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我國舉辦奧運會,怎麼用AD-AS模型分析其對我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
假設總供應量在短期內不會變化
㈡ 疫情短期停留的定義
這個比較實際
㈢ 1.你認為我國在短期內取得抗擊疫情重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此次疫情防控個人感悟
原因是:國家重視,萬眾一心。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呼喚、錘煉和發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戰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我們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全國上下迅速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以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為內核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精神的嶄新凝練和時代註解,是中華民族風雨無阻、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
1、獨辟蹊徑、勇於探索的偉大創造精神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偉大創造精神居於偉大民族精神之首,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靈魂所在。伴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僅創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指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理論成果。
而且走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此可見,偉大創造精神是中國人民創造奇跡、展示中國智慧的精神象徵。面對此次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之所以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盡量將疫情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強大創造力。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亦沒有止境。中國人民「摸著石頭過河」的創造精神,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體現為思路創新。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面對從未接觸過的新冠肺炎病毒,我國的醫務工作者大膽創新。
發揮中醫優勢,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並及時向公眾公布中葯預防葯方,助推了抗病毒葯物的研究和篩選;在復工復產工作中,黨中央創新工作思路,堅決不搞「一刀切」,而是按照疫情風險等級分區分級穩步推動復工復產,同時打出了一套保障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組合拳。
給予困難企業「真金白銀」的保障,解決企業發展後顧之憂。另一方面體現為手段創新。深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更是開動腦筋,利用創新媒介平台,確保社會的正常運行。凡此種種,均是偉大創造精神的生動體現。
2、自強不息、只爭朝夕的偉大奮斗精神
「人類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苦奮斗。」偉大奮斗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動力源泉。無論面臨突發自然災害,還是身處外敵入侵的民族危難,振興中華的奮斗精神都是幫助中華民族渡過難關的信念支撐。
目前,我們正處於全力以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間節點,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無疑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回顧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共產黨員就是我們的「沖鋒隊」,就是我們的「主心骨」,是我們打贏這場戰「疫」的中堅力量,是偉大奮斗精神的真實寫照。
從我們黨執政的整體角度而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所展現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強大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和執行能力,開創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從共產黨員的個體角度來看,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
他們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這次疫情的防控得力,奮戰一線的黨員,無論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黨員醫務工作者,還是堅守小區陣地、做好社會排查的社區基層黨員,都用自己切實有力的行動詮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真諦,都是偉大奮斗精神的模範代表。
3、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的偉大團結精神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這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民族。偉大團結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力量支柱。如果說偉大創造精神和偉大奮斗精神是個體能夠展示出來的力量。
那麼偉大團結精神則是基於群體所呈現的心理品質。偉大團結精神形成的力量,能夠在關鍵時刻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黏合劑」,使人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而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面對此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華民族正是憑借著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的偉大團結精神。
