大概在3個工作日左右。
3.用香港貿易公司的抬頭報關出口到目的港國家。二程開船以後會出具文件的給到客戶核對 核對無誤後,開船一個星期左右出具正本文件並且發送掃描件給客戶確認。確認OK以後安排付款給我司。我司收到相關款項後,會及時把產地證及全套原件快遞給貴司或者國外客戶。
升寶國際為需求轉口貿易服務的出口企業提供三重安全保障:
1、貨物安全:轉口換櫃過程中提供全程拍照監控,保證貨物在中轉過程中不被沾污、損壞;
2、收款安全:客戶可通過自己的離岸賬戶向目的港客人直接收取款項,也可委託給我們代收款;
3、客戶安全:出貨前簽訂詳細合同保證客戶的隱私權和客戶的利益不受損害,具有法律效應。

㈦ 地理上香港與祖國形成了什麼發展模式

我國大陸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與港澳地區形成了獨特的分工合作模式
長期以來回,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答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大部分生活資料都來自祖國內地,工業也大部分轉移到內地,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㈧ 地理環境對香港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事正提上日程,它成了香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為此,香港特區政府已成立專門研究小組,全面評估中國加入世貿後,對香港特區經濟的影響及其對策,眾多港商更是未雨綢繆,紛紛開始調整經營思路,期待著新的商機。

眾所周知,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已屬世貿組織成員之一,但香港與內地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據統計,內地僅去年就吸引港資項目近8000個,實際利用資金200多億美元。內地出口貿易總額半數以上經香港轉口。而香港轉口貿易總值九成以上是以內地為進出對象。所以,分析中國加入世貿對內地經濟的影響,是判斷香港經濟下一步走勢的前提。

中國加入世貿的主要目的在於減少貿易壁壘和摩擦,增強企業競爭力。它將引發內地經濟出現三大變化:進出口貿易大幅提高;更多領域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科技、管理等掀起新高潮。不言而喻,投資內地的港商將受益很大。

中國加入世貿將打破美國和歐盟的某些貿易政策的限制。內地港資企業出口減少遭受貿易歧視、非關稅壁壘等因素的困擾,產品進入發達國家市場更加順暢,港商也無須再為最惠國待遇的年度審查問題而憂心忡忡。據海外有關研究部門預測,中國加入世貿後未來5年的貿易量,將從去年的3200億美元,上升到6000億美元,長期以來充當中國外貿中轉站的香港,轉口貿易量將直線上升,並帶來運輸、服務、旅遊等行業出現新一輪復甦的繁榮,港人的就業矛盾也將得到緩解。

中國加入世貿後,將擴大對外開放領域,內地部分行業經商成本會有所降低,比如,電信通訊價格的下調,原材料進口關稅降低,高科技引進等,都使內地港資製造業獲益匪淺,企業在管理水平,產品質量,市場競爭力方面有望跨上一個新的台階。

加入世貿後的中國必然要加大市場開放力度,市場需求急劇升溫。港產品進入內地的數量有增無減,香港經濟回升會得到有力支持。內地港資企業產品的內銷份額和比重亦會大幅上升,企業受到刺激和鼓舞。

港商在內地的投資領域更廣,合作空間更寬,投資方式更活。一方面,港商可以大刀闊斧參與投資內地過去部分未曾對外開放或有所限制的企業,如金融、保險、電訊、外貿、商業、會計等。另一方面,面對國際產品的沖擊和壓力,內地產業,特別是金融、電訊、農業、基建、化工、汽車製造等產業,迫切需要投資合作對象。港商若能洞悉商機,一定大有可為。

盡管加入世貿後內地部分行業難免承受強烈的沖擊和轉軌陣痛,但整體經濟利益決定了加入世貿愈早愈有利。加入世貿後,內地將引入國際市場規則和競爭機制,推動資源合理配置、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加速企業創新發展能力,建立現代工業體系。這對於遍布內地、成千上萬的港資企業而言有益而無害。