舉全國之力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的趨勢。偉大團結精神在新時代的彰顯,得益於以下兩個因素:其一,新時代愛國主義的賡續發展是弘揚偉大團結精神的文化基因。在關鍵時刻,尤其是遇到關系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大事件時,愛國主義就愈發能彰顯其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
中華兒女不分民族、不分職業、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在此次疫情期間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齊心構築起聯防聯控的鋼鐵長城。其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是弘揚偉大團結精神的制度支撐。這不僅體現在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
4、雙戰雙贏、命運與共的偉大夢想精神
我們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偉大夢想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價值旨歸。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但是中國人民從未放棄夢想,從未停下追夢的腳步。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從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的重大突破。
從國內層面看,我們應全面、辯證、長遠地看待我國的經濟發展,「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已取得決定性成果,推進社會發展工作已取得積極成效。
從國際層面看,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世界疫情局勢卻仍不容樂觀。「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面對此次罕見的全球性危機,中國作為負責的大國,積極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中華民族在庚子年初彰顯的抗疫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時代剪影和集中升華,是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精神武器。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中華民族的戰鬥力,激勵中華兒女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㈣ 用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分析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可能催生經濟衰退、系統性風險上升、全球性供需結構失衡和產業鏈重構等重大變化,需要提前做好應對。
第一,新冠疫情將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新冠疫情的沖擊成本巨大,直接造成經濟活動停滯,4月份全球綜合PMI為26.5%,顯著回落,短期內或年度內的經濟衰退確定無疑。
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當前金融機構杠桿率不高,疫情對金融機構的沖擊不會在當前顯現,更可能會在2020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出現。
一方面,只要短期疫情沖擊消除,長期來看經濟增長不會有太大風險,並不會造成惡性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如果疫情持續蔓延,將導致逆全球化進程加速,貿易保護主義加深,全球化紅利快速減退或消失,將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影響成本高昂。
目前來看,市場對這種情況的擔憂日益濃重。一旦形成大批企業破產倒閉,即使金融機構現在杠桿率不高,但由於資產質量惡化,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杠桿比率也會由相對的低變成絕對的高,金融機構將由風險容忍變為風險厭惡,風險偏好大幅降低,信用收縮會十分明顯。
第二,新冠疫情有可能觸發灰犀牛式的系統性風險。市場對新冠疫情是否會引發大衰退存在分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此次疫情將引發類似1929年的大衰退,只是表現形式有所不同。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未必會引發大衰退,但是中期影響確實存在,不可低估。世界經濟原本就處於下行周期,加上疫情的沖擊,催化了灰犀牛生成條件,對系統性風險的催化作用顯而易見。
新冠疫情影響對經濟系統性建構的負面作用全面且深化。從需求端看,短期需求收縮,中期需求能否報復性反彈存疑,長期需求斷崖式下跌幾成定局。從
供給端看,短期不能復工復產,中期彈性震盪,長期供應鏈的置換轉移、重新構建是大概率事件,在物流、要素成本、國際秩序、全球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等方面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現在從分項研究來看,灰犀牛生成條件正在整體催化,形成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顯著上升。
這次疫情對總供給和總需求兩個方面都產生了沖擊:總供給方面,企業不能正常開工;到可以開工時,需求端的沖擊傳導到了供給端,致使訂單驟然消失;總需求方面,人的活動受到限制,相關經濟活動停擺。
疫情沖擊的影響,是經由對正常人活動限制這個基本特點產生的。活動限制,影響最大的是服務業。
這是因為,服務的生產和消費通常是同時發生的。這種不可分性要求服務生產者和消費者不能與服務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割開來。就像買了飛機票或健身卡的消費者,不能不上飛機,或不到健身房。如果限制上飛機、不能或不敢去健身房,那麼,生產和消費就同時消失了。
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池。而且,大部分服務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的,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體集中就業之所在。
服務業的員工收入,大多是績效部分大於固定部分,這就意味著,不開工、開工了沒有生意,或生意不好,員工就基本沒有績效收入,進而收入銳減,導致生活水平下降,甚至陷入生活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類歸入服務業的小微企業受到較大沖擊。它們是從事研發服務的新創企業(start-up)即0-1的企業。在創新驅動的背景下,它們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在正常情況下,它們通過接受多輪投資,研發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或新服務。
然而,疫情沖擊導致融資越發艱難,獲得項目機會更少,它們自身又基本不產生現金流,困境不難想見。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危機,人們習慣性地想到加大宏觀經濟政策力度,以期對沖急劇的經濟下滑。然而,就像看病,你得對症下葯。非經濟因素導致內需和外需在短時間內都萎縮了。
我們現在並不能確定這個非經濟因素的持續時間,尤其是當疫情全球蔓延以後,顯然,應對總供給沖擊或總需求沖擊的宏觀經濟政策,不僅會造成政策無效,而且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人們對大規模刺激以及短期政策長期化可能造成的問題都不會太陌生。
㈤ 疫情過後對經濟有影響嗎
我國產業鏈與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國深度融合,這些國家疫情加劇將在短期顯著沖擊我國工業生產,「滯銷」和「斷供」的風險雙重存在,部分地區出現「無工可復」的現象。從原料/元部件出口依賴來看,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是我國重要的產業增加值增值渠道。
在一般工業部門中,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金屬及其製品的工業原料出口占該部門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2%、16%、19%和20%,其中,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占各產業原料出口增加值的比重為39%、43%、37%和18%,對日本、韓國分別為17%、12%、12%和10%,合計分別為56%、55%、49%和28%。
在高端製造業中,電子產業、電器設備、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設備最終產品產值中,進口元部件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1%、19%、17%和18%,其中,從美國和歐盟進口占元部件進口增加值的比重為23%、25%、28%和39%,從日本和韓國進口比重為29%、21%、19%和18%,合計52%、46%、47%和57%。因此,若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降低原料/元部件供給,導致「斷供」風險極大,直接沖擊我國工業生產,其中,高端製造業面臨的問題更為突出。(趙忠秀,楊軍,2020)
㈥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包括什麼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1.巨大的市場規模和需求擴張空間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人是經濟發展中最具有能動性的因素。當人口的數量、質量和結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時,就會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2019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40005萬人,與2018年相比,人口凈增467萬人,自然增長率為3.34‰。城鎮人口比重超過60%,城鎮化水平繼續提升。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接近9億人,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受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有1.7億人,每年大學畢業生有800多萬人。總體來看,中國仍然具有巨大的勞動力優勢,人口紅利仍然存在。
中國既是「世界大工廠」,也是「世界大市場」,14億多人口形成了全球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對應著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萬億元,首次超過40萬億元。據測算,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分別比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總額高26.6和46.8個百分點,國內消費支撐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持續顯現。
.新中國成立以來積蓄起來的綜合實力是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底氣所在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從封閉落後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整體來看,當前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韌性強、動力足、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㈦ 疫情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是長期還是短期
疫情對所有行業都有影響吧,希望早點恢復
㈧ 疫情結束以後,中國短期內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應該不會的,因為中國的人口比較多,而且現在消費方式也是各種各樣。人們外疫情結束以後可能會報復性消費。
㈨ 公司2019年12月從湖北企業購服裝並出口至韓國,發票丟失,因疫情對方短期內無法提供發票能否申報出口退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徵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號)和現行出口退稅政策規定,受疫情影響,無法在規定期限內進行出口退(免)稅申報的,待收齊退(免)稅憑證和相關電子信息後,即可進行退(免)稅申報。因此,若你公司在2020年4月退(免)稅申報截止期前無法收齊相關退(免)稅憑證和相關電子信息,可以在此後盡快收齊退(免)稅憑證和相關電子信息,再進行退(免)稅申報。
㈩ 疫情對房價有影響嗎
1、下半年樓市會慢慢啟動、慢慢復甦,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必須的。否則,開發商真的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資金鏈斷裂問題。畢竟,幾個月的無交易,或交易寥寥,對主要依賴資金堆積起來的開發商來說,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不僅開發商,為開發商墊資建造房屋的施工隊,也會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開發商自身還是管理層,都需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需要想辦法解決。調控並不是將市場調死,而是把房價穩定下來,讓市場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所以,下半年可能是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小小的轉折點,也是一個新的利益博弈機會。
2、那麼,對有的開發商來說,是沒有條件等到下半年再通過售房回籠資金的,他們真的已經等不起。因此,一定會有部分開發商選擇疫情得到控制後,就立即通過降價來回籠資金,且降價的幅度會比較大。與其等待資金鏈斷裂,等待讓財務成本消化利潤,甚至擴大虧損,不如降價售房,還更主動些,更有利於企業正常運轉。如果降價的幅度較大,預計部分居民會選擇出手。那麼,市場的啟動就會提前。顯然,這叫以價換量,也是開發商被迫無奈的選擇。