作為特區經濟發展遼闊的腹地,內地經濟實力的快速提高,對於香港經濟發展起到的作用是推波助瀾,而非橫生掣肘。所以說,中國如果加入世貿,憑借與內地近水樓台之便,香港勢必獲益良多。香港總商會的預計表明,中國加入世貿能夠帶動香港生產總值上升2%至3%。

而加入世貿還意味著,中國將融入世界主流經濟圈,獲得多邊貿易組織中的發言權,具有更深層的戰略意義。在經濟日趨全球化的今天,加入世貿除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外,也是鞏固國家經濟安全、防範經濟危機所需。

經濟發展新定位

對於處於經濟復甦期的香港而言,中國加入世貿不僅為之帶來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和顯而易見的經濟利益,而且將對其經濟整體發展路向產生深遠影響。特首董建華日前預言,中國加入世貿將促使港人重新考慮香港定位問題。

按照內地和香港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分析,香港新定位至少應含三個層次的內容,即兩地互動、發展互補合作關系;雙向溝通,扮演獨特中介角色;強體固本,實現科技產業轉型。

中國加入世貿,港商再次獲得在內地創業的好時機和發展的大舞台。同時,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流入勢頭加快,內地製造業企業,包括內地為數眾多的勞動密集型港資企業,需要加大產品科技含量,全面提高企業競爭力。這是關繫到雙方的共同利益,是兩地共同面臨的挑戰,也是必須跨越的溝坎。

而內地擁有相當實力的製造業,又是香港不可或缺的後盾和支撐。香港經濟以金融、房地產、旅遊、商業為主導,離不開製造業的依託和支撐。否則,香港始終只是「炒家」的戰場,難以維持持續增長能力、形成良性循環。客觀環境和實踐經驗說明,內地製造業的繁榮恰好可以彌補香港經濟不足。中國進入世貿後,兩地合作舞台更加拓寬,如何作好經濟互補、發揮整體效益這篇大文章的確值得探索。

作為內地與海外交流合作的中轉站,香港所承擔的角色將賦予更多的內容和突出的色彩。進入世貿組織後,內地金融、電訊、保險、會計等方面急需大量資金、人才、信息等。而這些恰恰是香港優勢所在。港商完全可以與內地企業結盟互補,捷足先登,佔領市場。另一方面,由於市場准入條件所限以及商人審慎心理驅使,不少國外商人直接進入內地市場或放手投資內地尚需時日。港商所擁有的人緣、地理、文化等優勢以及熟悉情況、經驗豐富、溝通渠道等因素,必會受到倚重和利用,成為國外商人首選合作夥伴。香港金融、信息、貿易、運輸等方面,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保留自己不可替代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香港本地經濟結構將有機會加快調整。內地與海外日趨頻繁的技術經濟合作、交流,擔任中間「跳板」的香港完全可以利用外力陡添香港本地科技實力、壯大高科技產業,彌補原有經濟結構缺憾,早日達到創新科技的目標。

適時調整發展重點,實現更高層次的經濟復甦,是香港當務之急,也是港人共識。近期,除一些金融、保險機構競相增設內地辦事、分支機構外,數碼通、新世界電話等相繼涉足內地項目。運輸、資訊、旅遊等行業已有不少企業作出積極反應,部署和調整投資內地的策略。

一些國際財團、跨國公司近期有計劃地抵港洽購資產、增置豪宅、入股有中國概念的科技公司,國際資金大量湧入香港股市,可以看出外商對內地實施間接投資、試圖搶佔先機的跡象。其中比較醒目的有,新加坡發展銀行收購香港廣安銀行、英國最大的運輸公司收購城巴、英國電訊入股數碼通以及美國國際集團認購新世界基建可換股債券等。另一些外國企業與香港合作發展電訊、生化、制葯、交通等計劃亦在醞釀之中。

過去20年,藉助內地改革開放之勢,香港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順利實現轉移到內地,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港商,推動了香港向金融、貿易、服務中心轉變。如今,趁中國加入世貿之機,認準定位,揚長避短,香港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世界高科技資訊中心,並非只是一個夢。

更高層次圖復甦

中國加入世貿對香港整體經濟發展有利,少數行業暫時會面臨壓力,盡管加入世貿並非壓力的誘因,卻使之更加突出。

如果中國加入世貿,內地引進外資政策放寬、投資貿易條件改善,外商還有必要選擇香港作貿易轉口嗎?香港港口運輸量還能一如既往穩居世界前茅嗎?2005年後,內地紡織品可能和香港一樣解除配額限制,香港比例不小的紡織品貿易能與實力雄厚的內地產品爭鋒嗎?一些港商常常為此擔憂。

的確,加入世貿後內地港口會分流相當部分的進出口貿易額,香港轉口貿易對於內地廠商的重要性有所減弱。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隨著加入世貿後內地對外貿易「蛋糕」做大,香港轉口貿易以及相關的運輸、金融、保險等業務量同樣會顯著增加。況且,內地加入世貿後,不少方面與國際慣例接軌還須經過一個磨合適應期。

至於紡織品貿易問題更無須過慮。因為相當多的港商是在內地設廠、經香港轉口,撤銷內地紡織品配額,港商已得利其中。更何況香港經濟要獲得長足發展,不可能長期滿足於生產檔次低、競爭力弱的產品。

盡管內地加入世貿後短期內不足以威脅到香港的貿易地位,香港既有的角色也不可能輕易被取代。但從長遠看,香港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也非虛妄之談。這種考驗源於兩方面:一是來自外部的挑戰;二是涉及內部的整合。

且不說有意問鼎亞洲區域經濟中心的新加坡,早就對香港經濟地位虎視眈眈,就是內地至少也有兩大港口城市與香港暗中較勁,顯露挑戰勢頭。這就是華南重鎮棗椛鉦諍突

㈨ 香港的地理有什麼特徵,怎麼影響香港的發展

多山,多島嶼。人多地少。

㈩ 初中地理香港的經濟上優勢

香港是我國的特別行政區,其經濟發展十分迅速,這與其的發展優勢有著重要關系。 香港有著優越的地理優勢。香港地處中國大陸東南端,位於珠江口東側,與廣東省相鄰,同時也位於迅速發展的東亞地區的中心地帶,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地區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香港的第三產業很發達,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屬國際化的城市,擁有便利的營商環境、完備的法律體制、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和資訊流通,競爭公平開放,與祖國內地經濟合作,可以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落實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以及推行「個人游」,容許中國大陸部分省市居民自由來港作短暫旅遊,並落實興建港珠澳大橋,這些都鞏固了香港作為亞洲物流中心的地位。所以通過香港這個自由貿易港,祖國內地可以與世界各地進行貿易往來,同時也促進了香港貿易事業的發展。 另外,改革開放戰略決策給了香港經濟發展的良機,讓香港發揮中國與世界之間的中介人角色,從而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民企自由行令香港繼續成為大陸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外國和香港企業進軍大陸市場的「窗口」。人民幣可在香港兌換令香港成為人民幣最大的離岸中心。特區政府亦開始和中央、各級政府商討香港和內地的公路、鐵路規劃,加強兩地的陸路交通聯系,確保香港繼續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而且,香港信息開放,法治制度完備,政府開明廉潔,擁有龐大的財政儲備和外匯儲備、自由兌換的穩定貨幣、以及低稅率的簡明稅制等優勢條件,這些都是吸引企業選擇來港經營的主要因素。 因為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基礎,是防範金融風險的屏障,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所以,香港的經濟迅速發展與其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是分不開的。 此外,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也對香港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由於香港具有以上多種優勢,所以香港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

閱讀全文

與地理香港的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